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初唐奮鬥史->章節

第100章,艱難的抉擇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見眾人吃的開心,許澤軒不由湊趣道:“小子的這點手藝,可還能入的了諸位將軍的口?”

“何止入的了口,許縣男的這三菜一湯,簡直不是人間該有的美味。

和這幾道菜比起來,某前半生吃的都只能算豬食!”錢都尉手裡拿著一個鴨腿,含混不清的回答著。

“小錢話雖然說的粗鄙了些,不過理確實是這麼個理。”從柴紹面前,那空空如也的盤子,就能看出這位駙馬,同樣十分認可許澤軒的手藝。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都在誇許澤軒手藝了得,這時突聽有人長嘆一聲道,“許兄弟,你可是害苦我了,今日吃了你製作的美食,以後我哪還咽的下其他食物!”

大家循著聲音望去,但見說話之人的案几前杯盤狼藉。

薛萬徹正望著一堆鴨骨頭長吁短嘆,眾人見之,忍不住都笑出聲來。

許澤軒見此,笑著來到薛萬徹的身邊,拍著他的肩膀道:“老薛,你這話說的可不對。

我等班師回朝後,駐守在此地的將軍,確實很難吃類似的食物,可你不一樣。

你之前不是答應入股我的養鴨場了嗎?

我之所以要養鴨,就是為了兜售這些吃食。

即是合作伙伴,我又怎會少了你的吃食?

你我這樁生意如果成了,我怎麼也要派個廚師,專門到你府上伺候你啊!”

“果真?”薛萬徹聞言眼前一亮,也顧不得自己還沒答應和對方合作,恨不得立馬就把這事敲定下來。

許澤軒拍著胸脯道:“那是自然,你我皆是軍中漢子,一口唾沫一個釘。

在座的諸位將軍皆可為證,小子又豈會失信於人。

養鴨場在老薛你眼中,或許不值一提,但在小子眼中可是一件大事。

這鴨子,不僅能製作成美味的菜餚,最重要的是,它還愛吃蝗蟲。

我們靠售賣吃食賺錢,這賺來的錢,一部分作為分紅,結算給各個股東,另一部分則要用來收購蝗蟲,充當養鴨的飼料。

根據小子從家師那裡學來的學問,中原之地之所以每三五年就發生一次蝗災,並不是聖上不修仁政,而是因為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對蝗蟲聽之任之。

遇到蝗災時,百姓和官員們只會求神拜佛,不知捕殺。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小子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出錢收購蝗蟲,有了利益,到時候必定會有人安奈不住,著手捕殺蝗蟲。

若因此讓蝗災減少,說不定你我還能憑藉著這份買賣,流芳百世。”

“憑藉買賣流芳百世?”在座之人聞言,立刻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他們的官職都不低,除了許澤軒以外,最低的都是五品。

五品官在大唐,那可是實實在在的高官。

跟高官談錢,他們不一定會感興趣,說不定還會在暗地裡說你庸俗。

可若是有個流芳百世的機會放在他們面前,他們就很難不心動了。

人活一世,或為名,或為利,各有各的愛好,各有各的目的,很少有人能夠做到清心寡慾。

而能夠步入朝廷,並且混出些名堂的人,那就更不可能清心寡慾了。

或許,在諸多官員之中,真的有一心為公,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把國家和百姓放在首位的人。

但那畢竟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官員,還是十分愛惜羽毛,看重名聲的。

如今有個流芳百世的機會放在自己面前,別說只要出些錢、出些人手,就算付出的再多一些,他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哪怕……這僅僅只是一個機會,只有一絲成功的可能。

經許澤軒這麼一說,不但薛萬徹千肯萬肯,就連這裡地位最高的柴紹,也動了心思。

……

……

許澤軒正在給大唐將領,科普滅蝗知識的時候,太極宮裡的李二,剛好也在看他呈上去奏摺。

李二剛剛登基的那幾年,大唐確實稱得上多災多難。

首先是武德九年的渭水之盟,頡利可汗發兵十餘萬人,南下進攻涇州,而後一路挺進到武功縣,唐朝的都城長安,都受到了威脅。

然後是去歲的那場霜災,以及之前的大雨,使得百姓的收成,不足往年的三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最後是今年三月份的旱災,四月份的蝗災。

災難一場接著一場,讓關中百姓,遭受了巨大損失。

今年四月份,關中地區甚至出現了規模巨大的賣兒賣女現象,也難怪有人會說,這是老天爺對李世民殺兄囚父的懲罰。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貞觀二年三月初五,關內地區大旱饑荒,百姓多賣兒賣女換取食物。

己巳(二十二日),李二陛下命令拿出皇宮府庫中的金銀財物,贖回百姓被變賣的子女們,送還給他們的父母。

庚午(二十三日),皇帝下詔說因為上一年的霜災,今年又遇旱,因此大赦天下。

四月,長安地區又出現了蝗蟲。

辛卯(十六日),太宗到玄武門北面的禁苑,看見了蝗蟲,拾取幾隻蝗蟲,禱祝說:“百姓視穀子如生命,而你們卻吃它們,寧肯讓你們吃我的肺腸。”

話畢,他舉手想吞掉蝗蟲,身邊的人勸諫道:“吃髒東西容易得病。”

太宗說:“朕為百姓承受災難,為什麼要躲避疾病!”於是吞食掉蝗蟲。

李二的政治秀無疑是成功的,由皇帝出錢,幫百姓贖回賣掉的子女,加上之後吞食蝗蟲的舉動,無疑讓李二贏得了民心,得到了很多百姓的認可。

可認可歸認可,得到民心歸得到民心,蝗災可不會因為民心所向而不發生。

身為一國之君,李二陛下的當務之急,依然是儘快拿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降低百姓們的損失。

為此,他也曾不止一次在朝會上,提到蝗災。

如何除蝗,朝中文武百官眾說紛紜,也為此上了無數道奏摺。

然奏摺雖多,但其內容大多空泛,拿天人感應說事,勸李二陛下要行仁政,要愛戴子民的佔了大半,而另外一小半中,能拿出實際治蝗辦法的,也是少至於少。

李二陛下選來選去,發現內容最詳細、提出方法最為可行的,居然還是許澤軒上的那本。

之前,李二一直弄不明白,許澤軒這小子,為何會無緣無故給自己上一道《除蝗疏》,如今蝗災爆發,他這才明白個中緣由。

“許小子說他根本就不懂占卜之術,可他又為何會在離開長安城之前,給朕上了這麼一封奏摺。

這不明擺著,他預知到了今年會發生蝗災嗎?

莫非這世上真有未卜先知之人?

鬼神之說真的存在?”

紅色的硃砂筆長久的懸在半空,直到一滴嫣紅的硃砂墨從筆端滑下來,滴在奏摺上,李二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到底要不要按照許小子所呈奏摺做呢?”李二陛下揹著雙手,來回的在宮殿中踱步。

古時雖有滅蝗之事,但朝廷從未牽頭,在這個篤信鬼神之說的年代,李二很是猶豫,自己究竟應不應該開這個先河。

“看樣子,還是得把克明找來商量一番。”房杜二人輔佐李世民多年,遇到難以決斷的事,李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倆。

房謀杜斷,房玄齡擅長謀劃,但處理起事情來,卻有些優柔寡斷,杜如晦在謀劃方面,或許不如房玄齡,但他處事果決。

李二陛下剛好在猶豫是否除蝗,下結論這事,找杜如晦明顯要比找房玄齡有用。

……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杜如晦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

武德九年十月,李世民論功,拜杜如晦為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賜實封食邑一千三百戶。

兵部尚書,相當於今天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兼國防部長,在唐時主管各地駐軍的糧草,軍隊的調動以及軍隊官員的任命。

今日,柴紹的信使入了長安,作為兵部尚書的杜如晦,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訊息。

唐軍大勝,以極小的代價,收復了朔方失地。

這樣的好消息,必須通傳天下,當然在此之前,還得獲得李二陛下的首肯。

李二陛下下旨招杜如晦入宮的時候,杜如晦恰好也準備進宮,把勝利的訊息,分享給前者。

兩人都想找對方,見面所需等待的時間,自然會大大縮短。

李二陛下的旨意剛剛下達沒多久,便聽小黃門稟告說,兵部尚書杜如晦求見。

李二聞言,不由微微一笑,暗道一聲好巧,隨後輕輕點了點頭,示意小黃門將之請來敘話。

杜如晦,四十多歲的年紀,自少聰悟,好談文史,是個典型的彬彬書生,身為李二的股肱之臣、決策專家,他和李二的關係一直不錯。

可他並沒有因為皇帝的恩寵,而恃寵而驕,一直以來,他都恪守臣子的本分,即便在私底下見李二,也表現得有禮有節:“微臣杜如晦,拜見陛下!”

“克明無須多禮,快快起來回話,來人賜座!”李二陛下也是個體恤下屬的好領導,杜如晦這話剛剛出口,腰還沒彎下去,便被他一把扶住,還揮手示意站在一旁的小黃門,搬來一張椅子。

杜如晦見之,臉上不禁露出了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是朝廷重臣,平日裡單獨面見李二時,經常能夠得到賜座的待遇,可小黃門搬來的,一直都是錦墩,而不是今天的椅子。

和李二相識多年,又輔佐了對方多年,杜如晦深知李二絕對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今日突然把錦墩改成椅子,必有深意。

可這深意是什麼,他卻是不知。

猜不透李二內心的真實想法,杜如晦索性也不去深究,他相信只要自己對李二忠心耿耿,辦事盡心盡力,李二就不會加害自己。

想到這裡,杜如晦臉上的若有所思之色瞬間褪去,朝李二拱了拱手後,便開始匯報工作:“陛下,柴紹那裡來訊息了。

今日兵部收到前方傳來的戰報——柴紹大軍於半個月前,遭遇頡利可汗,兩軍僵持不下。

恰在此時,薛萬鈞、薛萬徹兄弟,率數百精騎於側面殺出,擾亂敵軍陣腳,頡利大敗而逃。

擊敗頡利之後,柴紹乘勝包圍了朔方西城,而後又猛攻三日。

進攻期間,柴紹又採用了文水縣男的計策,派出勸降使,前去接觸梁洛仁。

那梁洛仁早就有了降唐之心,勸降使只用了三言兩語,便使其歸心。

次日一早,梁師都身死,梁洛仁開城投降,我方大軍順利進駐朔方。

如今朔方西城已在我唐軍手中,大唐的最後一塊失地,終於被收復!”

“好好好,柴紹果然不負朕的期望,成功收復了朔方。”勝利的訊息,總是讓人喜悅的,就連一向喜行不於色的李世民,得知此戰報後,也喜不自勝,大笑了好一會兒,這才問道,“將士們的傷亡情況,可曾統計出來了?”

“回陛下,此役我軍死傷共兩千三百五十六人。

其中一千一百四十七人死於戰陣之中,另外一千兩百零九人,在戰後被送入傷兵營。

儘管傷兵營的大夫屢施妙手,最後還是有八十二人不治身亡!”在回答李世民這個問題的時候,杜如晦的情緒十分復雜。

將士為國征戰、埋骨他鄉,這絕對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但出征的軍隊只付出了極少的傷亡,就順利完成了作戰任務,這又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將士們為國捐軀,血灑疆場,我們也不能寒了他們的心,等他們班師回朝,朕必重賞之。”李世民一拍桌子,豪氣幹雲道。

“老臣在此,替諸位將士謝過陛下!”杜如晦附身,給李二行了一禮,這才繼續道:“此役,之所以傷亡如此至少,柴將軍指揮有度是一方面,文水縣男救治得利又是另一方面。

一千兩百零九人,只死了八十二個,死者不足一成,這樣的方法,必須在軍中推廣。

臣懇請陛下,將文水縣男調至兵部,讓他負責推廣傷兵營一事!”

“傷兵營乃是許澤軒所創,由他來推廣,倒也算得上人盡其才。可偏偏這小子的本領不止這一項,倒是讓朕有些頭疼了!”趁著說話的功夫,李二再度把許澤軒的奏摺拿了出來,並將之遞到了杜如晦的面前。

相關推薦:我被惡靈附身了我將主宰詭異醫見鍾情:我將心向你亂舞初唐夢世初唐網遊之亡靈小法師全民升級文明之戰爭領主至尊神醫至尊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