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春秋我為王->章節

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孔子去了費邑!”聽到宰予的話後,趙無恤心中咯噔一下。

魯國國土呈一個啞鈴狀,東國與西鄙寬大,中間狹窄,而費邑正是聯接東西的樞紐。費邑位於曲阜以東兩百裡處,跟曲阜到鄆城的距離差不多,那兒靠近齊國、莒國和已經被吳國控制的淮夷地區,位置十分關鍵。陽虎被逐後,他的黨羽公山不狃夥同叔孫輒,據守費邑而叛。

這裡原本是季氏的主邑,也是除去曲阜外魯國最大的城邑,都鄙加一塊戶口近兩萬,可以徵召數千之眾的臨時兵卒。因為公山不狃和叔孫輒挾持了叔孫氏的家主叔孫州仇,還裹挾了千餘叔孫氏族兵,所以在陽虎北逃,盜蹠撤兵後,費邑便成了魯國最大的叛黨聚集地,也是季氏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按照趙無恤和季氏、孟氏分配的任務,費邑是交給季氏自己去解決的,無恤對費邑也沒好辦法,同時又想讓這座城邑保持現狀,好讓季氏恢復的不要那麼快:季孫斯若缺了此邑,實力減半!

但現如今孔子卻受公山不狃召喚去了那座叛城,這是何用意?

難不成孔聖人是要從賊!?

趙無恤簡直無法想象,若這是真的,一直唸叨尊君守秩的孔子學說,就真成一個笑話了……

……

時間回到三天前,趙無恤正大野澤畔追擊盜蹠的時候,在中都養傷的孔丘接到了一份從費邑送來的帛書。

“公山弗擾召我,說若是願意去費邑。便能委以重任,願與我共謀大事。滅三桓,尊魯君。我欲往……”

當孔子喚來子路和顏回,當著他們的面說出這句話時,顏回倒還好,只是靜靜地等待下文,而子路則和趙無恤的反應差不多。

他有點不敢相信,正所謂“君待臣以禮,臣侍君以忠”,魯侯並不算英明之主,但現如今陽虎才剛倒臺。魯國國政稍有起色,為何夫子偏偏要受那叛賊公山不狃的召喚?這還是昔日那個“君有召,不俟駕行矣”,“入公門,鞠躬如也”,教導他們要忠於君國的夫子麼?

他當場就炸了。

子路不悅,嗔目道:“夫子雖然說過會在盜患平息後引咎辭去中都宰之職,但就算是無處可去了,也不能委屈自己一定要去公山不扭處!”

他聲音很大,唾沫星子都濺到了孔子臉上,震得屋子頂上的瓦片彷彿都在晃動。

還是顏回淡定地說道:“子路勿慌,且聽夫子繼續說下去。”

孔子用寬袖擦了擦臉。笑著說道:“公山不狃來召我,難道只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能在東方復興周禮,建設一個東方的西周。一如昔日的中都……不過由你放心,我此次不是去從叛,我是要去救人。”

“救人?”

“然也。為師要去救被挾持的大司馬,救迷途的公山不狃。救費邑的數萬民眾,讓他們免於內戰的災禍……”

對於孔子聲稱想要乘著這次來自費邑的召喚。去搭救出叔孫州仇,子路可以理解,但叛賊公山不狃為何要救?光憑夫子一人,那些個“從賊”的費人又如何搭救?

孔子說出了緣由。

“陽虎一黨的敗亡,這是他們咎由自取,但我唯獨可惜其中一人。”

“誰人?”

“正是費宰,公山不狃!”

公山不狃(也作弗擾、不擾),字子洩,他和陽虎一樣,都是季氏的家臣,季平子倚重的兩大支柱。其為人雖然面相兇惡,但卻對孔子比較友善,曾旁聽過他講學,聽完後便向陽虎建議拋棄前嫌,請當時還是一介窮士的孔子出仕,某種意義上講算是孔丘的舉主了。

“其為人知禮,此次針對的也只是三桓而已,和當年想要尊公室而叛季氏的南蒯有些相似,與其他叛亂者有所不同。”

公山不扭大概也想有所作為,所以才派人請孔丘前往輔助。

孔丘雖然不將公山視為叛黨,但除卻他外,恐怕整個魯國無人不這樣認為,連子路都表示不理解。若是在這個當口上前去投靠,恐怕會被千夫所指,他辛苦數十年建立的儒士之學將毀之一旦,門徒四分五裂。

在盜蹠攻中都,於中都城下與他辯駁後,孔子就處於一種精神低谷的狀態,但他本是性情堅韌之人,伴隨著傷勢好轉,也漸漸想開了。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去鑽研異端學說,這種方式對自己本身就是有大害處的!

他認為,儒者不一定非得在言語上勝過大盜,只需要守乎己心即可,盜蹠狡辯的種種,不必太過在意。

在下定決心引咎辭去中都宰一職後,孔子遺憾之餘,感覺對不起中都國人之餘,卻也像是解脫了一般。這兩年在中都的施政給了他巨大影響,他的一些報負不再是載於空言,而是行之於實事,弟子們也得到了歷練。那些失敗的教訓這幾天裡在他心裡過了一遍,同時也開始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開始審視魯國全域性了。

“陽虎雖然佔據了灌城,但已經不再是最大的禍患,盜蹠雖然橫行一時,但趙小司寇應該能將他們剿滅驅逐,那麼魯國現在的問題,就只剩下了費邑……”

剛好在此時,他接到了公山不狃的召喚,便順水推舟打算前往。

此去非為從賊,而是要效仿子路勸降陽關之舉,力勸公山不扭迴歸魯國,放還叔孫氏!

“由,回,你二人可願意隨為師東去,此去足足有三百裡之遙,即使不停趕路也得半旬時間方能抵達,屆時是是生是死,為師也說不準。”

子路道:“夫子就算是乘桴浮於海。去東方萬里之外的九夷之地居住,仲由也願意附於尾冀。為夫子划船駕車,何況是數日可到的費邑!?”

顏回行禮道:“顏回也願侍奉夫子左右。”

於是。一架雙馬駕轅的車子啟程東行,身材高大,面容謙和的孔子曲著傷腿坐於安車之上,依然抱著竹卷,彷彿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遊。眉直眼闊,神情樸實可親,衣物卻頗有些陳舊的顏回靜靜侍候在旁。留了一臉濃須,腰間還別著長劍的勇士子路手持四轡,目光直視東方。

身後中都牆垣下。是密密麻麻前來為他們送行的弟子,宰予亦在其中。

所以當趙無恤回師中都後,便聽宰予彙報了此事。

宰予有些憂慮:“君子不立於危牆,夫子這次以身涉險,我覺得頗為不智啊。”

雖然孔子與公山不狃曾經有點交情,但此行依然前途未卜,儘管號稱以周易算卦“百佔而七十當”,也就是準確率百分之七十的孔子為這次冒險算了個上上大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此言差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孔子好氣魄,好眼光!”趙無恤卻為此拊掌而贊,富貴險中求。雖然用這句話來比喻不太合適,但這才是孔夫子應有的膽識。

看來還真不能小覷了這位能影響中國人思維兩千年的人物啊。

孔子的這次冒險一定會得到與費邑對峙的季孫斯贊同,趙無恤若還想繼續讓孔門諸子效命。就不能出手阻止,只能放任事態發展了。

現如今孔子就憑藉一己之力。徹底跳出趙無恤佈下的局,幸虧不少有才幹的孔門弟子已經入甕……

……

盜蹠在逃離後。也已經回到大野澤中央一個小島上,此處便是他的主巢穴。他也不甘心做趙無恤養寇自重的棋子,而是開始痛定思痛,反省這次失敗的緣由了。

他在之前的對峙中自覺正面打不過趙無恤,便萌生退意,讓手下數千盜寇分批撤離,他自行斷後,孰料趙無恤的兵卒徒步速度超出了他的預料,最後還是被咬住了尾巴。南湖邊上一場惡戰,盜蹠被部屬強行推上船隻逃離,只能眼睜睜看著湖邊千餘精銳為他喋血而戰,殺敵近百,自己也損失過半,不過至少讓趙無恤知道了,盜蹠之徒可不是魚腩!

雖對趙無恤念念不忘,想要立刻反擊復仇,但部眾疲憊,士氣已奪,盜蹠也只得作罷了。這一日,他喚來群盜中的眾“師帥”“旅帥”共聚一堂,對他們說道:“二三子,此次初冬的劫掠,我軍以九千之眾,卻被趙氏子千餘人陸續擊敗,爾等想過是為沒有?”

群盜們面面相覷,這便是盜蹠能一躍成為“將軍”的原因了,他會分析時局,會總結教訓,而多數盜寇只會搶完今天不想明天。

過了半響才有人怯怯地說道:“是邾婁不聽將軍之言,先遭慘敗,讓吾等不得不直面趙無恤強軍。”

也有人介面道:“是闞城城堅,吾等攻城器械不足,故而久攻不下,加上趙無恤狡詐,夜襲無果,才給了他機會!”

盜蹠搖了搖頭,說道:“汝等說的這些都對,但最主要的原因卻不是這些。”

“我被眾人擁戴為將軍,統領群盜已經數年,最初時既無卒伍,部眾又不識旗鼓,更別說佇列陣法!雖有一萬之眾,卻形同烏合,軍中夾雜大量婦孺,連邑兵都打不過。”

群盜基本都是逃亡的農人,乃至於一直生活在此的野人,基本沒有卒、伍的編制,只有按照統屬不同,劃為大泊、小丘這樣的區分,打起仗來一窩蜂地上,一窩蜂地潰逃,很明顯是不利於作戰的。

“但現如今,我用在魯城時學得的兵法進行整編操練,臨陣接敵,婦孺難起大用,於是將婦孺和丁壯分開,婦孺獨自成營,留在巢穴中,而以丁壯為作戰之主力。之後又編卒伍、教旗鼓、練佇列,從卒九千,論軍力不可謂不強,邾婁死後號令不可謂不一,平日裡我親自帶著攻擊邑兵也如虎逐羊。然而碰上趙無恤,卻遭到如此慘敗,正面不敢與之對敵,撤兵後被追上痛打,我覺得不是他無法戰勝,而是吾等在戰法上出了問題。”

“戰法?”

“對,縱觀趙無恤此人,和尋常將領頗為不同,他不喜歡用車兵,而是用輕騎突擊,配合各兵種列陣使用。棘下之戰、甄之戰、中都之戰等,都擅長以堂堂正正之師列陣決戰於野外,配合部分奇計,所以才能戰無不勝。而吾等雖然也有編制,但陣型鬆散,性情跳脫,我想要像對付其他魯兵一樣與他正面決戰,就好比以我之短,擊敵之長,焉能不敗!”

群盜們對此深表贊同,連連點頭,說道:“將軍所言甚是!那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趙無恤如今已經雄踞大野澤之西,今後少不了要與吾等為敵,我打算用當年吳國孫武和伍員擊敗楚國的方法對付他!”

“孫武、伍員的戰法?”伍子胥復仇的事蹟流傳甚廣,連群盜中也有不少人聽說過,但孫武行事低調,卻沒幾個人知道。

盜蹠道:“我聽說,十年前孫武和伍員根據楚王年幼、卿大夫不和,以及楚都距東境較遠的特點,向吳王闔廬提出先疲敵、誤敵再行決戰的戰法。即將吳軍分三部,對楚國來個突然襲擊而又迅速撤退,輪流侵邊境要地,楚援即退,援退再來,俟楚軍疲憊而戰鬥力削弱後,伺機集中全力進攻。闔廬聽從了他們的意見,碩大的楚國從此就開始困頓疲乏了。”

群盜聽得兩眼發直,而盜蹠卻嘆氣道:“也是因為魯國、曹國的邑兵太不經打,見了吾等常常不敢出城,所以大意了,也忘了吾等群盜最擅長的事情,不就是孫武和伍員的這種戰法麼?群盜從來不需要與官軍決戰,而是要使他們根本抓不住吾等,疲於奔命。”

盜蹠目光炯炯,他反思之後,覺得群盜的力量不在於聚合,而在於分散。這次趙無恤南下,他若是能將盜寇們化整為零,徹底撒開出去,自行從小路、河網退往大野澤,那損失一定更小。

“此外,趙無恤的兵卒不習水性,這也是吾等群盜擅長的事情,以後外出劫掠也好攻城也好,都要乘吃水淺的長船,不要深入內陸,不要離開能行船的水邊。敵來則退,乘船到大澤另一頭繼續劫掠攻城,長此以往,趙無恤三邑必疲!”

……

趙無恤可沒料到,他的亂入,竟讓盜蹠被逼無奈,開始使用類似游擊戰的戰術,並且以長船入淺河,沿河劫掠,和後世維京海盜縱橫西歐打法神似。

他此時已經開始啟程西行,前往新獲得的封地鄆城,從張孟談處得知,一位從宋國來的客人正在那兒等著他……

ps:《論語.陽貨》: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

《史記.孔子世家》: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小島001,九天炎羽,散人の殤,打瞌睡的水獺,yyajy2304,zhaort423932,無塵&公子小白的打賞!感謝各位的月票!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月票!

明天兩更。

本书作者其他书: 新書 漢闕 秦吏 戰國明月
相關推薦:國漫大雜燴國漫世界大冒險異界之魔獸領主魔獸領主宋士斗羅大陸·王者系統斗羅大陸修煉系統鎮魂街之貪狼營東瀛娛樂家巡狩東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