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醜女如菊->章節

第五百四十四章 所謂神童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青木見他滿臉猙獰,低聲道:“甭生氣。白氣壞了身子不划算。咱還有好多事情要幹哩。讓葫蘆他們跟他扯正好,小娃兒口沒遮攔的,說啥也不算冒犯。我已經讓人回去叫黃豆了。對付這樣的人,連葫蘆出馬都嫌大了,就得讓黃豆跟他掰扯。”

張槐聽了覺得好笑,可是這會兒哪能笑得出來,若是平常的話,怕是要笑彎了腰吧!

鄭家院子裡來了一大群人,菊花大舅家是全部出動,還捎帶上了劉家塘的村民,個個跑得滿頭大汗。

楊得發問清大概情況,喝住哭泣的媳婦們,立即帶領眾人去救火,只留下劉雲嵐的娘張氏照顧閨女。

這時候,來叫黃豆的人也回來了,是馬小六的弟弟馬小七,如此這般跟小娃兒說了一通。

黃豆聽說縣令大人不讓救姑姑家人,讓人都去山上救火,氣得直跳腳,又聽說爹特意讓馬小七來叫他,讓他去跟這狗官掰扯,只管胡扯一氣,不用顧忌,頓時鬥志昂揚。

他囑咐外婆照顧好娘,看好家,然後讓馬小七揹著他就往橡園跑。

他到達的時候,正趕上縣令被三個小娃兒堵得不耐煩,威脅葫蘆道:“若是這小青山燒起來,你們鄭家和張家能擔當的起嗎?”

他也不文縐縐地說話了,主要怕小娃兒聽不懂。

葫蘆剛要回答,就聽一個清脆的童聲叫道:“這不是還沒燒起來麼,你就慌成這樣?這麼大人了,一點也不老成,虧你還長了鬍子哩。我姑父早就派了人去山上救火,所以才沒燒起來。要等你來再弄這事,那花兒都要謝了。”

說話的正是黃豆,他將黃瓜沒說的話說了出來。

袁縣令聽了這話一呆,順著聲音看去,只見一個憨實的鄉下少年揹著一個豆丁似的小娃娃來到近前,一矮身子將小娃兒小心地放下地。

小娃兒站穩後,整了整身上絳紅色小棉襖,一手扯下頭上尖尖的小紅帽塞進懷裡——想是離火近了,覺得有些熱——露出黑黢黢一塊榪子蓋頭,比眼前三個娃兒更小,喲莫四五歲的樣子,眉清目秀,齒白唇紅,一臉鄙視地仰頭瞧他。

不說袁縣令聽了這話鬱悶生氣,方靖宇也差點笑出聲。他當然不會親自去挑土了,而是指揮下人們幹活,因此一直站在附近,也就聽見了黃豆的話。

葫蘆見三弟來了,心裡一喜,忙對青山和黃瓜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都不要出聲,只管讓三弟跟這狗官掰扯。

縣令見人都瞧他,氣壞了,怒道:“若是待會燒了起來,那時悔之晚矣!”

黃豆一愣,因為後面一句話他聽不懂啊。

葫蘆馬上接道:“若是不先把人救出來,那我們才要後悔呢。”

這下黃豆聽明白了,跟著就道:“我姑姑他們還在裡面,不救人咋成哩?人是最重要的。有了人才能種田、養雞、餵豬,沒人啥也幹不成。”——這是姑姑常說的話。

縣令吹胡子瞪眼道:“那裡面的人分明已經燒死了……”

黃豆立即不依了,他跳腳嚷道:“你瞎說。咒我姑姑,你是個大壞蛋。你是咋當上官兒的?我姑姑說當官的就要為老百姓辦事,你不是個好官。”

衙役們先前見老爺跟三個小娃兒鬥口,本就覺得奇異,不過雙方好歹還在說理,如今來了個更小的,說話完全沒有顧忌,全都聽呆了,也忘了上前呵斥,或者根本就是裝忘了,想看好戲。

縣令聽黃豆說他不是好官,臉都黑了,也不想想對方只是個小豆丁,憤而甩出一句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本官一片赤心為民,天日可表!”

黃豆哪裡能聽得懂這話,可是他不用聽懂,比背書,誰不會,他比先時可又多學了好些句子哩,如今不用背“學而時習之”了。

說君子,是吧?他也會。

小娃兒們吵架爭論從來都堅持一條:輸人不輸場。黃豆一向是堅定地貫徹執行這點,跟人爭論時,爭得過就爭,爭不過就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這是姑姑教的,說一個真正的君子做事應該講良心(仁)、要聰明(智)、要厲害(勇),這官兒不救人,太沒良心了,咋能算君子哩?

他搖頭晃腦地背完,見縣令臉脹成豬肝色,不知自己這話歪打正著地諷刺他根本夠不上君子標準,下令眾人去山上救火分明有私心作怪,還以為縣令跟柳兒娘似的,被他震住了哩,於是得意之下,張口又背了一段君子的修身之道——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縣令如同被人打了個耳光,見鬼一樣瞅著這個小娃兒,難道他碰上了傳說中的神童?

方靖宇也詫異了:這娃兒真的那麼厲害,小小年紀就能引經據典地反駁人?

其實,這根本就是個巧合,黃豆可沒學全《論語》。

張鄭兩家的小娃兒沒去學堂之前,玩鬧聚會之時,菊花會很隨意地教他們,把那些常見的詩詞、名句、典故,在談話說事的時候,應景地說一些。

小娃兒記性好,肚子裡就攢了不少東西。這縣令偏要說君子,他又恰好學了這兩段,這不就撞上了。

袁縣令見方靖宇也用異樣的目光看他,覺得這臉丟大了,一定要搬回這面子,不然今天的事要成為笑談。

他深吸了口氣,心道這小子這麼點大,不可能懂那麼多,沒準是蒙人的,他便不再說古文,轉而用大白話跟黃豆辯論起來。

他學聰明了,也不說不救人了,也不說張家人已經燒死了,卻板臉嚇唬道:“要是不好生防火,把旁邊的山都燒了起來,害得書院辦不成,皇上可是要怪罪的。”

黃豆背了兩段書,正搜腸刮肚地想別的“子曰”,準備這老頭要是再說別的,他要背哪段出來應付,猛地聽了這大白話,不禁一愣——咋不背書了哩?

要在小青山辦書院的事黃豆也是知道的,可是一來他也不懂,二來他怎會好好地跟縣令掰扯這個?他只會說自個的。

“皇上就能隨便怪人了?那也不能亂怪人哩。我只要沒幹壞事,我娘都不打我的,也不罵我。皇上那樣厲害,總不能比不過我娘吧?要是皇上的爹孃在山上,皇上也不救,隨他們燒死算了?要是你爹跟你娘在山上,你也不管他們了?”

他用十分懷疑的眼光瞧著這老頭,那神情分明在說,你還是人嘛?

袁縣令嚇得一哆嗦,再一看小娃兒那神情,心裡直叫苦,勉強喝道:“胡說,皇上怎會來這?也沒不讓你們救人,不過是要分些人過去,防止火勢擴大。若是燒了更多的山,會影響辦書院,還讓清南村的人受損失。”

他說話的口氣明顯軟了下來。

黃豆忽然鄙夷地對縣令道:“我說你咋這麼笨哩?一點眼色都不懂。我爹要是不救火,讓人去山上幹啥?你當去掐花兒哩,還是去摘果子哩,還是去攆兔子哩?大晚上的,不睡覺去幹這個,那不是腦袋叫驢踢了麼?人肯定說他有病哩。火要救,人也要救。都要救,先撿那要緊的先救,不能瞎抓一氣,沒個頭緒,要一樣一樣地來。人是最要緊的,當然先救人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這小話癆說著還拉過青山,向聽得目瞪口呆的眾人引見:“我小叔就叫青山,姓鄭;我爹叫青木,也姓鄭,是我小叔的哥哥;我是我小叔的侄子,是老三,我小名叫黃豆。”

說完自己也覺得有些偏離話題了,趕緊把話頭拉回來,繼續鄙視袁縣令:“你這麼大人了,長了眼睛不會自己瞧?還要人來教你?就曉得在這乾嚎,胡攪蠻纏讓人家沒心情幹活,這不是耽誤事麼?”

葫蘆先聽他說“姓鄭”的話,好險沒從馬上掉下來,生怕他又扯得沒邊了,把自己兄弟幾個都跟人引見一番,後來見他又繞回去了,這才松了口氣;青山還沒怎樣,黃瓜也大大地松了口氣。

方靖宇等人很想大笑,只是這場合實在不適合笑,忍了又忍,最後轉頭面向大火,想想還在大火中掙扎的人們,馬上就著急起來,那想笑的心情才平復下來。

袁縣令恨不得自己死了算了。

先前說古文,那些人還聽不懂,自己還有塊遮羞布,如今這大白話說出來,小娃兒聲音響脆,周圍的人聽得清清楚楚,他覺得自己這輩子的臉面都丟盡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是這個小不點為何說得這麼順溜?

如今,他想不承認黃豆是神童也不行了——誰家小娃兒能說出這樣一番話?

黃豆究竟是不是神童哩?

聰明是有點兒,記性還算好,嘴皮子也練得很利索——這是在兩家老小打壓下鍛鍊出來的——神童就免了,世上哪有那麼多神童!

他說的話大多是捱罵得來的,他就記住了,跟人對嘴的時候就用了出來。先是胡亂用,後來就不得了了,簡直是信手拈來。當然,這也算活學活用了。

話說某日黃豆和紅椒帶著紫茄、山芋玩過家家,菊花坐在樹底下忙算賬,葡萄和小喜在院子裡曬乾菜。

菊花聽黃豆跟紅椒為遊戲中活計的分派吵個不停,還總指使小喜和葡萄拿東遞西的,很生氣,不耐煩地瞪眼喝道:“咋這麼沒眼色哩?沒見葡萄姑姑和小喜姑姑忙麼?這麼大人了,有手有腳連玩都不會了,這還用人教?就曉得乾嚎,胡攪蠻纏讓人沒心情幹活,這不耽誤事麼?”

兩娃兒頓了一下,立即爭先恐後地跟菊花訴說各自的理由,請她評判。

菊花翻眼道:“就這樣笨?飯要煮,豬要喂,田裡的活計也要幹。都要幹,先撿要緊的幹,一樣一樣來,不能瞎抓一氣,沒個頭緒……”

訓了他們一通後,又趁勢教他們如何合理地利用時間,先幹啥,後幹啥,幹這件事的同時也能順便把那件事給做了……

******感謝親們投出寶貴的粉紅票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南唐節度使南唐晚秋半步人間南唐新夢無限召喚之傳奇馴獸師西遊之法海取經源能鬥影視萬物收集員全能系統從種菜開始墨爾本,算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