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梭1368->章節

第十七章 不存在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南京城是堂堂大明王朝的京師所在,乃是首善之區。朱元璋恨不得連眼睛都不用睜開就能將京師內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

在南京城中出了這類有礙觀瞻,有背首善之名的惡性案件,那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這樣的事情一旦出的多了,甚至可能會影響朱元璋這個大明皇帝執政的合法性和正確性,鬧不好朱元璋這個天子都得給他的上天老子寫上一封罪己詔。

所以在南京,這類的事情搞不得半點通融,一旦事出,那就是大事。哪兒還有什麼先回家冷靜冷靜,再加以協調圓緩一二的道理!

陸遠這些用現代眼光看待問題的現代人,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理解這世界上還有什麼“忤逆”大罪的道理。

在陸遠等人心目中,這忤逆說白了不就是家庭矛盾嗎?老子和兒子不對付,父母與小輩起了爭執和摩擦,大不了老死不相往來,斷絕親情關係就行了,無論如何也不至於鬧到要“剝皮揎草”、“磨骨揚灰”的地步啊!甚至這些家裡事根本就不應該佔用原本就有些捉襟見肘的司法資源。

要是真動了手,直接讓衙役,讓警察上門不就完了嗎?真的打傷打殘了,有正規的司法途徑能夠加以解決。如果真要是一家人過不下去了,父母也可以去民政部門申請,申請與子女斷絕親屬關係。到了那時候,若是子女再去胡攪蠻纏亦或是上門鬧事,那就更沒“忤逆”什麼事了。

對於這些身犯“忤逆”重罪者,陸遠給出的處理意見是赦免,當場釋放。同時安排人直接將這些被釋放者送回家中,若是父母尊長依舊不願接納自己的子女,可以當場簽署斷絕書,從此雙方一刀兩斷,不存在任何親情與血緣上關聯。

除了這些人,陸遠還根據遠東帝國現行的法律,依法赦免了一切男女的通姦者,並廢除了相應的刑罰措施,其中也包括私刑,也就是說類似於木驢、刑舂、.拶刑(就是夾手指)和賣身之類一概被廢止。另外,還有大明律中明文規定的:“其婦人犯罪,應決杖者,奸罪去衣受刑”皆全部取消,像什麼“浸豬籠”之類的私刑那更是早已被明令廢除。

按著常理,凡是有新皇登基或是朝代更迭,新皇帝上臺後做的第一件事除了舉行登基大典外就是大赦天下,以彰顯自己的博愛和仁義,以供萬民尊崇敬仰。

那這麼說遠東帝國如今打下了南京城,現在也要大赦天下了嗎?

不不不不不,大錯而特錯,陸遠不屑於靠著大赦天下這種手段謀求在百姓中樹立自己的名聲。所以大赦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永遠都不可能的!

理由?

理由只有一條,但這一條理由就足夠充分。

現在是洪武新政,朱元璋在位還沒幾年,他也沒老到老眼昏花,要排除異己。他現在還沒有廢除丞相,也還沒到要為大明朝自己未來的接班人打壓那些赫赫有名的大明功勳的時候。

朱元璋雖然的確因為政治智慧和施政經

驗的不足而犯了不少糊塗,走了不少彎路,不過實話實說,在這個階段,大明在他的手中治理的是不錯的,法司也確實是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滴,皇權也還沒有上升到後來那樣無法無天的地步。

還有關鍵的一點,無論是南京城還是蘇松常,亦或是江浙一帶,那都可以說是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在距離上還沒有遠到朱元璋鞭長莫及的程度。在職的官員們也沒有膽大妄為到在他的鼻子底下貪贓枉法或是倒行逆施,存心要辦些冤假錯案來給自己找不自在。

雖說難免有些個錯漏或是誤判,但從總體上來說,現在那些被判有罪者,基本可以算是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依著大明律的相關制度,也稱得起是程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

由此可見,那些在押的人犯中無論是民間刑事案件的涉案人員,還是貪贓枉法被查處的原大明朝的各級官員,大多都屬於咎由自取,不誇張的說,這些人就是定時炸彈。

顯然,在這種前提下陸遠如果不管不顧直接將所有監獄中的在押人犯全部釋放,無疑給遠東帝國平添了許多不確定因素,誰也不能保證他們出去之後不會再一次鋌而走險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同時,處於利益的考慮,將他們釋放也不可取,畢竟他們是沒有人權的,苦活累活險活,都需要他們去幹,而且還不用付任何工錢,出了工傷還不用賠償,這麼好的事到哪裡去找?!

幫助呂應宿處理完那些棘手事,終於到了回家的日子。

這些天來最忙碌的,要數海軍直屬的運輸船隊以及被臨時徵召進入運輸序列的大批民間船隻,除了四艘主力護衛艦在雙方簽訂條約一週後提前回港以外,其他包括海軍編制內的四百料座戰船一艘不落地加入了運輸戰利品的隊伍中。

三軌縱帆船、四百料座戰船、百料沙船、到最後連浦江上停靠著的七艘客滾輪中的其中四艘都被派到了南京城外下關碼頭進行運輸貴重戰利品的工作。

回到周浦莊園的陸遠等人沒有著急著整理那些戰利品,而是在第一時間下達了三道皇帝令。

根據《大明遠東睦鄰友好條約》中的約定,除了應天、揚州、淮安、徐州、鎮江諸府外,還有福建全境內的九府也一同劃歸或者說割讓給了遠東帝國。

這第一條命令,自然就與福建省的人事任命有關。

陸遠翻開了小冊子,斟酌再三,最終還是決定讓原松江知府劉鑑趕赴福建走馬上任,擔任福建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他的老搭檔,原松江府同知汪愛生擔任副職從旁輔佐。不過與陳寧和呂應宿不同,陳呂二人被授予的是一省總督,相當於手握軍權的督軍,特別是呂應宿,他在理論上可以越過參謀本部,直接指揮駐紮江蘇的陸軍一師進行一定範圍內的軍事行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寧也有軍權,但他的許可權只限於當地有限的類似於民兵組織的巡檢司官兵,而且這批明軍降兵現在還在訓練整備之中。其中的原因倒不是因為陸

遠對其不夠信任,而是由地理原因所制。

劉鑑同樣也是如此,劉鑑和汪愛生兩人都是文官,也從未統領過兵馬,秉承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原則,讓他這樣的文官去指揮類似張炳那樣的軍頭,那是不現實的。

福建西鄰江西,南接廣東,又與臺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而江西以及廣東暫時還是大明的地盤,又是新入帝國版圖,如浙江那樣不派兵駐守那是不行的,不僅不駐軍不行,甚至兵力少了也不行。

陸軍一師駐紮江蘇已定,那眼下能夠調出去駐守福建的部隊就只有林定江的海軍陸戰一師以及宋達的陸軍二師可供選擇。

兵力緊缺捉襟見肘的弊端再一次顯露無疑。

暫且不提南京戰役俘虜的那些明軍士兵,之前嘉興戰場上被俘的明軍精銳現都還在淞滬重新編練,而陳寧手裡的那些還在整備的明軍降兵那都是被張元年當初在浙江挑剩下來的了,對於這些數量又不算多,質量還不高的明軍,是不能抱有多少期待的。要不是實在兵力不濟,照著遠東帝國的徵兵標準,這批士兵中最起碼還得被淘汰掉五成左右。

浙江暫時沒有正規軍駐紮,但並不代表著不需要在當地擁有駐軍。

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目前杭州城外以最高軍事標準建設的遠東帝國浙江軍事基地仍在緊張的施工過程之中,未來這個軍事基地將擔負起與虹口軍事基地一樣的重責,除了駐紮軍隊還得負責新兵的役前訓練,而且還配備了軍隊醫院以及配套的療養康復機構,周邊軍事、商業、學校、民居住宅、鐵路樞紐、輕重工業配套一應俱全,除了軍工廠,幾乎等於將半個寶山軍事工業園區在杭州城外給整體複製了一遍。顯而易見,如此高標準的大型基礎建設不可能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工的。

經過眾人的商議,最終選擇讓林定江的海軍陸戰一師駐防福建。

施成給出的理由也很有說服力。

海軍陸戰一師是趙一傑的心血,是由趙一傑和楊樹五兩人一手訓練出來的,而且是一貫的高標準嚴要求,四位主要將領中無論是師長林定江和他的胞弟林平河,還是翁德與秦士爾,都是可堪大用的人才。而且海軍陸戰一師中絕大部分兵員本就是由曾經沿海的漁民組成,與陸軍二師相比,更適合駐防在沿海高危地區。

更為主要的是,未來在泉州府,具體來說就是金廈,將會建設繼外高橋、舟山之後的第三個海軍基地,區域基本確定為金門島。這也算是為了在日後佔領臺灣,南下兩廣甚至中南半島提前做的準備。

並且在廈門本島,將會設立海關,廈門海關也是繼淞滬海關總署、浙江寧波港之後的第三處接受帝國直轄的一等海關。

由此種種原因,福建駐軍自然非海軍陸戰一師莫屬。師長林定江也成為了福建一地的最高軍事長官,在名義上他是劉鑑的下屬,要接受其制約。但大家都明白,沒有陸遠等人的命令,誰也無法調動這支部隊。

相關推薦:聯盟最強導師穿越成年獸兇獸飼養手冊替身寵妃是個小作精大明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