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從修士到寡婦[七十年代]->章節

37、第三十七章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小學校長聽到了她的好消息。笑了:“好好, 明年繼續加油。”

這種情況是最好的了,有的人想仗著自己的學歷高,就想要搶走這份工作,但是蘇茴這身份天然就更被村裡人接受,她是他們村的本地媳婦, 又是軍人遺孀,教的也好, 尤其是這半年來,利用報紙,避開了那些敏感的話題, 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又讓他們學到了知識。

蘇茴看時候不早了,就提出離開, 這時候沒幾個人會到別人家裡吃飯的, 大家都不容易, 所以都會避開飯點。

……

張保國寫的時候,一開始他無從下筆,不知道要寫什麼,他今年三年級, 還沒有寫過小作文之類的,更別說六百字的重任了,然後,他想到了媽媽說的日記,按照日記的開頭, 開始寫:某月某日,我跟媽媽,還有三個弟弟一起在早上出發,從鎮上坐車到了鎮上,這是我第一次……

他按照時間線,把發生了什麼,經歷了什麼一一寫下來,寫下來的時候附上一些感想。

什麼是感想?

感想就是:

雲吞好好吃。

商場特別大,無所不有。

電影院裡面的電影非常好看。

………

他把自己學過的詞彙,能用上的都用上,而且細節一一摳出來,比如說那個雲吞,一碗有多少個,有沒有放蔥等等,他改了幾本,終於湊足了六百個字,附上結尾回村的,還超了不少。

看著自己的成果,張保國忍不住有些自豪,他可以!

他在寫的時候,旁邊張衛國也在寫,他抓耳撓腮的翻著字典,苦惱的不行,他的開頭跟大哥的不一樣,他是以之前聽到好消息的時候提起的:

媽媽今天從市裡回來,跟我們說了一個好消息,說要帶我們去市裡逛一逛,我非常高興,期盼那一天的到來……

這一個開頭,就好幾個字不會寫,他要停下來去找字典,然後對照著寫上去。

認字跟寫字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字會認識,卻不知道怎麼寫,也容易漏掉筆畫。

他一向能說,四百字的要求,他算了一下,其實不難,他大致數了數,就超過了,但是,這個字該怎麼寫啊?

早知道在媽媽和哥哥教他認字的時候,就不要偷懶了,現在一個個的找字典,好麻煩啊。

他想要向大哥求救:“大哥……”

張保國奮筆疾書,裝作沒聽見,張衛國哀怨的看了他一會兒,繼續埋頭苦翻字典,等到張保國好不容易寫完了,他還沒開口,張保國已經拉住了張安國:“來,你說你要怎麼寫,你來說,我來寫。”

張衛國:“……”

他有點委屈的鼓了鼓嘴巴,繼續埋頭翻字典。

張安國沒有像張保國那樣有清晰的思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這裡說一句:“我們看到了四個輪子的車,它跑得很快。”

然後下一句就“我們到了電影院,電影很好很好看,裡面還看到了槍和大炮……”

天馬行空。

張保國三年級,也會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寫的時候會特意避開,大部分都是自己會寫的,到了張安國這裡,多了不少需要自己找字典的,寫著寫著,他發現,三弟寫的篇幅比他的還要多。

他寫完“我們去吃了紅燒肉,肉是一塊一塊的,很好吃,還想再吃”這一句話,停筆:“你超字數了,夠了。”

張安國眨了眨眼睛,沒有概念,三百個字,應該很多吧,他說了也不是很久很久啊,寫完了?只是:“我還有些沒說完,大哥,我還要說,我要都寫下來,媽媽說最低三百,沒有說最高多少啊。”

“哦,你好聰明哦。”真棒棒。

張保國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張安國失望的看著他,張保國沉默三秒,認命的繼續拿起筆:“你繼續。”

大部分時候三弟是很安靜的,但有的時候,他也會很嘮叨,這時候,張保國恨不得他一字千金。

張衛國看這樣,同情的看著大哥,剛剛的委屈就像被大風吹走的雲彩。

大哥,你辛苦了!

他偷偷拉著四弟:“輪到你的時候,你不要說這麼多,你看大哥多辛苦啊。”

張定國贊同,拉著他:“那二哥你幫我吧,我也有好多想要說啊。”

張衛國臉上的表情僵住了,看著四弟表示:“我的還沒寫完呢,我還要很久。”

“真的。”他強調:”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寫完!”

他決定,能多慢就多慢,反正卡在那三天時間內寫好交給媽媽就可以了,他無師自通的學會了拖延大法。

至於大哥……不好意思了,不是有句話,叫什麼什麼不死貧道嗎。

蘇茴從芥子空間裡面摘了一籃子的嫩玉米,十根,每個人兩根,這晚她不打算做飯,她拿出小麥粉、玉米粉混合,煎餅,加上點蔥花、芝麻粒,然後再加上自己喜歡的醬料,薄薄的塗上一層,卷起來送到嘴裡,別提有多好吃了。

吃完了香噴噴的煎餅之後再吃香甜的嫩玉米,又是一段美妙的享受。

蘇茴把他們幾個的感想都收了上來,張保國的是正常的一頁紙,正反面都寫上,大致就是六七百字,張衛國的五百字左右,而兩個小的,張安國那份驚人了,足足寫了三頁紙,正反面的那一種。這字數都有兩千多了。

蘇茴有些驚訝的看了看。

張定國的要少一些,但也有七八百。

怪不得一直看著他寫寫寫,張保國這個大哥辛苦了。

蘇茴收起來,先是檢查錯別字,之後檢查語法,檢查病句,再讓他們仔細看看其他兄弟怎麼寫的。

張保國進步最大,畢竟是寫了這麼多,張衛國也學到了,最起碼以後他認字認真多了,沒有那麼馬虎。

他的錯別字太多,抄的手軟了。

張安國和張定國聽著大哥念他們的,覺得沒有大哥的聽起來好懂,聽到他說按照時間線,他們決定下一次也這樣,用媽媽的來說,就是有條理。

張保國有些無奈,他在寫他們說的時候也這樣說了,他們就是不聽,這是自動忽略了嗎……

————

今年新來的知青是一男一女。男的叫做柳巖新,女的叫做周小晴,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長得好,都在水平線之上,他們在來到李村的路上相談甚歡,男的明顯對女的產生了一定的好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兩個都是高中畢業,初中畢業就可以用響應上山下鄉的政策,不過他們家裡人堅持,就多讀了兩年書,高中畢業了才下鄉。

他們家裡人才不認同那些人洗腦,認為下鄉是大展宏圖,家裡的長輩,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才從鄉下進城的長輩,哪裡不知道鄉下的模樣,下鄉容易,以後回來就難了,這麼些年,下鄉之後能回來的有幾個?

說又說不聽,有些話又不能說出口,只能儘量的拖延他們下鄉的時間。

一開始他們來到李村的時候,確實想要大展宏圖,可是跟著下地幹活沒幾天,他們就有些受不住了,原來這才是鄉下真實的模樣。

面朝黃土背朝天。

他們做不到什麼,這裡的人也沒有那麼歡迎他們,這裡的隊長,不鹹不淡的把他們交給陳東華,沒有他們腦海中想象的委以重任。請教討好,他們頂著個大太陽,在烈日下幹活,辛辛苦苦一整天,掙到的工分還比其他的知青又少,記分員還有理有據,說他們幹活太慢了,還會誤傷莊稼。

他們做的很辛苦了,但是確實比不上人家,想要抗議都站不住腳。

這極大地打擊了他們的信念,渾渾噩噩的過了一段時間,陳東松了一口氣,沒關係,遲早都會適應的,只要不作妖,他都能接受。

想起隔壁某個老鄉那知青點發生的事情,有新知青來的時候它都要在心裡向上天祈禱,千萬不要把那些動不動上綱上線、要鬥誰鬥誰、沒有證據也要積極尋找創造證據的“積極分子”分到他們這裡啊!

相比起在烈日下幹農活去,當然是幫忙制瓦比較歡迎。

雖然那裡的活也不輕鬆,不管是踩泥土,定模還是燒窯,都輕鬆不到哪裡去,但是這好歹可以在樹蔭下幹活,而且可以拿十公分!

他們兩個也提出要去幫忙制瓦,不過這個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人選是大隊長選的,不是壯勞力不要,至於女的,根本就沒有女的,柳巖新剛畢業,虛歲才18,還是個少年,小胳膊小腿的,哪裡比得上那些一把力氣的青壯年。

知青點只有三個人在制瓦,謝睿他是師傅,缺了誰也不會缺了他。

林荊南,他一開始就跟著打下手,相對來說比其他人會更熟練一點點,而且他還是謝睿在知青點裡最好的朋友,不看僧面看佛面。

陳東華,他也是壯勞力,而且他還是知青點的負責人。

其他的就全是村裡面二三十歲青年。

他自己的兒子年紀小了些,都沒有安排進去。

村裡還有其他會比較輕鬆一些的職位,比如計分員、會計、倉管員等等,但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早就有人了,在知青點裡面,他們年紀最小,論資排輩的話也是最小的,學歷高中,可是知青點裡一半都是高中,沒有什麼話語權。

他們很快就焉了下來,慢慢的、安靜的接受現實。

因為他們這一次來的才兩個人,自己單獨做飯的話太麻煩了,而且這樣輪的話也要輪很久,按人頭算,謝睿他們四個人一起吃飯,是最少的,就併入到了他們這一組,糧食大家一起出,輪流做飯,女的輪流做飯,男的輪流挑水打柴,彼此分工合作。

一個多月過去了,他們也算暫時適應了下來。

鄉下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城裡,但是也有很多城裡是沒辦法比得上村裡的,比如說,現在這個時間,鄉下是最不缺吃的了。

山裡有各式各樣的野味,就算沒有糧食,光靠這山裡摸尋到的東西也能熬過來,各式野菜,各有風味,城裡的話,買什麼都要花錢,餐桌上最便宜的蔬菜也是要算著量的,而他們這裡,野菜這東西,是最不需要計算的,尤其是這種時候。

不過他們也不會浪費,去摘了野菜回來,多餘的就製成菜幹,留到冬天的時候吃。

因為一起吃飯,他們自然也見識到了四個個前輩人手一個的罐子,每個罐子都不太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普普通通的紅薯雜糧飯,看上去只有純綠色的野菜,加上醬料之後,胃口翻倍,美味翻倍,讓人口水直流。

他們忍了三天,就決定不忍了,他們從家裡帶來的存貨吃乾淨了之後,再看著實在是忍耐不下去,尤其是他們剛來,第一頓飯的時候免費送了一些讓他們嚐嚐,嘗過之後,就更無法忘懷了。

來到的第四天,周小晴吃著鹽少,沒滋沒味的開水燙野菜:“謝大哥,你們這些醬是自己做的嗎?教教我吧,實在是太好吃了。”

這一聲謝大哥,喊的甜意十足,眼裡似乎都在閃耀著小星星。

旁邊的這麼多知青裡面。也是掙得最多的柳巖新面容有些不快,但是他們又不是真有那關係,只能自己生悶氣。

“不是,這個是我們跟村裡一位大姐交換的,她做這個有一手絕活。”

“原來是村裡人做的啊。”她秀氣的眉頭微微皺起,城裡跟鄉下,還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那就是衛生條件,她第一次在這裡上廁所的時候,臉都青了,她也看過別的村民家的廚房是怎麼樣的,那個衛生條件,實在是……

“村裡人做的……”能下口嗎?她臉上有些糾結。

“會不會很不講衛生啊,我之前看到有人碗都不洗的,用葉子擦一下就放回去了。”

“不會的,蘇姐是一個很愛乾淨的人,家裡也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聽到這裡,周小晴松了口氣:“這樣,那你們是用什麼交換的?”

大部分都是用錢,少部分用東西。

不過這話當然不能這樣說。

“自己拿材料請她幫忙,比如說這個黃豆醬,就自己拿黃豆,花生醬就拿花生,香菇和肉也是自己拿去請他幫忙的,大家互幫互助,作為回報我們會幫她幹活,或者送些自己有的東西。”

黃豆跟花生他們是有的,張成業慣例的在每個新知青來的時候就發了足夠他們撐到分糧食的口糧,到時候再按照他們的工分扣掉,這其中就有黃豆跟花生,不過量都不多。

周小晴理所當然的衝著謝睿撒嬌:“那我也請她幫我做,我那裡還有一些黃豆,她家在哪裡啊?”

林荊南:“?”

這個理所當然的語氣,認真的?

蘇姐理都不會理。

周小晴看到了他詫異的眼神忙補充:“幫你們做的時候順便幫下我,應該沒問題吧?”

這個順便的意思就是指她出材料,其餘的不出是嗎?

謝銳搖頭,覺得先觀望觀望吧。

“我這裡還有呢,近期不打算再去拜託她,下次再說吧。”

村民之間,就是請人幫忙孵個小雞,都要多給幾枚雞蛋當作謝禮,怎麼可能讓人幫忙什麼都不出,當然,實在親近的關係,那是什麼都不用給的,給了才是生疏。

他們手裡還有醬,近期內大家都不去做新的,周小晴就提出有多的借一些,之後再還。

柳巖新十分贊同。

吃這個飯菜,實在是太沒滋沒味了,尤其是看著別人吃的津津有味的時候。

就有人分個半瓶給他們,多的沒有,這東西也是有期限的,現在天氣這麼熱,也不能儲存很久,要是發黴了就太可惜了。

就這半瓶,因為不認識,他們吃的節省,也熬過了一段時間。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謝睿收的收包裹,讓周小晴看見了,徹底惦記上了,有意無意的對著別人打聽謝睿家是幹什麼的?家裡有誰?在哪裡之類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的別人不介意說一說,更仔細的,不好意思,他們自己也不清楚。

然後大家的醬都見底了,謝睿去下“訂單”。

蘇茴:“怎麼樣,相處一段時間,新人是會搗亂的人嗎?”

有不少人是用錢買的,要是被揭發出去了,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

謝睿不敢打包票,蘇茴就明白了:“不要給我錢了,以物易物。”

這對他來說沒問題,他有錢有票,去買肉回來也成,就是麻煩了一點,其他兩個人拿出來也不難,發下來的黃豆花生專門留著。

其他知青有些早就吃完了,只能跟別的知青換,或者是跟村民去換。

還是以前拿錢方便些。

不過也沒辦法。

謹慎些才好。

謝睿在計數,柳巖新他們兩不知道具體,但大致算一算,加起來那個量就挺可觀的了,柳巖新有意無意的問一句:“這算不算是做生意啊,做生意就是投機倒把了。”

被林荊南眼疾口快的頂了回去:“這樣子互幫互助都是做生意投機倒把?那大隊長提前給了你們糧食讓你們先撐著,之後再用工分抵,這也算是投機倒把嗎?這也算做生意嗎?或者說你們跟別人換雞蛋,算是投機倒把?”

他們頂不了這一素到底、半點油花都沒有的日子,都跟村裡人換了一些雞蛋,回來後自己開小灶,大家沒幾個不知道的,不過這也正常,沒人會多嘴就是了。

他這樣一說,柳巖新就漲紅了臉,有些訕訕的道歉:“我剛剛就沒過大腦,不是這個意思。”

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員呢,如果算的話他不是把自己也說上去了,他臉上露出懊惱。

看他這個態度,林荊南也不咄咄逼人,語重心長:“有些話是不能亂說的。”

蘇茴收到了一袋子的材料,放在一邊,不急著做,因為現在還有最重要的事,給張衛國做一個布袋子裝書。

要開學了,她一早準備好了書、本、筆,卻忘了裝書的書包。

幸好這時候書包都簡單,用布或者藤條編織成袋子都行。

布料不好得,張保國的是用藤條編織的,蘇茴趕在開學前一天,也給張衛國編了一個。

明天,他就要跟張鳳華一起,成為一名一年級新生了,任課老師——蘇茴。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把三十六章紅鎖了,我……清清白白,鎖了我大半天不清楚_(:3∠)_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桔梗、34099108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carly 10瓶;祖怡 9瓶;隨身空間有點愛、襖襖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相關推薦:海賊:我能無限抽獎三國英雄譜重生從告白校花開始矩陣天王女神的天命相師探案紀實錄周瞳探案系列別讓天才談戀愛[娛樂圈]女兒說她重生回來了你好,莫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