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章節

第三百一十章 世界真實的一角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在英靈與英靈殿的順利成型、且夢境智腦也成為了領域的一份子後,共和國如今對於夢境的維持與應用,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良性的變化....

首先,由於精靈們在日常中所溢散的思緒,替代了此前巨量、而磅礴的養分供應需求,成為了維持其運轉所需的‘能量’來源;

所以,其在成本上得到了質變程度的降低,大大減緩了計劃推進的那數年中,執政府與議會時常因肉痛而咬牙切齒的窘迫。

其次,夢境的領域化,又帶動了其內裡的場景質感、以及真實性水平的提升,從而在教育、娛樂、科研等等諸多方面,體現出了其重要的應用價值。

最後,當這些變化作用於現實世界時,便表現出了對外、對內之不同場景下的不同應用方式,而其後續的諸般事務,也在此種不同面向的規劃中、逐次的展開著.....

~~~~~~~

對外,精靈國度開始了對北方諸族更深入的影響,趁著他們那泥沼般的戰爭進度,不斷在微不可查處進行著種種挑動。

在獠牙國,利用種族特性引導內部叛亂,並佈局附屬部、奴部的大反抗;

在來茵國,挑起本就很明顯的性別矛盾,同樣也開始佈局其附屬部、奴部在日後的反抗;

而在內部異常穩定的勐獁國,亦能夠利用現實與承諾的不符,來扇動庇護民對於形同炮灰之戰爭使命的不滿。

於是,本部下轄的北方高原異族、以及零星捕捉到的強族個體,便成為了執行這些任務的最佳選擇......

對於前者,本部先是徵召了城邦內對現狀感到不滿者,並利用夢境領域世界、在虛假輪迴中挑選其中的任務適體;

其次,再展開專項的間諜培訓,以賦予他們更為優秀的任務執行能力;

再次,防禦性的為其注入腦寄生體,限制他們在絕境中洩露情報的可能性;

最後,利用北方諸族法制不全、戶籍不定的現狀,將它們撒入對應的任務客體中,並潛伏下來一邊培育自身之影響力、一邊等待本部進一步的命令。

對於後者,則採用腦寄生體的攻擊性植入、並輔以超真實的夢境輪迴,讓它們產生‘我是精靈、只是被某種技術賦予了異族的身體’這樣的想法,然後回到‘被提前安排’的位置展開間諜活動;

而此間的難點,便是近神是否能透過‘信仰’,來發現存在異樣的侵入者;

因而,對於薩滿那一類的個體而言,‘寄生體完全取代思維’、以及‘輪迴中徹底洗腦’是不可取的,在實際操作中必須保留它們自身的思維、也必須留下它們對於近神的信仰,在能夠保證其不會暴露;

所以,本部對於‘聖職者’控制程度是最低的,暫時還只能依靠其潛意識、來獲得關鍵情報,且一旦被其發現自身‘受控’的端倪,就只能執行‘腦病變’、讓它們在病痛中快速死亡。

但對於一般的、遠離祭壇的個體而言,就往往沒這麼多限制......

實際上,這樣的個體在平時是更為清醒的,本部的洗腦深入其心、使它們能在主觀能動性下執行間諜任務;

反倒是在進行祈禱時,它們腦域中的寄生體才會展開‘攻擊性’,使它們在那個時刻、於催眠中變成‘虔誠者’,但同時也會失去對複雜事務的處理能力。

總而言之,在這般雙管齊下的間諜行動中,北方諸事都在一步步有序的發展著;

接下來,只要能進一步解析出,在自身不受汙染之情況下、對異族思緒的控制能力,以及臨時賦予修行力量的手段,便可以讓北方引爆一場轟轟烈烈的內外大叛亂。

此外,夢境領域也開始了對‘天時地利’的堆積,準備在合適的時機、於北方推動一場扇動性的大災難,以作為叛亂在物質層面的誘因。

~~~~~~

而對內,領域化的夢境世界透過與劇本結合、與遊戲的結合後,當即便產生了更多更新奇、且比以往更真實的體驗方式;

比如,身臨其境、乃至替代主角位的觀影與演繹體驗,以及真實體感下、處於第一人稱視角內的絕對參與感.....

這些方式,一方面滿足了新奇感、提供了情感發洩視窗,而且還很經濟;

因為,在過程中所生成的種種對應情緒,事實上是能夠被領域所迴圈利用的。

而在另一方面,‘線上’也成為了教育事務的主要行為視窗,大部分書面學習內容、都被轉移到了夢境中進行;

只有一部分肉體鍛鍊相關、試驗相關的課程,還需要在物質世界中展開,但即便是這些需要在物質世界中進行的課程,其實也已經沒必要專門去學校完成。

如今,每一座自治體建築內都擁有著完善的修行室、基礎實驗室,以供課程參與者就近展開相應的課程;

而在指導方面,中高階的老師們會透過入夢、來構築自己的潛意識分體,再將這些分體由投影設備具現到相應的場所中,從而得以完成遠端的、一對數十、甚至上百的指導工作。

如此,不但學校的建設成為了非必須品,甚至對數百萬少年精靈的教育工作,也被用更少的師資、以更輕鬆的方式完成了消化。

此外,巫醫們的研究工作,也因夢境的領域化而得到了巨大的加持;

因為夢境世界的規則是可以被調整的,所以巫醫們將至今為止所理解的全部現實規則、進行了夢境端的資料化整合,從而創造出一個高彷真的、與現實最大程度上對應的虛擬實驗場;

之後,透過於兩方世界所進行的宏觀、微觀對比實驗,來觀測全數由‘已經理解’所構成的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相較而言所產生的‘現象缺失’,從而逐步確認己方所忽略的規則細節、以及未能掌握到之規則的研究著手點。

隨即,又根據實驗結果所產生的‘偏頗’進行調整,為虛擬世界中代入了一系列‘規則猜想’,然後驗證它們的可行性與可能性。

如此,上可以展開對太陽系運行狀況的模擬,並在代入了軌道巫醫們對於太陽風、高能射線、以及引力等等現象的觀測資料後,進一步加速了精靈們對於宏觀世界的認知能力,且還在進一步的將實驗範圍向著星系、星系群、乃至宇宙延伸;

而過程中,一系列新發現、以及對舊有猜想的驗證也逐步成型.....

比如,經由對紅移現象的觀測與領域模擬,他們初步認定了宇宙的膨脹性、以及那長達70億精靈年的可怖生命歷程,並進一步提出了起源與終結相關的諸多猜想;

再比如,透過對星系架構的擬態、並輔以軌道望遠鏡的觀測結論左證,巫醫們確認了中心黑洞的存在、確定了恆星的數個終結形態、乃至星系群所對應的某種巨引源之存在;

更比如,在對‘膨脹’與‘物質密度’、‘能量密度’的觀測與擬態中,提出了‘虛無’的假設;

而在後續驗證中,又提出了進一步的猜想——‘宇宙雖於現有維度中呈現無限態,但在更高的層面上或許存在有邊界’;

且其雖只處於猜想階段,但初步的左證卻被認為已經觀測到......

地表巫醫們對宇宙起始後的演變過程,進行了資料化的夢境復現,並在與軌道上方所提供的‘反饋密度’資料相對比後,發現模擬與真實、在相關方面之不同的呈現;

他們根據觀測與試驗的對比結論得出,必定存在有某種外緣性的填充物質或能量,才能在估測中已經是70億年後的今天、依舊展現出如此的‘反饋密度’;

於是,軌道上方的巫醫們、開始更深入的觀測起宇宙空間在內面的反饋,並在無數次燒腦的探索與推演中,察覺了某種廣泛存在的、且並不屬於任何一種已知狀態的‘背景漣漪’。

在最初的階段,其來源未知、所造成的影響未知、最終的去向也未知,但的確就存在於那裡,只因某種極度的普遍性、與細微性之共存狀態,而被軌道間進行的觀測所忽視;

但當觀測得以成立、且現象本身的存在性被巫醫們鎖定之後,在四十餘位巫醫的觀測累積、合體算力與思維速度的加成、以及領域智腦在推演層面的輔助之後,幾種延伸現象引起了巫醫們的興趣.....

首先,此種‘漣漪’似乎不具備任何的‘物質性’,它既不是現實中被廣泛認定的物質、也不是某種能被察覺到的能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雖透過某種方式,確實的填充著宇宙本身於內面的‘反饋密度’,但自身卻根本無法被物質世界所直接利用,反而像是一團冗餘而又無效的資訊那般,毫無意義的堆積在那裡.....

彷彿,加速宇宙膨脹......便是其僅有的、卻又危險的‘用處’。

其次,巫醫們發現高等魔獸在內面中的反饋,表現出了對於此種‘漣漪’的轉化能力;

雖然在速率方面,比之其本身的存在密度而言顯得極為懸殊,但現象卻真實的存在著,且對於高等魔獸的每一個個體而言,此種轉化效果又是極為可觀的;

再次,被本部所捕獲、並用於生產精靈的高等魔獸群體,明顯表現出了比之‘野生者’更多的轉化貢獻;

最後,這些綜合著便又誕生了一個推論....

即,這種暫時被命名為‘虛空能’的特殊‘存在’,是高等魔獸的主要能量來源,而生產精靈這一過程、又加速了它們的消耗速度,所以才表現出了比之‘野生者’更高的轉化速率;

而在這一猜測下,高等魔獸那源源不斷的能量來源,也不再違反通常的認知、轉而成為了一種有源之水。

如此,雖然相關方面的未知性還很高,但巫醫們也在猜想與觀測的堆疊中,初步建立了一個宇宙宏觀認知模型.....

第一,宇宙在現有的觀測能力下是無限的,但在更高的維度上卻存在有邊界;

第二,邊界之外被暫時命名為虛空,雖無法確認其存在形式與真實特性,但‘虛空能’卻是其在已知世界中直接、或間接的存在證明;

第三,或許是宇宙膨脹本身引入了‘虛空能’,或許是‘虛空能’的入侵反向迫使了宇宙之膨脹,亦或許此兩者是同時發生、且相互‘促進’的;

第四,‘虛空能’既有可能是虛空直接入侵的產物,也有可能是已經歷過一次宇宙自身轉化的產物,但無論是哪一種模型、其都無法被宇宙所直接利用,所以如若這種主動或被動的膨脹繼續發生下去,那整個物質世界就可能會在數百億精靈年後,迎來撕裂後的失聯與寂滅、或者被虛空所吞噬;

第五,近神與高等魔獸、乃至它們的終極形態‘神明’,或許是一種延續世界存在的解決方案,但其不一定要以現有的、或者既定的形式來起效,假如巫醫們能破解它們對於‘虛空能’的轉化能力,那完全可以用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來保證世界在數百、上千億年後的存續......如果那時候精靈文明還存在的話;

最後,巫醫們又根據現有的、所有被觀測到的規則,耗費大量的資源、在夢境中進行了數場宇宙演化模擬,但每一次的結論都讓他們感到詫異、甚至是隱約的惶恐.......

無論他們加入什麼樣的變數、加入什麼樣的猜想,都無法在保證宇宙正常發育的同時,靠‘自然演變’來產生高等生命、生成‘內面’;

甚至就連現有的、切實存在某些現象,比如‘術法’、‘意志’、‘精神’對物質世界的影響能力,都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合適的途徑、將之邏輯自洽的代入到宇宙物質規則當中。

所以,他們初步的做出了判斷.....即,這可能是個被創造的宇宙。

這無疑是一種聳精靈聽聞的結論,而巫醫們內部也為此產生了相當嚴重的分歧....

有一部分巫醫認為,這個世界是、也理應是自然演化而生成的,之所以會產生如今這樣的狀況,是因為他們自身對世界、對規則的瞭解還不夠,現實中必然存在著一條未發現的、邏輯自洽的演化路徑,導致宇宙發展為現在的這般世界。

還有一部分巫醫,則堅持‘物質性’與‘外源性創造論’的結合,認為是某種更高等的個體、亦或者超高等文明級別的‘虛空’群體,出於一些未知的目的、而生成了這個宇宙。

此外,還有一些巫醫甚至對宇宙的‘物質性’都產生了懷疑.....

根據自身對夢境世界的掌控能力,他們提出了‘虛擬世界’、‘虛擬生命’的猜想,認為自身與世界有可能如英靈、以及英靈側面那般,是虛擬的、被完全掌控的世界......

~~~~~~~

於是,伴隨著諸多實驗的進行、沿著諸多猜想的誕生,種種或是積極、或是消極的情緒,開始在精靈間蔓延、甚至一度達到了影響工作與種族發展的地步。

眼見如此,作為猜想結論的發生地之一,軌道上方的巫醫們緊急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

會議中,他們確認了‘擱置爭議先顧發展’的統一認識,並在依舊堅持學術自由之餘、提出了對消極觀念傳播的限制,認為不能因一些僅還只是猜想的結論,而影響到更廣泛的種群發展利益;

其後,在綜合、並整理了會議的紀要後,艾薩拉以議長的身份、進行了一場面向全體公民的講話......

她說道,

“無論‘世界的真實’為何,都不能停下文明發展的腳步;”

“如果世界為‘虛’,那我們就從內至外的搶奪其歸屬權,就如同夢境能夠被變成領域那般,在不斷掌握現有規則的基礎上,總有一天也能將觸手延伸至世界的最底層;”

“到那時,虛擬還是物質都將不再是我們的限制。”

“而如果,這是個被創造的世界,那現在還微不足道的我們,為何不能選擇成為其真正的主宰?”

“世界是自體演化的結果也好、是被創造的也罷、甚至是虛擬的又如何,只要腳步不曾停下、那道路就會繼續延伸下去,我們終將把握住屬於自己的‘真實’。”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將來才需要真正面對的事情,眼下的要務乃是‘成長’,爭取早日獲得能夠面對任何‘真實’的底氣與資格,才是如今的正途、乃至長久之將來的征途!”

話雖如此,但軌道巫醫們還是希望世界是‘真實’的、是‘物質’的,即便是被強大存在所創造而來,那也好過近乎於無根之源的虛擬......

~~~~~~

隨著時間的流逝,夢境領域對於微觀世界的觀測方案也逐步成型,所以在對宏觀世界之觀測與猜度的背後,於微觀世界的挖掘也在同步的進行中,只不過就進度與難度而言、在初期與後期進行的比之宏觀更為艱難.....

而在過程中,與物質世界相交疊的領域,成為了開啟大門的那把鑰匙;

在此前,因為涅斯塔那從前世所帶來的半吊子理科學識的影響,巫醫們先入為主的、為‘物質性’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定義;

他們不由自主的、建立起了物質與非物質的界限,並認為前者是切實存在、且具備絕對質量的真實,所有現實中存在的物質,雖不知可以經過多少次的微觀構成分割,但最終卻都會歸結於幾類‘點粒子’,正是這樣的‘點粒子’最終構成了物質、進而又構成了整個世界;

再反觀‘非物質’,則是有如情緒這般無實無質的假想存在,它們並不屬於物質的一部分、而是基於智慧生命自身的定義,才得以形成的思維具象。

但是,這樣基於‘猜想’而來的預設性定義,在今次卻受到了某種挑戰.....

巫醫們發現,構成領域的‘思緒’實際上具備了一定‘物質性’,其可以作為介質滲透入原子、乃至原子核內部,在不經過‘術法’影響的情況下,對其內部產生某種限度內的、在物質層面上的影響;

由此而生的技術被稱為‘領域顯微鏡’,姑且先不提其具體應用在微觀探索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單是此現象本身,其實就足以讓巫醫們,去重新審視自身對‘物質’的基本認知。

於是,專注於微觀領域的巫醫與學者們,由此提出了一種極為宏觀的假設.....

他們認為,‘內面’並不是實質上的‘空間’概念、也極有可能不是‘維度’概念,透過作弊進入其中後,巫醫們所‘見’者非是一直以來所認為的‘規則’、所處也並非過去認知中的‘高維’;

他們仍舊處於物質範疇內,也並未超脫現實世界所具備的維度特性,而在期間的感知、雖非是透過眼耳鼻等器官獲得,但在概念上卻依舊屬於‘現實知覺’的範疇。

也即是說,內面並非‘世界’、而是‘視界’,其中的‘見’並不用打引號,巫醫們在‘內面’本就是用‘看’的方式,見到了物質的真實具現;

只不過,這個過程並不是用某個器官去實現的,而是透過另一種具備有微觀特性的、未知的感知能力為主導,從而產生了相應的視界。

如果這種假設成立,就會由此引導出幾個重要的變化....

其一,精神力、意志力、乃至生命個體所產生的思緒,必然存在有某種基於物質世界而存在的‘介質’,它們起著承載這些‘虛力’的作用;

其二,假如‘內面’並不具備維度意義、也不具備空間屬性,而是現實世界在‘視界’上的深入,那麼其中那些場與弦,便也不再是一直以來所定義的‘反饋’與‘規則’,而是切實存在物質性真實;

如果將此兩者相結合,那就會得出一個了不得的推論......

首先,如果‘內面’為一種‘視界’、而非‘維度’性概念,那其中所存在的場弦,便可以被看做物質於微觀中的具現;

其次,假定‘虛力’的承載介質為‘虛子’,並認定其同樣是構成物質世界的一種基本粒子;

再次,假定如原子核內部那般的基礎物質為‘實子’,並同樣將之視作構成物質世界的一種基本粒子;

最後,虛子與實子在‘內面視界’中表現出了具現的一致性,最終都歸結為場與弦的特殊擾動。

於是,是否便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即,世界的構成在最微觀的領域是共通的,只要改變場弦的擾動結構,便可以直接在物質層面做到‘虛’與‘實’的轉換;

比如,光可以變成物質、情緒可以變成物質,反過來物質亦可以變成虛幻的情緒、也可以變成光電磁等等。

而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去觀察,那這樣的現象在已知的現實中也的確存在;

其中最明顯的,便是‘生命力場’對於物質的轉化、以及過程中對自身特性的改變,只不過此前都將之歸結為某種‘規則’,因而沒有產生此方面的認知。

此外,雖然以場弦為根基的宇宙演化推演,因觀測者之數量與能力的限制,而無法被真正執行;

但當巫醫們加入了新的‘虛子’與‘實子’方面之微觀變數,又重新進行了起始與演化的模擬後,其結論雖未能直接推翻‘虛擬論’與‘創造論’,但已然將先前置信度最低的‘自然演化論’,從可能性上提升到了與前兩者相同的程度;

而最具備誘惑力的、透過場弦擬態來成為‘造物主’的嘗試,卻在中間態的微觀領域碰到了一扇被緊閉的大門......

~~~~~~

利用‘領域顯微鏡’,巫醫們開始對世界在另一個層面上的構成,邁開了最為堅實、也是最為基礎的一步;

透過一種被命名為‘虛子侵入’的實驗,首先是原子核被切實的觀測到、機率性的電子場亦是延伸入夢境領域當中;

而其後,巫醫們又野心勃勃的、展開了對核內結構的探索;

他們利用‘虛子’在領域覆蓋範圍內的可操控性,先一步的發現了帶負電、以及中性的更基本粒子,並依據特性、將它們分別命名為‘負子’與‘中子’;

再之後,原子核內之負、中子數目,對原子特性的影響也被隨之發現;

由此,最初的‘元素週期表’誕生,而與之緊密相關的重元素、輕元素、以及‘衰變’、‘輻射’、‘同位素’等等存在與現象,也被陸續的觀測到。

於是,巫醫們先是抬頭望了望太陽、又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重原子核,然後緊鑼密鼓的籌備起‘聚變’與‘裂變’實驗室......

至此時為止,因為實驗手段在實際上超過了理論基礎,所以後者在前者的帶動下不斷有新的理論誕生、並由此展開新一輪的實驗、然後又促使後續理論的接連出現......

在如此的往復迴圈下,一切就像是坐上了火箭那般迅速的被推動著,直到巫醫們將視線轉移至負子與中子的內部架構、轉移至對電子的觀測為止......

相關推薦:我可能是個大佬精靈之黑暗搜查官精靈之黑暗縫隙我不是大師[重生]風之仙旅老馬退休生活奇遇記我們的家族沒落了從黑紅女星到醫學神話重生後我被大貓吸禿了武道宗師:我的資質全靠功法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