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之超級軍閥->章節

第009章 【白馬義從】(中)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劉先生只要攜這枚令牌就可以控制這支所向披靡的幽州鐵騎。”何傑激動的勸說,雙眼眨都不眨的盯著比自己高出半個頭的劉備。

三國史上大名鼎鼎的白馬義從,讓劉備不禁在心中流口水。望著手中檀木令牌,他真的有股衝動,恨不得立刻佔有這支騎軍。但是同時想到,既然軍隊是公孫瓚所建,又怎麼會因為這枚令牌而聽憑自己調遣。這事情是明擺著的,沒有公孫瓚親自下令,誰也控制不了這支勇悍的騎軍。只是奇怪的是,這麼一支騎兵,公孫瓚在邊境作戰為什麼沒有帶去?

“劉先生,以為如何?”何傑見劉備陷入沉思,以為對方在思考這件大事,當下催道。

“是個好主意,不過,行不通。門口等我。”劉備說著轉身直奔前院大堂。當其將令牌交還給公孫瓚並表示感謝時,對方頗感驚訝。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是好,頻頻點頭將劉備送至院門口。

公孫瓚回到大堂,正要責問司馬懿,對方便先開口承認了錯誤。

“在下疏忽,請主公責罰。”

“罰有什麼用!”公孫瓚沒有好氣,跪坐在席前飲悶酒,看到司馬懿不請自坐在對面,不免更加氣憤。剛才還說的信誓旦旦,把握十足,現在卻是萎了。

“在下忽略了劉備是個聰明之人,他定然是想到‘白馬義從’由主公一手建立,並不會因為他擁有刺使令牌而能竊取指揮權。這才送還了回來。”

“你還在說!劉備根本沒有率兵去打鮮卑的想法。鮮卑鐵騎六十萬,劉備趕用三千去拼?”公孫瓚越想越氣,當初怎麼就相信了這個輕狂的酸儒。

“主公。按先前在下的分析,在此國難當頭,誰率先領兵抗擊鮮卑,不論勝負,都能在朝野建立極大的聲望。在下還是建議主公親自統軍。”

公孫瓚不禁好笑。還打?二十八萬大軍剛從手裡蒸發,現在率三千過去,豈不是自尋死路?上一回可以趁亂逃回來,這一回就不一定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一時慶幸上次出征前留“白馬義從”守薊城是正確的決定,要不然也可能有去無回。他現在就剩這麼一點家當。

司馬懿自從進入州府,一直在勸公孫瓚領兵再去抗擊鮮卑。他的理由很簡單,鮮卑大滅漢軍二十八萬,這是東胡史上前所未有的勝利,面對此“豐功偉績”,鮮卑軍已然成了驕兵。兵家雲,驕兵必敗。漢軍雖然大敗,落下國恥,已然成了哀兵,但是哀兵必勝也是至理名言。

只是公孫瓚雖然是梟雄,也只是一郡一州的小梟雄,不是堪稱國賊的大梟雄,所以缺少那股執著而勇猛的“梟勁”,更缺少獨到的眼光。加上他真的是被鮮卑打怕了。二十八萬大軍在他手中覆沒,鮮卑鐵騎的剽悍已經深深的烙進了內心深處。他對上次的戰爭失敗的評價只有五個字:鮮卑不是鳥丸。

“本帥依舊不明白,你是如何肯定劉備會來幽州?”公孫瓚忽然好奇起來,因為劉備的到來他是剛得到通知的。何以面前的書生一個月前就知道?

“在下說來主公必然會相信。”司馬懿以頗神秘的語氣道。

公孫瓚冷然抬頭盯著對方,目光森然如刀子。司馬懿忙道:“直覺。”

公孫瓚正要破口大罵,北疆哨兵臉色驚駭的奔進大堂,呈上竹簡。“報!潘城失守!”

公孫、司馬二人巨懼。潘城離邊界百里之遙,加之有長城護衛,怎麼可能會失守?“烽火臺沒有示警?”

“烽火臺早已沒有駐軍。”哨兵上氣不接下氣的道。

“扯謊!長城烽火臺時時刻刻有哨軍駐守,怎麼可能沒……”公孫瓚拍席而起大怒,話吼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他突然回憶起來,長城烽火臺的哨軍在上次大敗中被鮮卑全部屠盡。如今的萬里長城烽火臺已經形同虛設,幽州境內的長城已經失去了示警的作用。

“鮮卑出動多少大軍?”司馬懿關切的問。這才是重要的核心。如果是大軍入侵,那麼鮮卑已然是撕破了和親協議,不只潘城,整座幽州都會面臨危難。

“不到一千!”哨兵肯定的回稟。

公孫瓚大怒,一腳踢翻案席。“廢物!盡是廢物!緊守城門,鮮卑騎軍不能攻城,怎麼能攻入城?”

“主公,竹簡上說什麼?”司馬懿迫不及待的問。

“這是潘城縣令受鮮卑首領指使所寫,讓小的快馬送來,讓大人過目。”

公孫瓚看到手中握著的一卷細竹簡,緊張的拆開一視,盛怒不已,將竹簡狠狠的砸在地上,立時竹片散落。“可惡的鮮卑人!竟然要屠城!”

司馬懿撿起竹片一一細看,頓時計上心頭,不禁大笑。公孫瓚冷目相對,只要對方再不停止笑聲,就立即將其拍死在掌下。

“哈哈……哈哈哈哈……你先退下!”司馬懿咧嘴笑著,絲毫不懼幽州刺史的陰冷表情。見哨兵已經退去,司馬懿拱手賀道:“主公。您崛起的大好時機終於來臨了。”

公孫瓚正在氣頭上,以為對方是在說恭維話,揮起胳膊便打,凌厲的一掌在對方面門前停住。因為司馬懿仍是滿臉笑容,更因為司馬懿曾在戰爭中出謀劃策,才讓自己逃過一劫。那時他就對司馬懿另眼相看。他也知道,對方不是那種憑空說大話的人。

司馬懿見公孫瓚收掌,立即拱手道:“謝主公不殺之恩。”之後將心中所想附其耳,聽的公孫瓚雙眼放光,心湧澎湃。

……

剛回到監獄的劉備還沒有與張飛等人說上幾句話,就被中郎府的侍衛請了去。

中郎府大堂,劉備讀完竹簡,氣憤不已。

公孫瓚見狀心中頗喜,臉上卻是顯出悲慟的表情。“鮮卑要屠城,為死在潘城的哈嘯報仇。一萬人,每天屠一千。十天之後,潘城就是一座死城。做為幽州刺史,奉皇命統轄幽州。如今出此大事,師兄恨不得立即率軍前去剿賊。但是州中事務繁忙,抽不開身。所以……”

劉備聽到前一半話就知道公孫贊的意圖,痛快的打斷道:“若蒙師兄不棄,師弟願率兵解潘城之危。”

“師弟之德,師兄代潘城百姓先行謝過。”公孫瓚鄭重的作了一揖。“鮮卑每天早晨屠殺一千,此刻已有一千無辜百姓喪命。若能早一天破城,就可以挽救一千大漢子民。所以,師兄想請你立刻出發。”

“師弟有三個請求,還請師兄答允。”劉備略一思考,拱手道。

“但說無妨。”公孫瓚爽快道。

“犯人朱金龍熟悉騎戰,師弟想請師兄批准,讓他隨我出征,戴罪立功。”

“朱金龍本為我的部屬,是名悍將,他現在困於大牢,實在令人痛惜。雖然是欽犯,但是我可以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只要能解救潘城之危,我可以向朝庭保舉其無事,還可右遷。”

“既然此時與鮮卑戰事再起,和親也就沒有了必要。所以,請師兄將送親隊伍暫扣押在府,日後再決定是否放行。”想到答應蔡文姬的承諾,劉備找了個藉口,讓私心變的公允起來。

“也可。最後一件是又什麼?”

“師弟知道‘白馬義從’是師兄的精銳部隊,是師兄的心血結晶。師弟此次出征,希望可以得到完全的任命,甚至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師兄也是將領出身,也是將軍。此點我非常理解,每個人的戰作戰策略不同嘛。你放心,出了城,‘白馬義從’的指揮官就姓劉了。你們進來吧。”

隨著公孫瓚的呼喝,堂外三名銀凱將領踏步而進,身上銀色甲葉嘩啦作響。

“‘白馬義從’共三千人,皆乘白馬,千人為一部,共三部。三部校尉都在此。你們聽著,從今日起,自你們回城之前,我的師弟,劉備就是你們的新統率。”公孫瓚指著劉備對部下喝道。

“得令!”三名將領拱手稱。接著向劉備單膝下跪:“卑職田楷、單經、公孫越參見主帥。”

鑑於公孫瓚的催促,劉備帶著三將急忙出了中郎府,約定明日天明出征。為了避免城中敵細作的偵探,取消了一切本應有的出征儀式。

望著四人先後離去,司馬懿從密室中走了出來。

“你憑什麼認為劉備此去可以救潘城之危?”公孫瓚還是有疑惑,儘管司馬懿已經說的很清楚。

“劉備統率指揮不居一格。在下曾收集他的情報加以研究,在下發現,他的作戰方式與咱們這個時代不同,應該說是更勝一籌。一言以敝之,能夠因地制宜的出奇制勝,並能調動士兵的積極性。這在去年他與黃巾的數度交鋒中都可以看的出來。”

“你專門研究過他?有這個必要?”公孫瓚總覺得司馬懿對劉備有種說不說的懼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的。因為我曾經敗在他的手中,而且不止一次。劉備最可怕的地方不是他的機智,也不是他的統兵才能,而是他的那顆包容萬物的胸襟。”

海納萬川,有容乃大。司馬懿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卻是說不出這樣的名句。因為這是後世林則徐的名言。

“如果劉備勝了,等於主公為朝庭建立大功;如果失敗,在下已經預先吩咐三位將軍,一旦失敗,絕不讓劉備活著回城。到時可以將一切責任推在死人身上。”

司馬懿感嘆這個計劃半個時辰前一切都化為了泡影,意外卻幫了他。司馬懿如此說,為的就是讓公孫瓚寬心,也為了掩蓋真實的目的。他的真實目的並不是讓公孫瓚建功立業,成為名族英雄,而是要殺劉備。因為他肯定,劉備絕不可能是鮮卑鐵騎的對手。(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聯盟:我就是上單天花板我靠授徒稱霸諸天我是燭中仙不做軟飯男三國之軍閥輪迴者蘇離路過漫威的輪迴者輪迴者之王輪迴者之六道世界金剛:開局反殺輪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