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春秋我為王->章節

第1198章 太華巍巍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二月正望,桃林塞的桃花開得正盛,在這裡祭拜了十多年前戰死於此的柳下蹠,又感慨了西行八年未返的柳下越一番後,趙無恤繼續帥羽林軍沿著崤函古道入秦。

此戰,是一統中原的收官之戰,基於對秦人那股子韌性的警惕,趙無恤覺得自己還是得在前線主持全域性,畢竟此次伐秦的穆夏、趙伊、趙葭三人,雖然都是將才,但真要統領十萬大軍,還稍嫌不足。

二月中旬時,狹窄的崤函古道終於走到了盡頭,一座險峰嶙峋的大山徒然出現在他們視野裡。

因為在學宮的考試中表現優異,被趙無恤闢為郎官的翟璜看見這座故鄉邊上的名山,不免有些興奮,當即指著它道:

“君侯,太華山到了!”

翟璜是馮翊郡下邽縣人,他的家鄉與華山只隔著一條渭水,因為精習典籍,又對渭南渭北的地理爛熟於心,故而能夠在趙侯身邊參贊,為趙無恤指出沿途山川形勢,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不曾想,看到這座赫赫高山,趙無恤心裡也滿是感慨,讚歎道:

“太華巍巍……西嶽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這太華山,也就是後世的華山,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遠而望之,又若花狀。上古之時“花”、“華”二字通用,故稱之為“華山”。

這座大山與華夏的形成密切相關,傳說此地乃軒轅黃帝會群仙之所,此後,華山聲名日隆,據說唐堯虞舜都數次來此。至於西嶽之名,大概是因平王東遷,華山在成周之西,故稱“西嶽”。

遠遠望去,便能窺見此山的崢嶸,高峰四面懸絕,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真可謂世間絕有,第一次路過這裡的羽林侍衛,以及押送輜重的兵卒民夫,都不由看呆了。

年輕的翟璜少年得志,衣錦還鄉,不由興奮地說道:“臣離開數年,今日故地重遊,竟覺得太華比以往更峻美了幾分。”

“遊子離鄉,便會覺得鄉音更親切,鄉景更動人,此乃常事。”

趙無恤嘴上說得平淡,其實心裡,依然被這景色激起了一絲波瀾,不由脫口說道:

“此山之上,有一座東峰,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臺。東峰頂有一平臺,名為朝陽臺,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觀日出的好地方……”

翟璜又驚又奇,這太華山陡峭險峻,無人能登上去,君侯更非此地人,是如何知道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好奇地追問,趙無恤笑了笑:“聽老子說的,老子曾經在此隱居,他或許有過人的本事,能如猿猴般攀登險峰。”

翟璜接受了這個說法,殊不知,他只是離鄉數年,而趙無恤,卻是離開了這裡整整兩千五百年啊……

駐軍於山下歇息時,趙無恤陷入了回憶之中。

還記得那年夏天,正是陝西最炎熱的時候,年少輕狂的他夜登華山,將身體緊緊貼著冰涼的山體,手腳並用,像一隻壁虎般在陡峭的石梯上攀爬,氣喘吁吁,傷痕累累,只為登頂高呼,聲動層雲的那一刻。

不過等到了東峰後,卻發現“高處不勝寒”這句話太對了,他準備不足,只穿著一身短衣短褲,被冰冷刺骨的山風吹得瑟瑟發抖,只能租借又貴又重的軍大衣,躲在某處牆角瑟瑟發抖,身體睏倦不已,但卻被呼呼作響的夜風吹得睡不著。就這麼捱了一夜,次日清晨,露水打溼了全身,嘴皮也凍得發白……

但天亮時分,他也看到了平生所見最美的早霞,還有印象最深的一次日出……

紅澄澄的太陽是如此溫暖,山裡的草木蔥翠,他幾乎感動得熱淚盈眶。

不過那一切,都是前世之事了,距離現在的他,已經太遠太遠,遠到有時候,甚至會懷疑那一切是否是真的,就像是迷失在大山裡的遊人,身臨其境久了,也會不識此山真面目。許多時候,趙無恤必須在未央宮的密室裡翻閱太史墨為他留下來的那份“秘史”,方能讓自己重新找到正確的位置,看清前進的方向。

是啊,路就在前方,雖然春秋時代的臨潼人煙稀少,荊棘叢生,但路一直曲曲折折,沿著華山北麓通往西方,通往欲行王霸者必要奪取的關中雍州!

前世的事只回憶了片刻,趙無恤再次鑑定了前行的道路,揮鞭指著太華山道:“此乃西嶽,寡人當祭祀此山。”

說做就做,他讓人從輜重裡取牛、羊、彘各一,在華山腳下殺之,獻予西嶽之神,同時讓一隊兵卒和部分工匠留下來,在這裡修建一座西嶽廟,待伐秦大勝歸來後,再來此還願。

秦人迷信,祀當地山川,也是征服做戲的一部分……

數日後,趙無恤一行抵達了趙軍大本營鹹林。

……

鹹林,也就是趙無恤此次伐秦的藉口西鄭,這裡原本是周朝的畿內領地,周宣王時封他的弟弟鄭桓公在此,是為鄭國。驪山之難後,這裡被群戎佔領,後來才被秦收復,在這裡設定了鄭縣,是為秦國東方門戶。

此地前據華嶽,後臨涇、渭,左控桃林之塞,右阻藍田之關,為關中喉舌、用兵制勝者必出之地。秦人對此地十分重視,三千兵卒扼守於此,哪怕十年前趙軍已經直逼涇陽,卻依然無法突破華山之險佔領這裡。

“多虧了君上與孫子的妙計,使得秦國忙於與義渠交戰,吾等才能從桃林塞深入此地。”

趙無恤剛到大營,大軍的統帥穆夏便連忙迎接,並將戰況告知了他。

“臣等已攻城一月,外郭已破,只待明日再破內城!”

“秦軍沒有來援?”

趙無恤頷首,讓穆夏攤開地圖,他細細審視之。

“君上此番伐秦,動用了十萬之師,分為三部,上軍由上郡、代郡、馮翊郡步騎三萬人組成,趙葭統領,駐軍涇陽,威脅秦國腹地,使得秦國主力無法東進。下軍由商君統帥商、三川郡、河內之師兩萬人,出商地,兵臨藍田,迫使藍田的五千秦軍不敢動彈。”

“然後,中軍五萬人集結於此,秦人若來,上軍斷其後路,正好可以來一場攻其必救!”

“圍點打援。”趙無恤笑了笑:“秦軍剛剛和義渠血戰一場,兩敗俱傷,能用的兵卒不過兩三萬,不敢貿然東進,正好給了吾等深入秦地的機會,傳我軍令,旬日之內,必拔鄭城!”

……

趙無恤親臨前線後,趙軍將士大受鼓舞,三日之內,兵卒傷亡慘重的鄭城被一鼓而下,自此,秦國東方門戶大開,再也無險可守。

隨後,趙國中軍一分為二,一部隨趙無恤西逼豐鎬,與上軍分處渭水兩岸,互為犄角,迫使秦軍主力動憚不得。另一部則由穆夏率領,南下藍田,打算與商君趙伊一起,圍殲駐守藍田的五千秦兵。

趙軍一改上一次伐秦的輕騎深入,而採用了步步緊逼,見城拔城,見邑拔邑的戰術。駐軍豐鎬的秦國大庶長子蒲,頓時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感,趙國已經不滿足於打服秦國,而是鐵了心要兼併他們!現如今,他只希望打造了十年的藍田“秦銳士”,能夠創造奇蹟了……

然而事與願違,藍田一戰,縱然秦人勇銳不怕死,裝備也比十年前提升了不少,但面對鐵札甲已經普及開來的趙武卒,依然望塵莫及,加上被十倍於己的趙軍圍攻,這批秦銳士戰鬥一天一夜後,幾乎全軍覆沒……

三月初,藍田失守,失了地利的秦人卻只能步步後退,趙國三路大軍開始進逼豐鎬。

豐鎬,是關中平原的核心地區,當年,周文王滅崇後,在灃水西岸營建豐京,將都城從岐周遷到這裡;周武王時又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豐鎬構成了宗周的政治中心,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場所。

隨著犬戎破豐鎬,這裡一度衰敗下去,土地荒廢,人民流散,直到秦國驅逐群戎,收復了這裡,經過三百年恢復,豐鎬再度變成農田相鄰,里閭相望的豐腴之地,除了水利條件還有待改善外,一切都還不錯。

不過這一年,已經平靜了三百年的豐鎬,再度被戰雲籠罩……

三月中旬,趙無恤已至豐鎬。

當是時,趙兵十萬,在新豐鴻門;秦兵三萬,在灞上……

PS:晚上還有一章

本书作者其他书: 新書 漢闕 秦吏 戰國明月
相關推薦:國漫大雜燴國漫世界大冒險異界之魔獸領主魔獸領主宋士斗羅大陸·王者系統斗羅大陸修煉系統鎮魂街之貪狼營東瀛娛樂家巡狩東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