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86馬超的羅馬軍團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馬超不負父望,憑藉著自己嫻熟的騎術,以及過人的武藝,讓這支精銳之師的戰鬥力更上一層樓,變成了縱橫西涼的虎狼之師。在涼州境內幾乎所向披靡,殺的羌胡、匈奴、鮮卑等異族騎兵聞風喪膽,見到馬家軍的旗號就潛逃遁走,無人敢與爭鋒,一舉奠立了馬家軍在涼州的統治地位。

馬超之所以能夠讓這支精銳之師戰鬥力暴增,就在於把弓騎兵變成了槍騎兵。在馬超掌控了這支部隊後,逐漸的放棄了弓弩,改用特別製造的長標鐵槊當做武器。一種長約一丈,重量在十七八斤左右,其形狀跟劉辯穿越前的標槍大同小異的長槍。

作戰之時,這支隊伍憑藉著嫻熟的騎術策馬馳騁,然後藉著戰馬高速衝刺的力量。將手中的長標鐵槊向前投擲出去,最遠能夠達到五十丈左右的距離。一般的士卒也能擲出四十丈開外。

雖然標槍的射程不如弓弩,但其優勢在於自身重量大。衝擊力強,殺傷力遠超弓弩。有時候士兵中了弓箭,甚至中了好幾箭之後還能帶傷作戰,但倘若被這種長標鐵槊射中,基本上就是透胸而過,當場斃命的下場。

在歷史上,馬超之所以能夠在潼關殺的曹操割須棄袍,就是靠著手下這支槍騎兵強大的戰鬥力。面對著曹操手下密集的步卒,這支槍騎兵完全就是在收割人頭。一支標槍投擲出去,有時候會像扎蛤蟆般一下子穿透好幾個,直接殺的曹軍士氣崩潰,望風披靡。最後幸虧夏侯淵率兵來援,否則長安以西將不再為曹操所有。

在雙邊馬鐙逐漸普及後,馬超把這支兩千人的虎狼之師擴充到了五千人。有了雙邊馬鐙的協助,騎術稍微差一點的西涼士兵也能夠做到在馬上開弓馳射,投擲標槍。這幾年下來,這支槍騎兵逐漸成為了馬騰手中最為依仗的王牌軍。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不會暴露出自己的底牌。

讓我們回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在中國西部的西涼高地上,正活躍著一支剽悍的軍團,他的首領就是後來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馬超。他的軍隊戰法與中原軍隊迥然不同,甚至與同為西涼軍系的董卓也頗有差異。

董卓軍重騎兵,而馬超軍以步兵居多,這與演義裡和大家通常對馬超部隊的認識有些不同。但是它的戰鬥力卻往往在剽悍的西涼騎兵之上,這和他的獨特作戰方法有很大關係。而這種獨特的作戰方法,又彷彿昭示著馬超軍團和同一時代稱霸歐洲的羅馬軍隊,存在一種潛在的關係。

第一,魚鱺軍陣,馬超的軍陣與眾不同,衝擊前要用巨大櫓盾做簡易城池,前軍是密集的盾牌兵,其盾牌(稱為“櫓盾”)的強度和重量都遠超一般軍隊,對弓箭防護極佳。其部隊作戰隊形是擺成一個個方陣,擺成陣型以後可以互相掩護,錯落有致。使曹軍賴以取勝的騎兵只能在邊緣掠殺,目標很大的騎兵還要隨時遭到標槍的襲擊。

馬超的騎兵全是輕騎,配置與步兵分開,不作為主力,而是作為奇襲隊使用,從步兵陣中突然殺出,才能有一舉突襲曹軍指揮部的精彩戰例。這樣的軍陣,正類似於古羅馬前期使用極為廣泛的希臘密集軍陣。

第二,標槍長弓。漢法嚴格禁止十石以上弩出關,馬超軍團不尚弩而尚弓,對抗曹軍要倚仗長標鐵槊,且以脫手長標為特色,多用鐵槊,注意是鐵槊而不是中原慣用的馬戟,他們放棄了戟的啄、鉤、砍三種功能而單取其強大穿透力,正是利於投擲。

儘管西涼冶煉業不發達,但是羌人有用銅的習慣,含鉛量高的青銅(漸漸淘汰但是高產量的兵器材料)正是製作標槍頭的材料。對於密集的曹軍往往產生一標連傷數人的殺傷效果(袁闊成的評書曾經吸取過這一點:西涼小校的飛標帶撒手,嗖,可憐曹兵,一標能穿三四個,象扎蛤蟆一樣。)

這種脫手飛標頗為類似古羅馬的投槍,確切的說,就是斯巴達克斯和羅馬軍團在臺斯拉河畔死戰時使用的兵器。它的自重大,殺傷力強,對於當時甲冑簡陋的輕裝軍隊(對於弓箭有一定防禦性)攻擊力遠勝弓弩。當時的戰鬥,連中數箭死戰不退的場面時有所見,中標槍者則立即失去戰鬥力。比之現代,就是槍榴彈與步槍子彈的區別。難怪曹軍望風披靡。

其他,馬超軍隊帶有古羅馬軍隊影子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瑕萌關之戰的主將壓陣徐徐退去,正是古羅馬軍隊交錯掩護撤退的絕技,廣撫西涼時期,馬超的軍隊以此不止挫敗過多少次蠻族的襲擊,連見多識廣的劉備也不免讚不絕口。

西涼軍隊的編制為部,比如韓遂部下為八部,一部約5000名戰士,正是和古羅馬軍團的編制相符。以此計算,渭南之戰馬韓聯軍總人數在7-8萬之間,也與歷史比較相符。

那麼,馬超的軍隊怎麼會出現古羅馬軍團的影子呢?

談到馬超軍團的古羅馬化,要從斯巴達克斯大起義開始了。這起波瀾壯闊的大起義以軍事天才斯巴達克斯的戰死失敗而告終。鎮壓斯巴達克斯的就是以富有和貪婪而著稱的古羅馬前三雄之一,西西里總督克拉蘇。

前三雄的時代,安東尼和龐培虎視眈眈,老謀深算的克拉蘇深知漁翁得利的三味,所以沒有捲入權力鬥爭的漩渦,而是率軍出征東方,準備透過征服所謂的蠻族獲得威望,兵源並等待安、龐兩敗俱傷的機會。

克拉蘇可算機智,唯一沒有想到的是身經百戰的羅馬軍團卻在和東方遊牧民族的作戰中大敗虧輸。這是一場羅馬軍隊所完全不熟悉的戰爭,和飄忽剽悍的東方騎兵相比,羅馬軍團更需要依賴大量的專業的物資實施作戰,例如甲冑,武器,糧草等等,深入中亞草原的羅馬軍團顯得脆弱而遲鈍,儘管如此,自負的克拉蘇認為羅馬軍團依靠堅毅的精神和紀律性必將取勝。他顯然低估了東方遊牧民族視死如歸又熟悉武器的特點(中國對匈奴也是一樣)。

結果,在帕提亞草原的混戰中,克拉蘇和波斯的名王居魯士一樣慘敗身死。但克拉蘇的部下並沒有全軍覆滅,他部下的第二軍,第三軍殘部(羅馬軍制軍團組成軍),敗回羅馬,而第一軍的部隊被割斷,只好向東方前進,它的統帥是克拉蘇的兒子普布利烏斯。

這支遠離祖國的軍隊流浪東方,輾轉之後一度成為匈奴的僱傭軍,人數大6000。在漢徵匈奴的戰役中,匈奴軍戰敗,這支善於擺魚鱗陣的軍隊戰敗被俘。當時的漢政f相當開明,在西域都護陳湯和甘延壽的要求下,對這支文化迥異的軍隊給予了極為寬大的處理。

漢政f允許該軍自行築城駐紮,並為大漢保衛邊防,相當於西方保護國的地位。羅馬人在河西走廊西端建立的自己的城市,名叫驪靬。而這裡,正是後來馬超屬地的中心地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八十年代曾經在驪靬舊城出土了若干與羅馬駐軍有關的文物,包括將軍法場的高大立柱,青銅的短劍等。當時的河西走廊水草豐美,羅馬人能夠很好的生息,驪靬曾經參加過班超徵西域的多次戰役,可以想象其嚴謹的戰鬥風格和獨特的戰法與散漫的其他半開化民族形成了鮮明的照。並且將其軍事風格逐步滲透到了以西域都護府為主的漢軍之中。時至今日,仍有一小部分羅馬後裔生活在當地一個名叫者來寨的小村落中。

隨著氣候變遷,民族融合和漢末邊防制度的崩壞,驪靬大約在公元2世紀廢城,其人民星散,不過根據後來十六國的歷史來看,可能還有一部分西遷孓遺下來,不要小看這6000人,徐福的三千人登陸日本,就使日本近畿地區人口在神武時代(日本人稱徐福年號)身高驟增20釐米。這樣一個種族集團在區域性讓對於人種也可以產生影響,更何況軍事思想了。

馬超軍隊和董卓軍隊的區別,在於董卓軍隊實際以涼州東部的東漢正規邊防軍為主,加上少數民族的騎兵,所以受到匈奴等遊牧民族軍隊的影響較大,注重騎兵和機動,這在當時極為出眾,並且發展成了中原(後來的魏國)軍隊的主要風格。

而馬超的軍隊則不然,他依靠的主要是涼州西部的世襲土豪,與西域等靠近西方文化的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經過了董卓和李郭之亂,西涼的漢族軍事人才大部東遷,內地的影響減弱,已經不存在建立一支傳統東方軍隊的指導力量。所以在馬超建立軍隊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當地化的西方軍人後裔。

馬超軍中多高鼻深目者,恐怕不只是西域少數民族。也吸收了他們的作戰方法,而古羅馬的軍事思想,也是這支武裝最可仰賴的正規軍隊作戰方法。可以說從建軍思想上,董卓軍隊是一枝重視力量型的軍隊,而馬超的軍隊,是一支重視技術型的軍隊。

馬超軍隊,也的確具備使用這樣作戰方法的本錢。西涼健兒是當時身體最好的中國軍人,也只有他們,才能夠有效的使用需要極大膂力的標槍。馬超軍的盾牌,名為“櫓”,實際上就是斯巴達希臘式盾牌的翻版,這種盾牌高度達到1.7米,寬度80公分,除了前進的時候,兵士基本都是把盾牌立在地上作戰,如同一座工事。推進時則如浮動的城池,弓箭根本拿他們沒辦法。曹軍大概在中原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軍隊,極不適應,所以一交手就連連失利。但是馬超軍隊輕視射術的結果就是許褚保護曹操跳水的時候,沒有有力的遠距離攻擊兵器。他們的輕便弓箭無法置曹操於死地。如果再近一點,老曹早就讓標槍紮成刺蝟了。這樣一支軍隊打擊周邊那些散漫的少數民族當然不在話下,難怪馬超被羌族尊為神威天將軍。

馬超軍隊獨特的風格問題,其實史界早有論點,可是一直存在爭論,連當年繪製三國演義連環畫的時候都有人提出馬超的軍隊應該按照歐式畫法,這當然是不能為當時的局勢所接受的。但這個意見卻留下了一點尾巴,如果您仔細看連環畫中馬超的畫像,你會發現他的盔甲和絕大多數將領都有點不同,如果您再比較一下伊利亞特裡阿喀琉斯和安東尼的盔甲,就會發現,那裡面原來暗藏著古希臘羅馬甲冑的影子。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