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梭1368->章節

第四十三章 槍支管理條例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就如鄭紀所說,雖然開放了民間的持槍權,但沒有相應的管理條例和制度那是不行的,同時更需要一個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

對於這一點,所有人都有同樣的認知。

經過眾人的一番商議,最終確定了遠東帝國自己的槍支管理條例。條例大致分為三部分,購槍、用槍和出售。

目前僅帝國公民才能擁有持槍權,而且並不是全體帝國公民都能擁有,僅限於成為帝國公民三年以上,無任何違法犯罪記錄,並且擁有連續三年的繳稅記錄者才能合法擁有持槍權。符合條件又有購槍意願的帝國公民(不限性別與年齡)均可以去各地的公安部門申請,核實透過後會下發持槍憑證,再拿著憑證去指定的槍店購買即可。如對槍身材料、裝飾有特殊需求,可向槍店進行私人個性化定製。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掏錢,哪怕在槍身上幫你鑲黃金鑽石,刻私人圖案都行。

但槍支僅限本人持有,哪怕是直系親屬之間都一概不得外借,更不能私下轉售,每支槍上都有持槍者的姓名和槍支編號,如果槍支無意間丟失或是遭竊遺失,且沒有第一時間前往屬地部門備案,一經發現則永久剝奪其持槍權,並處購槍金額的十倍罰金,如造成嚴重後果,則最高將會被處以槍決。如持槍者本人日後有任何違法犯罪的情況出現,同樣會被永久剝奪持槍權。

其實說白了,目前能夠擁有槍支的公民都是第一批加入遠東帝國的公民,都是最早跟著陸遠等人打江山的老百姓。

在用槍方面,能夠合法使用槍支的場合僅限於持槍者自己的私人領地、經註冊備案的正規靶場、皇家獵場以及尚未被劃入行政區域的荒郊野嶺。

每年的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狩獵期,其餘月份為禁獵期,在禁獵期內不得射殺除進入私人領地外的任何野生動物。

除遠東帝國皇室人員以及政府公務人員以外,如遇未經允許,擅自進入私人領地的侵入者或任何野生動物,經口頭警告無果後可直接狙殺。如擊斃了侵入者,不得私自移動現場,應及時前往屬地警務部門進行報備,說明情況並做筆錄,警察將會第一時間前往實地探查。如發現有可疑跡象,持槍者有義務配合警方調查。如擅自變動現場或濫殺無辜,將按照現行法律追究持槍者刑事責任。

如持槍者不願再繼續保留槍支,可將自有槍支送至指定的遠東當鋪分鋪,當鋪工作人員將會根據槍支的使用、儲存和維護情況進行折價回收,並發放回收憑證。若持槍者日後想再一次購入槍支,則可憑當鋪發放的槍支回收憑證重新前往屬地警務部門進行申請,可以越過稽核流程直接獲得購槍憑證。

符合條件的普通公民,每人僅可購買一把槍支,如一戶中有多人符合購槍條件,可購買多把。擁有皇室貴族頭銜者則不做約束。

為了更好的落實遠東帝國槍支管理條例,特在警務部旗下成立槍支管理局,簡稱槍管局,由槍管局公務人員不定期並隨機性的對已購買槍支的合法持槍者進行監督,包括上門檢查槍支儲存情況,持槍公民必須無條件加以配合。

鄭紀算了一筆賬,已經加入遠東帝國三年的帝國公民基本都是本地人,人數總計有八十萬人之多,排除未成年人外,幾乎全都繳稅滿了三年,就

是保守估算至少也有五十萬人符合購槍條件,這五十萬人中哪怕只有五十分之一的人有購槍意願,那也有一萬人之多,一萬人就是一萬把槍。

當然出售給自己公民的那槍支價格就不能如出售給大明那般獅子大開口,所以直接打了對摺,火繩槍五十兩一支,燧發槍八十兩一支,皆附送十顆定裝彈藥。

取個中間值就算每人消費七十兩銀子,也能為財政部帶來整整七十萬兩白銀的收入。同時,淘汰下來的槍支起到了二次作用,而槍店和靶場的開設還能解決一部分退伍軍人的生計問題,因為公民們買了槍,還得學著用,而這些退伍軍人顯然既能當槍店的僱員,還能成為他們的射擊教練,同樣,前灘開闢為獵場,而獵場的管理人員和嚮導自然也非這些退伍軍人們莫屬,可謂一舉多得。

距離喬遷新居還有一週的時間,按說應該提前準備準備,應用之物得收拾收拾,但陸遠一行人,特別是這幾位大男人根本沒在這事上花心思,看來看去,也就帶些隨身衣物就搞掂了,至於那些奢華的禮服披風,西裝軍裝燕尾服之類平時不常穿衣物都有專人負責,根本不需要自己動手整理。

雖然不至於說爭分奪秒,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寶貴的這麼誇張,但依著陸遠“今天的事不拖到明天做”的性格,這七天可不能就這麼白白浪費掉。

而眾人的當務之急,就想要想辦法讓自己花了大價錢搞來的那些機器設備發揮出它們應有的作用來。

其中的兩項大頭,也是與未來世界之都計劃息息相關的,供水和電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要說陸遠和自己的這幾個弟兄們名義上是皇帝,是親王,到現在也真就擁有了“只需一張二指寬的小紙條就能奪人性命,令人抄家滅族”的地步。

但實際上這些人,特別是陸遠,與隔壁的朱元璋比起來那真叫是一個“苦”字了得。朱元璋只需要動動嘴皮子,手底下一幫人就會為他幹活,可陸遠這些從現代過來的人卻是不行。以前,平日裡伸手可得,從未令人關注的東西,現在都成了奢望。比如,自來水,比如冰鎮的飲料、空調,一打就著的天然氣,一開就熱的熱水器,當然還有一衝就乾淨的抽水馬桶。

冰箱冷櫃可以直接買來用,可花再多的錢也沒法買來自來水和煤氣吧?抽水馬桶花灑之類的衛浴產品可以買,但花灑要出水,馬桶要抽水,這些個玩意兒可沒法花錢買。

以上這些都是現代人的生活必需品,無論缺了哪樣就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生活品質的下降,顯然陸遠這些人到這來可不是為了吃苦受罪,體驗十四世紀生活艱辛的,他們也還沒到拉屎撒尿,洗個澡都需要有人服侍的地步。既然要過上正常的日子,那就得自己動手,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哎呀,說起來簡單,真正要實施起來,那就真印證了南宋詩人陸游曾寫過一副對聯: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抵達這個時代的第一天起,陸遠就對這兩句話產生了極強的共鳴。

大家都是現代人,生活在一個講究分工合作的社會,近現代社會出人才,卻出不了全才。一個人不可能樣樣精通,學醫的一輩子幹的就是

醫療行業,他不會沒事一會兒去研究研究抽水馬桶的“虹吸原理”,一會兒去琢磨琢磨下水道的水汙分離。

但陸遠等人卻不行,什麼都得自己學著來,特別是以前在下沙莊園的時候,基本都是自己先學,學會了能上手了再將這些經驗技術傳授給學校裡的學生。

“學以致用”,陸遠這些人真的是做到了學以致用這四個字,恨不能前一秒剛學會,後一秒就直接上手操作了。這些年來他們學的東西可是不少,從最早鋪設在下沙莊園的家庭式太陽能供電系統開始,之後學著種地、各類車輛的維修,學會船隻駕駛和保養,重新撿起了以前在學校時丟掉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學著怎麼打地基,造房子,對城市進行系統性的規劃設計,幾乎每個人的腦袋上都頂著四個大字:自學成才!

別的不說,類似挖掘機、隨車吊之類的工程機械每個人用的那叫是一個爐火純青,甚至去當個技校老師都不在話下,就連李靈珊和顧沁都是如此。一旦碰到什麼不會的,就捧著教學錄影,影片,跟著說明書上的步驟一步步做。好在,好在陸遠這些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擁有了無數先輩們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擁有了成套的教學資料、影片和書籍,能夠少走無數的彎路。再加上喬納森史密斯這個技術控的加入,再怎麼跌跌撞撞,也總算勉強支撐了下來,見到了曙光的來臨。

所謂的曙光,自然指的就是和陸遠等人一樣“自學成才”的大批專業技術人員。陸遠這些人畢竟不是超人,不可能樣樣都自己學會了再手把手的教給別人,大部分專業專案還得靠著學生們自學之後再加以實踐,慢慢積累經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拿汽車維修舉例子,剛開始,陸遠完全就是趕鴨子上架,也不管自己下沙莊園的那些家丁們是不是明白汽車內燃機的執行原理,有沒有相關的概念,只一味地讓他們跟著維修教程一步步學,讓他們學習該如何換輪胎,如何對車輛進行保養,出了什麼故障該怎麼修,至於什麼能量守恆定律之類的理論概念全部被拋在了一旁。眾人抱定的宗旨就是先上手,而後再讓他們深入機理,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再比如音樂和各種樂器,喬納森史密斯會小提琴,李靈珊以前小時候被逼著學過一段時間的鋼琴,但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成年後幾乎都荒廢了。而陸遠、施成和李文斯頓三個人多少曾經還接觸過一些樂器,比如吉他和架子鼓,但這個水平也就僅限於擺個花架子,彈彈“小星星”了,鄭紀更是對此一竅不通。

喬納森的小提琴水平倒是不錯,但他剛來那會兒連簡單的中文交流都結結巴巴的,更別提那些專業名詞了,而且時間上也不允許。於是,想憑著他們這些半吊子去培養一支軍樂團,簡直是痴心妄想,能夠不誤人子弟就已經算是燒高香了。他們真正能提供的無非是學習資料和影片,當然還有現成的樂器。

可見現在的軍樂團和交響樂團可以說是從零開始,完全由那些成員們跟著這些譜子和教學資料自學而來的。在專業能力上雖說與成熟的交響樂團不能相提並論,走音跑調也時有發生,但進步是顯著的,再多假以些時日總能冒出幾個專業人才來。

其他的學科同樣如此,畢竟經過了數年連續不斷的學習和實踐的積累,已經湧現出了不少行業尖兵,至少在這一點上,多少能令陸遠等人略感欣慰。

相關推薦:聯盟最強導師穿越成年獸兇獸飼養手冊替身寵妃是個小作精大明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