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穿越之侯府嫡次子->章節

278、第 278 章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興朝建武三年,金國不堪興朝和蒙古的兩廂夾擊, 國土急劇縮水。困囿於君皇昏庸, 奸臣當道, 在烏延利的一手推動下, 決議遷都。抱著最後的家當,朝廷向北遷移,回到了金國的龍興之地——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哈爾濱)。

而建武帝率軍取得了中都大興府,一口氣拿回了燕雲十六州的幽州, 順州。正式駐軍大興府(北京), 以此為據點, 對抗侵擾的蒙古騎兵和不甘失敗的金國殘兵。

在建武帝武力抗衡的時候, 韓縝還不忘繼續交好蒙古部落中的主和派,挑動蒙古內部的對立情緒。如果敵人太強盛了,那不妨從內部攻破,事半功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金國勢弱之時,蒙古不得不停戰梳離內部,而且他們也佔了金國不少的好處, 也需要好好消化。

無獨有偶, 在持續三年不停的作戰後, 建武帝也停下腳步休養生息, 三國難得的維持了暫時的平靜。

建武帝韓重實在是史上最不想皇帝的皇帝, 哪個皇帝會這麼心大不管不顧的親征在外,將國家大事一股腦的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難道他就不怕太子等不及要名正言順的掌權,會斷了他的後路嗎?要知道所有的後勤軍備都在太子手中握著, 一旦起了什麼念頭,真是最便宜不過!

然而事實就是建武帝非常的信任太子,他從不過問兒子在朝中如何主事,給予他最大的方便,當然不要催他回京最好了!

金秋十月,建武帝韓重帶兵回朝,太子韓縝率文武大臣出城門迎接。

韓縝望著騎在馬上的建武帝,歲月給他舔上了一絲風霜,然神情猶是懶洋洋的,嘴邊帶著一絲放鬆的愜意。

建武帝垂眸望著氣質更成熟從容的兒子,眼神中有著欣慰還有著一絲心虛,他哈哈笑道:“在城裡等著不就好了,何必在這裡等!”

韓縝冷冰冰一笑:“父親遠去邊關三年勞苦功高,可不是讓兒子望穿秋水思念不已,我等不及早點見到你!”他咬牙,眼刀冷嗖嗖的一下一下瞟著男人。

有這麼當爹的嗎?把剛開國的新朝丟給兒子就跑去打仗,一打就是三年,任他怎麼催都不回來的,自己還得著苦心建設國家之餘,絞盡腦汁的給他籌措軍費。

如果建武帝出現在他面前,他一把將奏摺扔他頭上,太子誰愛當去當,他受夠了!

面對著兒子滿腹怨氣的小眼神,建武帝難得的有些心虛。他一心一意的奔著打仗,將一灘糟亂都丟給了兒子,面對著新舊朝廷更替的政局,心思各異的朝臣,還有四方官員的試探,要坐穩朝堂,還要將事情照著自己的想法施行,其中所花心血可想而知。這麼一想,他好像還真的不稱職,何況在這麼繁雜的環境中,兒子即使口頭反對在最後還是支援了他的行動。

啊呀,建武帝伸手摸了摸鼻子,抬頭望天企圖避過譴責:“時候不早了,我們還是快點回城吧!”

一幹大臣在後頭恭候著,眼神不時的偷偷打量這對父子的交鋒,是關係一如往初親密無間,還是另有心思,嫌隙陡生?建武帝的歸來肯定會給朝局帶來動盪,這對父子會不會爭權,他們到時又該站哪邊?

一個個試圖從短短的兩句話裡分析出自己想要的,心眼滴溜溜的轉。

韓縝優雅忍讓的笑,翻身上馬跟在建武帝身邊,翹唇道:“真是委屈父皇了,讓您跋山涉水的迴歸京城,不容易啊!”

就是變了身份,韓縝一如既往地喊‘爹’,間或來一聲正經的‘父親’,一旦叫上‘父皇’擺明是生氣了。

建武帝眯了下眼,含蓄的微笑,低聲道:“為父這不是想你了嗎?我兒長大了,父親很欣慰啊!”他不動聲色的打感情牌。

“想我?”韓縝有趣的一笑。轉而變了臉色,冷淡的道,“不是因為我寫信說研製出了新的火器,你才迫不及待的回來一睹為快嗎?”

要不是有利於戰事的進行,見獵心喜,建武帝恐怕還在燕京蹲著吧!

建武帝轉了轉眼珠,身軀在馬上一本正經,卻壓低了聲音道:“給點面子,別逼我發火啊!”

韓縝一噎,這是軟的不行就來硬的,還是打算軟硬兼施啊?

“不給面子又咋的?”橫了他一眼,韓縝老神在在的斜眼問,“打我啊?”

建武帝憋屈,齜牙一笑哄道:“瞧你說的,我哪敢啊?你我爺倆誰分誰啊,捧著你還來不及呢!”

沒辦法啊,有錢的是大爺,後勤物資軍糧器械都在韓縝的手裡握著,不想士兵空著肚子打仗,就不能得罪這個小祖宗!

要說建武帝最大的遺憾,就是父子兩人在如何應對外敵上的分歧。韓縝的性子一貫是求穩,以最小的犧牲獲取最大的收穫,需要付出的就是耐心和時間,在建武帝看來兒子難免欠些銳氣。

時間不等人,多少英雄好漢錯失功業,一腔雄心盡付流水!男兒在世,當橫刀立馬醉臥沙場,方不負一世人生!

而這些韓縝是無法理解的,千秋功業固然動人,然而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當下的才是真實的。百姓的笑顏,安逸的生活,一遭破碎將會是多麼的痛苦。

建武帝想要的功業是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去取得的,而明明有更好的不需要犧牲的辦法,為什麼急功近利?如果不是他還能有辦法應付局面,建武帝根本就是要拖垮整個帝國去滿足他的戰爭欲。

消滅外敵開疆拓土固然激動人心,珍惜而今也是一種幸福。

幸運的是,最艱難的三年挺過去了,只要建武帝不想著一氣呵成,朝廷將會是最堅固有利的後盾。

建武帝進了城沒有急著去看武器,而是朝著永寧侯府去,拜見父母。

對於老侯爺寧願捨棄榮華富貴固守永寧侯府的固執,甚至將他們父子移出族譜的舉動建武帝儘管頗有微詞,但是還是保持了最大的剋制給予尊重。

至於韓縝,他本來就不同於土生土長的土著會對這些看重,只要老侯爺還是他的祖父,自己還是可以隨時進出侯府,那就無所謂。

而且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用照以往慣例大肆封賞族人,對親人加恩封爵。因為和帝皇的裙帶關係就能享有百姓供奉榮華富貴,是韓縝所不贊同,無功不受祿。

如果他不能達成廢除帝制的目的,如果他有當皇帝的一天,他會依此對待以後的血脈。除了供養子嗣長大,等成年後只給予虛爵,除了一個名頭其他的需要自己自食其力。想要站得高,就自己去努力。

對於建武帝的到來,永寧侯府既激動又壓抑,激動的是帝皇臨府皇恩浩蕩,壓抑的是他們身為親眷卻不能沾皇帝的光。

幾個爺們不知道該是怨恨老侯爺好,還是埋怨建武帝的不通人情,視手足骨肉為無物!

其實永寧侯府出了個皇帝,雖然幾個兄弟沒有爵位,但是京裡也沒有人敢小看他。現在的永寧侯府已經是一流世家,凡是府裡的人走出去莫不是讓人尊著敬著,可是這怎麼比得上正大光明皇族的名頭。

在知道事情已成定局後,幾個兄弟是自怨自艾,厭棄沖天。還有受著房裡女人的埋怨,怨期望落空,本來指望的王爺,王妃的高貴身份都成了泡影。

建武帝嫡長子韓維沉默的接受了事實,幾兄弟中恢復得最快的庶房四爺韓質,他本來就身居朝中高官,沒了王爺當還有個官位,而且到底是帝皇兄弟,就沒有人可以壓著他,只要做出政績官途是一路暢通。

而另一個風光的就是韓紜,因為有對敵蒙古的戰功,另外封了個忠勇候,別府令居。

除了韓紜,小一輩的其實前途都不差,只要肯努力機會是唾手可得。

見過了父母,建武帝不顧府中熱情挽留,擺駕回宮。

建武帝倒是不顧勞累想一窺韓縝著人研製的新式武器,韓縝好不容易勸住了:“回宮修整一下吧,你不累,隨侍的人也該累了!”

建武帝遺憾的點頭同意。

一到永寧侯府,建武帝就揮退了迎駕的大臣,就留著保護安全的親衛隊。沒有了興師動眾的架勢,身邊清爽了不少,溜溜達達的就出了府。

對建武帝回京韓縝沒有搞什麼盛大的儀式,侵擾了百姓反而不美,壓下大臣的建議一切從簡。除了城門清出一里派出城中代表迎接隊伍進城,其餘人該幹什麼還是什麼。

所以此時他們一行人邁入熱鬧的街道,除了有些人好奇的眼神,認定身份尊貴也不會聯想到剛回京的皇帝身上。

剛回來就直奔永寧侯府,建武帝還沒有好好打量京城,現在一看改變頗多。

京城裡更熱鬧繁華了,往來的百姓臉上是滿足放鬆的笑容,他們談論著今天皇帝歸京的大事。對著皇宮的方向翹首而望,神情有著崇拜感激,還有熱烈,看得建武帝心裡泛起了異樣。

他挑了挑眉,什麼時候他在百姓的心中如此有存在感了?

一張紙遞到了他的手上,韓縝示意他低頭看,眼中含著謔意。

建武帝攤開這張份量不輕的紙,上面印滿了密密麻麻的字,隔成錯落有致的方塊。上方正中印著粗大的幾個字——興朝官報。

而其中最先印入眼簾的就是特意放大的標題——《防禦外敵的英雄,馬上征戰的皇帝——建武歸來》。

上面用浮誇的語氣,羞恥的讚美,介紹了建武帝身為帝王為了阻擋外敵不惜以身涉險。上面描述了他的諸多功績,歷經的戰役,取得的戰果,將他誇得是天上有地上無。

然後是細數戰事以來

這是一張紙

作者有話要說:  沒完,等一下

相關推薦:不會真有人當舔狗吧重生不當舔狗我真沒想當舔狗啊永珍天門永珍真經清穿之四爺家的紈絝嫡次子嫡次子大晉太宰海賊裡的超獸戰士我在真新鎮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