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章節

第761章 倭國番(4)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納尼?”

看著潰逃回來的寥寥數十騎,松平信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多忠義所率領的三千多旗本就這樣被明朝人吃掉了?

這可是三千多最精銳的武士,而且是騎兵!

這一刻,松平信綱終於相信,德川義直和稻葉正藤或許沒有撒謊,明軍的戰鬥力遠比他想象中更強。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松平信綱終於不像之前那樣狂妄,以為僅憑他所率領的第一番方就可以輕而易舉拿下大坂。

於是乎,在推進到大坂近郊就不再往前走,就地駐營。

倭軍忙著安營紮寨,對面大坂的明軍也沒有輕舉妄動。

崇禎的意圖很簡單,就是想著等著幕府軍主力到達之後再行決戰,一戰殲滅德川幕府的主力,可以省很多麻煩。

兩天後,德川幕府主力終於抵達大坂城外。

隨同30多萬幕府主力同時抵達的,還有30多萬民壯,總人數超過了60萬,德川幕府對外更是號稱百萬大軍。

看著浩浩蕩蕩的人馬車隊,作為幕府軍主帥的酒井忠勝心下頗有些躊躇滿志,因為在日本的歷史上,還從未有過一個將軍能指揮如此規模的大軍,即便是真正意義上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也只能動員30萬大軍。

擁有這樣一支軍隊,酒井忠勝覺得擊敗明軍並非難事。

酒井忠勝甚至撇開了幼主德川家綱,直接以幕府大老的身份給大坂城內的明軍捎去了一封措辭傲慢的勸降書信,勸戒明軍歸降。

……

許三官當著崇禎面,大聲朗讀酒井忠勝的這封勸降信。

當然,酒井忠勝派人送來的勸降信原件使用的是日文,許三官翻譯成了漢文。

“日出之國徵夷大將軍幕下大老、一百萬大軍之統帥、川越蕃及小浜蕃蕃主,總領12萬3500石俸祿之酒井家當代家主忠勝,曉喻大坂城之明人……”

聽到這,崇禎和徐應偉、閻應元、江天一等人不禁啞然失笑。

隨同出征的朱慈炤更是一撇嘴說:“日出之國?頭銜還挺不少。”

順便說一句,朱慈炤終究還是拗不過崇禎,不情不願的進了南京國子監讀書,讀的是海軍科第五期,跟李定國他們四兄弟在同一分隊。

這次徵倭國,鄭芝龍把海軍學院的學生也一併都帶出來長見識。

崇禎忍不住掠了朱慈炤一眼,嗯,還可以,經過一年的實踐課,走遍了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山山水水之後,人是黑了,也瘦了,但是身上終於有了點精氣神,再不像之前,一眼看去就是個錦繡其外的紈絝子弟。

“炤兒,過來。”崇禎招了招手說。

“幹嗎?”朱慈炤有些不情不願的來到崇禎面前。

崇禎凡事講規矩,哪怕父子之間也是這樣,這麼做有好的一面,但是也同樣存在不好的一面,比如說朱慈炤,就不怎麼怕他這個父皇。

朱慈烺和朱慈炯因為打小接受的嚴格的儒家教育,君臣父子的倫常已經銘刻在他們的骨子裡,所以從不逾矩。

崇禎卻也不生氣,笑問道:“想不想參加這次戰鬥?”

“不想。”朱慈炤直接拒絕,“子彈可沒長眼睛,不會因為我是大明永王就繞著飛,所以讓我自己選,是絕對不會去做這種高風險的事情的。”

崇禎聞言頓時被氣個半死,怎麼養了這麼個慫包兒子?

這個慫貨不光是貪生怕死,居然還當著這麼多人面公然說出來。

同在甲板上的鄭芝龍、鄭鴻逵、徐應偉等人便不約而同的轉身,裝出欣賞大坂灣美景的樣子,永王剛才說了什麼?沒聽見。

“狗東西,朕今天偏要你上戰場。”

崇禎這次真的生氣了,直接下了一道聖旨。

臨時將朱慈炤所在的海軍學員分隊編入到陸軍第1師。

鄭芝龍不禁有些猶豫,小聲問道:“聖上,真讓永王參加戰鬥啊?”

“這還有假?”崇禎黑著臉說道,“你就把他當個小兵,別把他當成親王,不參加一次真正意義的戰鬥,沒有資格承襲王爵。”

鄭芝龍無奈,只好把自己兒子鄭恩所在的分隊也派上去。

同時叮囑李定國、姚啟聖等學員務必保護好永王的安全。

朱慈炤雖然滿心不願,但是聖旨已經下來,便也只能跟著同一分隊的同學,順著舷梯上了岸,再跟著第1師的步兵開始列隊。

……

勸降書送出之後,酒井忠勝就一直在等大坂明軍的回覆。

如果說有得選擇,酒井忠勝還是希望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包括酒井忠勝在內的許多倭人都曾熟讀過孫子兵法,知道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爭最高境界。

如果真可以憑藉一封勸降書就迫降大坂城內的四千明軍,那麼他酒井忠勝絕對可以藉此名垂青史,成為日本幾千年歷史上有名的軍神。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給了酒井忠勝當頭一棒。

大坂城內的明軍非但不降,反而斬殺了使者。

崇禎這是故意的,就是想要激怒倭人,誘使對方主動出擊。

效果也是槓槓滴,酒井忠勝看到明軍陣前用竹竿挑起的人頭之後,氣得暴跳如雷,當即下令全軍出營寨列陣。

不過,酒井忠勝也沒有完全被怒火衝昏頭腦,還是聽取了稻葉正藤的意見,列陣地點距離海岸線足有十五裡。

上次大坂冬之陣,明軍戰艦的艦炮就可以打到超過十里遠。

所以,將列陣地點擺在距離海岸線十五裡外才能確保安全。

然而,稻葉正盛並不知道,大明海軍的艦炮已經進化到了金屬彈殼定裝彈,火炮效能又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不光是2.5寸口以及4寸口徑的艦炮可以打到二十裡外,6寸口徑的艦炮更是可以打到三十裡開外。

至於大明陸軍攜帶的火炮,那就只能硬懟了。

畢竟,前前後後,日本也從紅夷手中買了數百門紅夷大炮。

很快,雙方先後佇列完成,第二次大坂之戰正式拉開大幕。

率先發起攻擊的是幕府軍,出動了一個番方,推著臨時扎制的一塊塊木柵欄朝明軍陣地緩緩推進,這些木柵欄是拿來當盾牌用的,相當於建奴的楯車。

只不過木柵欄用的是兩到三寸的圓木,連明軍的二五式步槍都防不住,更不用說2.5寸口徑山地炮或4寸口徑野戰炮。

不過,為免倭軍過早崩潰,明軍並沒有過早使用炮兵火力。

一直等到倭軍的這個番方推進到了一百步內,與此同時左右兩翼的倭軍炮兵也已經推進到了五百步的距離內,明軍第1師、第2師以及停泊在大坂灣的36艘周瑜級巡洋艦才不約而同開火,將火力傾瀉到倭軍頭上。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維度的戰鬥。

幕府軍還想著按照以前的戰術一板一眼的打,就是先投入一個番方發動一次試探性的攻擊,如果沒什麼機會就再投入一個番方加強攻勢,如果有機會就投入全部主力發動總攻,一戰摧垮明軍,基本就是這麼個流程。

但是明軍已經不再是這個流程。

現在的明軍已經是一支真正意義的近代陸軍。

只要敵軍進入到十五公裡以內,就已經暴露在了明軍的火力打擊之下,如果敵軍沒有構築防禦工事,基本只有被屠殺的份。

而如果敵軍排列的是密集陣形,那就更完蛋。

非常不幸的是,這兩條都讓幕府的大軍全了。

所以最終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慘就一個字!

先是試探性進攻的那一個番方,拿來當盾牌的木柵欄直接被明軍的12.8mm口徑的二五式步槍打穿,躲在木柵欄後的倭寇也一併被打穿。

緊接著,第1師、第2師的12個炮兵團324門山地炮、野戰炮的炮彈,就鋪天蓋地的砸落在倭軍主力陣中。

對沒錯,第1師、第2師的六個旅都加強了一個山炮旅。

兩個師的虎蹲炮反而沒派上用場,因為倭軍主力已經超出虎蹲炮的射程,搶先進攻的那一個番方的倭軍則根本用不著虎蹲炮。

在步槍以及山炮、野炮的打擊下,幕府軍瞬間死傷慘重。

然而這還沒有完,二十多秒之後,海軍艦炮發射的4寸、6寸大口徑炮彈也鋪天蓋地的砸落在幕府軍的陣中。

這時候,從高空之中往下俯瞰,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幕府軍的巨大而又密集的佇列之中已經綻開了一朵又一朵的煙花,每朵煙花方圓少則十步,多則二三十步,瞬間就將幕府軍的龐大的步兵佇列炸得七零八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場面,真是斷肢殘軀漫天飛舞。

留在後陣的酒井忠勝整個都看傻了。

這樣的場面,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雙方甚至都還沒有開始真正的交手,60多萬幕府大軍就被炸得七零八落?

事實上,就連酒井忠勝所在的後陣也不安全,伴隨著刺耳又短促的尖嘯,一排排的炮彈再次鋪天蓋地的砸落下來,再轟然炸開。

其中一顆炮彈就落在酒井忠勝的馬邊。

爆炸產生的氣浪一下就將酒井忠勝撕碎。

方圓幾十米內的旗本,也被破片射成篩子。

旗本身上的扎甲根本擋不住高速飛射的破片。

本书作者其他书: 抗日之特戰兵王 我在亮劍當戰狼 開局綁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披著羊皮的惡狼 娶個督軍做老婆 楚漢爭鼎 混在三國當軍閥 三國之袁氏梟雄 秦漢
相關推薦:九龍天尊末世之我的身體能進化我的身體有扇門我的身體被穿過我的身體藏著詭無限大雜燴絕境重生,我,創造了一座城市我創造了魔網時代藏珠緋聞纏身,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