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刺激1995->章節

第七十九章 新的構想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讀小學的時候在省政府門口看到過一輛紅旗,從那以後就沒見過了,沒想到杜秋居然搞了一輛回來。”

“這車以前是省部級以上高官才能坐的,開出去絕對比大奔氣派。”

“樣子貨而已,外面還湊合,裡面太差了,直接拿老式沙發當座椅,土的要命。”

紅旗CA770從1965年開始生產,到1981年停產,各種型號加起來總共只造了不到1300輛,到1995年的時候,絕大多數都已經報廢了,沒報廢的車況也很差了,而杜秋弄回來的這輛保養的比較好,至少有8成新,極具辨識度的造型和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極具話題性,很快吸引了很多路人前來圍觀,指指點點,品頭論足。

杜存志一直對杜秋亂花錢買車頗有意見,這時也來了興致,在眾人的攛掇下坐了進去,體驗了一下國家領導人的派頭,在回家的路上,他打聽道:“小秋,這輛紅旗從哪來的?”

“浦江一個朋友送的。”杜秋不想讓家人胡思亂想,之前和杜存志商量的時候,只說有個權貴公子想透過楊帆入股驍龍,但並沒有具體說是誰,解釋道:“紅旗看起來威風,其實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燃油經濟性都不行,只能放在家當擺設,沒有實際用途,所以不怎麼值錢,據說在京城的二手市場上幾萬塊錢就能買到。”

在老一輩人心中,紅旗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比售價百萬的賓士更高檔,杜存志半信半疑,又問道:“紅旗不是普通人能坐的車,你上次說的那個人送的?”

“是的,他父親以前在浦江市政府上班,這是當年曾經用過的車。”

“哪怕只值幾萬塊,這車也不一般,他送給你幹什麼?”

“我在浦江有個專案,投資金額比較大,高薪請他當顧問,他回贈了我這輛車,禮尚往來而已。”

杜存志聽說是生意上的來往,就沒再多問了,坐在後排的姜丹楓有些好奇,問道:“是什麼專案?”

“我私人搞的投資,現在還在做前期準備,大概要明年才有眉目。”

姜丹楓輕輕哦了一聲,說道:“劉總他們10號晚上就回來了,你一個人在浦江多呆了兩天,今天才回來,就是為了這個專案?”

“嗯,這個專案投資比較大,需要浦江市政府的支援,所以多考察了兩天。”

正如劉運來預測的那樣,驍龍估值飆升了10倍之後,煉合投資公司放棄了入股的想法,反正以他們的背景,在國內有無數悶聲發大財的生意可以做,完全沒有必要頂著巨大的風險和爭議,在驍龍身上砸上億的資金。

早在8月10日中午,投資談判就結束了,杜秋在浦江多逗留了兩天,主要是想看看有沒有和蔣公子合作的可能——公子黨是雙刃劍,有利有弊,只要不牽扯政治,正常的商業合作還是可以搞搞的。

根據劉運來提供的情報,蔣公子在美國讀的是半導體物理,1991年拿到了電機工程博士學位,曾經去惠普工作過兩年,1993年回國之後在中科院浦江分院擔任要職,是公子黨中最懂IT行業的技術男。

在杜秋的記憶中,總共只知道蔣公子幹過這麼三件事:第一,他曾擔任中科院的副院長,第二,他參與創辦了中國網通,第三,他投資創辦了宏力半導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穿越之前,這三件事只是網路上的小道八卦,毫無意義,而在穿越之後,這三件事卻成了極具價值的超前資訊。

中科院是中國最頂級的科研機構,實力雄厚,人才濟濟,在90年代學術體制還很僵化的年代裡,和未來的高層領導搞好關系,互相合作,會極大的增強驍龍的研發能力。

只有網路硬體條件上去了,網際網路產業才能發展壯大,而中國網通就是搞網絡設施建設的。

網通有兩個階段,最初叫做小網通,成立於1999年,目標是打造一張貫通全國的高速光纖骨幹網,然後租給電信、聯通以及其他ISP服務商,做“運營商的運營商”,想法很好,可惜生不逢時,剛創立沒多久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了,鉅額投資收不回成本,又無法上市融資,於是陷入困境,瀕臨破產。

好在網通背景深厚,2002年中國電信改制,被拆分為南北兩家公司,網通以蛇吞象,和北方10省電信以及吉通合併,成立了大網通,可惜消化不良,運營不善,不僅虧損嚴重,還搞的網民怨聲載道,2008年奧運會之後沒多久就被併入了聯通,從此消失。

身為穿越黨,杜秋深知在90年代中後期搞光纖網絡是一門拿錢當廢紙燒的虧本生意,一是因為光纖技術還不成熟,但整個產業卻處在狂熱狀態,價效比非常差,二是因為此時網民太少,利用率很低,根本收不回成本,那些在網際網路泡沫時代瘋狂建光纖網絡的運營商,在2001年之後破產的破產,重組的重組,慘不忍睹。

杜秋當初在京城和張樹新等人吃飯的時候,曾說要借聯通的皮,以“中中外”的形式搞一個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公司,目的是想在雲城搞個小型示範網,當作國內網際網路基礎建設的模版,反正2000年聯通上市融資的時候,為了釐清股權結構,會花大價錢收購“中中外”模式的子公司,到時候轉手賣掉,穩賺不賠。

現在機緣巧合,遇到了背景深厚的蔣公子,何不忽悠他提前幾年去搞網通?如果網通提前幾年成立,很有可能抓住網際網路泡沫的尾巴,在2000年左右去香港或者美國上市,坑外國股民的錢。

就算沒能上市也不要緊,電信屬於壟斷行業,有國家兜底,既然能在未來坐享壟斷帶來的巨額利潤,那麼現在提前虧損個幾年,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當炮灰,也算天道迴圈。

不過杜秋所說的專案,並還不是網通,因為私營企業沒資格插手電信業務,他所說的專案,是由蔣公子和王文洋聯手創辦的宏力半導體,在他穿越之前,這家公司和華虹合併成立了華力微電子,擁有兩座12英寸晶圓廠,能提供28nm晶片代工服務,是國內除了中芯國際之外最強的半導體公司。

王文洋是臺灣首富王永慶的長子,本來極有希望成為臺塑第二代接班人,不料1995年11月爆出了婚外情醜聞,被王永慶趕出家門,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了一年客座教授之後到大陸發展,2003年和蔣公子聯合創辦了宏力半導體——這家公司英文名的第一個字母,代表了王文洋情婦的名字。

隨著事業的發展和財富的積累,杜秋的慾望越來越多,野心也越來越大,最初他只想做軟體和網際網路,現在則想軟體硬體一起抓,準備涉足半導體製造行業。

這麼做主要從三方面考慮,一是穿越前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非常繁榮,除了美國之外誰都不放在眼裡,而半導體行業卻孱弱不堪,如果能在這個領域裡做出一番事業,成就感遠比複製軟體或者網路技術要強的多。

第二個原因是分擔風險,經過楊帆這次折騰,杜秋反思過後,感覺不應該把所有生意都塞進驍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容易翻車,應該廣撒網,多開荒,狡兔三窟,這樣就算21年之後沒有了先知先覺的金手指,仍舊可以抵禦各種風險,立於不敗之地。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消耗資金,杜秋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就成了國內首富,幾年之後世界首富也不在話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坐擁鉅額的資金不用,和待宰的肥豬沒什麼區別,而半導體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堪稱吞金巨獸,要知道在1995年建一個8英寸的晶圓廠,不算技術轉讓費以及員工招募費,光是各種硬體成本就至少需要10億美元!

杜秋現在的資本還搞不起晶圓廠,不過半導體行業並非只有晶圓廠,而是一整套完善的生態系統,他在浦江呆了兩天,成功說動蔣公子和自己合作搞一個晶片設計公司,積累經驗和儲備人才,等時機成熟了,再入局做晶圓廠。

相關推薦:武俠之父崛起大清之最強紅警系統抗戰之小軍醫軍醫烽火小軍醫士兵突擊士兵突擊諸天萬界之我是幕後大佬超級製造系統魔法卷軸製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