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261大清第一勇士不過如此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大唐周邊蔥嶺南有國名叫天竺(即今印度)。唐初,印度半島最強大的中印度統一印度半島建立摩揭陀帝國,並很快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會吐蕃王松贊干布,睦鄰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此時印度發生了政變,別忘了,那時候沒衛星,也沒手機,沒通訊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於是照常上路。篡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2000人馬半路伏擊,除王玄策、蔣師仁外從騎皆遇難,王玄策被擒扣押。

後來,王玄策、蔣師仁尋機逃脫,發誓要滅絕印度,以雪使者被殺之恥!兩人於是策馬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在尼泊爾,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吐蕃王松贊干布的名義(當時松贊干布分別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國的文成公主為皇后),向尼泊爾借得7000騎兵,同時還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外加吐蕃松贊干布派來了1200名精銳騎兵,人馬總數接近一萬。自命為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印度。

在北印度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陣“一仗擊潰印度數萬象軍。阿羅順那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手段--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餘。公元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印度兵將三千,印度兵將落水溺斃者超一萬,被俘一萬一千,阿羅順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印度,並發誓要盡滅印度。而印度兵將與唐軍(算是外籍軍團)一接觸便潰不成軍,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印度,求得東印度王屍鳩摩援兵,接著再招集散兵殘將準備反攻唐軍。玄策、師仁設分兵用計引阿羅順那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餘眾盡坑殺。最後,阿羅順那妻子擁兵數萬據守的朝乾託衛城也被蔣師仁攻破,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印度滅亡!

由於東印度援助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亡東印度。屍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王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故事。單從中、印兩國博弈的層面來看,這個故事的確容易激發起民族主義者的自豪感(讓人感覺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征服“過印度)。但結合到當時的********結構,這其實卻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因為作為帝國使者的王玄策,出使印度所執行的任務實際上和張騫類似。是為唐帝國在吐蕃背後的印度尋找戰略盟友,以牽制這個強大的對手(雖然這時唐、吐兩國,已經貌似化干戈為玉帛了)。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帝國使者在吐蕃的幫助之下,攻擊了這個本該合縱連橫的物件。

“叮咚……第五位亂入者:滿洲第一勇士,清朝康熙時期輔政大臣鰲拜——武力97,統帥90,智力80,政治88。攜帶兵器牛頭五齒鏜出世,武力值+1。”

索尼已故,蘇克薩哈被殺,四大輔臣只剩下一個無足輕重的遏必隆,鰲拜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雖然康熙已經親政,但鰲拜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並不想歸政於他。當時在康熙宮廷中的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說,在康熙十五六歲時,四位攝政王中最有勢力的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權威,因此,任何人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此時的鰲拜已經對康熙的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康熙決意剷除鰲拜集團。鰲拜黨羽已經遍佈朝廷內外,行動稍有不慎,必將打草驚蛇,釀成大變。康熙決定不露聲色,於是挑選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在宮內整日練習布庫。鰲拜見了,以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樂,不僅不以為意,心中反暗自高興。康熙八年(1669)五月,清除鰲拜的時機終於到來。康熙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又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戍權。這時康熙皇帝早已布好六連環計策,意在生擒鰲拜。

鰲拜才98的基礎武力值,就敢自稱大清第一勇士,真是覺得他們滿情人不知羞恥,別人高寵、陸文龍、呂布這些武力值在107左右的猛人都不敢說自己是天下第一,他鰲拜區區98的武力值就敢大言不慚的自稱天下第一,不知道遇上了真正第一的李元霸後會是神馬結果。

“叮咚……第六位亂入者:清朝康熙年間政治家,軍事家姚啟聖——武力60,統率93,智力93,政治94.植入身份是曹操招募的新將領,正在配合于禁,樂進等將領在黃河訓練水師,準備從黃河進入河東,攻佔幷州。”

“叮咚……第七位亂入者:清朝名臣,直隸總督李衛——武力50,統率55,智力92,政治92.植入身份是董卓新招募的謀士,頂替了李善長的位置後,輔助董遵誨治理涼州。”

“本次爆表的七位人物已經全部解說完畢,宿主獲得一次無限制召喚特權,請問是否進行召喚。召喚之後,系統將會進入三天的休眠期無法使用。”

“使用隨機召喚特權進行一次召喚,側重點是武將。”

劉辯雲雙目緊閉,向系統下達了指示。相對於召喚點方式來說,特權召喚的人才普遍好高於召喚點出來的人物。面對著三國裡實力雄厚的英雄豪傑們,此時不使用特權召喚,更待何時?早有猛將助陣,便可早日平定天下!但劉辯心中又有些擔心,這特權的隨機性太大了,萬一運氣不好,召喚到一個武力或者智力只有七八十的,那這特權也太坑了吧?

“宿主選擇使用‘爆表特權’進行一次召喚,將從歷史名人之中進行一次隨機召喚,文武不限,候選庫中的人物至少有一項能力的最低數值不下於92,上線未知,現在是否執行?請宿主下達指示!”

聽了系統的解釋,劉辯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地,只要召喚出來的人才擁有一項達到92到102的能力,這次爆表也算值過了!否則,倘若召喚出了一個七八十的水貨,這算哪門子特權?

“執行!”劉辯毫不猶豫的向系統下達了指示。好東西不等人,機遇始終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叮咚……宿主選擇使用爆表特權進行召喚,候選庫正在運轉之中,這次召喚耗時較長。請宿主耐心等待!”

劉辯雙眼緊閉,呼吸甚至變得急促了起來,雙手合十暗自祈禱。在心裡呼喚著李存孝、李靖、長孫無忌、王彥章、郭子儀、陳慶之、戚繼光甚至是是蔣百里、隆美爾的名字,只要能召喚出其中任何一個人,這次被爆表都算賺翻了,才不虧上天送給他一個牛逼的召喚系統。

“叮咚……召喚完畢,恭喜宿主獲得人才中唐第一名將,唯一的四鎮節度使王忠嗣——武力98,統帥100,智力95,政治80。”

聽完系統給出的結果,劉辯突然百感莫名。驚訝、意外、開心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次召喚出來的人才竟然會是影響了唐朝半個時代的大人物。

為戰爭而生的,以敢戰、善戰成名,古今中外的名將概莫例外;但是,偉大的軍人與一般意義上的名將不同。偉大的軍人不是為戰爭而生,而是為消滅戰爭而生的,是為和平而生的,這樣的軍人古今罕見。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人們立即就會想到一大串的名字:戰國時代的樂毅、孫臏、吳起、廉頗,漢代的衛青、霍去病、李廣,唐代的李靖、郭子儀,等等,恐怕很少有人會提到王忠嗣。但恰恰是知名度並不太高的王忠嗣,才是中國軍人的偉大典範;甚至可以這樣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人。

唐朝節度使設立時,主要管理軍務,不涉及行政、財務。後來,唐玄宗往往讓節度使身兼營田使、支度使、採訪處置使等職,兼營屯田、營田、軍資及督察地方的行政事務。於是,節度使權力大增,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地區最高的軍政長官。但最初也沒有兼統數道的。但唐玄宗一味貪求邊功,為了取得更大的戰果,開始增加節帥所統兵力。

天寶五年(746年)正月,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被宰相李林甫陷害貶官,唐玄宗以王忠嗣繼任其職,持節充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並兼知朔方、河東節度事,一子也被授五品官。至此,王忠嗣已身兼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佩四將之印,控制萬里邊疆,天下勁兵重鎮,皆在其掌握。史稱“自國初已來,未之有也。”而四鎮的兵力合計共達26.77萬人之多,可以說當時天下安危,均系王忠嗣一人之身。

王忠嗣的冤死對大唐王朝的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王死後僅6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而衰,再也未能恢復元氣,同時導致了西域的丟失。從這次失去西域以後的1000年間,漢族政權再也沒有掌控過這片土地。有論者認為,如果王忠嗣不被貶黜,安史之亂就沒有爆發的可能;如果王忠嗣不早死,而重新被重用,安史之亂也不過是一場瞬間既逝的鬧劇而已,盛唐的局面有可能延長50-100年。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