頂點小說網->軍事->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章節

第九百零一章重用楊嗣昌(二合一)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對於吳國俊的詢問,賀今朝也沒有什麼好交代的。

如果能幫忙提前殺死高迎祥,免得他被片成北京烤鴨,就算他幫自己做了件好事。

就詔獄那地界,別看吳國俊是崇禎面前的當紅炸子雞,可依舊有大批人不會賣他的面子。

吳國俊自知有本事把高迎祥送進詔獄,沒本事把他搞出來。

對於賀今朝的交代,頓時就讓吳國俊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這件事風險太大!

大明皇帝要求千刀萬剮殺了高迎祥,就是在向全天下宣揚,當朝廷的反賊是沒有好下場的。

倒是祖大樂看著錘匪出了居庸關後,頓時松了口氣。

只要賀今朝沒有折身回來打一架的意思就行。

至於錘匪擄掠京師百姓就擄掠了,總比落入清軍手裡要好上許多。

吳國俊與賀今朝之間有什麼交易,不關他的事。

錘匪與清軍分別撤軍之後,崇禎頓感輕鬆。

待到召見最大功臣吳國俊後,大筆一揮,直接晉升為侯爵位。

靖遼伯擢升為靖遼侯。

吳國俊答謝,周遭言官也挑不出理來。

自從曹文詔戰死後,大明將士很少再有奮勇殺敵的,如今擢升吳國俊勢不可擋,沒有人去憷崇禎的黴頭。

在給吳國俊升爵位後,他直接下令把高迎祥行剮刑。

高迎祥被推到西市菜市口,像殺豬一樣被懸掛在架子上。

一旁的行刑的老手可謂經驗豐富,死在他手裡的多是袁崇煥、熊廷弼之類的。

聞名天下的大賊頭,他還是第一次剮。

高迎祥冷眼看著周遭百姓,對於自己身死並不遺憾。

遺憾的是沒有再一次跟賀老弟天街踏盡公卿骨,殺進皇宮去宰了狗皇帝。

底下京師閒散百姓自是對高迎祥扔泥巴,大叫著千刀萬剮不得好死。

對於這些,高迎祥完全不在乎。

就看熱鬧的人,有幾個是真正的百姓?

把他們都扔到陝西去,瞧瞧有幾個人還會簇擁大明的政策?

吳國俊作為執行者,手裡捏著令牌,身著大紅莽袍,頭戴忠靜冠,走到高迎祥面前。

他拿著令牌拍了拍高迎祥的臉:“一會把脖子抬起來,我會讓人射準一些。”

不等高迎祥發問又聽到:“賀大帥說救不了你,就讓我痛快的送你一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高迎祥哈哈大笑。

待到吳國俊離開後,回到監刑臺上的時候,瞧著遠方看了一眼。

噗噗噗。

三支箭射在高迎祥的脖子、左胸右胸,確保把闖王高迎祥給射死。

“有刺客!”

吳國俊捏著令牌大吼一聲。

菜市口頓時就慌亂一片。

眾多兵丁皆是護著監斬官吳國俊。

一代聞名天下的闖王高迎祥,被人射殺於京師菜市口。

兵部尚書張鳳翼畏罪自殺之後,崇禎環顧周遭廷臣,發現竟然無一人通曉軍事可堪中樞任用。

崇禎正在頭疼的時候,又聽聞高迎祥被人一箭斃命,更是氣得暴跳如雷。

這是在挑戰大明朝廷的底線!

朕要他千刀萬剮,可竟然有人想要給他解脫。

崇禎下令錦衣衛出動,非得把這些個埋伏在京師內,與反賊勾結的人給翻出來。

可那天實在太亂了,根本就抓不住兇手。

因清軍與錘匪分別進犯京畿,盧象升奉詔率軍北上“勤王”。

沒了盧象升這個壓力,這便給李自成、張獻忠提供了發展的良機。

他們聚兵二十萬在湖廣地區,勢力相當強大。

洪承疇接替盧象升繼續圍剿這些起義軍,但他手裡的兵力不足,且先前精銳不是損失殆盡就是被調走。

因為洪承疇的名頭,眾多反賊倒是停止了向朝廷投降的心思。

可以說崇禎的人事任命,直接把起義軍潛在的臣服者給逼得重新支稜起來和朝廷作對。

高迎祥被抓直到被殺後,這些起義軍並沒有完全的消沉下去,投降的始終是少數。

尤其是錘匪賀今朝竟然也敢領兵來京畿附近劫掠,此事讓崇禎暴躁的很。

可此時明廷已經焦頭爛額了。

首先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在東南部加上錘匪賀今朝的起義。

他們從西北到中原,更遠的到了長江的中下游,使得明廷防不勝防。

北邊的蒙古,除了歸降清朝的以外,大多都稱賀今朝為天可汗。

明廷想要利用戰鬥力最墊底的蒙古人做牽制,也沒有什麼好策略接待引誘他們。

最讓崇禎感到棘手的便是新建立王朝的大清,是戰是和,舉棋不定。

戰又打不過。

和又丟不起堂堂上國的臉面。

放在朱棣那個時候,這群野人算個屁啊,還得遣使覲見呢,可現在清軍根本就不往大明朝廷遣使。

在找不到一個合適人手充任兵部尚書的時候,崇禎把楊嗣昌想起來了。

此人是原三邊總督楊鶴的兒子,雖然楊鶴被錘匪賀今朝所攔截,關在山西的監獄當中。

但崇禎對楊嗣昌的感官很好,尤其是發現他有軍事才能之後,比他老子強上不知多少倍。

可惜楊嗣昌的繼母死的不是時候,現在奪情也把楊嗣昌給叫來了京師。

楊嗣昌上了三次請辭,被崇禎拒絕,這才在戰事結束後到達京師。

楊嗣昌在居喪期間自是沒閒著,努力的學習充實自己,就是避免有朝一日走上他爹的舊路。

因為身居高位,結果沒整好,反倒還落入了賊寇的手中。

崇禎召見楊嗣昌的時候,因他侃侃而談,才思闊達,且工於筆札,富有辯才,又頗能揣摩崇禎的心思。

楊嗣昌與歷任兵部尚書那種木訥卑微的樣子截然不同,且言談當中充滿了自信,被崇禎視為能臣。

楊嗣昌受到皇帝的數次召見,而且都超過了規定的時間,幾乎是言聽計從,激動的拍桉叫絕,大呼恨用卿晚。

皇帝並沒有因為他爹的緣故都疏遠他,反而極為賞識,讓楊嗣昌感恩戴德。

楊嗣昌為了報效大明,接連不斷的向皇帝陳述他關於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他提出深思熟慮,可以擺脫大明內憂外患的三大方針。

第一便是攘外必先安內。

匪是必須要剿的!

第二必先足食然後才能足兵。

第三必先保民然後才能蕩盡賊寇。

楊嗣昌的三條施政綱領,以及一系列提出來的建議,都是圍繞這個展開的。

因為他爹的緣故,收集了錘匪不少資料。

至少賀今朝做到了保境安民,足食足兵,才能夠橫行西北,無人能擋。

西北那種苦寒之地,歷經天災人禍,能有多少耕種的土地?

能有多少可以充當士卒的人口?

賀今朝都能依靠那些貧瘠的土地拉起一大批人馬,橫行京畿,甚至還能打的清軍狼狽逃竄。

大明擁有兩京十三省,只要也能做到,區區錘匪算個屁啊?

楊嗣昌也看出來賀今朝是外強中乾了,他麾下的人口不足,否則為何要不遠千里的從京畿附近搶掠人口呢?

崇禎對於楊嗣昌的理論在一開始還是有些遲疑的,畢竟這是老生常談。

朕每年花幾百萬兩銀子,如何不足食了,不保民安民了?

但楊嗣昌就是會說話,他向崇禎強調自己不是老生常談,也不是重複的空話套話。

清軍二次南下所顯示的外患,與正在蔓延的流寇馳騁中原的內憂。

兩者之間孰先孰後?

這是在戰略上無法迴避的抉擇,也是兵部尚書最應該考慮的事情。

否則東一錘子西一棒子,本就拆了東牆補西牆的明廷,根本就無力兩方招架。

別看擒獲又殺了闖王高迎祥,但依舊沒有讓那些起義軍感到害怕。

死了高迎祥,李自成又接過了闖王的稱號。

特別是一個不曾稱王的錘匪賀今朝,那更是反賊當中的大賊頭。

別看他的聲勢沒有李張二人大,但這小子蔫壞,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所以宣大總督必須要一個有能力的人擔任,盧象升就最為穩妥。

足可以避免錘匪再東行暢通無阻的來到京畿附近作亂,一旦賀今朝攻進京城,那整個大明的社稷都會遭到顛覆。

不可不防!

儘管錘匪只到達了昌平城,可崇禎自是曉得當年進皇宮殺皇帝的幕後指使就是賀今朝。

儘管張獻忠等人掘了中都皇陵,清軍焚燬了天啟的皇陵,可都跟賀今朝比不了。

因為那些都是死人。

賀今朝是想要當今天子的性命,這讓崇禎如何能忍?

以前是因為沒有多少精力,底下的朝臣對於錘匪也多是睜一隻閉一眼的。

難得新任兵部尚書上來就針對錘匪。

這讓崇禎感到極為痛快!

像楊嗣昌這種有眼光的人,自是不在少數。

早在一年前,兵科給事中就提出來六條,勸廉須養廉,足兵宜足食,滅奴先滅寇,振食先賑災,安民勿擾民,遴才。

對於這六條,崇禎只是批准了第一、四六條,剩下的三條過於空洞不切實際,不如不搞。

如今楊嗣昌出現了,他不僅提出了方陣,還提出了具體的解決辦法。

皇帝似乎認為安邊第一,蕩寇次之,微臣認為必先安內方能攘外。

為了讓崇禎更好的理解,他把天下比作身體,哪裡出現差錯了,就先按照輕重緩慢圖之。

九邊從宣大往後,有幾個還屬於朝廷?

那錘匪控制西北後,竟然可以驅使蒙古人與清軍作戰,還進入京畿附近逗留,足以見識到他的強大。

此言聽得崇禎連連點頭,當時聽聞賀今朝來京畿附近,著實是讓崇禎失態了。

連反賊都敢來捋他虎鬚,那大明天子威嚴何在?

緊接著楊嗣昌便希望能夠增兵增餉銀,以保證士卒足食。

在此之前,洪承疇、盧象升都不止一次的向皇帝指出敵強我弱的問題。

與流寇的優勢兵力相比,官軍總是處於下風,而且在軍隊的構成上是馬七步三,官軍與之相反,劣勢更甚。

對於增兵的事,崇禎很是遲疑,先前減兵的政策,讓西北大批邊軍都加入了反賊的隊伍。

現在又要增兵,那豈不是平白無故的給反賊送上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卒,朝廷還要重新花費錢糧訓練嗎?

其實最大的阻礙就是錢!

自從萬曆四十七年加派遼餉四百萬兩,四十八年加派遼餉五百萬兩,崇禎三年加派遼餉六百八十萬兩。

這筆龐大的賦稅加派已經讓大明百姓苦不堪言,因為朝廷要收這麼多的銀子,地方收的要比這錢多的多。

可對於遼東的戰事,仍舊是杯水車薪。

尤其是隨著戰事規模不斷的大規模開展,又增添了一個永遠都填不滿的漏洞:

不斷的增兵增餉錢!

崇禎多次召開御前會議,尋求良策。

可廷臣們精於科舉以及黨爭,真讓他們搞錢大抵是不行的。

唯一一個善於搞經濟的還因為幫別人說話,被崇禎認為是在結黨,被下了詔獄,然後被革職回家了。

所以無論開多少次會,都是屁用沒有,反倒浪費時間。

但楊嗣昌來了,敢於說加餉用於“內戰”,且給出了解決辦法。

總歸是四個途徑:均輸、溢地、寄學監生事例、驛遞。

第一種便是按耕地面積平均攤派,一石米折銀八錢,每年可以徵收一百九十萬兩。

第二種指從萬曆六年到十一年全國耕地面積清丈後的新增耕地,加派遼餉的時候沒有作為攤派物件,此次一併加派,大概在四十萬兩。

第三種便是出賣國子監學生的學歷文憑,為紈絝子弟開闢一條用金錢當跳板踏入仕途的捷徑。

其實只不過是把暗箱操作給拿到明面上來了。

第四種便是繼續裁撤驛遞,並不是所有驛站都被裁撤了。

四川副總兵鄧玘死於譁變後,他弟弟還是利用驛站把屍體給運回四川老家的。

如此可以節儉二十萬兩。

對於楊嗣昌的言語,自是有人大肆抨擊。

說他這是亡明之舉!

並且提出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展軍隊屯田,恢復衛所兵屯田的策略(名存實亡),可以達到不加賦稅而足兵足食的目的。

洪武皇帝的策略保準沒錯,沒瞧見錘匪在山西都屯田了嗎?

如此理想主義的辦法,在當今兵荒馬亂的情況下,對於大明朝廷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可行性。

首先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像錘匪一樣可以讓大地主們給他無償的“讓出來”。

就算是大明的軍隊屯田,用不了一兩年,都得被人給惦記,劃拉到自己家中。

什麼他娘的朝廷的?

那就是我家的田地!

不信看我剛剛偽造好的證據?

保準真實,讓你挑不出理來。

相關推薦:帶著農場闖西漢全世界只有我不是戀愛腦我和當紅愛豆的社內戀愛行為藝術家的荒誕遊戲輪迴遊戲世界殺生道果御獸武神御獸靈仙御獸風神我的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