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章節

第721章 線膛炮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有了內需,這600萬就可以進一步促進大明工商業的繁榮,增加更多工作崗位,擴大大明的工業人口。

有鑑於此,崇禎真的一點都不會吝嗇在民間造富。

再下一步,崇禎還打算在內務府設立糧食調節庫。

然後透過這個凋節庫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基準價。

提高糧食收購基準價的目的就只有一個,讓大明的農民致富奔小康,一方面繼續拉動內需,另一方面引導更多農民加大種糧的力度。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大明不能只有商,沒有農。

工業品是可以提高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是填飽肚子還得靠糧食。

這個底層邏輯並不深,但是受限於時代,盧九德、錢熙他們看不懂。

錢熙就很想勸諫崇禎,其實不用一次發放這麼多,但是話到了嘴邊卻又被他咽回去,最後說了句領旨。

錢熙看不懂底層邏輯,但是他瞭解崇禎。

只要是崇禎決定了的,就是無可更改的,身為臣子,只管執行就是。

崇禎又對鄭芝龍說道:“鄭卿,想必海軍將士還有陸軍第2師的將士們都在等訊息,你就趕緊把這個好消息轉達給他們。”

“臣領旨。”鄭芝龍當即照辦。

片刻之後,訊息便傳遍了整個基地。

下一霎那,正在焦急等待訊息的海軍將士及第2師的將士便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起來:聖上仗義,萬歲!

大明萬歲!

日月山河永在!

在將士們的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中,崇禎悄然來到格物科。

來得不巧,方以智和宋應星外出了,沒能見著兩人的成果。

當下崇禎又來到火器科,想看看線膛炮的研製推進到了哪一步?

這次來得倒是正是時候,張繼孟剛剛組裝好第一門2.5寸口徑線膛炮,並且準備將這門線膛炮拉到大校場上去試炮。

張繼孟道:“聖上你來得可正是時候。”

崇禎笑道:“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那就一起吧。”

當下兩人便坐上了火器科的一輛馬車,拖著組裝好的2.5寸線膛山炮,在一個禁衛團的護衛下奔城南的大校場而來。

……

與此同時,李自成也在白鹿原上試炮。

自從去年6月在八裡橋親眼目睹過明清決戰之後,李自成終於認識到,火器已經徹底取代了弓箭長矛,成為了戰場上的絕對主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回到西安後,李自成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軍改。

除了加固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以及潼關等關隘,再就是大規模換裝,大幅度的提高燧發槍及大炮的裝備比。

但是大順軍沒那麼多火器。

為此李自成也是想盡辦法。

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外求購。

向外求購又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向大明求購遭到淘汰的鳥銃、魯密銃,再就是透過衛拉特蒙古向奧斯曼求購土耳其銃。

鳥銃、魯密銃以及土耳其銃都是火繩槍,遠不如燧發槍犀利。

但是李自成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將就用,有槍總比沒有槍好。

反正他打算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大順軍的冷兵器全部換成火器。

除了外購,另外就是自造,但是自造的火器效能也是令人失望。

“不行啊,這個射程不夠,遠不如明軍。”看著眼前長長的彈坑,李自成一臉失望,對著負責督造火器的宋獻策說道,“明軍這個口徑的火炮至少能打千步。”

宋獻策苦著臉說:“那就需要增加裝藥量,可是再繼續增加裝藥量的話,容易炸膛,之前就已經炸了一門了。”

說完,宋獻策指指不遠處。

李自成和隨行的文官武將扭頭看去,就看見了一門炸膛的大炮。

高宗敏不屑的道:“想要避免炸膛還不簡單,繼續加厚炮筒厚度不就行了?既然五寸厚度還不夠,那就增加到七寸甚至於一尺。”

“說得倒是輕鬆。”宋獻策沒好氣道,“將炮筒厚度增加到七寸甚至於一尺,每炮得增加多少鐵料?我們的鐵料原本就已經不夠用,現在甚至連民間的鐵鍋都搜刮殆盡,不夠的鐵料上哪去找?嘴皮子一碰就能從天上掉下來?”

劉宗敏被懟的臉色鐵青,卻又無從反駁。

“就這還不是最關鍵的。”負責協造的顧君恩輕嘆一聲,又說道,“最關鍵是炮筒厚度從五寸增加到七寸甚至一尺後,重量也會大增。”

“到時候4寸炮的重量將會超過八千斤。”

“即便是2.5寸炮的重量也要超過五千斤。”

頓了頓,顧君恩又說道:“這麼笨重的大炮,需要幾十匹騾馬負責拖拽,一般的道路根本無法通行,下雨天更麻煩,直接就會陷入泥濘。”

“這個倒是不怕,太重動不了就擺在關隘上面。”

事到如今,李自成的觀念也悄然發生變化,不再奢望滅掉大明一統華夏,而是只求能守住山陝大西北,維繫大順國。

停頓了下,李自成又道:“就按照汝侯說的,加大炮筒厚度,總之我們的大炮射程一定要達到甚至超過南明的大炮。”

宋獻策道:“鐵料怎麼辦?”

李自成道:“至於鐵料麼,徵召更多的工匠,加大鐵礦的開採以及冶煉。”

顧君恩道:“可是關中已經沒有更多的工匠,就算是礦工也是很難找到。”

萬曆年間,陝西省的丁數為450多萬,山西省的丁數為500多萬,由此可見山陝兩省的實際人口數至少有2000萬口。

然而多年的戰亂以及災荒,使得山陝人口銳減。

山陝兩省沒有河南那麼慘,十不存一應不至於,但是十去其七只多不少,所以現在山陝兩省的總口數最多也就600萬。

600萬人口去掉老幼婦孺,撐死了200萬青壯。

再去掉50多萬大順軍,總共也就剩下150萬的青壯勞力。

就150萬的青壯勞力,又要修繕加固關隘,又要種地放牧,又要開礦冶鐵做工,還要給新生的大順權貴們做家奴,的確有些分不過來。

但是李自成也有魄力,直接對權貴們下手。

“諸王以及公侯伯府邸只准保留老弱家奴。”

“青壯家奴一律發往南山開礦冶鐵,違者嚴懲。”

劉宗敏等權貴雖然心中不滿,卻又不敢抗旨不遵。

……

南京大校場。

火器科新造的2.5寸線膛炮已經被固定好。

“放!”隨著張繼孟一聲令下,炮手果斷將點火棒插入炮楔的火門。

炮楔之內的引線瞬間就被點燃,隨即引爆了炮膛中的2斤裝火藥包,2斤無煙火藥的瞬間爆燃產生了巨大的能量,將與軟木塞嵌合為一體的開花彈頭推出炮膛,透過長度為8尺的炮管加速,形成了超過300米每秒的飛行初速。

在彈頭飛離炮口瞬間,發出“呯”的一聲巨響。

崇禎和張繼孟同時舉起望遠鏡,對準了前方大約兩千步開外的靶場。

然而,望遠鏡的視野中卻遲遲沒看到硝煙綻放,都已經過去了十秒鐘都還沒有看到,張繼孟不禁有些懵,難不成是發啞彈?按說不應該啊。

崇禎卻陡然反應過來,果斷放視野對準更遠處。

同時調整望遠鏡焦距,將焦點調整到三千步外。

果然,過了將近有二十秒之後,視野之中突然騰起一股小小的煙塵。

由於距離遠,騰起的煙塵只有小小的一團,但是崇禎很清楚這團煙塵其實一點不小,直徑至少有十幾步,密集隊形能炸死炸傷上百人!

因為炮彈爆炸的聲音一下還傳不回來,所以張繼承以為真是發啞彈。

當下張繼孟有些愧疚的說道:“聖上,臣這就再來一發,這一發準行。”

然而崇禎卻笑著說道:“張卿,剛才那一發並非是啞彈,只是射程超出了你的想象,所以你才沒有看到它的爆炸。”

話音才剛落,一聲爆炸聲才終於傳回。

張繼孟趕緊舉起望遠鏡往前看,也看到還未散開的煙塵。

“聖上?這!”張繼承的臉色因為興奮而變得酡紅,難以置信的說道,“按這個距離,怕不是有三千多步?”

“只多不少。”崇禎笑著頷首道。

這下大炮的射程問題已經徹底的解決。

那麼再接下來,就要解決射速的問題。

海軍艦炮透過導軌以及多弓床弩復進裝置,已經把射速提升到了每分鐘2發,未來解決底火以及金屬彈殼定裝彈的難題之後,就可以省去清理炮膛、濡溼炮膛熄滅火星再擦拭乾淨等操作步驟,射速就能更進一步提升,每分鐘20發都有可能。

但是陸軍用野戰炮和山炮因為沒有復進裝置,打完一炮之後多了復位的操作,所以射速僅只有每分鐘1發,而且必須最優秀的炮兵才行。

所以再接下來,就是研發反後座力復進裝置。

當下崇禎隨手畫了張草圖,又對張繼孟說道:“張卿,接下來就是復進裝置。”

張繼孟到現在已經搞了五年多的火器研發,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火器思維,一看到這個復進裝置,就知道它的用處。

“聖上,此復進裝置屬實精妙哪。”

“有了這裝置,炮兵就再不用打完一炮之後重新調整諸元。”

“所以,你就抓緊時間把這個裝置造出來。”崇禎笑著說道,“然後將加裝了復進裝置的線膛炮交給兵工廠,抓緊生產。”

本书作者其他书: 抗日之特戰兵王 我在亮劍當戰狼 開局綁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披著羊皮的惡狼 娶個督軍做老婆 楚漢爭鼎 混在三國當軍閥 三國之袁氏梟雄 秦漢
相關推薦:九龍天尊末世之我的身體能進化我的身體有扇門我的身體被穿過我的身體藏著詭無限大雜燴絕境重生,我,創造了一座城市我創造了魔網時代藏珠緋聞纏身,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