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554推到張家女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陽城外有一條寬闊的河流叫做水,歷史上的典韋、曹安民、曹昂都是戰死在這一帶。春、夏、秋三季,陽河水氾濫,將南陽大地與陽南北隔開,想要來往兩地,必須經過擺渡。因此這陽縣還有個別名叫做“擺渡”縣,而這鐵巴鄉就坐落在水南岸。

此時已經是寒冬臘月,冰凍三尺,數百匹駿馬輕而易舉的從冰上過了河,一直來到了鐵巴鄉。

聽聞救災隊伍到來,鐵巴鄉鄉長急忙帶領了部分鄉民出來迎接,並且簡要的介紹了一下鐵巴鄉的疫情:“回陛下的話,鐵巴鄉有居民兩千餘人,大部分都是篤厚善良之輩,卻也不乏無賴之徒!”

“這次突然暴斃的就是這些無賴之徒!”旁邊有鄉民幸災樂禍的附和,“其實這樣的害群之馬死了才好,天降瘟疫,說明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劉辯頓時來了興趣,翻身下馬與鄉民閒聊:“這次瘟疫死的竟然是無賴之徒,倒是奇怪?諸位鄉鄰說說,怎麼個無賴法啊?”

聽了天子的詢問,當下眾鄉民紛紛圍上前來,把天子圍攏在中央,訴說起了這夥無賴之徒的惡行。

“這些人好逸惡勞,啥事也不幹!天天吊兒郎當的靠著我們鄉長與大夥兒養活……”

“吾等要是不養活他,就會被肆意辱罵,要多難聽就多難聽!”

“吃白食也就算了,這些人還經常幹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罵娘的勾當。吃完就罵,吃好也罵,吃孬也罵!”

“放鹽多了說鹹,放鹽少了說淡,一言不合,就要把我們鄉長的鍋砸了!”

“每次把鍋砸了都說,我不吃了我要走了,再也不來鐵巴這鳥地方了。可是到了吃飯的時候,還沒開鍋,他們就在一邊等著。等你給他們端上來,一邊吃一邊罵,吃完就把鍋碗瓢盆全給你砸了!”

鐵巴鄉的鄉長拱手道:“這些無賴只是少數而已,大部分都是好人!也許是惡有惡報,昨夜這場急疫,這群無賴基本全都暴斃身亡!”

劉辯笑道:“身為地方官倒是難為你了,眾口難調,這些無恥之徒不必理會!這不遭到天譴了嗎,帶我去看看!”

當下由鐵巴鄉鄉長帶路,圍著整個鄉亭走了一遭。只見這些暴斃者幾乎全部聚集在一起,一個從頭到腳發黑,甚至舌頭都是黑的,一個個口吐白沫,以各種各樣的姿勢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身體早就僵硬了多時。

“死了多少人?因何聚集在一起?”劉辯皺眉問道。

鄉長拱手道:“昨夜這幫人聚集在一起罵娘,後來就悄無聲息了,及至鄉民發現之時,全部已經氣絕身亡,變成了這副模樣。這一夜共暴斃一百餘人,所以才派人通知了上官!”

劉辯頷首道:“看來這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鐵巴鄉不能待了,你就帶著鄉民遷徙到陽吧,畢竟好人多,無賴之徒是少數!”

當下,在鄉長的帶領下,鐵巴鄉的良民扶老攜幼,帶著行李遷徙到了陽。等百姓撤走之後,劉辯紛紛士卒們搬來柴禾枯枝,圍著鐵巴鄉放起了大火,將那些死於“黑死病”的屍體全部付之一炬。在熊熊火光中,鐵巴鄉化作了一縷青煙。

處理完了鐵巴鄉瘟疫事件,劉辯率隊返程,看看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張盈袖建議道:“陛下,天色已晚,我們不如在縣城暫住一宿,明日再趕路吧?”

劉辯略作思忖,頷首答應了下來,吩咐隊伍進入陽縣城暫住一宿,待明日天亮之後再返回宛城。陽縣令得知天子到來,慌忙帶著官差給天子一行安排住宿。

夜色深沉,劉辯吃過晚飯剛剛回到房間,張盈袖就端著一口大木盆進了房間,“陛下,白天的時候疫氣太重,為了保重陛下龍體!小女子給陛下燒了開水,陛下沐浴更衣吧?”

“呃……又來這一套?”劉辯眉頭皺起,心中哭笑不得。

劉辯猜中了開始,也猜中了結尾,但卻沒有猜中過程。本來心裡還在糾結倘若張盈袖如果像金蓮那樣施展美人計,主動寬衣解帶,然後再尋找機會出手的話,自己該怎麼應對?沒想到張盈袖竟然不給自己選擇的機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把門掩上,直接面對天子的時候,張盈袖就選擇出手了。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劉辯覺得張盈袖太愛惜自己的羽毛了,沒有一獻身精神。連肉都不肯露,就想魅惑君王,你也好意思出手?

既然你不肯施展女人的嫵媚,劉辯有沒必要讓她領略男人的包容,所以劉辯也出手了。

既然鐵巴鄉的事情簡單的過了,劉辯也帶著華佗、孫思邈在衛疆的保護下回到了宛城,繼續投入了控制瘟疫的戰鬥。每日裡忙忙碌碌,但看著瘟疫病人日漸減少,劉辯覺得辛苦一些也值得。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臘月中旬。在大漢王朝五大神醫的齊心合力下,在來自全國各地兩千多醫匠的齊心協力之下,這場鬧了一個多月的瘟疫正在逐漸消弭。在及時有效的控制之下,瘟疫的範圍沒有走出宛城,鐵巴鄉除外。

自從十一月初爆發疫情到現在為止,因瘟疫死亡的人數總計三千八百六十六人,目前被隔離在癘疫館接受治療的人數尚有兩千一百九十四人,距離系統下達的死亡人數不超過一萬人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想來這200個復活點已經是唾手可得。

在這段時間內。北方的諸侯都陷入了安靜的狀態,天氣實在寒冷。黃河兩岸普降暴雪,甚至淹沒到了膝蓋。根本無法用兵。

這樣惡劣的天氣對於駐紮在黃河南岸的李靖大軍考驗不小,讓劉辯感到欣慰的是,在青州刺史王猛,以及徐州別駕從事張居正的排程供應之下,源源不斷的給李靖軍提供了足夠的過冬物資,棉衣、棉被、棉氈、帳篷、石炭、木柴等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了李靖軍中,讓士卒們不至於挨餓受凍。

在洛陽方面,楊素因為宛城慘敗而遭到朱、朱元璋兄弟的參劾,自己主動要求削去大將軍職位。貶為車騎將軍。在此之後,朱、楊兩家為了奪得大將軍的職位展開了一番明爭暗鬥。

楊彪、楊素父子主動奏請讓楊素的堂兄楊堅從長安入朝輔政,劉協因為宛城慘敗而深感不安,知道楊堅一身治國的本事比朱元璋還要厲害,遂同意了楊彪父子的請求,任命楊堅為廷尉,正式進入洛陽朝廷中樞,和朱元璋鬥法。

楊堅入朝之後一番措施幹練而高效,贏得了百官的一片讚賞,更是因為處世謹慎謙恭。對待天子恭恭敬敬,深受劉協器重和信任。不過半月的時間便把楊堅擢升到了太常卿的地位,成為了洛陽朝廷重舉足輕重的大員。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楊兩家為了爭奪大將軍之職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以楊彪、楊素、楊玄感、楊林、楊義臣等人為首的弘農楊氏集團慫恿劉協把大將軍職位授予楊堅。而以朱元璋、朱棣、李文忠、董承、濮陽興、吳子蘭等人為首的集團則支援朱上位。

除這兩大派系爭奪的不可開交之外,其他人中勢力最大的董斐及薛仁臬代表的西涼殘餘勢力則持作壁上觀的態度,既不支援楊堅、也不支援朱。這讓楊素私下裡恨得牙癢癢。大罵董斐是忘恩負義之徒”。只是在這種局面下,楊素也不敢貿然得罪董斐。只能把這筆賬暫且記在心裡,來日再算!

而屬於洛陽政府旁系力量的趙匡胤勢力弱小,根本參合不進三大集團的紛爭。趙匡胤倒是心胸豁達,既然洛陽不是他呆的地方,那就回到長安去休養生息,還暗地裡和涼州的冉閔做起了買賣,蓄養戰馬,修整兵甲,積蓄實力,打著盤踞關中的打算。

兩大派系在朝堂上連續爭吵了數日。讓劉協寢食難安,拿不定主意。無奈之下問計魏忠賢,此時還不到三十歲的魏忠賢也不敢貿然插嘴,免得惹火上身,這兩大派系,無論那一家都不是自己能夠得罪起的。

“陛下何不問計馮道馮太僕?”情急之下,魏忠賢把天子的啟蒙恩師馮道給推了出來。

於是,某個夜晚,馮道被秘密的請到了洛陽宮,劉協見到馮道便拜,向他討教應對朱楊爭權的策略。

馮道不愧是五代史上官場老油條,一句話就點醒了劉協:“陛下何不讓皇甫嵩將軍上位,讓楊、朱兩家在地方互相制衡?”

劉辯聞言喜出望外,遂囑咐魏忠賢,讓他暗中替自己結好董斐和皇甫嵩等其他勢力。

次日,劉辯宣佈了出人預料的人選,由暫任大司馬的皇甫嵩接任大將軍職位,總攬天下兵權。

既沒拉邦又沒結派的皇甫嵩嚇了一跳,急忙出列拒絕:“嵩何德何能,敢居大將軍之位?請陛下另擇人選!”

但朱、楊兩家卻考慮著讓皇甫嵩做大將軍,勝過被對方把持了這要職,於是一起表示支援。皇甫嵩推辭不得,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登上了大將軍之位。

大將軍花落皇甫嵩頭頂,而三公依舊不變,楊素仍然官拜太尉,趙匡胤的老爹趙弘殷卻撈到了司空之職,朱則繼續擔任司徒。為了避免冷落楊堅,劉協重設大司馬之位,由楊堅擔任,位同三公,恩寵一時無兩,風頭之盛遠遠蓋過了楊素。

趙匡胤的老爹趙弘殷能夠做到司空的位置純粹是各派勢力角逐的結果,當然他自己也不平凡,趙弘殷系出兗州,豫州地界的職業軍人家族。老趙家在中低層軍官中名氣很大,他兒子趙匡胤在兩京禁軍裡面交遊廣闊。劉協為了拉攏禁軍來加強自己的勢力,自然是將勢單力薄的趙弘殷弄上了高位。

劉辯採用馮道讓朱、楊兩家互相制衡的策略,任命趙匡胤繼續擔任雍州刺史,楊玄感與朱棣分別擔任雍州左右都督。而司州刺史的職位則交給了朱元璋,車輕將軍楊義臣,驃騎將軍董斐分別擔任司州左右都督。自此之後,洛陽朝廷逐漸進入了朱、楊兩家分庭抗禮,董斐和趙匡胤作壁上觀的局面。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