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254秦瓊究竟是誰?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你就是秦瓊?”劉辯剋制著不滿,不動聲色的問道。

來人躬身回答道:“小人乃是叔寶的弟兄,奉了兄長之命前來送書信!”

劉辯聽後方才安心,原來這不是秦瓊本人,只是個送信的使者,怪不得長得這般寒酸。但問題又來了,既然這人自稱是秦瓊的弟兄,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劉辯心念轉動,想到了兩個可能性:第一,這些所謂的弟兄是召喚到秦瓊的附贈品。第二種可能就是“群體性記憶植入”,在一群人的記憶中多出了秦瓊這麼一個人物,就像自然生長的一般,而且秦瓊在這幫人之中說話還聽有分量。

“我還以為召喚到的武將都會像穆桂英、劉伯溫那般自己找上門來,現在看來登場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還不知道以後的人物會以怎樣的方式登場呢?”

劉辯在心中嘀咕一聲,示意來人送上書信:“把書信呈上來!”

衛疆並沒有讓來者直接把書信交給弘農王,萬一對方是刺客怎麼辦?小心駛得萬年船,謹慎細心是個合格的保鏢應該必備的性格,在這一點上,衛疆做的很不錯。

衛疆把書信摸了一遍,確認沒有危險之後,衛疆才把書信轉交給弘農王。劉辯倒沒多想,秦瓊是自己召喚出來的,不可能一開始就暗算自己。拆開信封,展開紙箋,慢慢的讀了起來。

“弘農王殿下在上,秦叔寶參上!庶民秦瓊字叔寶,濟南國歷城縣人……庶民原本在歷城縣做縣衙捕快,在隨同事追繳山賊之時殺死了賊首,卻不料賊首原是州刺史的弟弟……”

“嘖嘖,籍貫都沒變,竟然還是濟南的,難道他是從青州濟南國趕來的?”劉辯捏著書信,在心裡嘀咕了一聲,繼續看下去。

“庶民今夏在歷城犯了事,便渡江到吳郡避難,投靠到陸紆大人門下做了一名門客。聽聞殿下在秣陵招兵買馬,庶民有意相投,但某看到吳郡嚴白虎統治無方,民怨沸騰,竊以為正是天予殿下,此時不取,更待何時?因此暗中聯絡了陸家門客百十人作為內應,若是殿下有意取吳郡,願斬關落鎖,開啟城門,恭迎殿下大軍入城。”

書信的內容大大出乎劉辯的意料,沒想到秦瓊竟然是以陸家門客的身份登場,更沒有想到的是,秦瓊還沒來自己的帳下效力,就已經為自己的霸業而奔波勞碌,這一點倒是附和歷史上的忠義形象。

“庶民之所以未到秣陵拜謁殿下,唯恐引起嚴白虎斥候注意,所以未敢動身,故此遣了小弟吉慶前往送達書信。日後聯絡,便全都委託在此人身上。”

“將吉慶的四維能力資料檢測一下,系統君!”

“叮咚……檢測完畢。吉慶的四維能力資料——武力50,統率58,智力60,政治40.”

“草泥馬!這完全就是一個比普通人還要普通的角色呀,看來秦瓊讓他來送信還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了的。這樣一個平凡人才不會牽引起嚴白虎的注意嗎!”

看完書信之後,劉辯就收入了袖中。雖然這樣和秦瓊見面的時間要推遲一些,但是有這樣一員猛將作為內應,將會為拿下吳郡更添一分把握,怎麼算都是利大於弊。

劉辯當即修書一封,在書信裡對秦瓊的舉動大加褒賞,並許諾等拿下吳郡之後,必有重用。末了,又在書信裡叮囑秦瓊秘密行事,等待自己厲兵秣馬,做好準備之後再通知他何時征伐吳郡。

修書完畢,劉辯又吩咐衛疆到賬房領五十五金賞賜給吉慶,其中的五金當做吉慶的跑腿費,其餘的五十金拿回吳郡,交給秦瓊,讓他作為謀事的資金。

秦瓊能把如此機密的事情託付給這其貌不揚的吉慶,顯然對他很是信任,因此劉辯也不怕他攜帶了金錢逃遁,若是那樣,只能怪秦瓊沒眼光。

吉慶拜謝,領了黃金,揣了弘農王回給秦瓊的書信,悄悄的出了宅院,翻身上馬,返回吳郡回覆秦瓊去了。

時光飛逝,一轉眼就進入了二月。從淮南、青州、中原等各地前來秣陵避難的百姓一路上扶老攜幼,絡繹不絕。不過才一個月的時間,就招攬到了三千多戶一萬六千多百姓,小小的秣l縣城頓時熱鬧了起來。

看著天氣轉暖,黃琬便從百姓中挑選了三千多壯丁,拆掉南面的城牆,開始按照設計好的圖紙擴建縣城,修築民居。而魯肅則帶了一千名泥瓦匠,在秣l縣城的中心晝夜不停的建造各種軍事防禦設施,畢竟皇宮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了,只差配套設施了,魯肅有計劃爭取在今年秋季能夠建造出一系列稍具規模的軍事防禦要塞。

顧雍組織了新招募的百姓,以及願意耕作的秣陵本地居民,老弱婦孺加起來一萬多人,全部發給農具,每天跟著縣吏到野外墾荒,爭取儘可能的擴充秣陵周邊的農田,免得未來幾年陷入糧食供應不足的困境。

文官們忙的焦頭爛額,武將也沒有閒著。經過一個多月的招募,又有來自江東各地的精壯三千多人前來應徵,使得秣陵附近的駐軍擴充到了兩萬萬三千人。岳飛以都督的身份,帶著劉憲、周泰、花榮等人每日操練新軍,已經讓士卒們具備了初步的戰鬥力。

而在退守到長安的西涼政府,新年伊始,董卓便上奏天子,改年號為建安元年,從正月初一開始使用新的年號。經歷了洛陽大戰後的西涼集團,損失不少,董卓學精了,將主力從洛陽調撥入關中,又將韋康的刺史摘取,直接派上自己的次子董遵誨繼任。而朱元璋則是負責北上進攻幷州,與向河東發展勢力的曹操一起向呂布發難。原先洛陽的守備就讓出身弘農楊氏的才子楊素和他的幾個兒子接管,皇甫嵩也被東調入洛陽,協助楊素。

董卓得到了教訓,一改往日的驕橫,涼州地界除去馬騰尚未歸附外,其他小勢力都被董遵誨給削平了。而北上幷州的戰事沒有像涼州那樣秋風掃落葉,卻也層層推進,到時留守洛陽的楊素戰事不利,被狄青,蕭延嗣兩大戰神圍毆,處處受挫。李善長最終和董卓決裂,遠走他鄉不知所蹤,也沒有那個人知道他去投奔了哪位中原諸侯。

若是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華雄此時已經死在了孫堅的刀下,然後各路諸侯向虎牢關的西涼軍發起了兇猛的攻勢,隨後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但因為劉辯穿越的蝴蝶效應,歷史的軌跡已經慢慢偏移。

董卓親統八萬大軍,坐鎮長安城,氣勢洶洶,誓要掃蕩西北各路諸侯。從河內郡撤回的楊素統兵五萬駐防洛陽,大將方傑督軍以萬屯守長安和洛陽之間的函谷關,三支人馬練成一線,與司隸州形成三角之勢,與關東諸侯遙相對峙。

看到西涼兵來勢洶洶,關東軍士氣稍挫,再加上諸侯走的走,散的散,盟軍軍心不齊,各懷鬼胎;在爆發了幾次小規模的戰役之後,關東軍勝少負多。盟主袁紹只好傳令聯軍解散,自己也回到冀州渤海郡屯兵,尋覓戰機,豪奪冀州的控制權;一時之間,被曹操、袁紹搞得轟轟烈烈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大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這日清晨,顧雍冒雨砸開了劉辯的宅門,心急火燎的稟報道:“殿下,大事不好,族人密謀作為內應的事走漏了風聲,嚴白虎正在嚴查此事。若是被他掌握了確鑿證據,我顧氏一族恐將迎來滅門之災,起兵攻打吳郡之事已經不能再拖了。”

“元嘆莫慌,孤馬上召集文武幕僚,共商對策!”劉辯一邊穿戴衣冠,一邊安撫顧雍。親兵飛快的傳下命令,黃琬、楊彪、魯肅、岳飛、劉憲、周泰、林沖等文武紛紛冒雨趕來,圍坐在一起,共商對策。

聽了顧雍的訴說,黃琬最先站出來表達了對強攻吳郡的憂慮:“據斥候密報,嚴白虎麾下有軍士兩萬多人,除了少數駐守在婁縣、丹徒、烏程等幾個縣之外,至少還有一萬五千人盤踞在治所吳縣之內。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可是我軍兵力尚且不及嚴軍,還要留下一部分人守護秣陵,就算吳縣城內有顧氏族人接應,破城也絕非易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卿所言,孤亦想到了!”劉辯點頭,對黃琬的話表示贊成,“然顧氏一族為寡人而奔走,倘若被嚴白虎所害,孤豈能心安?況且孤還有一支奇兵作為內應,這一次,無論如何都要強攻吳郡!”

郭嘉手搖羽扇,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殿下勿憂,臣獻上一策,借雞生蛋,吳縣可破。”

劉辯聞言喜出望外,攻城略地還得靠軍師出謀劃策啊,單單只靠猛將衝陣,必然會造成大量的傷亡,往往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而有了奇謀,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郭軍師快講,有何妙計可以助我軍拿下吳縣,又避免巨大的傷亡?”林沖倒是個急性子,見到郭嘉在那裡裝逼,連忙催處道。

郭嘉羽扇向西南方向一指:“可以利用劉繇的兵力助我軍破城!”

魯肅眉頭微皺:“要從劉繇手中借兵,恐怕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吧?倘若借個三兩千或許他能應允,但人數太少,對於攻城作用不大。倘若多了,只怕劉繇必然不應。”

“子敬莫急,且聽奉孝道來!”

郭嘉手搖羽扇,不慌不忙的說道:“要從劉繇手中借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我得到訊息,聽說劉繇的胞弟劉綜手中握有七千精兵,時常向劉繇請求征伐嚴白虎,好向朝廷討個吳郡太守職位。我們正好可以利用劉綜大做文章,殿下可以修書一封與劉綜,約他共擊吳郡,破嚴白虎後,保他擔任吳郡太守之職,共分吳郡土地。如此,劉綜必然可以為我所用!”

聽了郭嘉的話,黃琬就開始搖頭:“如此不妥,我軍損兵折將,拿下吳縣卻要讓給劉綜做太守,卻是所為何來?”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