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梭1368->章節

第六十四章 征伐目標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議什麼?自然是議下一步該往哪兒打咯!

其實就只有兩個方向,要麼繼續與大明死磕,要麼將目標轉向海外,東北方向,琉球、日本、臺灣諸島;向南,北越陳朝、南越占城,以及東南半島上的其他諸國。

如果再深究一步便會發現就這些,也並非是都需要動兵的,比如琉球和臺灣。先說琉球,琉球王國位於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蜿蜒1000公里,但總面積僅有3600平方公里,其中琉球本島面積1200平方公里左右,差不多也就是兩個舟山本島的大小。

但就這彈丸之地卻存在著三個國家,由北到南分別為山北國、中山國和山南國。其中中山國國力最強,山北國實力最弱。現在中山國誤打誤撞之下已經與遠東帝國結交,自己已經知道了其現在的人口不過五萬左右,可見最強大的中山國才這麼點人,其他那兩個國家更不值一提。依瞿尚兵估算,琉球三國加起來,人口也不過十萬出頭而已。

也就是說只要帝國想將琉球徹底納入自己的版圖,那就是唾手可得。

再說臺灣,十四世紀的臺灣比琉球好不到哪兒去,除了狹長的西部平原已經有了不少從福建過去的移民和漁民,就只有類似於高山族之類的幾個原住民部落,既沒有建立政權,也沒有軍事武裝,原大元朝在澎湖列島設定的澎湖巡檢司早已荒廢,後來朱元璋還原地復設澎湖巡檢司,卻由於割讓了福建全省而又再一次廢棄,現今已完全成為了漁民們的地盤。

另外,據劉鑑報上來的訊息,經其不完全統計,臺灣人口也僅有十萬人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之前陳友定和朱元璋在福建見仗時,為了躲避戰亂而橫渡海峽,遷去的福建人,另外也有一部分廣東東部人遷至了臺灣。這部分漢人佔到了臺灣總人口的九成以上。顯然,有了漢人的底子,再加上隨著海峽兩岸的商貿日益頻繁,民眾對於遠東帝國的接受程度也同樣日益漸增。

其實說白了,要將臺灣納入帝國版圖,陸遠唯一要做的就是下一份昭諭,並安排官員入臺設府置縣罷了。

那麼好了,在原本的這些目標中又排除了琉球和臺灣,就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那幾個了,不過就這幾個目標,卻在上院例會中引來了劇烈的紛爭。

首先開口的,是陸軍總參謀長張元年。

“陛下,元年認為要確定動兵方向,當先認清誰是我帝國的敵人,誠然,從表面上看起來,那些襲擾我商船,侵擾我海岸的海匪流寇是帝國之首敵,也就是南越、北越以及日本。但恕元年直言,他們不過是纖芥之疾,帝國真正的憂患,乃是隔壁的大明以及依舊對中原虎視眈眈,伺機反撲的北元朝廷。先前瞿大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大明,亡我之心不死;北元,橫掃中原之心未亡啊諸位!”

杜宗身在江蘇,自然是站在張元年這一邊的,只等張元年話音方落,立刻附和道:

“張將軍所言極是,下官身在江蘇,對此深有體會!大明防我猶如防賊,鑄城牆,挖壕溝,絕不像表面看起來這般老實。陛下,臣懇請陛下暫緩交付明軍火槍,暫停軍務往來。當集中力量徹底消滅大明,將大明疆土歸入帝國境內

,使中原百姓沐浴於我遠東帝國皇家之恩澤。”

“呵呵呵呵~~~”

陸遠笑著搖搖頭,玩笑道:“杜宗,你說歸說,可別給我們帶什麼高帽子,哈哈哈哈!”

“陛下,卑職有話,不吐不快!”

說話的人,名叫盛豐,原來是崇明洲知州寇準手下的一名書吏,也是當初隨著寇準一起投效過來的,現在財政部任職。

鄭紀給了個鼓勵的眼色,“盛大人,有話請講!”

“卑職認為,戰爭戰爭,所圖為何?所圖皆為利也!諸位大人請想想,帝國成立至今,所為一切乃是為了一個利字。我想請問杜大人和張將軍,現今攻打大明,對帝國有何好處?難道再如南京戰役那般,籤一個合約?再問朱元璋拿五百萬兩黃金?

就算二位大人說的是實言,大明亡我之心不死。可二位別忘了,去年朱元璋可是將條約之中約定的歲供一樣不差,一文不少的給到咱們了。至少在這一點上,朱元璋沒有違約吧?!可如今呢?一旦與大明戰事再起,首先這每年的歲供算是泡湯了,其次,打仗可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二位大人總該明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依著帝國的兵鋒,微臣也認為打勝仗那是不成問題的,但我們透過這場戰爭能獲得什麼好處呢?恕盛某愚鈍,我思來想去也不過就是多得幾塊土地,為帝國多添一些人口。但諸位可別以為地方大了,人口多了就一定是好事。這世上並非每處都如蘇松,都似浙閩如此富庶,一旦鬧上天災,恐怕我們還得往裡倒貼銀子,賑濟災民。原本這麻煩事是由朱元璋來處理,現在我們吵著鬧著要自己接過這個燙手山芋,豈不怪哉?!”

杜宗陰仄仄地說道:“那盛大人認為該當如何?難道咱們遠東就淪落到要見利而為的地步嗎?這還是大國之風嗎?”

盛豐一步不退,當即反駁道:“杜大人,盛某絕無此意。但依帝國目前的狀況來看,實在還沒到可以全盤接收大明國土的地步,說句不好聽的,帝國也沒有狂妄到能以天下正中自居。現階段乃是應該補強,盛某不反對動兵,但這仗得打的對帝國有益處,就比如當時的南京戰役那樣,一旦勝利之後,有無法讓人拒絕的好處。這樣的仗,打的才有價值!而眼下如果進攻大明,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益處。”

盛豐這番話雖說有點小農經濟思想,但卻說到了鄭紀的心坎裡,在鄭紀心中,沒好處的仗去打他幹什麼玩意兒?費時費力結果還得不到什麼好處的事情,誰特麼願意去幹?

盛豐的想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但杜宗並未被其的幾句話而動搖的心智,開口道:

“盛大人,杜某承認盛大人說的有些道理,但這並非是不與大明見仗的理由啊!目前帝國領土由南至北,福建、浙江、江蘇以及我帝國首府申城淞滬。諸位看看地圖,我帝國的領土現如今乃是沿著海岸一字排開,形似一輪彎月,毫無戰略縱深可言。盛大人說非是所有地方都如蘇松閩浙,這我同意,但也有地方不差啊,比如緊鄰閩浙的江西以及更南方的兩廣地區,哪一處比閩浙差了?而且一旦佔據廣西,則可直接與北越接壤,

到時可一鼓作氣將南北兩越盡數收入囊中。先不論未來如何,至少得了江西,湖南,便有了緩衝地帶,又是帝國的糧倉,試問,這不是好處嗎?”

“是,江西,湖南是好地方不假,也有作為帝國糧食主產區的潛質,但這地方不需要建設嗎?建設不需要時間嗎?時間,難道不是成本嗎?!哪怕是經濟最發達的浙江,陳寧陳大人也花了不少時間,費了不少功夫吧?!陛下!”

盛豐不再理會杜宗,將目光轉向了陸遠。

“陛下,卑職愚見,帝國發兵之處定要有銀礦,能挖的出金銀才值得帝國起兵征伐!”

話說道這裡,盛豐的意思就已經在明顯不過了。

哪兒有銀礦?其實哪兒都有銀礦,銀礦在中原大陸上的分佈很廣,帝國境內的浙江,隔壁的江西,再南方的兩廣、雲南都有銀礦。按理來說,浙江的銀礦應該是首先被開挖的,但陸遠卻沒有這麼做。

理由呢?

鄭紀提了兩點理由,第一,挖礦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最好是廉價勞動力,可浙江是帝國的領土。勞動力是有,但從大明搞來的那些廉價勞動力都被陳童晟給弄了去,去開挖帝國最最緊缺的煤、鐵等礦物資源,根本分不到陳寧手裡。

第二,帝國境內的銀礦開採難度大,而且為了應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經濟問題,要留做儲備。因此,陸遠始終沒狠下心來下令開挖浙江銀礦。

陸遠等人原本認為這個話題一出,那一定是以趙一傑和劉玉文為代表的軍方大佬會搶先站出來發表自己的態度,畢竟一個陸軍,一個海軍,海軍,自然是想要進攻海外,陸軍則定然想要謀求大明的土地。

現在杜宗和盛豐兩個看似與戰爭毫不相干的人首先站出來各抒己見,卻是令眾人沒有想到的。他們其實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杜宗所給出了理由幾乎無法讓人辯駁,而盛豐完全從利益方面出發,同樣很合陸遠等人的胃口,畢竟當場就能看見利益的東西,無法叫人不心動。

要論威脅,那自然是隔壁的大明王朝給帝國帶來的威脅更大,但陸遠並不想現在就重新和朱元璋撕破臉皮再次兵戎相見。正如盛豐說的,朱元璋是遵守了條約的,並且按時將規定的歲供不打折扣的交了過來。再者,明軍就算進入了原本規定的軍事禁區,但他們幹的其實和勞工沒什麼兩樣,就是在鑄城,搞防禦建設,並不存在有任何的挑釁行為。

要說壞規矩,那也是呂應宿先壞的規矩,人家朱元璋是派了些由明軍假扮而成的勞工過來鑄城這不假,但呂應宿連假模假式的姿態都懶得做,直接大手一揮讓陸軍部隊堂而皇之地進駐南京府的江北兩縣,他派過去的可不是什麼勞工,而是地地道道全副武裝的陸軍第三師。

另外,北元的威脅還在,有大明居中給遠東帝國當個緩衝,其實也沒什麼不好,提供了兩千支火繩槍給明軍,其實就是要讓他們起這個作用。自己如果這時候再單方面撕毀條約,舉兵進犯大明,不就變相意味著當初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嘛!讓帝國軍隊直接與盤踞在關外的蒙古鐵騎兵戎相見,也並不是陸遠所願。

相關推薦:聯盟最強導師穿越成年獸兇獸飼養手冊替身寵妃是個小作精大明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