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91趙雲的家族史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蕭延嗣在收拾完豫州各地的割據勢力後,就把精力放在了整頓中央軍的兵馬上,透過收編,招募,整編等各種手段弄來的豫州軍團畢竟還是成分複雜,裡面良莠不齊。像打一些小勢力軍閥或者土匪流寇的時候這裡面的劣勢還顯現不出來,可是到了今後與中原各路諸侯爭霸的時候,這可是會要了人命了,所以蕭延嗣才會親自下部隊來處理這事。

而在整訓軍隊的過程中也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最期待的三國猛將趙雲竟然出現在了自家的隊伍裡面。那天蕭延嗣在整理騎兵軍官名冊的時候就發現了趙雲的姓名,讓他大感詫異的在趙雲姓名附近還有一個叫高思繼的人。蕭延嗣當即想到這可能就是劉辯的召喚系統氣的作用吧,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他召喚出來還是爆表出來的人物了。但是能夠進入自己的軍隊裡面那就是好事一件。

蕭延嗣抑制不住內心的歡喜:“我之前就聽聞常山郡真定縣有一人名叫趙雲,字子龍,文武雙全,曾拜師‘蓬萊槍神’童淵為師。他的龍膽亮銀槍更是一絕,十分精妙妙,能攻善守,可堪與我一敵!我原本想著有機會親來徵召,卻不想軍中事多,一直不得閒,還好這次有緣他投了我豫州軍團,我一定要把趙雲招到眼前看一下不可!”

蕭延嗣身後的典韋典惡來聽主公如此推許趙雲,心裡不禁湧起十分好勝之心。蕭延嗣想要得到趙雲這員大將並不只是他出色的武藝,更在於他有極強的大局觀和政治眼光,這是五虎將其他幾位所嚴重缺乏的,若是關羽有趙雲的政治眼光大局觀,想必也不會丟了荊州。

此外趙雲的用兵能力並不是像許多人所認為的那麼不堪只配做個保鏢,他在漢水之戰擺出空營計,顯示出他雷霆起於側而不驚泰山崩於前而不動的非凡鎮定,“為將之道,當先治心”,以此觀之,趙雲若得機會獨領一軍,他的功績絕對不亞於關羽、張飛,甚至遠勝之,怎奈劉備那廝一直把趙雲留在身邊做親衛統領,幾乎沒給趙雲獨當一面的機會,趙雲也得不到鍛鍊,所以空有斬將之名,無有破軍之功。

這一次趙雲若肯跟隨自己,蕭延嗣絕對會給他充分的鍛鍊和發揮能力的機會,會讓他成為不亞於張遼、徐晃這樣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蕭延嗣趕緊派人到軍營打探,將趙雲和高思繼叫道刺史府來。

豫州軍團的騎兵大營裡面,今天是休假日,近一個月來刺史大人嚴肅整頓各營兵馬,就算他們這支在剿匪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騎兵部隊也沒有放過。一天一小操,三天一大操這是必不可少的。趙雲參軍隊的時候可不是一個人,在老家常山郡自己也是很有名望,出師下山之後趙雲沒有急著去找兩位師兄,而是在家鄉拉起來了一直團練保境安民,幾個月前在好友高思繼鼓動下南下加入了駙馬爺蕭延嗣的豫州軍隊裡面。

?趙雲在豫州軍隊裡生活了將近三個月之久,對於這位素未謀面的駙馬爺也是大有好感。重視軍隊操練,選將任賢,軍法條理清晰,賞罰分明,儼然一副精銳之兵的典範。他趙雲自此一點也不後悔投效豫州軍。

趙雲見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便翻出了家父留下的兵書研讀。他趙氏家族祖上也是出過大人物的,據家中祖籍記載他們這支曾經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後人,而他們的直系先祖就是長平之戰敗於秦國大將白起的趙括。俗話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趙雲的先祖趙括因為長平之戰敗於白起,不僅導致自己死於敵人劍下,也損失了趙國四十萬最後的精銳之士,最後導致國家被滅。也讓他趙括得了一個‘紙上談兵’的名號。

歷史總是勝利者來書寫的,以上都是司馬遷書寫史記以來的傳聞。其實真實的歷史內容和這個有很大的誤差。趙雲在翻閱家族族譜的時候就曾經仔細閱讀過這場放生在戰國末年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的秦趙之間的生死決戰。裡面就詳細記述了當時發生的一切事情原委。

公元前265年,秦採納范雎的建議,開始實施著名的“遠交近攻”之策,對韓國大舉進攻,相繼佔領了韓國的少曲、高平、南陽、野王,並阻斷了韓上黨郡與韓國本土之間的聯絡。韓桓惠王知上黨必不保,索性獻上黨與秦以求和自保。然而正如上一節我們提到的,上黨人寧死不歸秦國,太守馮亭想促成三晉聯合抗秦,於是拒絕王命,反將上黨獻給趙國。這一下可給趙國君臣出了個難題:不接受上黨,上黨是軍事要地,白送上門的肥肉不要,被秦國佔了去可就失去了地利;接受上黨,那就是虎口奪食,必定與秦國正面衝突,更有人認為馮亭獻上黨是嫁禍於人,想挑起秦趙之爭。趙國群臣分為兩派,相爭不下。最後趙孝成王採納了強硬派--平原君趙勝的建議,派兵接收了上黨。至此,戰事已不可避免。

當時趙國軍事人才著實不少,有趙奢、廉頗、趙勝、李牧、樂毅、田單等等。長平戰時,趙奢已死,其子趙括年少成名,在軍中頗有威信,代替父職。廉頗不必說了。平原君趙勝長處一是後勤,二是外交,指揮作戰卻並非趙勝所長。李牧倒是能征善戰,不在白起之下,但李牧防備北方匈奴等少數民族入侵,責任重大,分身乏術。樂毅過去戰績輝煌,但其時已經年老有病,無法出征。田單也是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但田單本是齊國人,其時剛到趙國不久,雖然頗受趙王禮遇,被拜為相,但畢竟還是一個客卿的身份,難以服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農曆四月,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命令廉頗迎戰,廉頗率軍對秦軍展開進攻。趙國軍隊擊傷了秦軍的偵察兵,秦國軍隊的偵察兵斬殺了趙軍的裨將趙軍數戰不利,趙國的主將廉頗依託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營壘,以逸待勞,疲憊秦軍。任憑秦軍屢次挑戰,趙兵都堅守不出去應戰,因此,趙孝成王認為廉頗堅壁不出是膽怯的表現,幾次派人責備廉頗。

實際上,廉頗準備以以逸待勞的方式首先挫殺秦軍的銳勢,然後等待有利時機再出擊。而兩軍長期相持,對於遠征千里的秦軍來說,實際上意味著走向失敗。秦軍歷來善於突進急擊,只有速戰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勢一旦受挫,往往就會導致士氣的凋敗和進攻實力的摧折。秦軍主將王齕長期求戰不得,秦軍所面臨的高山夜寒,糧草不繼,士卒病傷等不利條件,都使他為久困長平而深深憂慮。

秦國丞相范雎又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施行反間計,並散佈流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的軍隊數次戰敗,又反感廉頗堅壁不敢戰,將秦國的反間計信以為真,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諫阻,派趙括去接替廉頗為主將。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農曆七月,趙括統率一部援軍來到長平,接替廉頗為主將。趙括到任後更換部隊將領,改變軍中制度,又一改廉頗的作戰方針,主動出兵進攻秦軍。秦昭王得知趙括代替廉頗擔任主將後,便暗地裡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改命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令軍中嚴守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殺勿論。

在趙括出兵進攻秦國軍隊的時候,白起命令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趙括不問虛實,就命令趙國的軍隊乘勝追白起擊,一直追到秦軍的營壘,但是趙國的軍隊無法攻破堅固的秦軍營壘。白起命令一支2萬5千人的部隊突襲到趙軍出擊部隊的後方,截斷趙軍的後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白起又派出輕裝精兵向趙軍發動多次攻擊,趙軍數戰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壘,轉為防禦,以待救援。

秦昭王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被截斷,就親自到河內郡(今河南沁陽及附近地區),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並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運。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農曆九月,趙軍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將剩餘的趙軍組織成四支突圍部隊,輪番衝擊了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於是,趙括親帥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

趙國軍隊因無主將指揮,二十萬士兵向秦將白起投降。白起說:“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於是白起用欺騙的手段,命令秦國軍隊將趙國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45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秦軍也傷亡大半,國內空虛。

當我們回到那個時間段上來縱觀長平之戰,趙括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過錯:皮牢趙軍未能控制沁水十分可惜,趙軍自此就失去了獲勝的機會,只能轉而求自保。而後來趙軍的失敗,原因無非是兩點:一是糧草不濟,二是兵力不足。

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關鍵戰役,秦國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趙國的趙括卻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柄。成王敗寇是歷史鐵律,作為失敗者的趙括揹負罵名無可厚非,可歷史非身處其中不能感同身受,趙括其實並不是不堪大用的紈絝子弟,他的失敗也自有其苦衷:其實,秦強趙弱是當時總的形勢,趙國最後的失敗實際上是一種必然,趙括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