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694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叮咚……檢測到謝安先後攜帶五弟謝石和侄兒謝玄出世。謝石四維能力值武力82,統率88,智力95,政治95。”

“謝玄四維能力值武力98,統率97,智力88,政治72。謝石和謝玄的出世都是系統規則作用,而攜帶兩人出世也是因為特權召喚人物謝安四維最高沒有達到99的補償”

“再來……繼續召喚,一次過夠癮!本宿主決定使用100個愉悅點進行召喚,抽取一名武將,請執行!”

“叮咚……宿主選擇使用100個愉悅點進行召喚,可獲得一名武力或者統帥值在95105之間的人才一名。系統馬上執行召喚,請宿主稍等!”

“叮咚……恭喜宿主獲得五代第一明君、後周世宗皇帝柴榮武力92,統帥97,智力97,政治98。並且附帶後周太祖郭威。郭威當前植入身份為樞密副使郭嘉之兄,而柴榮則是郭威的養子,今年二十四歲。目前郭威、柴榮俱都追隨郭嘉為朝廷效力!”

“叮咚……檢測到郭威四維能力值武力97,統率95,智力95,政治90。”

沒想到竟然把柴榮、郭威這兩位後周的開國皇帝召喚出來了,而且也是他們給趙匡胤打下的江山。同時劉辯也看出來了系統君對柴榮聽偏心的,從最開始出現在召喚名單中,四維能力值就持續增長,達到了如今全體過92的水平。

而現在柴榮和郭威父子的出世,正好利用這二人向趙匡胤一家子復仇,說不定還能觸發隱藏劇情呢。當初柴榮死後,趙氏兄弟欺辱你的遺孀兒女,此時不去復仇,更待何時?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堪稱照耀黑暗時代的一顆璀璨明星。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

在位時,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於休養生息。在文化上,延聘文學之士,實行考試制度;重視國家的藏書和文化建設。曾多次親臨史館視察藏書情況,見藏書太少,便下詔採取激勵政策,欽定凡獻書之人,均給以優賜。聚而又校,選常參官30人,對所藏圖書進行校讎、刊正、抄寫,並令在書卷末署校書名銜。為後周國家藏書奠定了基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柴榮辦事謹慎,虛心求諫,他曾極為誠懇地專門下詔要求群臣儘量上書言事,還點名讓20多名翰林學士都寫兩篇文章:《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這種命題向眾多朝臣徵求治國之策的做法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而且他也絕不是譁眾取寵,只作作樣子。在認真審讀大臣的建議後,他欣然採納了大臣王樸《平邊策》中“先易後難“的主張,以此制定統一大計,付諸實踐。

柴榮凡事率先垂範,甚至事必躬親。他先後五次親自領兵出征,每次都親力親為,戰鬥在第一線。有一次,柴榮率軍打算從水路進攻南唐,但有段河道無法疏通,將領稟告說河道一旦被掘通,河水必然倒灌,所以無法安全施工。柴榮親便自前去察看,幾天後傳下手諭,竟然有詳細的施工方法。工匠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大軍得以出征。

柴榮死時年僅39歲,有人說他的早逝是因為做過一些不近人情的事,受到了上天的詛咒而折了壽。其實,事必躬親的作風才是他耗盡心力的致命殺手。

在位短短的5年間,他清吏治,選人才,均定田賦,整頓禁軍,限制佛教,獎勵農耕,恢復漕運,興修水利,修訂刑律和曆法,還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佚書,雕刻古籍,大興文教……做出了許許多多超越前人、啟迪後世的非凡之舉。

人無論精力多麼旺盛,畢竟還是肉體凡胎,經受不起年復一年的日夜操勞。終於,在公元959年6月29日殘陽如血的日落時分,因連年征戰、積勞成疾的柴榮,帶著他的抱負,帶著他的遺憾,永遠離開了人世。

在當時中原如此紛繁復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柴榮不僅有可能更早地實現國家統一,而且極有可能收回幽雲十六州。

以兵變方式奪取後周政權的趙匡胤,只不過延續了柴榮的統一程序,延續了後周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宋朝對待商業的態度、優遇文人的政策,均與這位商人出身、勤勉務實的君主有著直接關係。柴榮處理宗教問題的策略、發展商業和城市等方面的做為,不僅深深影響了有宋一代,而且開啟了中國走向商業文明和市民文化的先聲。

柴榮雖然未能實現為君30年、掃平天下的願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決定了他必將成為結束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

面對歷史,人們往往更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神武雄略的一代英主周世宗柴榮做好了掃平天下、開創盛世的一切準備,卻英年早逝、功敗垂成;宋太祖趙匡胤延續了柴榮制定的策略一統天下,結束了兵禍連年、饑饉遍地的亂世,迎來了文化燦爛的趙宋之世。

中國歷史上有四次“禁佛“事件,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禁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唐武宗李炎以及後周周世宗柴榮禁佛,被後人統稱為“三武一宗“四次“滅佛“。自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起,後周世宗開始排斥佛教的一系列政策。是五代唯一對佛法排斥的一次。

柴榮詔旨頒佈後,廢佛之風席卷全國,當年就廢去寺院30,336所,僧尼還俗者大約6萬人。除重點保護寺院外,一律停廢。禁私度僧尼,禁僧俗捨身,並下詔毀銅佛像以鑄錢。只留下前朝帝王有賜與匾額的重點佛寺,其餘寺院一律毀去。

又對僧侶條件嚴格限制,必須要會背誦一定卷數以上的佛經並取得尊長同意,才能出家,否則犯罪。且禁止一切當年佛教徒“自殘式佈施“(斬斷手腳、以熱油燙臉等)明志的風氣,最後,廢去佛寺30336所,還俗61200僧。全國寺院僅餘兩千所。

當年有檀越銷融銅錢以鑄佛的風氣,周世宗反其道而行,即下令毀滅天下銅製佛像,要銷燬佛像以鑄造銅錢。世宗限定民眾於五十日內繳納,官府收購。只要家藏五斤以上的銅佛而不繳納,則判死刑。一時天下佛像幾滅。

隋文帝楊堅篡了周武帝宇文邕的家業,趙匡胤篡了柴榮的家業,人家隋文帝楊堅統一天下,開創開皇之治,別看人家大隋二世而亡,起碼沒有遭受異族入侵,再看看,趙匡胤,不但沒有統一天下,雖然宋朝沒有二世而亡,可宋朝太給我漢民族丟人了,大隋短暫而絢爛,大宋長久而丟人現眼,宋太祖重文輕武,致使整個宋朝被異族輪流著打,說明宋太祖婦人之見,遠不如柴榮的雄才大略。

從漢民族自身的發展角度講,真正影響近千年歷史的關鍵人物,並不是趙匡胤,而是柴榮。柴榮的死對近千年歷史才是最具影響性的,柴榮不死,趙匡胤兵權奪位的可能性是零。

無法理解為什麼命運之神偏偏在這個時刻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哪怕再多給柴榮五年時間,他也有足夠的能量改變歷史。柴榮在他短短五年半的鐵血生涯中,幾乎戰勝了所有的敵人,卻唯獨沒有戰勝命運。這是天意!

柴榮太累了,六年征戰勞苦,很少有時間休息,操勞過度,最終一病不起,遂成千古遺恨。在他的人生即將達到頂峰時刻,命運給柴榮,以及中國歷史開了一個苦澀的玩笑。

這個不應該出現的玩笑,直接葬送掉了一個幾乎可以媲美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偉大時代,直接改寫了中國近一千年的歷史。

從此,漢民族崇文廢武,血性越來越少,漢唐以來奔放大氣的民族性格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內斂保守。當一個民族失去了對外開拓的血性和霸氣,在歷史的泥沼中不斷沉淪,等待這個民族的,只有毀滅。近千年來,漢民族的數次亡天下,已經證明這一點。

可以說,發生於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的這次皇帝意外駕崩事件,是中國歷史自公元後以來第二個千年中最大的不幸。有些觀點指責中國古代的民族主義,但如果沒有偉大的民族主義者,誰來保護我們的文明?誰來保護我們發展的成果?指望敵人發善心嗎?這是痴人說夢。

人只有自強,才能自立,國家要生存發展,也只能依靠自己。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中,永遠不要相信道德對一個利益集團的約束,這是絕不可能的。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鐵血自強。用刺刀,而非道德,來爭取自己需要的利益,除此之外,別無二法。

柴榮是一個漢民族主義者,他無法容忍漢人的傳統領地被契丹人佔領。在他生命中的最後半年,他親自率領一支漢族北伐軍,浩浩蕩蕩的殺向幽燕。但遺憾的是,在柴榮兵不血刃收復三州十七縣,準備向幽州發起最後的總攻時,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他卻突然病倒了。柴榮無奈之下,只好撤回本土。

一個多月後,柴榮含恨死於東京開封的萬歲殿。半年後,趙匡胤發動了著名的陳橋兵變,取了天下。一個偉大的帝國,一個偉大的千古一帝,就這麼在歷史的無情安排下,夭折了。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