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108毒士賈詡算駙馬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賈詡被稱為三國時代謀士裡面的‘毒士’,因為賈詡出的計謀都比較毒辣。謀士有三種,分別是謀己(為自己謀劃),謀人(為別人謀劃),謀天下(謀劃整個天下),賈詡,以謀己為首要任務,只要自己好,什麼毒計都會出。

當年,董卓時候,王允當權,曾經下令絕不赦免董卓手下的那些西涼將領。李漼、郭汜、樊稠等董卓舊將人心惶惶,一心想著放棄軍權,逃回家鄉。本來,如果三人從此逃回去,那麼東漢王朝或許還可以多幾年太平日子。可是此時,賈詡站出來說話了。賈詡的一句話,改變了李漼三人的命運,改變了東漢王朝的命運。

賈詡說:“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事濟,奉國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後也。”賈詡說得不錯。一旦李漼等人放棄兵權,一個負責治安的小小亭長,就能把幾個人抓了。可是如果率領大軍攻打長安的話,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要知道說起漢末軍隊戰鬥力,步兵丹陽第一,騎兵西涼第一。李漼幾人立刻明白了賈詡的意思,立刻組織起來,並且沿路招降納叛,封官許願,到達長安時,幾千人已經變成了十萬人。

正因為賈詡的建議,李漼和郭汜兵犯長安,比且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血腥統治。李漼和郭汜在長安,比起董卓的殘暴,有過之無不及。董卓對於公卿大夫還有著基本的敬意,還想著藉助善待一些士大夫,來為自己博取美名。於是,董卓提拔蔡邕,提拔劉虞、袁紹、劉表等等。而李漼和郭汜,卻純粹是個武夫,有董卓的野心,卻沒有董卓的本事,也沒有董卓的手腕,只知道炫耀武力。本來,在董卓遷都時,長安附近還有著幾百萬百姓,可是三年之後,當漢獻帝離開長安之時,由於天災,更由於戰亂,幾乎人都死絕了。

而這一切要歸咎於賈詡。

有人為賈詡鳴不平,因為賈詡並沒有希望李漼等人作亂,他的願望是“奉國家以正天下”。可是,李漼等人對於到長安奪權享福就聽進去了,至於什麼“奉國家以正天下”誰也沒有聽進去。賈詡的主張,和幾年之後的曹操主張的“奉天子以令不臣”,驚人想象。可是,作為李漼舊部的賈詡難道會不明白李漼是什麼貨色?李漼的心裡會有什麼國家,什麼社稷呢?於是,賈詡的所謂忠臣,也就很虛偽了。

賈詡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生存。一旦李漼等人放棄兵權,作為董卓一部討虜校尉的賈詡,自然也難以獨存。命或許可以保下,但是政治前途就幾近斷絕了。這是賈詡不能接受的。

於是,為了李漼,更為了自己,賈詡提出了那個禍國殃民的計策。後人多稱賈詡是三國第一毒士,評價還是比較準確的。不過,賈詡在李漼等人奪取大權之後,卻做出了許多對策,來和李漼等人劃清界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漼等人自己給自己加封之後,也提出封賈詡為侯,又想任命賈詡為尚書僕射,可是都被賈詡拒絕。賈詡多:“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賈詡說了一句心裡話。在當時,如果賈詡和李漼等人坐以待斃,就將面臨朝廷的通緝。可是,賈詡預料到了李漼等人,一旦掌權,必將亂國,於是不想居功,漸漸的從李漼等人的圈子中淡出,希望天下人都漸漸忘記他作為董卓舊部集團重要成員的過去。

賈詡的方法比較成功。在賈詡擔任尚書其間,選拔了一些比較有清正之名的官員,李漼等人看在當初的救命之恩上,也多少給賈詡一點面子。賈詡後來母親去世,又藉機離開長安,回到家中,一待就是兩三年,避開了李漼郭汜作孽帶來的不良影響。等到雙方爭鬥時,李漼邀請賈詡出山幫助自己。沒想到就在此時,漢獻帝給賈詡下了那道詔書。

漢獻帝肯定了賈詡在辭官、舉才以及其他一些事情上對朝廷的維護,隱隱然答應不再追究當初勸告李漼殺入京城的罪過,要求賈詡消除李漼羽翼,以讓自己成功離開長安。

賈詡和李漼曾經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可是時間一久,賈詡自然明白,李漼等人的****,只能加速自己的滅亡,而自己如果繼續追隨下去,也必然與之同亡。於是賈詡果斷的站到了漢獻帝一邊。

賈詡找到一些羌人、胡人的首領,開了一個宴會,告訴他們,獻帝已經答應給他們封賞,希望他們率兵回到故鄉。羌人、胡人在京城多年,早就渴望回去,只是李漼為了拉住這些首領,始終不給兌現當初的承諾。現在漢獻帝親自答應了,羌人胡人的首領果然就率兵離開了。

一旦羌人胡人離開,李漼立刻就處於劣勢。

於是,李漼無奈,只能答應了漢獻帝前往弘農。

在漢獻帝移駕徒眾,李漼、郭汜、張濟、以及其他各路諸侯再次混戰,從長安一直殺到洛陽。李漼一度抓到了朝廷許多公卿,想全部殺掉,賈詡再次建議“此皆大臣,卿奈何害之。”李漼於是暫時放過公卿。

不過,這些都是賈詡的小善,根本無法彌補李漼郭汜混戰,數百萬百姓死亡的罪惡。昔日孔子曾經批評幫助季氏的冉有和子路:“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李漼和郭汜正如牢籠中的門戶,本來在籠中待斃,是賈詡提醒了李漼和郭汜,開啟了牢籠,使得天下大亂,朝廷百姓毀於兵火。賈詡雖然並未親手執刀殺人,卻難辭其咎!

賈詡的人生定位就是用己之長,當一個出色的謀士。他最愜意的事情是“用吾計即勝”,最痛心的事情是“不用吾謀致敗”。他遇事極有靜氣,獨出機杼,主見鮮明,毫不遲疑和含糊,而且具有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膽識。憑著他的智謀,李傕這樣的大草包一躍變成了大司馬,而不用他的計謀,李傕又由大司馬一跌而變成了大草寇。

賈詡用謀,大開大合,變化幅度極大,看似鬼神莫測,實則是他靜觀大局,審時度勢之結果。賈詡為張繡設謀兩敗曹操,使操失愛子損愛將,傷心至極,也對張繡恨之入骨。但曹操面臨袁紹、劉備兩面夾擊欲招降張繡時,賈詡卻把天下大勢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猶豫地勸張繡降操。

賈詡素養全面,精通戰略、戰術,深識帝王之道。還有一點是人所不及的,那就是他頗懂心理學和行為科學原理,與人相處時觀察仔細,見微知著,不僅知人知面,而且知人內心。這使他在與主子對策時遣詞得當,容易被接受,而不容易被誤會或生出牴觸。

曹操手下,謀士眾多,人才濟濟。賈詡既非曹操之故舊同鄉,又非與操一道起兵之元老勳臣,為什麼在競爭十分激烈的環境中卻能泰然自處,成為長青樹、不倒翁,而其他比賈詡條件優越得多的謀士結局反不及賈詡?

這同賈詡處理同僚關係的修養有關。我們用“福禍比較法”來看這個問題便可明白。在對待自己才智問題上,賈詡具有“藏之名山,束之高閣”的大隱士風度。在他看來,人有才智譬如山中蘊藏富礦,等待開採即可。不需顯山露水,即使被埋沒也比被焚燬好。因此賈詡的滿腹經綸從無心血來潮主動獻出之舉動,總是被動地等人來詢方斟句道出。用謀前後,賈詡守口如瓶,若無其事,從不張揚。

“雉然老弟何故如此大驚,我賈文和也不過只是吃著太師的飯,為他辦事得了。這是太師讓我給你送來的密信,你看過之後就知道了。”賈詡和李傕續完舊,便掏出董卓寫給李傕的密信。

李傕開啟密信,只見上面寫的是讓他即可起兵返回洛陽城,準備隨時迎戰雲集在酸棗的關東聯軍。離去倒是有些著急,自己這裡還沒有事情沒用弄完,怎麼可以走了呢。董卓他們遠在洛陽,不知道自己這裡發生的一切,李傕只好將蕭延嗣他們也來到這裡的事告訴了賈詡,就曬想聽聽他的意見。

賈詡計謀多數是老辣見稱,李傕想去夜襲蕭延嗣大營的事他再來之前就考慮到了,作為智謀之士來講瞭解自己的對手是第一要務,賈詡認為李傕偷襲蕭延嗣的做法法絲毫沒有可取之道。不僅是浪費兵力而言,還有很大機率被早有準備的蕭延嗣倒打一耙。

李傕原先還有這個想法,看過董卓的密信和賈詡的警告後,他才放棄這個想法,畢竟自己的大老闆董卓此時情況很不妙。兩個月前從西涼那邊傳來的訊息稱歸順董卓的羌族首領李元昊被涼州刺史韋康聯合馬騰打得大敗虧輸,直接逃回了荒涼的青藏高原;而另外一個狗腿子韓遂也是難逃厄運,被老兄弟背叛的馬騰自然沒有放過韓遂,在整頓收編了羌族個不厚,馬騰率領馬家軍一路東進,大敗韓遂於好水川城。失敗的韓遂帶著家眷和剩下的部隊回了關中,投靠了皇甫嵩。

經過********,馬家軍逐漸扭轉了在西涼的被動局面,雖然各地任然有不服中央管轄的地方諸侯和少數民族部落,但是馬騰確實實力大增,在這樣的情況下,負責和馬騰聯絡的尉遲恭再次出訪西涼,從馬騰那裡購置了數萬匹戰馬補充劉辯的騎兵軍團,組建了重騎兵,槍騎兵和輕騎兵各一隻。

西北馬甲的崛起讓董卓可是頭疼,他也是涼州軍閥的開上山鼻祖之一,對於生產精兵的西涼一帶很是瞭解。原先養的兩個狗腿子一個逃亡西域,一個穿回了長安,西涼現在可以算是脫了衣服的少女一般,任人褻瀆宰割。馬騰一家如今已是劉辯的忠實粉絲,有劉辯向他們輸送地方政務官員和糧食,而他們直接為劉辯馴養戰馬和招募騎兵。兩方合作親密無間,對於董卓來講無異於在他的後背安裝了一個定時炸彈。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