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章節

第163章 風雨欲來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阿巧餃子館準備邀請東北菜館共同舉辦廚藝比拼的事很快在呼市餐飲圈傳開了。

那天趙部長說的是實際情況,確實有幾年沒舉行廚藝大賽了。雖然沒舉行,但這次由一個小餃子館舉行的也沒被人看好,說啥的都有。

有的說:“瞅把他家張狂的,不就是生意好點,還舉辦廚藝比拼?哼!”明顯表露出瞧不起和質疑。

有的說:“他家菜做的確實好,餃子也好,但舉辦廚藝比拼有點過,我看是為了打廣告,擴大影響力,咱們咋沒想到這法兒呢。”

真正知道內情的沒幾個,也沒人去解釋說明。

大東北、小東北、東北味道等五家店接到由郎會長代表餐飲協會發的比賽邀請函之後,都表示願意參加。手藝人嘛,都有不服輸的心理,有人擺下擂臺那就迎戰,手底下見真章。

比賽只做兩道菜。

一道必做菜一道自選菜,必做菜是“熘肉段”。

熘肉段是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東北菜,廚師在考證的時候就做這道菜。特點是外酥裡嫩,鹹香適口,肉香濃郁,色澤金黃。

溜肉段已經流傳上百年了,東北老百姓非常喜歡,在東北不管大酒店還是小吃部,都有這道菜,並且是婚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

溜肉段看著簡單,做好的沒幾個。

豬身上的肉分很多部位,做溜肉段的話後丘是首選,底板那塊最好。

刀工講究三釐米長的滾刀塊,不規則狀。掛水粉糊,在四成油溫中炸制定型成熟,然後撈出,油溫升至五成熱時下入鍋中闖炸至外皮酥脆。

隨後渥汁,調好口味後下入炸好的肉段,快速翻炒均勻,淋香油、蒜蓉、調料油出勺。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主要講究個火候,不是語言能達到的。

東北菜廚子沒有不會做溜肉段的,幾乎成了是否能出師的標準。溜肉段做的好壞,往往代表著一個廚子炒菜水平的高低。

自選菜的標準必須是東北菜,可以做傳統的,也可以創新。材料的選擇可以去東北化,南方食材也可以,但烹飪技法必須是東北的。

其他五家店都選出了參賽廚師,清一色的廚師長親自出馬,看來是要拼個你死我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家對溜肉段都不太在意,認為沒啥,天天做,每天最少十盤,閉著眼睛都能做好,也就忽略了。把精力都放在自選菜上,準備出人意料眾人叫好,藉此機會一鳴驚人。

別的東北菜飯店也想參加,畢竟比的是東北菜,都想露一手。聽說還有電視臺錄影,就更想了。

怎奈餃子館地方有限,一下子召不開太多人,都被郎會長婉言拒絕了。

參加不了比賽參觀可以,不能親手比劃就觀戰,看看這六家店的廚師長手藝啥樣,是不是真挺厲害。

和大東北、小東北這五家店比起來阿巧餃子館屬於新店,或者說是外來戶。員工大部分是從省城過來的,本地人不多,和外界接觸很少。其他五家店是地頭蛇。

要是形容的話應該是過江龍,其他五家店是地頭蛇。

俗話說強龍難壓地頭蛇。

這次廚藝比拼多少有些五家老店鬥一家新店的意思。

楊志軍來呼市兩年,雖然很少出去,但對呼市的餐飲現狀十分瞭解,對其他五家飯店的菜品也都品嚐過,在他看來只要自己發揮正常,拿冠軍還是有可能的。

現在他已經從灶臺上下來,劉師傅接替了他的位置。雖然沒明說,劉師傅自己以及廚房人都知道他要調到中央廚房店任總廚,看他的眼神帶著羨慕與期待,羨慕的是高升,期待的是希望自己也能有這一天。

“楊廚,老大好點了吧?”劉師傅向楊志軍打聽老譚的情況。

“嗯,不吐血了,得養段時間。”楊志軍說。

劉師傅說:“他太累,該歇歇了。”然後問:“對了,還缺廚師不?”

“缺,你有呀?”楊志軍問。

“我有個同學是廚師,一直在哈爾濱幹了,上兩天打電話說過完年想出來。”劉師傅說。

“哦,來唄,試段時間,要是行的話就留下。咱家啥樣你也知道,跟人家說清楚,行的話報銷路費,要是不行只能怨自己學藝不精。”楊志軍說。

“肯定行,比我炒菜時間長,人賊正,沒啥壞心眼子。”

“這點我信,不行你也不能介紹。”

劉師傅笑了笑,話題轉移到菜品上。“這批蟲草雞有點大,我嘗了,味道還行,但是得多燉八分鍾,要不然不進味。”

“嗯,是有點大,來的時候還以為不是蟲草雞呢,要是都這麼大也行,瞅著菜量豐滿。”楊志軍說。

“嗯。”劉師傅點點頭,想了一下說:“楊廚,咱家小笨雞燉蘑菇確實好吃,主要是雞好,蘑菇差點兒。我老家的蘑菇比這好,都是自己上山採的,吃著比肉都香。我省思發點兒過來,試試。”

“行呀,發點唄,要是好的話咱們就換了,現在用的蘑菇不太好。”楊志軍說,緊接著囑咐道:“發之前問好了,能不能長期供貨,別半道斷溜了。咱家這蘑菇是差點,但能供上溜,要不然不選它。”

自打上次老譚上武川尋了蟲草雞這個貨源後,小笨雞燉蘑菇就賣火了,幾乎桌桌必點。

菜能賣火沒啥訣竅,說白了就是好吃。好吃有三個元素:第一食材好;第二去繁求簡返璞歸真,做到原始家常;第三忘記自己是個廚子,忘記那些高檔調料,注重火候,功夫用到原汁原味上就成了。

為了做好小笨雞燉蘑菇,老譚特意買了黑色的小鑄鐵鍋,並做了木頭鍋蓋,看著和家裡土灶上的大鐵鍋沒啥兩樣,就是小了點。

飯店沒有家裡那條件,砌個灶臺安口鍋,底下燒木頭燉菜,飯店只能在煲仔爐上燉。

整個小笨雞的製作過程和製作工藝和家裡媽媽燉的雞一模一樣,就是把柴火變成了煤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唯一的美中不足。

飯口時間,煲仔爐上燉著十鍋小笨雞,滿屋飄香。幾乎不用服務員介紹,客人聞著味就想點,等掀開木頭鍋蓋看到滿滿一鍋咕嘟咕嘟冒著泡的雞肉時,單也就下了。

小笨雞好吃,賣得好,別的飯店自然來品嚐學習。品嚐完覺著沒啥,也能做,於是就有樣學樣的開始製作。結果可想而知,燉不出這個味來。

一打聽原來是雞不對,也準備進蟲草雞,一問價格又打消了熱乎念頭。小笨雞燉蘑菇賣八十八,一隻蟲草雞就五十八,再加上蘑菇、土豆、調料、人工、火工,掙不啥錢,和白做差不多。

阿巧的小笨雞掙錢嗎?說實話不掙啥錢,雖然雞的進價要便宜,四十八,但全算下來也就掙二十塊錢,百分之二十三的利潤,低的不能再低。

老譚的目的不是拿它賺錢,只要好吃拉住客就行。

客人來了總不能只點一個小笨雞燉蘑菇吧。

楊志軍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令自己都發笑的想法——自選菜不用費勁,燉個小笨雞上去就行,都得說好,肯定第一。

當然,這只是個想法,不可能拿小笨雞燉蘑菇參賽。

他的自選菜早就想好了,這兩天正在完善。

社群診所,老譚躺在床上打吊瓶,旁邊坐著古毅。

“老弟呀,還得打幾天?”古毅有些著急的問,顯然是想老譚早點好,好陪著他喝酒。

“還得五天。”老譚說。

“那正好,到時候陪我去集寧,辦點事。”古毅說。

“啥事?”老譚問。

“頭幾年集寧不是建個皮草城嗎,政府投資,規模挺大,整的比咱們省的佟二堡都好,要打造中國西部最大的皮草批發零售基地。嗨,說白了就是搞政績。集寧你沒去過吧?”古毅問。

“沒有,坐火車路過,好像不大。”老譚說,同時想起頭幾年在電視上看的廣告,好像就有皮草城的。

“是不大,但比武川大。當時建皮草城的時候領導找了孫老大,叫他從佟二堡拉點商戶過來,答應頭兩年不收費用,水電白用,但得自己裝修,第三年開始收費。

當時我就跟孫老大說別管這事,那地方根本不行,幹不起來。要是在呼市還行,咋說也是首府,有錢人多,客流量也大。再說皮草那玩意多貴,拿出一件就得上萬,集寧就那點兒地方,有錢人有數,賣誰去?

地點還偏,外地人能去嗎?孫老大不聽我的,給拉來不少商戶。政府是滿意了,但商戶來了不掙錢咋整?都是老鄉,明擺著坑老鄉呢。

人也怪,都愛佔便宜。那些商戶來了參觀一下,被招待的五飽六飽,答應許多優惠政策。說白了都是空頭支票,只要來就行,先把市場整起來,以後啥樣誰也不敢保證。”

老譚問:“那生意咋樣?”

“咋說呢,剛開業的時候還行,呼市的、鄂爾多斯的、包頭的、赤峰的都到那買皮草,尤其過年,買的人多,挺賺錢。那時候只要一提集寧皮草城沒有不知道的,有名。”古毅說。

“之後呢?”老譚接著問。

“也就火半年,然後就啥也不是了。尤其現在,有的人家一個月連一件貨都賣不出去。是沒費用,但人工不算呀?還有成本呢?皮草那玩意不像別的,時間長賣不出去還得保養------給那些商戶賠壞了,這麼說吧,一個商戶最少的投資是百十來萬,多的五、六百萬,現在是血本無歸。”

相關推薦:團寵年代:錦鯉崽崽三歲半神級外賣小哥超維度入侵漂亮女老總超級分解系統一鍵升級煉器煉器修真異世之煉器宗師超級煉器師煉器師的雜貨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