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375帝王手段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這件事瞭解內情的人知道這是許貢貪功冒進造成的,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這個皇帝為了享福作樂,不顧百姓的死活,強徵徭役,才導致了這場事故的發生。若是被政治對手加以利用,大肆渲染,只怕會讓謠言滿天飛,影響了自己在其他地方百姓心中的形象!

提起許貢來,給劉辯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他的門客刺殺孫策,導致江東小霸王英年早逝這件事。前史之事,後世之鑑,就連勇猛過人的孫策都中了招,這讓劉辯不能不加倍小心。

“許貢下獄之後,許氏族人是何反應?”劉辯一手按在腰間的凝霜劍上,沉聲問道。沒有好的佩劍在身,劉辯只好把“龍魂”槍拆開使用,等到上沙場的時候再組裝起來。

鄭和躬身道:“回陛下的話,據奴婢所知,自從許貢被太后下獄之後,許氏族人多方奔走,前往黃琬、盧植、孔融等諸位大人府上活動,希望能夠為許貢脫罪。但太后正在氣頭上,無人敢替許貢說話。這讓許氏族人很是不滿,甚至聚眾進入了金陵城,到狄大人的太守府門前示威,甚至還口出狂言說早知如此,就不該讓許貢大人支援王朗歸順……”

“許氏族人當真敢這樣說?”劉辯眉毛一挑,殺氣橫生,冷聲問道。

“據奴婢所知的,就是這樣說的!”鄭和小聲回答道。

劉辯大怒,一掌拍在了船舷上,怒斥道:“真是不知死活的東西,傳朕口諭,命狄仁傑會同司徒盧植共審許貢之罪,若是該死,就讓他給民夫償命!若是許氏族人膽敢口出狂言,抓住把柄一律嚴懲治罪,該下獄的下獄,該收監的收監,該殺頭的殺頭!須知君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奴婢遵旨!”鄭和躬身領諾。

“告訴狄仁傑,尤其是許家的門客,只要抓住了把柄,一定要從重懲處,能殺頭的絕不囚禁!”

劉辯眉頭微皺,忽然計上心頭,露出了一抹不易覺察的淺笑:“朕又改變主意了,重新傳旨,命狄仁傑前往廬江擔任太守,召陸康到金陵來擔任太守,繼續兼任九卿之一的廷尉,處理許氏的事情就著落在陸康的身上!”

鄭和頓時心領神會:“奴婢明白了,回到宮中之後就馬上替陛下擬旨!”

鄭和一邊點頭,一邊在心裡暗自佩服:陛下這招真是高啊!狄大人出身幷州庶族,一直為江東士族瞧不起。而把陸康調回來讓他打壓許氏,就把江東的豪族分裂成了兩派。而且陸康兼任的廷尉之職更是負責全國牢獄訴訟的,陸康更是無法置身於事外,這簡直就是一箭雙鵰的神來之筆啊!

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劉辯的心情突然爽朗起來,面上的笑容也燦爛起來,“呵呵……媚娘啊媚娘,你不是仗著陸家是江東第一大族而心比天高嗎,那就帶著你們陸家與江東的豪族來一場撕逼大戰吧!其他的等贏了再說!”

開心過後,劉辯又收了臉上的笑容,輕鬆的問鄭和:“你堂弟鄭森在金陵如何,他們從呂宋島回來沒有?”

“哎呀……陛下是如何知道的?奴婢真是替堂弟誠惶誠恐!不敢欺瞞陛下,奴婢的堂弟確實是鄭森,他字成功,母親是個扶桑貴族。我伯父鄭芝龍這幾年去了羅馬帝國經商未歸!聽阿森講,伯父是有心在羅馬那裡安家,還娶了一個羅馬富商的妹妹為妻。”鄭和受寵若驚的回覆道,實在弄不明白天子怎麼知道自己堂弟和自己關係的?

劉辯心中暗笑,我是怎麼知道的?難道我會告訴你,其實你們的生命都是朕給予的?

“正是朕的耳目遍佈全軍,所以才不會埋沒人才!”劉辯煞有介事的吹了一個大牛,“給你兄弟修書一封,讓他來皇宮見朕,這幾天負責清剿大漢個州郡匪患的趙括他們快回來了。朕準備組建出征孫堅的水師——南洋海軍,就讓你鄭森來海軍主將吧!配合趙括這些陸地人馬出征交州南面的蠻夷。聯合張巡南北夾擊孫氏父子!”

鄭和受寵若驚,跪地替堂弟謝恩:“奴婢替成功叩謝陛下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陛下如此厚待三寶,奴婢豈敢不誓死效忠?”

劉辯把鄭和從船上扶起,“三寶呀,你年紀還輕,家中可有什麼後輩的,有時間回家去看看,順便找一個可造之才過繼到你的名下做兒子。朕沒有什麼可獎賞你,當年十常侍之亂使得百官對干政的宦官深惡痛絕,你可不要因此而受連累!”

劉辯今天忽然對鄭和的後代這樣關注,還是因為另外一個時空鄭和航海事業後繼無人,淒涼悲慌的結局。因為自己的老闆兼伯樂永樂皇帝朱棣掛了,後繼的皇帝卻沒有了縱橫四海的野心,最後年來的鄭和在完成了自己畢生的最後一次遠航之後,便壽終正寢了。既然鄭和成了自己的忠實下屬,那自己這個皇帝也要為他考慮,撫養一個兒子來繼承他的志願。

劉辯顧不得情緒激動的鄭和,又轉向衛疆道:“建業啊,天氣轉冷,冬季是無法用兵了。朕委任你三件事情,第一將御林軍的人數擴大到三千人,負責護衛乾陽宮。其二,等劉憲班師回來之後,你去軍營中挑選一萬名可靠忠誠的人組建一支禁軍,常年在金陵城中駐守。禁軍統領由朕另外任命!”

“微臣領命!”衛疆抱腕領命。

劉辯繼續做出吩咐:“第三,朕命你組建一支諜報隊伍,人數不在多但一定要精,五百人左右的規模即可。朕必須時刻掌握著全國各地的情報,掌握著各地文武的想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臣明白!”衛疆再次領命。

寶船抵達了岸邊,劉辯以最快的速度進了金陵城,黃琬、盧植、孔融等重臣在太極殿聞報,紛紛前來宮門迎接聖駕。

請罪完畢,黃琬就催促著天子進宮:“唐妃馬上就要生了!太后也是第一次為人祖母,看起來很是緊張,一大早就把我們這些老臣召喚到太極殿出謀劃策。因此耽誤了迎接聖駕,陛下快進宮看看吧!”

“為了朕的私事,有勞眾位愛卿了!”劉辯一邊邁步走進乾陽宮,一邊拱手要幾位重臣致謝。剛剛來到太極殿,眾臣便催促天子去後/宮瞧瞧,安撫一下生產中的唐妃,寬慰下才三十歲就做了祖母的何太後。

只是劉辯還沒動身,就看到上官婉兒風風火火的走來,一邊走一邊大聲報喜:“陛下大喜,大喜啊!唐妃生了,母子平安!”

上官婉兒柳肢輕搖,風情萬種的走進太極殿向天子施禮參拜,喜氣洋洋的道:“恭喜陛下,德妃娘娘剛剛誕下一位王子,重十三斤二兩,生的濃眉大眼,頗有陛下風範!”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天佑大漢,天佑大漢哪!”

聽了上官婉兒的喜訊,巍峨的太極殿內響起了群臣的賀喜聲。天子有後,實乃國之大幸,絕對是一件普天同賀的大喜事。

劉辯也有些激動,有了兒子就意味著有了傳人,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就不會旁落。人都是自私的,劉辯才不會虛偽的去想民主什麼的,在這個年代產生那樣的想法,純碎是自尋死路,他日殯天之時把帝位老老實實的傳給兒子才是王道!

“哈哈……好、好、好啊!”劉辯連道三聲好,轉向黃琬道:“傳朕聖諭,再次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老臣遵旨!”黃琬滿臉喜悅的應承了下來。

劉辯悄悄的掐指計算:這時候的一斤約等於穿越前的六兩左右,十三斤二兩就是七斤九兩上下,甚至和穿越前生產的嬰兒體重差不多。在這個營養缺乏的年代,實在是殊為難得,看來健康方面是不必憂慮了!自己這第二個兒子看來和他的大哥一樣都是個身體倍棒的健康娃娃。

“陛下,德妃娘娘自先帝在世之時便是王姬,跟隨陛下歷經磨難。現今再次為陛下誕下龍子,以老臣之見,當冊立德妃娘娘為後,以正六宮!”就在劉辯掐指計算的時候,已經鬍鬚泛白的太尉黃琬,再次抱著板笏向天子奏請。

聽了黃琬的話。盧植與孔融等也齊齊躬身附和:“太尉所言極是,德妃娘娘儀態端莊,性情溫和,對陛下用情至深。還望陛下冊立德妃為後,以正六宮!”

“諸位愛卿莫急。待朕去後宮探望了唐妃母子,與太后商量一下此事。若是母后沒有意見,朕便冊唐妃為後!”在劉辯的心裡,本來就感激唐姬的相濡以沫之情,此刻群臣請命,便順水推舟的應承了下來。

據史書記載。弘農王被李儒鳩殺之後,唐姬返回了潁川郡家中,其父唐瑁剛從會稽太守任上歸家,打算將寡居的女兒嫁人,唐姬寧死不從。甚至以懸樑相抗,誓死為故去的丈夫守節。唐瑁無奈,只能由著女兒寡居。

幾年之後,西涼兵再次禍亂中原,李傕率兵攻佔潁川,俘獲了唐姬,打算納為妾氏。唐姬再次以死相抗,不惜橫劍自刎。玉頸濺血,幾乎殞命。李傕見無法改唐姬為亡夫守節之志,只能知難而退。放棄了唐姬。

就連以陰毒詭譎而立世的賈詡聞聽此事,也是感慨不已,為唐姬的忠貞所感動,便向獻帝說起此事。年輕的獻帝聽聞寡居的嫂子倍受欺辱,心中悲愴不已,遂在朝堂上追封兄長為“懷王”。並授予唐姬“懷王妃”的稱號。

再後來,因為亂世。便沒了唐姬的訊息。也不知是在紛亂的戰火中香消玉殞了,還是隱姓埋名的隱居了起來。總之史書上再也沒有了記載。

亂世中的唐姬算得上對丈夫有情有義,劉辯也不忍心負她。之所以一開始沒有立後,一來是因為剛剛登基,諸事繁瑣,冊後大典的禮儀甚至不輸登基之禮,只能暫時推後。其二,就是為了等唐姬誕下子嗣後,用皇后的榮耀作為回報。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