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穿越之最強武松->章節

第四百一十七章 緣慳一面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噗!你自己是哪裡人都不記得了?”

潘金蓮嫣然一笑,俏皮的沉著臉,一本正經的說道:“聽好了,武松,你是大宋東平府清河縣人,知道嗎?”

“不!你說錯了!”武松故作神秘的說道。

潘金蓮一臉驚訝,她知道武松在她面前從不說假話,問道:“二郎,那你是哪裡人?”

“我是你的人!”

武松完全是按照了穿越前看到的綜藝節目套路來發牌的,也不知道潘金蓮懂不懂這意思。

潘金蓮呆呆的看著他,良久,“噗!你....你今天怎麼就那麼的不正經!,她低著頭,身體迎著夏日的涼風,輕輕擺動,“只有女兒家說是男人的人,怎麼會有男人是女兒家的人....”

潘金蓮雙手緊緊捧著古碗裡面的浮萍,身體輕輕依靠在武松肩膀上,“二郎,你看,沒有你,我便是那隨波逐流的浮萍,也不知哪一天會被撥浪捲入海底,或者給魚兒吃了,認識你之後,便如古碗裡的浮萍,有了可以依靠的地方,無論在裡面飄來飄去,都離不開你的庇護。”

武松動情的摟著她,清風送著她的秀髮,撩動這他的臉,帶著陣陣的幽香,潘金蓮呆呆的說著:“二郎,我一生都飄泊,小時候有爹爹保護,他失足掉落山崖,離開了,後來得到大哥愛護,可惜也是沒有緣分,此刻得到你的寵愛,我的運氣是越來越好,卻是越來越擔心,我是個福薄的人,也不知道上天是否能就此眷戀,不要再給我磨難了....”

“有沒有磨難也不必去管了,只要你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有我參與便可,兩人在一起,管他發生什麼呢!”

潘金蓮聽了,柔情萬道,“只要不離開你便可,奴家是個出身不好的人,總是覺得配不上好漢....”

“嘿!我又是什麼出身?不過是個逃走的犯人!”武松輕撫著她的腦袋道:“你這丫頭,尋常都愛逞強,為何今日如此的怯懦?”

潘金蓮還未回答,那釣魚的孩童發出一陣嘲弄的聲音,在北宋,禮教森然,像武松一般,公然摟著潘金蓮的,非常罕有,他們是在笑武松和潘金蓮。

潘金蓮臉上一紅,連忙從武松懷裡掙脫,抱著浮萍,急著腳往葉府走去,武松哈哈大笑,不以為忤,挽起那些祭品,跟在身後。

葉孔目夫婦和小煙,看得潘金蓮回來後,春風滿面,陰霾盡去,也是十分高興。

既然是要去拜神了,自然是要表示誠心,武松早早的把身子洗刷乾淨,換上了新衣服,也不吃肉喝酒,只是吃齋菜,也算是沐浴齋戒吧。

戌時,武松問清了北帝廟方向,小煙早已把祭品裝成了一擔,武松倒也方便,挑起便走。

這一路無事,亥時便到了北帝廟,北帝廟外已經聚滿了人,人頭湧湧,也數不清有多少人,反正後面還有不少人湧進來。

北帝廟大門緊閉,前面立了一個牌坊,寫著“靈應”二字,廟上牌坊寫著“紫霄宮”,北帝成為道家正神前,出身是淨樂國王和善勝皇后夢吞日光而生下的,其實是太子,所以神像都是作帝王打扮的。

紫霄宮對面是個萬福臺,就是戲子做戲的地方,估計是做些神怪的戲,用來歌頌北帝。

在紫霄宮和萬福臺中間是一個水池,掘地五尺做成,上面用大理石雕成了欄杆,水池水深約莫三尺,正中央是一個碩大的靈龜石像,上面纏著一條騰蛇,十分威武。

相傳北帝是天下妖邪的剋星,也是鎮壓江河的正神,凡是有妖邪作亂,他身穿龍袍,披散頭髮,手中提著長劍,腳上卻是光著,一腳踩著靈龜,一腳踩著騰蛇,帶著惡龍神獅,便去殲滅,十分的威武,所以凡是供奉北帝的地方,也是會供奉龜蛇二將的。

武松從不拜神,不知道規矩,看到大夥都圍著水池拜祭龜蛇二將,他也是過去參拜,他不懂如何參拜,反正葉孔目說了,誠心便可,於是雙手合十,也不知道對不對,向著龜蛇二將拜了三下,口中說道:“武松從不參拜鬼神,此刻是第一次,也十分誠心,希望你們保佑老太君眼睛復明,若是靈驗,自當回來酬神,若是不靈驗,便將你這兩個石頭打爛!”

他聲音宏大,在熙攘的人群裡,也有不少人聽到,那些都是善信,哪裡有聽過如此威脅神靈的,都要責罵武松,可一看,武松神威凜凜的,凡是向善的人,都不大會武功,而且懦弱,看到這等人物哪裡還敢出聲的。

武松想到穿越前,那些寺廟或者旅遊觀光的地方,凡是有這等水池的,大夥都是用錢幣去扔裡面的事物,能扔中頭的,都說是好兆頭。

反正來了,也不管北宋有沒有這個規矩,從懷裡摸出一點碎銀,大手一揚,啪,啪,銀子打中靈龜的頭,飛濺起來,擊中騰蛇的腦袋,“好!”,武松不禁喝彩一聲。

其實在北宋是沒有這個規矩的,你要是想花點銀子表示誠意,自然有和尚廟祝的,讓你去添香油,現代用硬幣砸那些事物的,因為硬幣面額少,一般人是不屑去撿的,可北宋時候,沒錢吃飯的人大把,若然水池裡面有銀子,一定會引起哄搶,所以沒人會那樣做。

“你這後生小子,真不懂規矩.....”一為老人終於是看不過眼,倚老賣老的教訓起武松。

武松毫不介意,給他行禮道:“老丈,小人不懂規矩,你莫怪,敢問一聲,來參拜北帝的,是不是拜完龜蛇二將,便去拜正神?”

“誠心的人來到後,無論大神小神,看到的,都會拜。”老人看到武松十分懂得禮貌,也和氣的跟他說話,“也有心急的人,直接到了紫霄宮拜北帝的。”

“這紫霄宮什麼時候開門?小人想上頭柱香,該如何去做?”

“頭柱香?”老人冷笑道:“頭柱香早已經給人要了,你最多能上個第二第三,要上個第二第三,也別無他法,紫霄宮大門開啟時候,誰能第一個進去,便是誰的福氣。”

“頭柱香已經給人要了,是什麼意思?”

“你這後生小子,果真什麼都不懂,本來紫霄宮大門是整天都開放的,今日關閉,是因為裡面有貴人在參拜,到了子時,待他參拜完,裡面的小道士自然會開門,讓我們這些尋常人進去。”

武松聽了也是理解,凡是寺廟的,裡面的人也要吃飯,吃飯的銀子自然是來自善信的香油,雖說在神靈眼裡眾生平等,其實也是有分別的,銀子多的人,自然是另眼相看。

在《西遊記》不是有說過嗎,唐僧到了雷音寺,佛祖也說要收點銀子才能傳經,不然後代沒銀子吃飯了,既然佛祖也是那樣說,其他神靈更加如此了。

武松雖然覺得這種情況很正常,可也是看不管這些人,另一方便也覺得北宋的人比較好欺負,要是換了現代人,起鬨已經是最基本的抗議,現在這些百姓個個心安理得,沒有絲毫的爭搶之心。

“北宋是最多豪傑的,不應該有那麼多麻木的人啊!”

武松正納悶間,紫霄宮旁邊一陣的騷動,他長得高大,一眼便看到狀況,原來是有四名小道童,挑了四個擔子出來。

只聽得一名道童大聲說道:“各位,裡面的善人說了,自己今日佔了頭柱香,十分的抱歉,所以添了香油,令廟裡香積廚做了三千個素餡的福包,贈予各位善信,希望大夥都有福氣!”

大夥聽了都十分高興,交口稱讚這位善人,道童立刻讓大夥排隊領取福包,一人可以要兩個,說是好事成雙,想多要的也可以,繼續排隊便是。

武松看了,倒是對這位善人改觀了,這人起碼也算厚道,不是盛氣凌人的人。

不過想是這樣想,武松這次來的目的便是要上頭柱香,本來他是要按照小煙說的方法,用自己的神力,把善信推開,第一個進去上香,對他來說,這是極為簡單的事情。

可此刻情況有變,頭柱香是他志在必得的,既然如此,也只能採用其他方法了。

武松把祭品放在紫霄宮牌坊下,香燭放懷裡,對著宮門拜了三拜,心中說道:“北帝爺爺,這祭品便放在此處,請你稍移玉步出來享用,武松親自進去給你磕頭!”

武松祈禱完,趁著混亂,沿著北帝廟邊上走去,一直繞到後面,看看圍牆,也不算高,他用力一躍,雖然不能直接跳到牆上,可雙手仍舊能夠抓住了圍牆上面,稍一用力,身體便上去了。

北帝廟裡並不大,後面是道士住的地方,分前後院,紫霄宮便在前院,過了子時便是初一,道士們是要忙碌一整夜的。

此刻都在香積廚享用齋菜,等到亥末,便要各歸原位,等待開門迎接信徒,所以院子裡面一片寧靜。

武松幾步便到了紫霄宮,“誰?”,眼前人影一閃,武松雙掌護胸,只見眼前也是一條大漢雙掌護胸,看著自己。

“噗!”武松不禁笑了出來,原來那是一面巨大的銅鏡,上面寫著“辰居端拱”,武松自然不明白什麼意思,其實“端拱”便是北宋的一個年號,說明這紫霄宮或者這銅鏡矗立的時間。

“估計這銅鏡是用來照妖邪的,也正好給進來的人看清楚自己的樣子,不要被世俗的慾望矇蔽了眼睛,竟然失去了自我。”

武松一邊想著,一邊仔細端詳這紫霄宮,宮殿兩旁各有九個位神將,他是一個都不認識,倒是身前身前擺放的兵刃,他是認識,這十八件兵刃便是我們尋常說的十八般武藝。

哪十八般武藝?在這裡便扯開一點給各位看官說一下,這十八般武藝便是:矛,錘,弓,弩,銃,簡,劍,鏈,撾,斧,鉞,戈,戟,棒,槍,杈。

穿過這十八位神將,在大殿中央端坐著北帝,只見他神色莊嚴,頭上頂著祥光,身穿龍袍,一雙赤腳,跟一般的神像大不相同。

武松也不知此刻是什麼時辰,猜想也才不多子時了,索性把香燭都拿了出來,借用大殿上燃起的長明燈火光將之點燃,插在香爐上,算是上了頭柱香。

武松心想,拜神的事情,心誠則靈,他便跪在蒲團下,誠心磕了三個頭,低聲說道:“北帝爺爺,你是最正直的神靈,老太君一生坎坷,也無怨言,只想能常伴兒子身旁,卻是眼有惡疾,不能視物,求你為她驅盡邪氣,恢復光明!”

武松許完心願,想著也不知道到了子時沒有,乾脆便跪在此處,一直等到那善人過來,他來的時候便是子時了,自己再課幾個頭,再許一次心願,便算是上完這頭柱香。

武松再次抬頭,在那神壇上擺放著一個籤筒,他心念一動,反正來了,何不求一支籤,看看吉凶也是好的。

他雙手抓著籤筒,心中想著老太君的眼疾,拜了三拜,啪,從籤筒掉出一支籤,武松撿起來一看,上面寫著:“一箭射紅心,人人說好音,日長雞唱午,真火煉真金。”

“哎,這是什麼意思,一箭穿心應該不是什麼好東西,可是人人說好,應該不差,後面說雞唱午,煉真金又是什麼....”

武松正在猜度之際,聞得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他也不意外,知道那上頭柱香的善人來了。

聽那腳步聲,有六人,前面兩人腳步沉穩緩慢,應當是兩名年老的人,中間兩人步履輕盈,估計是女人,後面兩人腳步有力,是壯年人,武松估計應當是那善人的一家老小了。

反正他已經算是上了頭柱香,等到善人到來,到了子時便算了事。

“施主是何人?為何拜倒在北帝前?”一把年老的聲音響起,武松知道是那走在前面的兩人之一,叫他施主的,應當是廟裡的道士。

“道長,小人家中長輩眼有惡疾,來上頭柱香,請求北帝爺爺保佑。”武松也不隱瞞,直接說道。

“啊--”一把清脆的女聲低低的響起,隨即另外一把女人聲罵了起來,“好你個無賴,你可知我家小姐添了多少香油,才覓得這頭柱香的機會,你竟然來搶奪了,你.....”

“北帝爺爺是最公正的神靈,誰夠誠心便保佑誰,而不是看誰的銀子多。”

武松冷冷的說道,他知道應當是之時了,立刻在北帝前磕了三個頭,照樣說出了自己的心願。

“盈香,在北帝真君面前不可罵人,這位....他說得也是對的,我們讓道長關上大門,自己先行供奉,也是不好....”

武松心中一怔,這聲音好熟悉,應該便是那天躲在沙梨樹後的張家小姐。

“敢問小姐,你可是張家小姐?”

武松立刻問道,心中高興:“北帝真是靈驗,我們要找張家小姐,在此處卻是碰到了!”

“都頭,你求的是第一籤,是上上籤,這籤文說的是太祖皇帝登基的事情,老太君的眼疾自然是要好了。”

她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可能叫出武松的名字,又能說出老太君的,她便是張家小姐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武松慌忙跳起來,轉身行禮道:“張小姐,是武松冒犯了,只因心中記掛老太君的眼疾,故來到此處上頭柱香....”

武松抬起頭,心中卻是一陣的失望,眼前是有四名道士,兩名老道士站在前頭,兩名中年道士肩上挑著祭品,在他們身後是兩名女子,一人作丫環打扮,淡紅色衣裙,樣子長得倒是清秀,那張家小姐臉上卻是罩了一層薄紗,看不到真容。

這也是十分正常,她是千金小姐,未出閣的閨女,來到這廟裡拜祭,廟裡都是道士,蒙了臉面,也是應該。

張家小姐在盈香的攙扶下來到北帝前,盈盈下拜,兩名中年道士立刻把祭品奉上,然後都退下了,只留下兩名老道士在一旁唸經。

武松也是識相的後退幾步,張家小姐纖手在髮髻上輕輕一摘,盈香立刻雙手接過那面紗,她拜神自然不能蒙面了,可是武松已經到了身後,仍舊是看不到她的真容。

“嘿,這就叫緣慳一面,估計我跟這張家小姐是註定無緣相識,今日見面,大概是誠心感動了北帝,他令這張家小姐來解老太君之困。”

“信女張玉蘭求真君保佑父母身體健康....”

“原來她叫張玉蘭,這女子十分孝順,來這裡第一個事情便是求父母身體健康,估計第二個應當是求姻緣了。”武松心中想道。

“保佑孟州府老百姓繼續安居樂業....”

“嗯,果然是俠義心腸,第二個事情是保佑老百姓,那第三個怎麼說也是姻緣了。”

“真君,信女一向都是只有兩個願望,這次加多一個,請不要見怪,請保佑葉家那老太君早日康復。”

武松一聽,心中讚歎,“這張家小姐真是....”

“小姐!你好狠心吶!”突然從殿外闖進來一名青年道士,他指著張玉蘭,滿臉幽怨罵道:“你還記得我們的三生約嗎?你為何如此薄情!”

相關推薦:截教童子再封神封神之截教大仙想拯救截教的我太累了截教少教主漢室瑤光水滸武松傳劉慈欣短篇作品集創世紀超兇女友找上門我的五菱宏光通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