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刺激1995->章節

第十章 想法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杜總,有人操控輿論對付驍龍這件事,非常值得重視,我建議開個總監級別的管理層會議,大家互相通個氣,防範於未然。”

“我同意,具體日程你來安排吧。”

“行。”

楊帆面帶凝重之色,匆匆離開了之後,過了大約半個小時,陳志揚的秘書蔡星火就把高考資料送了過來,他經常參與組織驍龍和三江大學聯合舉辦的校園活動,和杜秋比較熟絡,在拿邀請函的時候問道:“杜總,你們公司的元旦晚會,我和我女朋友能不能也去見識見識?”

“這次晚會沒有請明星,就是公司內部員工聚會,可能比較無聊。”杜秋解釋了一句,吩咐道:“戴怡,去多拿幾張邀請函給蔡秘書。”

“謝謝杜總,你們公司臥虎藏龍,多才多藝的人海了去了,不可能無聊。”蔡星火屬於比較愛表現的秘書,沒話找話道:“杜總,您那首英文版的《吻別》,唱的可真好,比張學友的原版更好聽。”

“我只是玩票,唱歌水平比張學友差遠了。”杜秋一邊看資料,一邊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唱過英文版的《吻別》?”

“我們學校學生會也在籌辦元旦晚會,陳校長把你唱歌的錄像帶拿去給他們做參考。”蔡星火做了個周星馳式的誇張表情,笑著說道:“學生們驚為天人,紛紛表示要取而代之,只不過男生想取杜總代之,女生想取那位大姐代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和學生很熟?”

“當然,我平時負責學生會相關的工作,經常和他們接觸。”

“那我跟你打聽個事。”杜秋抬起頭來,問道:“你們學校的學生,都是怎麼評價我和驍龍的?”

“當然是對杜總敬佩有……”蔡星火察言觀色的水平很高,恭維話說到一半,見杜秋面露不豫之色,立刻訕笑著改口道:“這得分人,經常和驍龍接觸的,對杜總絕對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也特別想來驍龍工作,沒有和驍龍接觸過的,對杜總以及驍龍有點……怎麼說呢,大概是觀望和不以為然吧。”

“不以為然嗎?”杜秋微微頷首,送客道:“這次麻煩蔡秘書了,以後有機會我請你和你女朋友一起吃飯。”

“那怎麼好意思,這是我的本職工作,應該的。”

蔡星火走後,杜秋瞥了一眼楊帆之前坐過的沙發,嘴角微微一笑,把雙腳擱在茶几上,以葛優躺的姿勢斜靠著椅背,神情輕鬆的看起了高考資料。

不以為然,這才對嘛!

杜秋既沒有牛逼的家庭背景,也沒有過硬的教育背景,缺少90年代普羅大眾最為看中的兩個成功因素,卻讓驍龍如彗星般崛起,完全顛覆了傳統商業規則,讓那些從沒接觸過他的人無所適從,而人類面對無法判斷的事情時,大都會選擇漠視或者觀望,所以蔡星火說的不以為然,才是當前高等教育系統裡的主流觀點,至於楊帆所說的牴觸和敵視,應該是被媒體煽動之後小部分人的過激反應而已,隨著驍龍的不斷發展,過不了多久就會煙消雲散。

其實真要說起來,楊帆才是對杜秋最不以為然的人,當初剛籤了工作合同,就立刻玩了一把驅虎吞狼的陰謀,想搶奪驍龍的控制權,直到被打了臉之後,才在劉運來的提醒下從漠視變成重視,最終被杜秋超越時代的技術能力和大局觀折服,再也沒搞過么蛾子了。

雖然楊帆加盟驍龍之後做了很多非常重要的貢獻,像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推動軟件園的建設以及啟發了智慧城市的思路等等,但因為有前車之鑑,所以他的很多言論,杜秋都會持懷疑態度,三思而後行。

比如剛才建議參加考高接受招安的時候,杜秋就暗搓搓的認為這是他為自己的名聲著想,因為現在外界有很多“大學生給小學生打工”“留學出國的給拐賣出國的打工”之類的調侃,如果杜秋讀了大學,拿了文憑,這種論調自然就消失了。

再比如楊帆建議高考分數考低一點,在杜秋看來大概是一種類似於“我什麼都不如你,但是高考比你強”的心理作祟,因為理由太牽強了,不管是被媒體當作例子攻擊高中教育還是高考制度,都是天邊的浮雲,無關痛癢。

身懷超級記憶的金手指,不去考個高分,滿足一下當學霸的野望,豈不是浪費天賦?

所以杜秋並不打算採納楊帆的建議,因為他參加高考的動機很單純,一是滿足親媽的情懷,二是自己去裝個逼,因為在中國,任何一個人生舞臺,都沒有高考更能引人注目,也更令人難忘,而且他根本沒有任何上大學的想法,如果想上的話,早就在網際網路大會期間答應了北大潘教授的特招邀請。

當然了,杜秋並不會因為這些小動作而降低對楊帆的評價,相反,他再度拔高了楊帆的重要性,因為這傢伙僅僅依靠記憶力,就從幾十份媒體報道中覺察並分析出了有人暗中操控媒體對付驍龍,然後立刻做了相應的安排,這一點非常關鍵,說明驍龍的發展進入了深水區,開始觸及到了很多大鱷的利益,以後的路荊棘叢生,必須要小心應對。

楊帆能力很強,控制欲也很強,很多時候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影響別人的思維,誘導對方按照他的想法做事……

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去對付下面的員工,至於自己嘛,當然是敬謝不敏了……

蔡星火送過來的高考資料很全面,從1977年一直到1995年的都有,杜秋剛開始只是很隨意的翻看,一邊瀏覽一邊胡思亂想,但沒過多久神情變的嚴肅了起來,因為他發現了一個自己一直以來都忽視了的灰犀牛。

灰犀牛是金融領域裡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那些經常被提示卻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的大機率風險事件,杜秋發現的灰犀牛和風險事件無關,但和歷史事件有關——大學擴招!

大學擴招是1999年才推行的政策,距離1995年有點遠,而且杜秋對90年代的招生政策不太瞭解,所以雖然經常出入大學,卻從來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直到現在看到了具體的資料之後,才恍然發現這是一個對驍龍至關重要的機遇。

1995年全國所有專科和本科加起來,只錄取9.萬人,其中本科只有44.7萬人……

008年我參加高考的時候,全國光本科就錄取了將近00萬……

這是一個飛速增長的龐大群體!

這是一個為智慧城市試驗區暖地皮的完美群體!

在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之前,驍龍的發展僅僅和杜秋以及公司員工有關,但在此之後,驍龍的利益和雲城的發展捆綁在一起了,雲城發展的越好,驍龍獲得的利益就越多,而雲城想要發展的更好,關鍵在試驗區。

上個星期,雲城市邀請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來調研,在初步的調研報告中,專家們指出了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那就是雲城面積太大,人口太少,名義上有400萬,實際上市區人口只有100萬左右,其餘00萬散居在轄區各地的鄉鎮和農村裡,具體到馬家橋水庫附近,大約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不到000戶人家,人口資源嚴重不足。

根據專家們的預計,試驗區想要快速發展起來,核心區域的人口至少要在8萬以上,但是目前把全中國所有網民都加起來,也湊不齊8萬人,所以單靠驍龍以及驍龍吸引來的網際網路公司是不可能撐起來的,而雲城也沒有其他可以大量吸引中高級科技人才的企業,除非政府搞強制遷移,否則這個問題無解。

但是現在,杜秋在無心插柳之下發現了一個解決之道,那就是提前三年造大學城!

一座城市中,哪裡人才最集中?大學……

一座城市中,哪些人最容易遷移?大學生……

一座城市中,哪種社群能最快匯聚人氣?大學城……

1999年大學擴招之後,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了很多大學城,這些專案譭譽參半,建的好的確實提高了教學環境和科研氛圍,並且促進周邊區域的發展,至於建的差的,只能用民謠歌手周雲蓬的一句歌詞來形容:用數以萬計的青春,為附近的房地產暖地皮。

說白了,大學城名義上是支援教育事業,實際上是房地產開發工程,所以在1世紀初期,不少城市向外拓展,籌建新區的時候,都會先在附近建大學城,讓廣大莘莘學子們先去把地皮暖起來,然後用教育資源吸引開發商,開發商用學區概念招攬韭菜,韭菜用衣食住行培育商圈,如此這般,一個欣欣向榮的新城區就建成了,其中最為成功的例子,就是金陵的江寧大學城和羊城的小谷圍島大學城。

大學擴招從整體上來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比如提高了國民素質,增強了科研實力等等,但是1999年政策出臺的非常倉促,而且用力過猛,當年就擴招了48%,導致高校硬體設施以及配套資源跟不上,造成了新生入學後沒有宿舍,貧困生交不起學費,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質量下滑等不良後果。

雲城作為國內著名的科教基地之一,有幾十所大中專院校,教職工和在校學生加起來將近0萬人,數量足夠填滿大學城,而且現在距離1999年還有三年的時間,造好之後正好趕上擴招,既解決了新區的人口問題,又解決了日後的配套難題,杜秋還能利用周邊土地搞商業開發,利國利民,利人利己,堪稱完美。

等等,既然要搞,何不搞個大的?有人操控輿論讓高教系統裡的精英對我不爽,我何不來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操控輿論提前推動高校擴招,把整個系統攪的天翻地覆……

畢竟孫悟空嘛,不大鬧一回天宮,怎麼好意思叫齊天大聖……(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武俠之父崛起大清之最強紅警系統抗戰之小軍醫軍醫烽火小軍醫士兵突擊士兵突擊諸天萬界之我是幕後大佬超級製造系統魔法卷軸製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