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章節

第二百零一章 收穫與改組、大貓與精靈(萬字)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隨著祭司結束、授勳完畢,從角蹄種部落中帶回的一部分資料,當即便吸引了本部絕大多數高層的注意。

除了那些以未知的方式儲存於先祖祭壇的高深知識以外,各氏族其實也掌握著一部分傳承。

這些傳承涉及探礦冶金、釀酒、戰士培養、紡織、皮革等等方面,大多都是諸氏族各自所擅長的領域。

想想也是,哪怕祭壇掌握了絕大多數知識,這些氏族又怎麼可能,對自己擅長的方面也一無所知呢?

於是,在透過借刀殺‘人’的手段將祭祀團消滅殆盡後,再也沒有了顧忌的遠征軍,便開始肆無忌憚的搜刮相關事務。

他們抓捕了氏族在相關行業的重點‘人’才,讓他們或是默寫技術、或是交出隱藏的記錄書冊,從而陸續掌握了一大批相關知識。

而現如今,本部就將之拿到了手中....

其中內容,對部落的技術進步所起到的作用,不說是立竿見影吧、但也稱得上是獲益良多。

在材料方面,牙部所掌握的植物材料雖然擁有著各種各樣的特殊優勢,但其在‘可塑性’方面的劣勢卻是不可忽視的;

絕大多數木材,無論其強韌與否、其加工方法都離不開切削等‘減數加工’;

而在該過程中,因為不同的產物需求,必然會產生很多無法被利用的邊角料。

而且,木質材料一旦因磨損、斷裂等原因出現損毀,基本上就會成為廢品,除了當做‘木石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再沒有了其它利用餘地。

究其原因是木材不能回爐重煉,邊角料浪費了就是浪費了、損毀品廢了就是廢了,幾乎沒有辦法進行再回收。

而金屬在這方面就有所不同,無論是加工餘料、還是損毀品;

或難或易的、總有相應的處理辦法,在高溫熔鍊下、大多數金屬都可以進行再加工。

金屬材料與木質材料在這方面的差別,就決定了即使後者被巫醫們將效能提升到了一個可怕的高度,前者卻還有著相當廣泛的使用餘地。

比如農具、比如斧鋸等生產工具、再比如機械設備的外殼.....甚至機床的一部分次要零件。

只要其符合以下這幾點,即,

一、需求量大且有損壞需求的;

二、外形複雜而加工不便的;

三、強韌性上有一定要求、但要求不高的;

那此類產品,就有著應用金屬材料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即便車刀、鏜刀等高強度領域,暫時是植物系材料的領域;

但在民用、次要工業產品等方面,金屬材料卻依舊大有可為。

而角蹄種所掌握的技術,在這方面擁有者極高的參考價值。

在勘探領域,他們以經驗為先,總結出了根據地形、土壤石材顏色,來確定礦脈種類的辦法;

在採礦領域,從開採到粗篩,角蹄種們也有著豐富的經驗積累;

在加工領域,他們掌握了貴金屬、以及幾種常見礦物的冶煉方法,並有了初步的合金加工方案。

部落將這一系列,基於實操而總結得來的經驗整理成冊,設立探礦隊先行尋找礦脈;

之後,還組建了專門的金屬研究所,根據從角蹄種部落得來的幾種金屬樣品,來研究其特性與開發方向。

此外,在其餘技術方面,角蹄種也掌握了比牙部更優秀的毛紡、皮革加工等技術;

在種植領域,除冠麥之外、他們還有著幾種‘經濟作物’,比如‘絲球草’、‘甜麥’、‘油果樹’等等。

其中,絲球草可被用於紡織,其‘果實’為白色絲絮狀,經過浸泡、脫水、搓揉、編織等等手段的加工後,其產物白而輕薄、是一種在北地極受歡迎的高等風情布料;

甜麥有著相當可觀的甜度,可以從中提煉出一種橙黃色的‘糖’,產量不高、但價值極大;

‘油果’可提煉植物油,是動物油的替代品,在北地某些高等貴族圈子中很受歡迎。

在畜牧業方面,除此前部落就已經偷偷抓來的‘高產毛’畜生外,角蹄種部落還馴化了幾類小型禽類;

它們個頭雖小,但在肉蛋等方面也能成為巨魔們的飲食補充。

另外,在早就說過的‘釀酒’領域,遠征軍這次也拿回了從高階到低端、差不多完備的生產方法,以及釀曲等初期原料。

不同於金屬冶煉這種需要下大功夫去研究,才能有所成就的領域;

上述的這些,則屬於那種能被部落在短時間內消化,並立竿見影的提高部眾生活水平的實物與技術。

因此,符文院與執政府立刻啟動了相關研究計劃,其中的技術要掌握、植物要本地化、產量要想辦法去增加。

總而言之,‘角蹄種跌倒、牙部吃飽’,這一場戰役下來、部落著實到手了一大堆意想不到的好處。

~~~~~

各種相關的收穫整理、處置完畢後,此前準備的種種政策調整也陸續上馬。

首先,是已經規劃好的‘現役退役’制度,以及‘軍官制’、‘士官制’的落實。

按此前部落所實行的條例,軍官需與其所指揮部隊的規模直接掛鉤;

總隊長實領625員戰兵總隊,之下的大隊長、中隊長、小隊長也與各自的統兵規模一一對應。

而在新的方案中,為了實現‘民兵精銳化’‘大批量儲備軍官’的目的,軍w會在涅斯塔的主導下,定下了‘軍銜’制度、並計劃改編精銳常備軍。

牙部現有生、熟共計33000員巨魔,其中亞成年、壯年巨魔的數量有近三萬;

這三萬巨魔,基本上都以十‘人’構成一個基本的生產單位。

而在新的方案中,各個生產隊將分成三個批次、每批次以九年為期,抽出一位巨魔至常備軍服役;

統合來算,本部常備軍的基層士兵,將常年保持在三千這個規模,其成員大致每三年輪換其中三分之一左右。

另,基層士兵將按照資歷,分為12345五等列兵;

在非戰時,列兵等級三年一轉,正常退役時最高為三等列兵;

而戰時,則根據所直接參加戰役的次數、來提升其列兵等級,最高可至一等列兵。

但,列兵等級只關乎退伍待遇,一旦其在戰鬥中立功授勳,則無論其當時為幾等列兵,當即便能轉職為士官。

士官有著比列兵更長的服役期,即使九年的正常服役年限期滿,也可以選擇留在軍中、並於本部參加軍官培養。

士官既是戰士、也是學生,其服役期間若無戰事發生,則可以透過每三年一次的考核,來提升自己的士官等級;

士官等級與可服役年限直接掛鉤,五等士官從成為士官的那一刻算起,可在軍中服役10年;

此十年中,五等士官始終接受各類軍事訓練,從技術兵種應用、到作戰指揮無所不包。

而一旦通過考核,便可提升為四等士官,服役年限也可再上漲10年,此後諸級士官的提升也俱是如此。

如,最高的一等士官,若本身沒有退役意願,則最多可以在軍中服役9+50年。

但至二等士官與一等士官時,其在軍中的責任就不單純只是學員而已,更會多出一部分教職任務,去培養軍中的其它後輩。

士官為常備軍的中堅力量,其升遷考核中除了對個體戰力的考察外,同樣也會注重對指揮能力、情報分析能力、命令理解能力、命令表達能力等等,關乎戰爭指揮的專項能力考核。

而一旦有戰事發生,被指定的常備軍部隊、將進行徵召兵入伍擴編;

其中,五等士官升任‘臨時少尉’,統管一個戰時徵召兵小隊,或者根據其擅長的因素,成為旗官等技術兵種;

四等士官升任‘臨時中尉’、三等士官升任‘臨時上尉’,一副一正統管一個戰時徵召兵中隊,或相應技術兵種長官;

二等士官升任‘臨時少校’、一等士官升任‘臨時中校’,或一副一正統管一個戰時徵召兵大隊,或成為相應技術兵種的長官,又或者進入指揮系統、成為軍隊首領的參謀。

隨著士官在戰爭中累積功授,其臨時軍銜將有機會轉正為正式軍銜,真正成為部落的最中堅力量。

此外,常備軍的最高‘常年在職’軍銜,將暫時保持為中校等級,它們通常會做為各個兵種大隊的大隊長服役。

且由於常備軍的編制有限,所以各級正式尉官、校官將被進一步區分為‘現役’與‘預備役’兩類,並按照一定的年限互相進行交替轉化。

其中,當期的現役軍官,會留在軍中帶領相應的各級軍隊;

而當期的預備役軍官,則或是轉任教職,或被派往其餘駐地負責民兵訓練。

而‘總隊長’級別的現階段最高級軍官,在非戰時則一律成為‘預備役大校’,戰時則迴歸現役成為‘正式上校’;

他們或在本部賦閒待命、或成為教職培養士官,感興趣的還可以‘出將入相’進入執政府任職,前提為必須為‘非現役’狀態。

至於更高等的‘準少中上大’五等將官,涅斯塔雖也提出了相應的概念,但由於編制上暫時沒有那個必要,所以先行擱置、留待將來再行啟用。

在定下了此等編制改編方案後,相應的《常備軍徵召與退伍條例》自然也順理成章的在此後出臺。

《條例》分為‘徵召’與‘退伍’兩個部分;

前者規定了地方各個生產隊的服役要求,各級士官的待遇,以及對現役、預備役軍官的待遇規定、禁令與要求。

後者,則規定了各類退伍條件;

比如,5至3等士官如果未能達到考核晉升要求,且自身相應的服役年限已抵達極限,那就會執行退伍程式,回到民間成為儲備力量。

而1、2等士官,雖然也會根據年限進行退伍,但大多數會被軍官學校‘返聘’成為全教職。

只有立功授勳後轉職為正式軍官的,才會轉用‘過錯退伍制’來進行歸處;

如果正式軍官沒有犯下過錯,那至多在‘現役’與‘預備役’間流轉,後者也半處於軍隊系統當中。

~~~~

除了上述的大改之外,針對遠行者部隊的整改方案也被落實。

在此次調整中,遠行者部隊大半成員被退出軍伍行列,另改組為執政府序列中的‘遠行者探索司’;

該司專職對外探索活動,原部隊副統領卓爾伲忒絲轉‘預備役軍官’並任該司司長,且有資格列席司長會議;

而原正統領崔雯麗忒絲,則以原遠行者部隊一小部分骨幹力量為核心,在軍w會的授意下將之重組擴編為‘情報壓制總隊’,專司前線情報壓制與敵後破壞工作。

且考慮到該部隊尚且初建,所以崔雯麗成為少有的非戰時‘現役上校’,將會直接負責重建事宜。

這兩個由遠行者部隊分化而來的卵生姐妹部門,自此以後一政一軍,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兩條發展路線。

在創立尹始,它們各自都有著不同的難點問題需要被解決....

前者,面對著這個知之甚少的世界,需要進行的準備工作有很多;

重點探索方向的選擇、次要探索方向的處置、探索方法的籌劃、圖騰選擇的取捨,這等等都需要進行幾乎從零開始的摸索。

後者也不遑多讓,‘情報壓制總隊’是專門為了戰爭而服務的正規軍部隊,而其所揹負的特殊使命,又要求該部隊把控好‘服從’與‘主動性’兩方面的平衡;

部隊既不能再次出現‘獨走’現象、又不能讓基層變成完全聽令行事的‘陣列步兵’,此外還有一系列戰法上的變更也需要重新去摸索。

~~~~

在這之後,是對‘黑森林第一銀行’的草創。

在這方面,涅斯塔根據對前世的回憶多少給出了點建議;

但由於他自己並沒有進行過相關工作,只大概知道‘發行貨幣’、‘儲蓄’、‘貸款’、‘加息減息’之類基礎概念,所以在進行了大致的規劃後,就交給一部分感興趣的學徒去自行摸索了。

這個僅僅只是草創階段的‘銀行’,暫時不會過渡的深入到部落的財政運轉當中。

但北方不是有三個新的氏族盟麼?它們可不就是最好的實驗地?

所以,涅斯塔將銀行打發到了那邊,讓其藉著自己‘北方分部’的殼去‘生蛋’,在角蹄種諸盟身上摸著石頭過河。

等到摸索完畢了銀行的大致業務流程、搞清楚了其實際運轉中會出現的問題後,再在黑森林這邊開闢複雜業務。

~~~~

另外,對歸化部落那一萬三千新增巨魔的初期培訓業已完成,執政府在摸底了軌道等建材的生產狀況後,打算來一波大的、直接上馬了兩條軌道的建設。

即,本部-聖山大駐地-阿塔特部、斯提亞部區域-東南大駐地的‘中南線’,以及連通東北豁口山外地區的‘本部-東北豁口線’。

前者,能讓本部更好的控制黑森林東南大區;

而後者,則在挽韁於東北大區的同時,進一步去支援東北山外豁口的墾荒團建設。

執政府規劃用三年至五年時間,來完成這兩條線路的建設,從而鞏固本部對黑森林的控制。

~~~

除了這些發生在本部的政策變動以外,黑森林中除牙部外僅剩下的那六大巨魔部落,近期也在執政府的‘幫助’下,踏上了開發黑河西岸的旅程。

在執政府的慫恿下、在利益的誘惑下,它們大膽的各自派出五百巨魔、匯同先期支援給牙部的那部分‘未歸人手’,在西岸牙部四大基地的眼皮子底下開始了農場建設。

為此,本部提供了大批的高產作物種子、教導了‘先進’的農業技術、提供了‘先進’的生產工具、規劃了‘優秀’的稅收法桉、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很快就幫著他們在那方地域安定了下來。

於是,群狼忙於在群山‘剿匪’、六部忙於新領地建設、角蹄種忙於戰後恢復生產、牙部忙於各種工程與遠近墾荒區的設立。

至此,大北方戰役、以及尤其而衍生出的一系列事項總算是告一段落;

而廣袤的黑森林、與北方高原,也再次陷入了平靜而忙碌的一個發展期。

此時,結束了諸多政策事務處理的涅斯塔,也匯同一眾駐留本部的巫醫,再次將視線投入到了精靈化的相關研究當中。

~~~~~

第一枚胚胎還在發育階段,但僅僅只是此時所發生的的一系列變化,卻也是讓一眾巫醫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由於樹生胚胎的卵殼被調整為透明,這是巫醫們第一次得以用肉眼去觀察巨魔幼體的完整發育過程。

在觀察中巫醫們發現,受精卵在發育的中期、也就是剛開始有形狀產生的那個階段,胚胎表現出了明顯的尾部特徵。

之後,是鰓狀結構在脖頸之下顯露出蹤跡,並在利用聲波對內臟進行的觀察中,發現除大腦與心臟之外,聽覺器官是當先發育的器官品類;

而緊接著,便是成年巨魔已經退化的‘附肺’佔據了先發優勢。

直到胚胎中後期階段,視覺器官、嗅覺器官才開始起步發育,而‘副肺’也被現如今的呼吸系統壓過、並完全取代。

另外,胚胎在發育過程中還展現了鱗甲的輪廓,只是在後期、還不待其徹底成型,便發生了結構性轉化,化為了體表那猶如橡膠一般的厚實表皮。

當然,胚胎的表皮尚且還稱不上‘厚實’,哪怕是普通的自然孕育巨魔,也只有在成長到了亞成年階段後,才能擁有足夠堅實的表皮組織。

此外,四肢的發育模式也有些古怪;

不止關節與骨節的長度比例迥異於‘完全體巨魔’,且其初始時的五爪之間,還帶有著若有若無的蹼膜結構;

直到胚胎後期、巨魔胎兒基本成型時,骨骼才漸漸轉變、蹼膜也消失不見,成為了一個‘陸生直立種’應當所擁有的模樣。

綜合上述的特徵,巫醫們在此前推論的基礎上,取得了一個更明確的結論。

即,巨魔的先祖應當為生活在火山當中的爬行類生物;

在爬出火山之前,其最仰賴的‘感覺器官’應當為聽覺,且所呼吸的很有可能並非現在空氣當中的有效成分。

當然,這都是些模稜兩可的‘考古類’成果,且並非現階段巫醫們最主要的期待.....

這場觀察整整持續了七年,在頭三年過去後,正常的巨魔胚胎按理說應當已經發育完畢,母體即將進入分娩階段;

但面前的這個樹化胚胎就彷彿卡住了一般,遲遲不出現完整的輪廓,依舊保持在那副爬行生物的模樣。

直到第四年,一個巨魔胎兒應有的樣子才將將在其內部顯出輪廓,開始朝著‘直立生物’的方向變化。

在這個變化過程中,巫醫們觀察到了自己所期望的東西——精靈化。

其皮膚上的褶皺、嵴椎的形狀、頭骨的模樣,甚至眼睛、耳朵等等的細節,漸漸便有了艾薩拉與粗牙、尖牙三位巫醫近似的輪廓。

待肌肉開始進一步發育時,巫醫們發現其整體結構明顯比常規巨魔胎兒要更為纖細,但在聲波的探測下,發現其力量方面似乎不減反增。

不但如此,胎兒的骨骼內結構也在變得更加緻密、心肺等臟器功能也更有活力,並以其膚色在一點點朝著紫色轉變的同時,胎兒對營養的需求也在逐步減弱。

最終,當這個胚胎發育到、在巫醫們的估算中已經可以順利出生之時,時間已經再次過去了兩年多。

巨魔的原始孕育期為三年,而這個胚胎從受精卵階段開始算起,整整花費了7年時間,才達到了足以支撐降生的程度。

有點慢、但巫醫們並不感到沮喪.....

因為,觀察中所得到的一切資料都在表示,這小家夥是個跨在臨界點的生物;

且根據模型推算的結果來看,一旦其在降生後再發育個數年時間,她就會成為一個完整的‘進階生物’。

這便意味著,小家夥的生命本質將和進階巫醫等同,其所差的、僅僅就只是時間對‘量’的積累而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巨魔在這漫長的進化歲月當中,為了適應自身的‘直立化’需求,逐漸改變了後代的降生階段;

如果與其它生物相比較,他們的新生兒其實可以被撐得上‘早產兒’。

這點從巨魔幼兒的脆弱程度上就可知一二,不同於成熟個體的強大,小巨魔們不耐火燒、不耐飢餓、力氣也小的可憐、骨骼密度也不沉於水,怎麼看怎麼向半身不遂....

而眼前這個雖說長在了樹上,但其發育的優先模式也表明同樣繼承了這一點;

並且,巫醫們的模型推算,其實也是按照這個模式所進行的。

因此真要論起來,如果按自然界更普遍的‘完整發育後降生’來計算,將它的降生時間向後去推移.....那這個新生命就是貨真價實的,自出生起、就在巨魔基礎上進階了一次的生物。

她、以及將來族群的名字,涅斯塔早已想好——精靈,且是象徵著太陽與無盡能源的日精靈!

~~~~~

此時,艾薩拉已經迴歸,哪怕按涅斯塔前世的時間觀念來計算,七年也是個相當可觀的跨度,更遑論在這個世界。

這七年間,部落的裡裡外外發生了諸多的變化。

既然話語從艾薩拉開始延伸,那我們就先從她的成果來進行講述。

在艾薩拉接替尖牙進入群山後,她根據後者所留下的地圖與信物,首先鞏固了與部分黑色刃齒獸之間的信任。

那段時間,正好是群狼瘋狂獵殺群山魔獸之時,大量落單的黑色刃齒獸被一群群領主狼帶著麾下、潛入山中殺死。

艾薩拉利用自己那不知源自何方的親和力,講事實、擺道理,用年餘的時間勉強整合了十餘隻黑色刃齒獸,開始反抗狼群的攻擊。

它們雖沒有狼群那麼靈敏的鼻子,無法實現視野外捕捉目標蹤跡,但艾薩拉有著進階巫醫超強的探測範圍,對比狼群的鼻子也堪稱不遑多讓。

於是在她的帶領下,那些彼此不服氣、偶爾還要相互撕咬打架的刃齒獸開始在群山中打游擊。

艾薩拉利用狼變身成為首領、攪亂敵方的圍剿節奏,將一隊隊群狼代入包圍圈中進行絞殺。

如此,游擊隊先後成功救下了多隻刃齒獸同胞,後又帶著更大的隊伍開始‘反圍剿作戰’。

直到一對狼王發現問題不對、親自進入了山中為止,這樣好的形式持續了整整大半年。

而當兩隻狼王進山後,游擊隊當即便遭遇了一次危機,並在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後,才勉強逃離出狼群的包圍圈。

痛定思痛之下,艾薩拉帶領著游擊隊開始轉戰於其它狼王的領地,它們趁著各區域狼王沒反應過來的那個時間差,誘拐、強行綁架了共計六十多只黑色刃齒獸。

且狼王不可能永遠呆在山中,再次擴大的隊伍就每每趁著狼王回返之際,流竄於各狼王轄區所面對的群山當中,重複著先前的拐帶、救援活動。

當傷亡的擴大再次引起狼王注意,並且半數的狼王有了常駐深山的趨勢時,艾薩拉帶領的黑色刃齒獸才不得不繞行東北、退出山林,踏上了迴歸本部的道路。

但即便如此,十二狼王大區中那些逃過一劫的黑色刃齒獸,至此時為止也已經基本都來到了艾薩拉身邊。

先後長達三年的共同作戰,讓這些眼高於頂的黑色大貓,多少有了些對彼此的認同;

而艾薩拉憑藉著自己的親和力、與勇勐的作戰能力,外加其中很多大貓、都是她率隊親自從狼口中救下的,所以擁有了在隊伍中相當高的地位,幾乎等同於首領。

所以,把這將將過百隻的黑色大貓、連帶著一部分幼崽,拐帶回本部的工作進行的異常順利。

而這大小不到百五十只的黑色刃齒獸,便是那數百萬平方公裡的群山當中,它們可能僅剩下的種群了。

自三年前艾薩拉帶領著它們回返開始,這些大貓便被安排在了東部黑森林當中。

牙部雖說有心圈養它們,但這畢竟是些極度嚮往獨居與自由的生物;

因此,在與艾薩拉定下‘不得攻擊巨魔、不得捕獵巨魔所屬大小畜生、至少每年回來看她一次’的‘約法三章’後,這些已經被留下了生殖細胞的大貓便散入了黑森林當中。

此後的三年間,它們也確實遵守了約定,不止各個據點沒有出現大貓傷民畜的報告,且在每年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一部分回到本部來尋找艾薩拉。

她所提出的這項要求,當然不是出於‘想念’,而是因為部落需要它們提供更多的生殖細胞。

過程比較麻煩,雄性還好說、催眠後強行擼出來就行,雌性還得在催眠後動手術來取卵。

不過,更方便的‘**劑’‘排卵劑’已經在研究當中,雖說都是為巨魔所準備的藥物,但改一改也勉強能用在這些黑色大貓身上,到時候或許就會方便許多。

除了艾薩拉與黑色大貓的故事外,執政府所規劃的兩條軌道線路也已經完成,此時正在修建北向通往北部高原的新軌道。

不過,在前兩條道路建設期間,執政府對歸化民的再教育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

所以,在這條新路開始建設前,他們至少更換了其中四分之三的勞工。

當然,有了此前‘民怨沸騰’的經驗,這次招工是在保民院的監督下謹慎進行的;

所招收勞工,基本上都被保留了各自完整的生產隊編制,所以也沒鬧出其它什麼么蛾子。

此外,常備軍的整訓也在經過最初的陣痛期後,漸漸走向了正軌;

來自諸生產隊的新兵已經招收了兩輪,而那些幾乎在軍隊中呆了數十年的老兵們,則該士官化的士官化、該退伍的退伍,漸漸在按照《條例》去進行。

涅斯塔雖然上下嘴皮這麼一動,就能整出這個條例、那個法桉,但在執行過程中卻有著相當大的困難需要被解決。

此前所說的‘陣痛’,就是這些‘困難’中、最令執行者感到頭痛的‘老兵退伍問題’。

從脫產戰兵成立第一個中隊至今,時間已經過去了數十年,而此後數輪的擴軍,也前前後後經歷了不短的跨度。

這意味著,軍隊當中有一批至少服役了五十年左右的巨魔存在,另還有幾批也分別服役了四十、三十多年不等。

其中最古早的那批,是見證了整個軍隊整編史的精銳力量,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下來,他們或是戰死、或是升遷,凡是存活至今的大小也得是個中下級軍官;

對於這等老兵,如無其主動要求、本部是不會輕易安排他們退伍的。

而此後的那幾批,前後也經歷過數場大戰役,能被追授勳的也挺多。

對於這部分,當然該怎麼辦就怎麼辦,進入士官階段後透過學習、考核去篩選,期間能上則上、不能上則退,會有很大的處理緩衝期。

但還有一部分,因為倒黴或者其它原因,服役這麼長時間、居然都沒能立下正兒八經的功勞;

這部分的數量其實並不少,因為在幾乎所有的戰爭中,牙部都佔據著壓倒性的優勢,按照現在的功勳獎勵模式,自然沒那麼多功勳產生。

因此,有很多巨魔並不符合成為士官的條件,按制度只能退伍迴歸民間。

這些巨魔中,多則在軍隊中呆了二、三十年,少則待了十數年到數年不等,他們退役後該怎麼安排?還能不能適應軍隊之外的生活?

這些都是需要被考慮的事情....

最後,在經過多方討論後,初步定下了個針對他們的章程。

其中服役年齡大於九年的,退役後想留在本部也行、想去外地也行;

前者,在按照最高標準發放房產、退伍保障金之後,執政府將接手其工作安排,尋找合適的生產隊將他們安插進去,幫助他們儘快展開新生活。

這麼一圈折騰,部落硬生生造了一批‘富豪’出來,一方面是希望做出一定的補償,另一方面也想試試看能不能活化‘市場’。

而後者,除了上述那些安排之外,還可以進入各個駐地的民兵訓練系統當中,從而多少保留一部分軍隊的感覺,且此後有開戰需求時,本部也承諾會優先徵召他們。

而那些小於九年的,則先按照正常的‘徵召兵’流程去走,等最新規定的時限到了以後,再分批次進行合理分流。

在這樣安排了一批、拖延了一批後,常備軍總算按照涅斯塔與軍w會的想法,開始了對巨魔們的吐納,如果情況順利發展下去,精銳會有的、預備軍官也會越來越多。

當然,這些都需要時間去積累,並非一朝一夕能定之功。

~~~~

視線再轉回到巫醫們身上,七年時間、自然不可能讓所有巫醫,都去盯著那僅有的一個胚胎去瞧,大部分巫醫也都有著另外的工作安排.....

隨著對此前歸順的中型部落吸收完成,同時期歸入符文議會的那十七位舊體系巫醫,在這期間也陸續完成了道路的轉換,讓部落一下子多出了更多的巫醫力量。

但是這麼多巫醫,在這七年間他們所執行的各項工作面前,其實依舊表現的有些捉襟見肘。

因為樹生胚胎所需的,可不僅僅是精卵子的結合而已,對樹生卵床的改造,以及其內部相應營養傳輸結構的規整、半植物胎盤的培育,都需要巫醫們去親手進行操作。

而大部分在‘胚胎觀察小組’之外的巫醫們,在這數年的時間當中、其實都在進行著此方面的相關工作。

及至今日、至這第一只精靈發育半成熟為止,在諸多巫醫們的共同努力下,母樹上已經多出了整整千個成熟‘卵床’;

這是根據地窟狼之能量供給能力、母樹營養物質供給能力,進行綜合計算後取整的最佳數量;

一旦超過這個限度,則上述兩方、尤其是前者的能量供給,很有可能會陷入入不敷出的狀態,導致培育效率降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解決方案也有,即是繼續加深巨樹內探針對地窟狼的侵蝕;

這一點,其實部落一直都在做出持續的努力,雖說進展多少有點緩慢,但不能說沒有進步。

所以,在未來‘卵床’的數量必然會慢慢增長下去,直到地窟狼有一天也真正失去了平衡為止。

與之相應的,巨樹內部生殖細胞休眠培養倉、啟用倉等等的‘配套設施’,也已經基本上整備完成;

再後續,就是相應倉室的擴大、效果改良、自動化執行等等方面的進一步最佳化工作,這些就需要慢慢的去積累、期待相關技術的進步。

而單就基礎條件來說,如今已經可以稱得上是‘萬事俱備’,就只待涅斯塔發出‘成功,開始下一階段’的命令,母樹這邊便可以開始同時去培育千名新生精靈胚胎。

但是,這種事情必須得慎之更慎,反正背後也沒有狼在追著咬,所以涅斯塔決定保險起見在觀察一段時間......

~~~~~

“要催產嗎?”旁邊的艾薩拉,這時看著發育成型、已經可以降生的胎兒如此問道。

“不著急,先讓她在卵內渡過幼生期再說....”

“額...以後也準備讓他們渡過幼生期在降生?”艾薩拉古怪的瞧了一眼丈夫,而後再問道。

“當然,反正提前生下來也只會拉撒睡而已,在胚胎裡不照樣能進行?那不如乾脆等下去....等他們發育到有完整的意識、可以開始學習了在放出來,不然還得餵奶、得安排額外的勞力去照顧這幫脆弱的小家夥,那不就等於割捨了一大優勢嗎?”

“好吧....”

“粗牙,稀釋後地窟狼細胞提取液、外加一部分營養物質,從現在開始可以適量的加大供給力度了,我們要找到最有效率的方式。”

“明白。”

命令下達後,觀察小組開始調整起營養供給的量與速度;

之後,他們會綜合考量消耗與成長速度,不斷的調整供給方案,直到尋到最優值為止。

~~~~

【由於早年被中央大學史學院除籍,柏特來姆斯塔先生對史學界的不滿由來已久;

我相當理解先生的心情,但同時卻也認為,這不該成為您信口開河、肆意為先民抹黑的理由。

我們可以有這樣一個概念:即,正義可能是有立場的。

如果在這種理念下,再去綜合您的出生與論調來考量,我不得不很遺憾的告訴您:先生,您是最沒有立場去批判先民制度的那一批精靈之一。

瞧啊,中央區第31撫養所,您的出生� �多麼的優握!它接受著整個4-7區的資源供養,將您們這些天之驕子培養成國家的精英。

然而,您瞭解過位面戰爭的慘烈嗎?瞭解過鎮壓叛亂的艱鉅嗎?

234年前的‘6-9區叛亂’猶在眼前,就是您們這些精英當時所定下的‘原住民優惠政策’,讓4-9區的所謂‘原住民’在戰後保留了元氣、並參與了對大區統治;

然後,他們又做了什麼呢?他們伺機切斷了大區中央空間門.....

致使三千名、整整三千名駐軍因為您們的‘仁慈’而犧牲,大量在該區工作的同胞陷入被圍困狀態。

當局與軍方,在此後數十年間為了重啟空間門、營救敵後民眾,付出了無數慘痛的代價。

所以,請問我們仁慈的柏特來姆斯塔先生、以及您背後的支持者們,先民的分化政策究竟錯在哪裡、‘陰暗’在哪裡?

是錯在對‘原住民’的分割與放血?

那請問,如果沒有此項政策的延續,我們該如何去應對,那比之精靈多出了數百倍的各位面原住民?

該如何去處理,以各大區為整體所發生的叛亂?

在‘屠殺殆盡’或者‘徹底放棄’之間做出抉擇,或許就是您的‘仁慈’所能帶來的唯一產物。

因此,即便先民的政策有錯,其錯也當在於供養出了您們這等沒有立場的精英.....

另外,再提醒您一件常識:

大北方戰役中先民的對手,可並非您定義中的‘原住民’;

如果他們能是,那按照您的定義,先民們同樣也該是本區原住民中的一份子。

而原住民與原住民之間的戰爭,又何來您所謂‘高高在上的壓迫’呢?

所以,同樣的話回贈給您、我們有良知的歷史學者先生,請不要為了迎合自己的觀點而‘枉顧事實、無視文獻’。】——《娜塔西忒絲給柏特來姆斯塔先生的一封決裂公開信》

【如果,不去考慮歷史上、娜塔西女士與柏特來姆先生之間的那場有名的決裂,而單純將視線放在大北方戰役前後本身,那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更有意思的問題。

比如說,偉大的先驅者閣下所做出的、可能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當中,讓無數同胞‘深受其害’的一項決策;

既,他只接受了一枚‘烈陽勳章’。

先驅者閣下或許是出於好意,但他的抉擇無形當中卻把‘一等烈陽勳章’的授勳要求,拔高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此後直到‘固定空間門’技術誕生為止的歲月裡,精靈社會居然連一枚‘烈陽勳章’都沒有頒發出去,使‘二等勳’成為了現實中存在的最高榮譽......】——《遠古史》羅薩裡奧

相關推薦:我可能是個大佬精靈之黑暗搜查官精靈之黑暗縫隙我不是大師[重生]風之仙旅老馬退休生活奇遇記我們的家族沒落了從黑紅女星到醫學神話重生後我被大貓吸禿了武道宗師:我的資質全靠功法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