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崇禎故事->章節

八十二、遵化潛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八十二、遵化潛越

十五的滿月像一輪晶瑩的玉盤掛在東方的天空,清輝如瀉,彩雲紛飛,月光下田野道路的輪廊依稀可辨,上千人的隊伍行進在向西的官道上,隆隆的車馬聲和腳步聲在無邊無際的月夜裡迴響。

古代因為營養缺乏的原因,夜盲症很多,這些人群既使是在滿月的夜晚,沒有照明也是難以快行的。楊銘給各連隊配發的應急燈現在開始起作用了,隊伍的前、中、後部,應急燈綁在木棍上舉得高高的,就像後世的攝影燈那樣,LED冷白的燈光投射到前進的道路上,方圓幾十米亮得如同白晝,因為人眼的感光調節作用,投光區域之外的地方就顯得格外暗澹了。

楊銘騎在馬背上,低頭看了看腕錶上的夜光指標,大軍出發已經差不多兩個時辰了,應該快到遵化了,他的平板電腦裡存了衛星地圖,但是沒有GPS訊號,無法確定自己的位置,只能靠猜測估計。

“前方斥侯,是否已近遵化城?”他在電臺裡詢問。

大部隊前方兩裡之外,兩名斥侯正策馬徐行,他們身披皮甲,手裡握持長柄眉尖刀,腰懸箭囊,馬背上掛了長哨角弓,應急燈此時並沒有開啟,只是憑藉月光觀察前進,雖然無法看清周遭環境的細節,但可以獲得最大化的視野範圍。

向官道的左前方望去,月光下的遵化城籠罩一層如霧如紗的朦朧清輝,城牆上有火把的光焰閃動,四野寂靜,聽不到人聲。

“啟稟將軍,大部隊前方四裡便是遵化城。”

“全軍燈火管制!”楊銘在電臺裡發出命令。

所有的應急燈都熄滅了,道路的光線瞬間變得暗澹,人眼的童孔適應環境亮度而擴大,視野裡的輪廊又開始漸漸呈現出來,月光下漫長的行軍隊伍有一種如夢如幻的朦朧之感。

“韻秋,把夜視鏡掰下來。”楊銘偏了偏韁繩,策馬跟韻秋靠得更緊一些,示範將頭盔上的X27夜視鏡掰到眼前,“開關在這裡旋一下。”

韻秋彷照他的動作將夜視鏡掰了下來,旋開了鏡身上的開關,頓時“咦”的一聲驚歎——眼前的視野瞬間變成了白天,田野、道路、樹木、行軍的人馬一切清晰可見,藍色的天空飄浮朵朵白雲,圓圓的月亮和滿天的星斗熠熠生輝。

“怎麼樣,我說過你會嚇一跳的。”楊銘微笑說道。

韻秋轉頭看了看,見他戴了夜視鏡怪怪的樣子,正要出口相譏,勐然想到自己也是這般模樣,思緒一頓,卻又想起出發前楊銘對她吟誦的兩句詩——“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一向冷峻的語氣頓時變得溫柔如水:

“楊銘,過城要小心。”

“嗯,如果城裡是皇太極,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翻盤機會。”楊銘點了點頭,澹澹地說,“但是我賭嶽託不敢出來,他今日大敗,銳氣已失,已經沒這個膽量了。”

提到皇太極,他看到韻秋的身體下意識地顫抖了一下。

“韻秋,你見過皇太極嗎?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楊銘用隨意的語氣問道。

“大汗哪是隨便能見的。”韻秋的聲音又冷峻起來,“倒是他以前做四貝勒的時候,遠遠地看到過一兩次,卻也談不上見到。”

“聽說他天生聰慧過人,很喜歡讀咱們漢人的書,也願意提撥重用漢人文士,為這個很多大小旗主都很不滿,但又不敢說什麼。至於別的什麼我就不曉得了。”

楊銘嗯了嗯,知道從韻秋這裡瞭解不到皇太極的更多資訊了,畢竟層級隔的太遠。

兩人邊說邊行,不多時遵化城就出現在前方了。

遵化城始建於唐朝,原本只是一個土築的小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為了防禦北方的蒙古人入侵,指揮史周寶對遵化城加以擴建,將城市向西擴大,並對城牆進行包磚加固。明世宗嘉靖年間,因蒙古韃靼部劫掠北京的“庚寅之變”,朝野震動,為加強遵化城的防御能力,順天巡撫、都御史孟春重修城池,增建東南城樓。明萬歷九年,總理薊鎮練兵事務的戚繼光,用他從浙江帶來的客軍,將整個遵化城進行拆除並重新設計修建。重建後的遵化城周長1251丈,城基厚度30尺,高3丈6尺,城牆築有垛口1341個,東西南北四面各有城門一座,分別名為鎮海,戴京,時薰,拱極。

大軍經過遵化城,必須要從南門外的官道上經過,綿延兩裡的隊伍,如果後金軍從城裡出來,以橫向隊形展開攻擊,那麼無論是機槍還是迫擊炮,都很難有效阻擋,順義軍很大可能會被擊潰甚至殲滅。楊銘今晚這樣冒險過城,是在向皇太極學習,去年十一月十三日,皇太極數萬大軍趁夜“潛越薊州”,袁崇煥的兩萬關寧鐵騎不敢離城出戰,讓後金軍輕而易舉地突破薊州防線,兵鋒直抵北京城下。

如果沒有今天戰場上的大勝,他是不敢這樣冒險過城的,按他的判斷,嶽託今天剛遭受震憾性的慘敗,應該是不敢出來的,雖然如此,他還是佈置了防範措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連謝慶元聽令,頂住城門,防範敵軍出城襲擾。”

按照楊銘的命令,四連的擲彈兵、弓手、長槍兵從行軍佇列中分離出來,無聲無息地向遵化城南門摸去,一直抵近到離城門200步的距離,以騎兵分在兩翼,弓手和長槍兵居中的部署列成防禦陣形,擲彈兵則照樣是放在最前排,他們的M67手雷是跨越時代的利器。

城上的後金軍已經聽到了遠處傳來的車馬行進之聲,滿月的光照之下,一支朦朦朧朧的大軍正從城外經過,及至又發現一隊人馬向城門而來,人影越來越近,驚駭之下立即鳴警,隨著尖銳的警鑼聲響起,城頭上一片忙亂,更多的火把燃起來了,成排的光焰在城牆上跳躍晃動。

“韻秋,你隨大部隊走,我去那邊看看。”楊銘決定親自去跟四連一起頂城門,他從親兵手裡接過M249機槍,一邊安裝200發彈匣,一邊說道。

“我跟你一起去!”

“不用,你跟大部隊走,我們隨時保持聯絡。”楊銘從馬背上的行囊裡取出一支AN/PRC-154單兵手持式電臺遞給韻秋。

“這……這東西怎麼用?”韻秋一路上都看到楊銘使用電臺發號司令,甚至打趣閒聊,對這種神器既驚訝,又羨慕,現在楊銘給她一支,她倒有點無所適從了。

“很簡單的,超市大媽都會用。”楊銘簡單地示範了一下,“這裡旋一下,就開啟了,能聽到聲音了,要說話,就按下這裡。”

說罷他便帶了兩名親兵朝城門方向策馬而去,馬蹄得得,幾分鐘便到了四連的陣列之前。

謝慶元見他到來,正要下馬行禮,楊銘擺手制止了他,直接問道:“情況怎樣?”

“將軍,他們好像在搗炮。”謝慶元拱手答道。

200步也就是300米的距離,弓箭射不到,但大型的虎蹲炮是勉強可以打到的。虎蹲炮是一種前裝炮,使用前要先清刷炮膛,然後將火藥裝入炮管內,埋好導火繩,用木馬子將火藥搗實,再用泥巴湖上一層,然後再裝入鐵製的彈丸,點燃導火繩擊發,整套程式很是繁瑣。

“不用慌,那玩意打不準。”楊銘安慰道。皇太極潛越薊州時,也是派200騎頂住城門,袁崇煥上萬大軍出城列陣迎戰,雙方大眼瞪小眼對峙了四個多小時,互相都不動,最後袁崇煥令副將周文鬱發炮,打了一炮毛都沒傷到對方一根,後金200騎轉身大搖大擺地走了。

明軍的炮術如此,後金軍就更不用提了,按楊銘記憶中的歷史,現時的後金軍使用大炮還沒啥經驗,也不會用銃尺測量射角,準度很差,後金軍熟練使用大炮應該是兩年之後,孔有德挾帶西洋教官訓練的炮兵部隊投降之後的事。

謝慶元鎮定地點了點頭,他久經戰陣,對虎蹲炮的感性經驗比楊銘豐富得多,表現自然是沉穩如山,倒是楊銘自己,嘴裡雖然說不怕,但還是有點擔心被小機率事件傷到,翻身下了馬整個人躲到馬屁股後面了。

若是換了別人,這種臨陣怯弱的行徑肯定會被謝慶元訓斥,但楊銘不同,不管他做什麼,在這幫軍官們看來都是有道理的,謝慶元默默地偏了偏韁繩,策馬移到楊銘的馬之前,算是又給他增加了一層防護。

城牆上的大炮轟然擊發了,巨大的炮聲震碎了月夜的寧靜,楊銘條件反射式地縮了縮脖子,又抬頭四周看了一圈,夜視鏡明如白晝的視野裡根本看不到彈丸落到哪裡了。

一個後金兵舉著火把從城牆上的垛口處探出半個身子向外四處探望,顯然也是在尋找彈丸的落點,楊銘舉起機槍,內紅點鏡一瞄,一個點射將他擊倒,那後金兵手中的火把脫落了,悠悠地從城頭往下掉,落到城牆根上翻了幾個滾,兀自忽明忽暗地燃燒。周圍的後金兵顯是受了驚嚇,四散逃開了,他們手裡的火把一陣慌亂閃躍,過了好一會才重新聚攏回來。

又過了片刻,後金兵再次開炮了,虎蹲炮的炮口噴射火星,那彈丸仍是不知飛到何處了,在這夜裡後金炮手觀察不到彈丸的落點,沒辦法校正大炮的射角和射向,打炮只能完全靠蒙了。

楊銘懶得再理會城牆上的炮聲,他將M249機槍的兩腳架掰開,把機槍架到地上對準城門,三百米距離,小小一座城門,一挺機槍完全可以封鎖住,對於後金軍來講,出城作戰的時間視窗已經不存在了。

“若是皇太極在城裡,他會怎麼做?”楊銘心裡暗暗地問自己,突然,他感到心中一驚,一陣冷汗從後背冒了出來——如果現在的對手是皇太極,他會集中全部兵力從東門出來,繞城向南對正在城外透過的順義軍進行決死攻擊!從東門出城相較於南門不過是增加了兩三裡的路程,對於騎兵來講影響不大。

“謝連長,擲彈兵是否全帶過來了?”

“是的,將軍。”謝慶元回過頭來答道,楊銘急切的語氣讓他也感到一陣莫名的緊張。

“速派十名擲彈兵歸隊到中軍連!”

不待謝慶元答話,楊銘按下電臺的送話鍵,命令道:“丁總爺,解除燈火管制,全軍加速透過。”

“是!”丁有三應道。

“段思德,十名擲彈兵馬上到中軍連,歸你指揮,注意左翼的防衛!”

行軍隊伍裡的應急燈亮了起來,綿延兩裡的大部隊出現在天穹之下,隊伍的行進速度加快了,城牆上的後金兵突然看到這一幕,震驚之下發生了一陣騷動,成排的火把雜亂地顫跳晃耀。

電臺裡的一片嘈雜聲中,韻秋冷峻的聲音傳了出來:“楊銘,你那邊情形怎樣?”

軍官們這是第一次在電臺裡聽到女聲,而且還是對楊銘直呼其名,嘈雜的頻道頓時安靜了下來。

“我這邊沒事,他們不敢出城,炮也打不準,就是聽個響而已。你們只管走自己的,注意保持隊形紀律,不要出現混亂。”楊銘用輕鬆的語氣說。

隊伍已經透過一大半了,現在過城的是隊伍後段的輜重車隊,近百輛大車在騾馬的牽引下隆隆前行,兩旁是護衛的第三連步騎軍士。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最後的車輛隆隆駛過,後面跟了壓隊的十幾名長槍騎兵,夜視鏡裡,楊銘看到這些騎兵的長槍沒有掛在馬背上,也沒有掛在腰間的得勝鉤上,而是雙手持槍以警惕的隊形漸行漸遠,他們的背影和隆隆的車聲消失在月夜裡。

他擔心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後金軍沒有出城,他們在城牆上舉著火把目送楊銘和第四連的一百多軍士轉身離去。

嶽託也許會因為今夜而懊悔終生,就像幾百年來人們對袁崇煥在薊州城下的失誤懊悔一樣。

相關推薦:九域劫主仙道劍君開局抽到傳說級天賦詭秘復甦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次元穿梭平行宇宙極品都市仙尊都市絕品狂仙都市最狂仙醫神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