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刺激1995->章節

第九十八章 記者和收費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凡事都有高潮和低潮,在20世紀中前期,量子物理學大爆炸式的突飛猛進,可謂高潮迭起,震撼世界,到了20世紀中後期,則進入一個反思和積累為主的低潮期,很多科研人員都找不到突破的方向,埋首案牘,碌碌無為,所以陳大猷說量子物理研究所是養老人和閒人的地方。

這話只是調侃而已,如果真是養老的地方,中科院不可能大費周章,早早的就把研究所連上網際網路。

事實上量子物理研究所是當年大搞三線建設時成立的,專門研究與核武器有關的理論工作,因此倍受重視,當時有好幾個院士級別的大牛人在此坐鎮,只不過後來去世的去世,調離的調離,到1995年的時候,只剩下侯承宗一個院士還留在這裡。

80年代國內形勢和國際局勢緩和了之後,量子物理研究所從帶有軍事色彩的保密機構,轉為了中科院下屬的科研教學基地,這才漸漸被普羅大眾所熟知,不過即使如此,研究所的保安工作還是做的很嚴格,進出都需要辦理通行證,杜秋之前來的時候,如果沒有陳大猷擔保,根本就進不去。

科研基地本來和商業絕緣,驍龍軟體公司能把臨時辦公地點放在這裡,一是有陳氏父子的人情關係,二是研究所剛剛開通網際網路不久,正好需要懂行的專家給老師和學生做培訓,雙方互惠互利,各取所需,於是很順利的就達成了合作協議。

“咦,杜總,這些記者真有本事,居然這麼快就找上門來了。”

正在閉目假寐的杜秋睜開眼睛,看到好幾個拿著相機的記者在研究所的大門口和保安扯皮,於是把座椅放低了,避免被外面看到,說道:“直接開進去,不用管他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姜丹楓這幾天頻繁出入,和保安全都混熟了,連通行證都沒出示,一到門口立刻放行了,幾個記者很機靈,雖然看不清車裡的人,卻猜到了和驍龍軟體公司有關,舉起相機對著車屁股一陣狂拍。

“杜總,這些記者連研究所都找到了,會不會去騷擾春華姐?”

“去公司騷擾的話,我姐求之不得,正好用他們的筆來打免費廣告,不過家裡不準人去騷擾,等會你去火車站接李建華的時候,先到我們家樓下和門口貼幾張通知。”杜秋想了一下之後,說出了通知的內容:“未經邀請,任何記者不得入內,否則……你說怎麼威脅比較好?”

姜丹楓被那句我們家樓下和門口激起了同仇敵愾之心,惡狠狠說道:“否則家宅不寧,工作不保!”

“你倒是夠狠的。”杜秋哈哈一笑,說道:“家宅不寧就算了,哪怕是黑社會的小混混,也講究一個禍不及家人,只寫工作不保吧。”

“好。”

公司的辦公地點在研究所最裡面,是一個以前備戰備荒時建的物資倉庫,外形質樸,牆壁厚實,內部空間非常大,有一千多平米,但窗戶卻不多,只有四個,顯得有些昏暗,和《連線》雜誌的那個倉庫截然相反。

杜秋租下這個倉庫之後,只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大掃除,把裡裡外外徹底的清掃了一遍,第二件事是以吊頂的形式安置了幾排日光燈,第三件事是買了一些高檔辦公桌椅和裝置,很隨意的擺成四個區域,當作各個工作組的辦公室。

這麼安排很簡陋,但杜秋是有意為之,他給了秦牧和小吳18個招聘名額,自己也會在雲城本地招幾個應屆畢業生,現在公司草創,既沒有人力資源部,也沒有員工培訓部,這麼多新人進來,素質有高有低,能力有強有弱,把一切都擺在臺面上,打破了敷衍和遮掩的空間,可以迅速淘汰性格或者能力不符合要求的員工,同時也可以用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的形式培訓員工,以最快的速度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提升技術水平。

當杜秋走進倉庫的時候,徐永睿正坐在辦公軟體開發區的一臺電腦前,一邊看程式碼一邊和袁天鋼閒聊,他是今天早上坐飛機過來的,與之同來的還有一個漂亮妹子,據說是臨時勾搭來雲城旅遊的,住幾天就走。

袁天鋼並不是杜秋招的,而是陳大猷招的,他前陣子想利用國內低廉的人工成本,從雅虎以及其他熱門網站上蒐集網址,做成主頁捆綁到iView上,本來打算讓陳大為去做,但陳大為嫌棄太繁瑣,又沒有技術含量,轉手交給了袁天鋼,這傢伙不僅幹勁十足,而且很會投機取巧,很合陳大猷的脾性,於是就把他給招募了進來,專門負責打雜,做一些技術含量比較低的事情。

“杜總。”

“大袁,做你自己的事,不用招呼我。”

杜秋制止了袁天鋼毫無必要的客套歡迎,徑直走到右側最裡邊的一臺電腦前,開機之後開啟電子郵件收發軟體,準備發幾封電子郵件,姜丹楓則在旁邊打了一份通知,影印了幾份之後就離開了。

理論和實際一旦聯絡起來,就會迸發出極大的威力,當3月底杜秋去美國的時候,1月份發表的那四篇開源軟體文章仍舊只在程式設計師小圈子裡流傳,但iView瀏覽器釋出之後,“open-source”這個新造的英文名詞迅速升溫,在業內主流媒體的報道中頻頻出現,大幅推高了杜秋的知名度。

名氣大了,朋友也就多了,杜秋的電子郵件列表中已經有上百個好友了,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頂級程式設計師和計算機專家,朋友多了辦事也就方便了,他根本不用讓陳大猷去聯絡版權,自己寫了一封想要翻譯《C程序語言設計》的郵件,群發給了幾個在普林斯頓大學和貝爾實驗室工作的朋友,請他們幫忙聯絡這本書的兩位作者。

發完之後,杜秋開始閱讀新收到的郵件,美國5月份的時候實行了夏令時,雲城和聖何塞之間的時差少了一小時,他早上11點去三江大學的時候,正值美國5月1日晚上8點,眾所周知,很多程式設計師都是夜貓子,喜歡在晚上工作,因此短短四五個小時就收到了幾十封電子郵件。

1995年亂七八糟的垃圾郵件幾乎沒有,每一封都言之有物,有探討理論的,有請教問題的,有申請採訪的,有邀請演講的,杜秋一一回覆了之後,開啟了兩封陳大猷發過來的郵件。

美國西部時間5月1日早上8點,陳大猷把iView瀏覽器的版本從1.2升級到了1.3,功能上沒什麼變化,只是內建了他自己搞的icard主頁,主頁做的很簡陋,和21世紀國內那些流氓導航網站如出一轍,上方和左右兩側是廣告區,中間則是推廣區,分了“新聞”“公司”“金融”“體育”等十幾個小欄目,每個欄目裡放8個網站,其中前3個網站的名字用iScript做了個爛俗的動態效果,向使用者暗示這三個網站很火爆。

第一封郵件是報喜的,說1.3版的iView瀏覽器在12個小時內下載量超過了3萬,比預計的要多不少,有了這個數字做後盾,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找那些網站要廣告費了。

iView瀏覽器最初只釋出了windows版本,杜秋在離開聖何塞之前又釋出了DOS版,然後很快就被移植到了FreeBSD、Linux以及Unix等不同的作業系統中,以一種發散狀態到處流傳,根據4月底美國幾個資料調查公司釋出的資訊,iView瀏覽器大約有45-50萬左右的使用者,佔據了全球瀏覽器市場8%左右的份額,雖然遠不如網景的or,但增長速度非常驚人。

要不是網景急功近利,又收升級費又出bug門,iView哪有這麼容易起來……

產品不好沒關係,只要同行襯托的好,一樣能賺大錢……

陳大猷本來打算三個橫幅廣告收8000美元,排名前三的網站收3000美元的廣告費,排名靠後的5個網站收2000美元,為期一個月,這個價格在中國很黑心,但在美國卻很良心,要知道《連線》雜誌的官方網站每天的點選量才1000左右,一個月的首頁廣告橫幅要價卻高達1.5萬美元,很多企業對其趨之若鶩,搶著付錢。

但是在這封郵件裡,陳大猷改主意了,因為他從一家名叫Infoseek的搜索引擎公司那裡學到了一個新的廣告模式,那就是按瀏覽量和點選量來收費,每千人瀏覽收20美元,每千人點選收50美元,這麼做雖然早期沒有直接收費賺的多,但隨著iView瀏覽器使用者的增多,以後會賺的更多。

這個決定讓杜秋對陳大猷刮目相看,覺得他已經是個優秀的foseek是90年代中後期世界四大搜索引擎之一,在1997年左右和雅虎、Lycos、Excite上演了一場殘酷的搜索引擎大戰,大戰的結果直接催生了“入口網站”的誕生,而入口網站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靠千人瀏覽或者點選次數來收廣告費。

最初一眼就能看出我那四篇文章的價值,後來又一眼看出來了做瀏覽器的商機所在,現在又一眼看出來了哪種收費模式更好……

這胖子眼光真毒辣……

在郵件的結尾,陳大猷以調侃的方式通知杜秋,說周元已經到了聖何塞,感慨自己終於有了個可供指揮小弟,不再形單影孤了。

周元之前在京城活動了兩個月,赤手空拳幫驍龍軟體在國內打響了知名度,現在驍龍軟體從京城遷到了雲城,進入了腳踏實地的苦幹狀態,暫時不需要吹氣球了,因此把他派去了美國,幫陳大猷負責媒體交流和廣告營銷方面的業務。

杜秋看完陳大猷發的第一封郵件之後,又點開了第二封,這封是一個小時之前發來的,內容很簡單,就幾個字:你上《連線》了!

相關推薦:武俠之父崛起大清之最強紅警系統抗戰之小軍醫軍醫烽火小軍醫士兵突擊士兵突擊諸天萬界之我是幕後大佬超級製造系統魔法卷軸製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