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635袁崇煥投唐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當東邊山頭上第一線陽光升起時,從天空俯視下去,整個渤海城外屍橫遍野,夏軍的大寨幾乎被夷為平地,軍旗、刀槍武器散落一地,許多大火過後的帳蓬還飄著嫋嫋的青煙,那種狼藉的慘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渤海城北面城牆之下,卻圍著一片黑壓壓的馬群。

?徐庶和房玄齡卻顯得精神抖擻,連城中的百姓也全部被發動起來,四處打掃戰場,焚燒屍體,搜尋潰兵,衛疆看到徐庶從不遠處經過時,臉頰上的鬍子一抖一抖的,手提著一把佩劍,正緊張有序地指揮著渤海郡的軍民,那神情依然掩飾不住的帶著激動。

回想昨夜的情景,自己利用鐵蒺藜炸開北邊寨門之後,再用攜帶鐵蒺藜或手雷的幾十匹戰馬開路,第一時間把北邊大寨炸成了人間煉獄,但當時中營還沒有被波及,便是那種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狂轟亂炸之一下,袁軍依然在中營組織起了近萬大軍,若不是袁世凱和袁崇煥先後棄城而逃,陳誠被殺,怕是勝負還難料呢。

房玄齡首先通報了昨夜一戰的戰果,根據目前初步統計,昨夜袁軍陣亡和被俘虜的人數就有兩萬之多,同時讓坐中眾人興奮不已的是,經過清點,這次竟繳獲兩萬一千餘匹膘肥體壯的戰馬,刀槍盔甲無數,光是這些繳獲就足以抵值大漢一個州的賦稅收入,當然,最要是那兩萬多匹戰馬值錢,如今上好的戰馬近三百貫一匹。還是有錢未必買得到呢。

劉辯也慶幸,昨夜總算及時組織人手將戰馬收攏,這才留下了這些,可惜了,還是有半數被袁軍逃散之時帶走了。可眾人聽了房玄齡的統計結果後,倒是沒有多說什麼。高覽的屍首還是在人堆中被找了出來,此時已經被亂馬踩踏,毀得都不成樣子了。

“派人將高將軍的屍首焚燒後,收集好骨灰送到他的老家安葬了吧!”高覽的死到沒有給劉辯造成什麼大的感觸。不僅是高覽投降自己沒多長時間,也有群豪亂入的世界這位所謂的河北四庭柱已經下滑到了路人甲的地位了。

“陛下,我們只得到了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三人的屍首,袁崇煥父子已經逃跑,請問還繼續追擊嗎?”文鴦用馬車拖著三具屍體向天子報告,倒是對沒能夠擒獲袁崇煥懊惱。

“算了吧,先將這三人的屍體和高覽一樣,焚燒之後送到他的家人那裡,讓他們好心下葬。他們能夠不甘受辱自盡而亡算是條漢子。”連續看到四五位算得上歷史名人死在自己眼前,劉辯更加麻木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攻克下渤海城後,劉辯也沒有急著就入城,畢竟還不清楚城中的袁氏餘黨清楚乾淨沒有,萬一弄出一個事變的話,還可真是夠自己喝一壺的,所以劉辯只是調了一部分兵力進駐城中,同時為了照顧關羽軍中的看法,其中部分人馬也是來源於關羽兵團。

從渤海城中逃亡出來的袁崇煥父子和祖大壽一部人馬大概有三四百號人,當時他們走的及時,守禦的西門還在他們自己人手中,因此帶上的錢財和糧食也很充足。袁崇煥一行人也是老行伍了,十幾年的戎馬生涯下來,對於野外生存的能力朝其強悍。花了兩天的時間,袁崇煥一行四百多人且行且歇,再到了幽州境內的雁門郡才停下來。

自從上次公孫瓚被袁紹北伐毆打了一遍,丟掉了幽州西部控制權後,雁門郡地界的駐兵就已經是大量削減,沒過多久公孫瓚和劉備均在東北遼河地區被唐軍所敗,損失更是不輕。急於保住老巢的公孫瓚只得將幽州其他地區的兵力大部分抽往遼西駐防。所以四百號人還是袁軍打扮的袁崇煥才可以在雁門郡地區來去自如。

雁門郡的飛狐縣,袁崇煥,袁承志,祖大壽三位關寧鐵騎的領導人聚在一起開會,商議今後他們的去向,面臨冀州大佬,汝南袁氏最後一塊割據勢力,如今面臨魏州曹操和金陵中央政府的聯合圍剿,已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袁紹的二十萬主力被曹操,李靖完全牽制在了冀州。原先收復的朔州也被洛陽大軍佔領,北部的幽州刺史公孫瓚雖然被李唐重挫,可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封鎖住袁氏北逃還是有能力的。

袁崇煥他們四百人停駐在飛狐縣一處驛站之中,雖然是敗軍之像,可是這一支袁軍最為精銳的騎兵還是保留著出色的軍隊本色。缺少錢財購買肉食,他們就一路清掃了幾個山寨流寇,又入深山狩獵,捕獲動物做食物,日子倒也過得悠閒自在。反正雁門郡的幽州軍也不去理會他們,只要不進攻幽州。

隔壁廚房裡正在有廚子打理捕獲到的野豬肉,還從雁門郡中採購了不少米麵果蔬,當然這些廚子也都是從雁門郡裡面來抓來的。有了吃喝和軍餉做底,這支關寧鐵騎才不至於兵變解散,而當前卻是找出一條求生的辦法解救困境。

袁崇煥作為關寧鐵騎的創始人和領導者,在軍隊中威望最高,如果沒有他的點頭,任憑袁承志和祖大人那位也無法將部隊拉走。深知袁紹滅亡在即的他第一個想法就是回到幽州遼西郡老家,重新在那裡募集家鄉子弟兵,整編關寧鐵騎,而投靠的物件正是日益衰敗的幽州刺史公孫瓚。而他的理由便是北方四家勢力當做,也唯有公孫瓚和他有交情,又是老鄉,而且最需要勢力相助。

袁崇煥的想法提出來之後,祖大壽倒是沒有說什麼話,倒是他的兒子袁承志極力反對。說公孫瓚自己都是朝不保夕,保不定哪一天就被劉辯,曹操和劉備三家給瓜分了,我們遼西袁家計算要做二姓家奴也要找個實力強大的後臺才行,不然的再一次投降的話不就是三姓家奴了嗎。

袁崇煥深思熟慮之後,想的也是,那就反問兒子你又是想找哪家人。面對老爹的詢問,袁承志立馬給出了答案:遼州刺史,樂浪郡王劉備劉玄德。

袁承志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劉備作為以白衣起家的諸侯,即使頂這個大漢宗親,天子師兄的名號,再加上和金陵天子聯盟,在東北之地打下了一塊不小的基業,可是相比起幽州公孫世家,當地幾百年的地頭蛇來講,自身基礎很不穩定。而恰好他們袁氏就是遼西郡的土著豪紳,為了堅實自己的基業,劉備就需要他們袁家的投效。

當然袁承志想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被祖大壽給否決了,就連他的父親袁崇煥也不同意他的看法。劉備是個落難的漢室宗親不假,可是此人執政策略和劉辯大象今天,雖然都很重視世家精英的效忠,卻不依仗世家,不然的話劉備也不會學起劉辯的樣子,廢除了察舉制度,而專注於科舉取士招攬人才。

而這還是袁崇煥反對袁承志的看法,祖大壽卻是從劉備中樞集團的那些組成者的身份來看的。劉備的軍事頭目裡面。以他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堂弟劉裕,劉武周和親信死黨來護兒,石亨,樊忠,陳到為基幹,其他的都是中下級軍官。而文官系統裡面也都是從中來逃難到關外的房玄齡,于謙,范仲淹,施琅,管寧,邴原諸人。而這些人都是位居劉備集團的高階文官,他們的同時身份都不是出自幽州本土世家。

“那我們去投曹孟德怎樣?”連續兩個靠山被否定,祖大壽也賴不住了,又重新提議了一個人。

“算了吧,我們和曹操可沒有什麼交情,之前還數次交手呢,曹操的族弟夏侯淵還是我給打傷的。這可是一筆不小的結怨,夏侯淵是曹操最為倚重親族將領,為了他的想法,曹操就算收納了我們袁氏,恐怕也不會給予什麼有權位的官職。其實兒子最想要投考的還是兵威越來越盛的中央軍!”

“父親和祖叔叔先不要質疑我的想法。雖說我斬殺了漢將高覽,可惜此人只是個降將,加入漢軍不過一月時間,和漢朝高層又無聯絡,遠不如曹操軍中的夏侯淵重要。而且我們在幽州又有關係,投降中央軍定有所收穫。”

袁承志還志得意滿,以為自己的說辭可以讓父親下定決心,卻不知道自己的老爹之前的一番話完全是為了來套取他和祖大壽的心中想法而已。

“你們可還記得我之前的好友吳襄,如今他已經是李唐太子李建成坐下的侍中了。上個月前他多次給我密信,讓我帶著關寧鐵騎投效李建成,你們說這可否是個很好的選擇?”袁崇煥說這話的時候連語氣都變了,沒有那種商量的語氣。

“這個嘛?恩師,我倒是同意,但是要遠離中原老家到漠北草原去,恐怕下面的兄弟不一定都說得通喲?”祖大壽看到袁崇煥野狼似的眼神,嗓子裡那句容我考慮一下都不敢講出來。

“這用不著你擔心,其實我在進駐渤海城的時候就向吳襄發出了私信,讓他派人在陰山東部的受降城接應我們。再說了你們可能不知道,如今的李唐王朝已是草原強國,擁有控鉉之士百萬,疆土比起整個中原諸侯的都要強大。那李淵乃是天命所歸,我看等不了幾年,整個中原也將會是他李淵的疆土吧!”

袁崇煥就連這種馬屁話都說了出來,看來他真的是投效李唐的心思是決定了。作為兒子的袁承志和老部下的祖大壽根本沒有資格去反對,就算他們抗拒也無法讓袁崇煥回心轉意。收拾好行李,吃了最後一頓在中原的飽飯。袁崇煥遂帶著袁承志和祖大壽並四百關寧鐵騎出了雁門關,奔赴漠南草原而去。

處理完渤海郡的事務,劉辯就一直在此處停留不前,而關羽補充完了軍需之後,則是北走去堵截袁軍北逃的士卒,同時還肩負起掃蕩幽冀邊區的任務。劉辯也應諾了給俾斯麥的承諾,當即任命他為渤海郡太守,同時兼管河間郡的政務,而狄青則是被授予滄州都督的職位,負責整訓,招募兵馬,屯駐滄州二郡。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