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章節

第404章 大豐收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看完急遞,王錫袞和楊畏知都是神情如常。

王錫袞在丁母憂之前便已經是吏部左侍郎,相當於大明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原本就是正三品的堂官,出任四邊總督可謂是綽綽有餘。

楊畏知是金滄兵備道副使,從四品的文官。

現在升正四品右僉都御史並提督雲南軍務,也只是升了一級。

提督雲南軍務雖然是正一品的武官,但是大明的文官向來不將武職放在眼裡,一個正七品的巡按御史就敢心安理得的兼任提督或總兵。

王錫袞甚至還推辭了一把:“稟聖上,臣守母制尚未期滿……”

“而今天下板蕩,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你還守什麼制?”崇禎當面開口奪情,“所謂國家者,先有國後有家,若是大明朝都亡了,你事母再孝又有何用?”

“聖上所言極是,臣慚愧。”崇禎開金口奪情,王錫袞便不再矯情。

但若換個沽名釣譽的大臣,恐怕非得崇禎三請四請甚至十請八請才行。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說不是王錫袞,崇禎甚至都懶得奪情,你想要丁母憂,那就丁母憂好了,大明的朝政離了誰都能照常運轉。

大明朝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想當官的讀書人。

崇禎又接著叮囑王錫袞道:“王卿,內閣新設滇桂川黔四邊總督之用意,就是為了統籌解決四省的改土歸流,但是就當下而言,你只需先做好廣西雲南的改土歸流,貴州以及四川的土司先不用去管他。”

“臣領旨。”王錫袞肅然道。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樁一樁辦。

改土歸流也要循序漸進,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崇禎又道:“改土歸流的方針是早就確定了的,朕希望十年之後再來昆明時,雲南已經沒有土漢之分,所有人皆為大明之編戶齊民或鎮兵,所有人都會說官話,寫漢字,所有人都認同自己是華夏族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臣領旨。”王錫袞再次肅然應諾。

崇禎又問楊畏知:“楊卿,二十萬鎮兵可有鬧事?”

楊畏知道:“回聖上,分田之前雲南土兵和廣西狼兵都有鬧事,幸好有新軍以及湘鄂西土兵坐鎮彈壓,不過在分完田並斬殺了十幾個帶頭鬧事的土目之後,雲南的十二萬土兵就再也沒有鬧過事,開始變安分守己。”

“但是廣西狼兵仍舊時不時的鬧譁變。”

“迄今為止已經斬殺了一百多個土目,但用處不大。”

說此一頓,又問道:“聖上,廣西狼兵的家卷不知何時能到雲南?”

“就快了。”崇禎道,“等新軍將安隆司、上林司的叛亂鎮壓下去,就會遷徙八萬狼兵的家卷前來雲南,過年前肯定能到。”

崇禎接著又分別叮囑唐兆元、吳文瀛等。

主要就是叮囑雲南官員務必要精誠團結,上下一心。

打發走了王錫袞等雲南官員,崇禎又讓王承恩把林志遠和張煌言叫來行轅。

王錫袞是滇桂川黔四邊總督,管的是改土歸流,楊畏知是雲南提督,全權負責雲南鎮臺二十萬鎮兵的訓練以及指揮作戰。

換句話說,楊畏知並不受王錫袞的節制。

楊畏知的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其忠誠度還需要等待時間的考驗。

一個手握二十萬重兵的邊將,如果不進行任何節制無疑是很愚蠢的,一年兩年楊畏知不會有什麼想法,十年八年或許仍能保持忠誠,可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呢?隨著楊畏知手握重兵的時日久了,誰又敢保證他不會生出異心?

所以得透過勤王士子來對楊畏知進行節制。

因為雲南鎮臺同樣會配備750名勤王士子。

這750名勤王士子將會成為雲南鎮臺的中堅軍官。

只要這750名勤王士子仍舊忠於崇禎,忠於大明,

就算楊畏知真有二心,勤王士子也可以分分鐘把他架空。

而張煌言還有雲南籍的林志遠,就是這750個勤王士子的士子長。

“林志遠,張煌言。”崇禎殷殷叮囑道,“朕就把雲南鎮臺交給你們了,你們可一定要牢牢的掌控住二十萬鎮兵,確保任何野心家都帶不走這支軍隊。”

“聖上放心。”林志遠和張煌言肅然道,“臣等會替聖上看住雲南鎮臺。”

“你們兩個還有其他士子的能力,朕一點不擔心。”崇禎輕輕頷首,隨即話鋒一轉又接著說道,“朕就擔心一點,你們會自恃身份,不願意與鎮兵同吃同住一同出操訓練,分配到湘鄂西土司的勤王士子就已經有不好的苗頭。”

這也是崇禎最擔心的,因為隨著士子地位的提升,尤其是待遇的提升,不少士子已經有自恃身份的跡象,個人生活也開始變得講究,說白了就是特權思想已經開始在抬頭,艱苦樸素的作風正在逐漸被拋棄。

這股風氣要是剎不住,用不了幾年時間,六千多勤王士子就能廢一半。

林志遠和張煌言聞言也是驚出一身冷汗,兩人們心自問,自從平定了沙定洲之亂後的這段時間,也開始變得驕奢,動輒就出入酒樓。

而且對於雲南土兵和廣西狼兵也頗多鄙視。

總覺得這些狼土兵就是一群未經教化的蠻夷。

但是崇禎的這一番話,卻如當頭棒喝般驚醒兩人。

崇禎又說道:“所以,在駐防雲南的這段時間,朕建議你們還是堅持集體生活,同時堅持與鎮兵同吃同住同訓練,爭取早日贏得鎮兵認同。”

“這點,徐州鎮臺和歸德鎮臺的士子就做得很好。”

“徐州和歸德的鎮兵對於這兩鎮的士子也最為認同。”

“聖上放心。”林志遠和張煌言肅然說道,“臣等定會繼續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絕不會與鎮兵出現脫節,更不會讓鎮兵產生對立情緒。”

……

崇禎十九年十月下旬,崇禎率軍離開雲南。

閻應元和徐應偉因為還率軍在外平定叛亂,所以並沒有跟著崇禎一起離開,兩人將會率軍在雲南繼續呆一段時間。

來時因為攜帶了輜重,所以走得比較的慢。

但是返程時就是輕裝,甚至連20門紅夷大炮也留在了昆明,所以走得很快。

十一月中旬,大軍便走到了常德府,右僉都御史兼治水御史李蛟正就在常德,聞訊之後趕緊跟常德知府一併出迎。

“臣李蛟正,叩請聖上金安。”李蛟正稽首。

常德知府以及府衙的一眾屬官也紛紛跟著跪倒請安。

“都起來吧。”崇禎一肅手說,“李蛟正,湖堤修得如何了?”

“啟奏聖上,湖堤早已經完工。”李蛟正答道,“共計耗銀一千一百萬兩有奇,外加工食米一百萬石有奇,比臣之前預計的超支頗多。”

“只要湖堤足夠堅固,多費些銀子也值。”崇禎道。

“聖上放心,湖堤足夠堅固。”李蛟正一正臉色說,“今年洞庭湖區便遭受到了五十年一遇之伏汛,不過湖堤卻巋然不動。”

“噢,是嗎?”崇禎來了興致,“那朕倒要親眼看看。”

當下崇禎命令大軍在常德城外暫時駐紮,然後在李蛟正以及常德知府帶領下,騎上快馬來到了洞庭湖邊。

距離湖邊還有十數裡,便看到了一片片的稻田。

只不過稻穀已經收割,田裡只剩下一行行稻茬,稻茬間已經長出青翠的麥苗。

李蛟正不無得意的說:“稟聖上,由於今年洞庭湖區沒有遭受伏汛,因而湖區的百姓都收穫了兩季糧食,一季麥加一季稻穀。”

常德知府緊接著說道:“因而每畝可收糧食四石有奇!”

“噢,是嗎?”崇禎高興的說道,“這麼說湖區百姓今年能過個肥年。”

正說話之間,恰好看到一個老農挑著一擔稻草走過來,看到這麼多官,老農嚇得趕緊扔掉稻草跪伏路邊。

崇禎便直接翻身下馬,走向那老農。

胡國柱和兀把炭等下意識的要跟上,卻被崇禎所制止。

“老人家。”崇禎親手將老農扶起來,問道,“聽說今年的收成挺不錯?”

“這位大官人有禮了。”老農有些拘束的向崇禎揖了揖,隨即又笑著說,“今年的收成是挺好的,小麥加上稻穀我們家足足收了兩百多石。”

老農顯然是真的很開心,笑得連牙齦都露出來。

只見老農發黃的牙齦上已經只剩下不到六顆牙齒。

“收了兩百多石的糧食。”崇禎道,“你們家多少畝田?”

“七十多畝。”老農越發開心的道,“小老家原本就分了五十多畝水田,後來又向官府佃了二十多畝湖田,一共種了七十多畝田。”

“七十多畝,老人家你能忙得過來嗎?”

“忙得過來,小老加上兩個兒子,沒問題。”

“家裡有三個壯勞力,老人家你有福氣呀,沒準今年還能抱個大孫子。”

“承大官人的吉言了。”老農估計是與崇禎聊開了,漸漸的沒了剛才的拘束,又道,“今年是個難得的好年景,可是也有不好的事情,就是糧價太賤了。”

“糧價很賤?”崇禎一下蹙緊眉頭,又問道,“好多錢?”

老農嘆息道:“往年糧價最財的時候,每石也能值三錢,今年卻只有一錢五釐,足足便宜了一半的價錢,好在糧稅可以拿糧食繳,不然又要吃大虧,但是小老想著賣掉多餘的糧食再買一頭牛回來,現在看起來卻是泡湯了。”

崇禎皺眉道:“朝廷就沒有派人來收購?”

“朝廷也有派人來收購,價錢也要高些。”老農連忙說道,“不過朝廷收購糧食不肯給現銀,只能打白條,這誰敢賣?”

“白條?”崇禎的眉頭越發蹙緊。

老農挑著稻草走了,總體上還是很開心的。

崇禎卻是喜怒參半,喜的是湖廣糧食豐收,即便是按照四千萬畝計算,也可以收穫一億六千萬石的糧食,其中至少有一半也就是八千萬石可以販運到江南,所以江南的糧食問題是完全不用再擔心。

怒的是有人摘桃子。

居然想趁著大豐年,低價從湖廣收糧。

當初出銀子修水利的時候你們不出錢,現在水利修好了,湖廣糧食也豐收了,你們卻跳出來想要摘桃子,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若不出意外,這些個糧商多半都有背景。

果然,把李蛟正叫來一問,就都問清楚了。

不過事情有些棘手,因為其中的一家糧商竟是如皋冒家。

冒襄在山陽城下壯烈捐軀,是大明的英烈,崇禎也親自御筆手書“忠貞節烈”的牌匾並派欽差送到了如皋冒家,冒襄的老父親冒起宗前來南京謝恩,崇禎還曾經召見過,可如今卻變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李蛟正又道:“另外幾家糧商也各有背景,如衡陽王字號,就是王夫之長兄,還有南京來的那幾個糧商,不是閣老家就是公侯家親戚。”

“不說這些煩心事。”崇禎暫時按下了這事,又問李蛟正,“李蛟正,你說湖堤修好之後可得至少四百萬畝湖田,這四百萬畝湖田在哪裡?”

“聖上你不是已經見著了嗎?”李蛟正一指前方水田說,“這便是。”

“你把湖田佃出去了?”崇禎問道,“定的佃租是每畝多少石糧食?”

李蛟正說道:“因為這些湖田極肥沃,畝收至少可達三石,所以臣定的佃租是六成,四百萬畝預留恩田,計收佃租七百二十萬石!”

“臣原本想著就按每石五錢的價格賣給糧商,”

“也至少可得三百六十萬兩,如果也能稍加彌補一下修堤之用度。”

“卻不曾想,這些黑心糧商竟只給一錢五釐,臣氣不過就沒有賣,臣還要勸說諸府同僚阻止百姓賣糧,這次前來常德府便是為了此事。”

常德知府道:“臣已經讓衙役通知鄉里,不允許賤賣糧食。”

崇禎聞此便再也忍不住,問李蛟正說道:“水利糧食銀號怎麼回事?朕不是讓他們統購湖廣民間之餘糧?他們為什麼要拿白條購糧?”

李蛟正苦笑:“聖上,這個臣也是不知道。”

內務府的事,可不是他李蛟正能夠過問的。

【跪求月票】

本书作者其他书: 抗日之特戰兵王 我在亮劍當戰狼 開局綁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披著羊皮的惡狼 娶個督軍做老婆 楚漢爭鼎 混在三國當軍閥 三國之袁氏梟雄 秦漢
相關推薦:九龍天尊末世之我的身體能進化我的身體有扇門我的身體被穿過我的身體藏著詭無限大雜燴絕境重生,我,創造了一座城市我創造了魔網時代藏珠緋聞纏身,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