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穿越之侯府嫡次子->章節

276、第 276 章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興朝開國皇帝本出身前朝永寧侯府,後被上一代永寧侯除名移出族譜, 自韓重起自立宗祠。

原永寧侯拒不接受太上皇的頭銜, 始終以孟朝舊臣自居, 後, 永寧侯府傳以韓重嫡長子,與興朝共長。

興朝開國皇帝的家族或者是歷朝歷代最奇葩的存在,明明出了一個皇帝,卻承襲的是舊朝的爵位。一連兩任皇帝的名字都被移出族譜, 而永寧侯府中人也不享受皇族榮耀, 不在皇親國戚之列。原來是怎樣的還是怎樣, 不因為有一層親戚關係就雞犬升天。除非靠自己的本事, 否則還是普通勳貴人家。

所以,當興朝開國時,皇族血脈就妥妥的兩人,新帝和以後的太子。

或者,這是老侯爺唯一能想到的辦法,讓忠義得以兩全的辦法。

而永寧侯府其他人還不知道將來老侯爺的打算, 如嫡親兄弟五爺韓毓, 三房韓良, 差點沒樂瘋了, 他們期待在登基大典後等來赦封, 一個王爺的封號是跑不了的。

他們私下還在埋怨老爺子不知所謂,這等光宗耀祖的大事竟然不出面,當太上皇有什麼不好的?

然而他們要失望了, 即使出席了大典,但是等到最後他們什麼也沒有得到。以後的待遇,更是讓一干心存幻想的人氣得要死,簡直,簡直是匪夷所思。

此刻,大殿中,新帝發出第一道聖諭。

韓重,或者說是興朝新帝是個很自我專橫的人,剛剛登上皇帝寶座,就毫無顧忌的丟下一個大雷。

對著滿朝慶賀的文武,下的第一道聖旨就是立嫡次子韓縝為太子,著禮部準備封太子大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家面面相覷,望了一眼座下沉穩淡定的韓縝,在他們想來新帝封韓縝為太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這時候沒人議論什麼禮法,長幼有序,默契的忽略了韓維的存在。誰不知道新帝霸道的性子,他們不想上趕著觸黴頭,而且韓縝的功勞在護城之戰中有目共睹。誰家不揀著能幹有出息的兒子承繼家業,而寧願選擇平庸的兒孫呢?更何況是皇家事,從來不依常禮論之。

唯一苦惱的大概就是戶部了吧,剛剛籌備登基大典,銀錢已經是捉襟見肘。緊接著又是封太子大典,他們拿不出錢來啊!

好在,韓重不在意那些浮於表面的盛大儀式,韓縝更不會在乎,萬事從簡。基本上就是走個過場,宣告天下定下太子名份就是。

而為什麼這麼急,是因為新帝在京城呆不住了,急著奔赴邊關趁火打劫。

蒙古精銳一遭滅亡殆盡,震動非小,蒙古部族更是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而此時,韓縝安排在蒙古內部的後手也終於動了起來,引得蒙古各部分歧愈重,開始有分裂的徵兆。

想當初韓縝借商隊踏足草原,收購羊馬,羊毛以及牧民手中一切可以交易的東西,讓他們輕而易舉的就能滿足生活所需,還能過得更舒服。有付出就有所得,掠奪別人的東西固然好,也是需要拿出命去拼的。

蒙古人不斷的發起戰爭,是本性,也是環境所逼,當草原惡劣到威脅他們生命的時候,他們就會去掠奪去搶。

但是,如果不用打打殺殺,就能維持平和的生活,除非他是個戰爭狂,人的天性中還是嚮往安逸平靜的。

透過李欽的商隊,交易商業行為可以說是遍及草原,牧民們只要認真蓄養就能獲得舒適的生活,大大方便了草原民族。而且一旦遇到寒冷氣候,漢人的商隊還會提供幫助,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所以,蒙古的一些部落是很歡迎商隊的到來的。

而自從蒙古大汗下令驅趕屠殺漢人商隊後,他們的所得大大減少損失慘重,剪下來的羊毛沒人要,長大了的羊馬只能自己消化蓄養,過慣了一帆風順順順利利的日子,他們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停滯,落差感頓生。

特別是一些部族的族長,他們和商人達成協議,基本上把自己的部族經營成了一個養殖場,全族供應商隊的需求。在此期間,他們得到了金銀財寶,商人還帶來了各種貨物,孟朝大地上的奢華之物裝飾了他們的蒙古包,一個個成了有錢人富得流油,日子別提過得多美。

結果現在商人消失了,他們蓄養的牲畜無人問津,需要自己想辦法消化。更重要的是他們再也看不到漢人製造出來的種種精美之物,享受不到那種愉悅。

如果從來沒有得到過也就罷了,但是當有人已經將一種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放到你面前,你也感受過了,再回到從前那落差就格外難受。

何況,出兵征戰,大漢要從他們各自的部族徵兵,每一個男兒都是部落的財富,戰亡了都是他們的損失。

但是蒙古大汗有令,他們不得不出人出力,如今大軍滅亡的聲音傳回了草原,頓時人心浮動。

岱欽是蒙古大汗最看重的兒子,如今岱欽戰亡喪生異國他鄉,大汗就病倒了。特別是五萬騎軍無一人生還,這事蒙古可謂是水中撈月一場空,根本就是重擊。那五萬騎軍大半是出自蒙古汗王的帳下,此次可謂是讓蒙古大汗的部落實力大減。

要知道蒙古族是個部落民族,以實力為尊,只有最強大的部落的族長才有可能成為汗王。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對方,一旦露出虛弱之態,他們就會反撲而上啃咬分食。

在蒙古人心異動,動盪不安之時,一直在附近徘徊的羅志遵照命令潛伏回草原,伺機行事。

他們接觸有心重新通商的部落,挑起他們對蒙古汗王的不滿;或者重利相交,或金錢,或權勢誘惑,支援哪些有心脫離大汗控制的部落;甚至挑起部落間的戰端,看他們自相殘殺。

在頭狼虛弱之時,有心王座的蒙古各部落橫刀霍霍,戰火在蒙古草原上燎起。

韓縝的最終目的,就是扶持一個親近漢人的部落,以他們為刀對付野心勃勃的部落,以敵迎敵!

在羅志他們煽風點火的時候,金國敏感的察覺到了蒙古的動盪,進而削弱了蒙古對金國朝堂的控制。兼之在這次聯合蒙古對孟朝的作戰中,金國根本就是掏空家底的貼補蒙古,蒙古一分不出,反倒是金國出錢出力還一無所獲。

金國國內日益腐朽,百姓怨聲載道,對朝廷的不滿進一步加深,起義反抗的不勝枚舉。朝廷忙著派兵剿滅反叛者,而金國皇帝還在醉生夢死沉迷享樂,帝國搖搖欲墜。

在這種情形下,韓重決意出兵討伐,既是想乘他們虛弱無暇他顧時搶佔城池,也是想報仇雪恨,出一口氣。沒有只能對方主動侵略,而他們只能忍氣吞聲的道理!

所以他迫不及待的定下韓縝的太子之位,好讓他能名正言順的監國主理內政給自己穩住後方,好心無旁騖的出征。

起碼這次韓縝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既能穩住朝堂,更能定計剿滅敵軍,能問能武可軟可硬,交給他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韓縝卻不樂意,堅決反對他拋下朝堂出戰,一則是新朝剛立朝堂未穩,天下尚在觀望,而皇帝卻遠在戰場不利朝廷穩定;再來,金蒙兩國不安定,興朝同樣飽受創傷,亟待休養生息恢復民生國力,實不宜興兵;三是,打鐵終須自身硬,只要等自身強大了,何懼金蒙;

韓縝相信,只要給他時間,終有一天會凌駕於金蒙兩國之上,到時可以輕而易舉掃平它們。

然而,韓重不想等,也不會等。韓縝描繪得再好,也是在將來,而時間是最殘酷不可捉摸的變換,誰能確保結果一如所想?

他更願意抓住眼前的機會,咬到了嘴裡就是自己的,一步一步的達成所願。而韓縝總是想著如何增大實力減少傷亡,寄望於時間的力量,在他看來很可笑。戰爭沒有不死人的,恁是拿著神兵利器還是需要你身處戰場,有戰鬥就有風險,概莫如是。

他不相信有什麼武器能夠遠離戰場就能殺敵的,打仗打得還是人,傷亡是難免的。

當韓重下定決心的時候,沒有人能阻止得了他,面對他的固執韓縝真的要嘔血。兩人的觀念從來不在一條道上,對應敵一事,一個保守,一個主動,達不成一致。

韓縝不認為自己的想法是錯的,一邊削弱敵人的實力,一邊強大自身,這才是不傷筋動骨,也能讓興朝平穩發展的上策。唯一缺點就是需要時間,而忍耐一時很難嗎?

然而最終做主的是韓重,他已經是一言九鼎的帝皇之尊,當他下定決心的時候,再無可阻攔。

興朝建武元年,建武帝韓重登基不足一月即下令御駕親征,以報金蒙聯手滅城之仇,率領十萬大軍直奔邊關。

建武帝先是一鼓作氣連下金國兩座城池,而後遭到了金國組織起來兵力的全力抵抗,戰事逞膠著之態。

其後,金國求助於蒙古,蒙古為了保住在金國的利益,同意派兵參戰。

接下來,就是一段混亂時期,先是蒙古內亂分為兩派。有維持和平的,也有主戰的,他們一時幫金國,一時又從金國掠奪好處。

而金國則是苦苦支撐,一面應付興朝,一面討好蒙古,運氣不好時,還會兩面受敵。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晚安,快完結了,心情複雜!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好想你o(n_n)o、初淼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快樂的葉子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相關推薦:不會真有人當舔狗吧重生不當舔狗我真沒想當舔狗啊永珍天門永珍真經清穿之四爺家的紈絝嫡次子嫡次子大晉太宰海賊裡的超獸戰士我在真新鎮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