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章節

第337章 國子監招生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第二天天還沒亮,本村的幾十個青年便早早的來到村口曬場,其中也包括徐應龍。

徐士益本來是不允許徐應龍應募的,他覺得有一個兒子從軍就夠了,沒必要再搭進去一個兒子,但是拗不過徐應龍的軟磨硬泡。

卯時剛過,附近村莊的青年也紛紛趕到。

整個姥東六個大村莊外加二十多個小村,總共來了四百多人。

而且這四百多個青年都姓徐,都是姥東徐氏子弟,無一例外。

徐士益今天也不下地了,拄著兒子送的蟒頭柺杖,站在村口曬場邊的老榆樹下,看著兒子考核整治各村的青年子弟。

朝廷要在姥東徐氏募兵,無疑是件大事。

不光是東山村,遠近好多村子的男女老少全都跑過來看熱鬧。

那些族老里長甲長則圍在徐士益的身邊,專門挑好聽的話說,把徐士益高興得,活了四十多年就沒今天這麼風光過。

徐應偉今天真是替他老子掙足面子。

將近中午時分,徐應偉終於考核完,從中篩選出270名子弟。

這270名募兵,都是遵照績效新書,選的忠厚老實木訥之人,而且當場就給募兵的家人發放了一兩開拔銀。

領到銀子的鄉親又是一陣感恩戴德。

徐士益見此也是格外感到臉上有光。

然而就在這時,更大的面子找上門來了。

伴隨著“咣咣咣咣”的一陣銅鑼聲,一隊衙役舉著“肅靜”“迴避”的木牌子,順著進村的彈石路開過來,後面跟著一頂小轎。

“這是?”徐士益有些懵,來了個大官?

旁邊沒見識的鄉親更是已經跪倒了一片,怕官。

整個曬場便只剩下徐士益、徐應偉父子倆沒跪。

徐士益正在糾結要不要跪,徐應偉卻輕聲說道:“爹,你不用跪。”

說完,徐應偉即迎上前去,他已經猜到來的是什麼人,此人多半就是新昌縣令,一個縣令跑到窮山溝裡來曲意結交他這個士子,也是夠難為他的。

徐應偉行走間,那隊衙役已經停下,轎子也放了下來。

隨即一個頭戴烏紗、身穿青袍的文官便從轎子裡走下來。

徐應偉一眼看過去,是個陌生面孔,敢情原先的新昌縣令,就是取他為縣學生員的那個新昌縣令已然是調走了。

看到徐應偉大步走上前來,縣令也趕緊加快腳步迎上來。

還隔著十幾步,縣令便抱拳作揖道:“不知徐大人已經榮歸故里,下官拜謁來遲,還請大人恕罪。”

內務府在大明是個新機構。

但不管怎麼樣,終歸也是官府衙門。

徐應偉作為內務府的兵科都給事中,雖然品級也只是正七品,跟縣令是一個品級,但是一個是地方官,一個卻是京官,所以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

正七品的都給事中一旦外放,基本都是正五品的知州起步。

所以新昌縣令面對徐應偉以下官自居,略顯諂媚,但也沒毛病。

看著縣令向自己的兒子大禮參拜,並且口稱下官,徐士益和跪地的鄉親全都傻了,只是一年時間,徐秀才就已經當了這麼大的官?也太快了。

縣令在徐士益和鄉親們的眼裡是大官,在徐應偉這就啥也不是。

徐應偉除了跟當今聖上、太子以及定王朝夕相處,甚至連當今次輔他都親手抓過,又豈會把一個七品縣令放在眼裡。

當然,徐應偉也不會擺架子目中無人。

當下徐應偉不亢不卑回了禮,又將縣令請入家中。

寒暄過後,縣令卻遲遲不肯切入正題,淨說些沒營養的官面話。

徐應偉便有些不耐煩了,他和士子營的勤王士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崇禎的很大影響,辦事情喜歡直接明了,最討厭客套。

當下徐應偉說道:“縣尊,有什麼事情還請明說,如果沒什麼事情,我這正忙呢,就先失陪了,還請縣尊自便。”

“有貞,怎麼跟縣尊說話呢。”徐士益嚇了一跳。

“徐翁,無妨,無妨的。”縣令又哪兒敢在徐應偉面前擺譜,人家可是天子近臣,說話能直達天聽,只消一句話就能葬送他仕圖。

當下縣令說道:“徐大人,其實還真有一樁事情。”

徐應偉點頭道:“那就請縣尊直接說事,不要扯那些沒用的。”

縣令便下意識的皺了下眉,心說未免也太直接了,一點情面都不留,這樣的人居然也能在官場上混出名堂,真是見鬼。

不過面上卻不敢有絲毫表露。

當下縣令說道:“是這樣的,朝廷在三天之前下了一封公函,言國子監已經改革,原國子監祭酒錢謙益錢大人已然去職,今後國子監祭酒一職將會由聖上親任,國子監諸生將要考試的學科也可能會不一樣,此樁事徐大人知道的吧?”

“這個我知道。”徐應偉說道,“此事早就定下了。”

縣令接著說道:“本縣共有百餘名生員符合條件,不日也將會前往南京參加考試,不過此次國子監改革畢竟是亙古未有之文教盛事,本縣教諭以及學正都沒底,只有徐大人你曾經侍駕於君前,所以能否提點一下本縣的生員?”

“就這?”徐應偉啞然失笑道,“這等小事你派個人知會一聲就好,我到現在也還是新昌縣的生員,自當為本縣文教略盡綿薄之力。”

“如此,下官多謝徐大人。”縣令聞言大喜。

如果新昌縣的生員得了徐應偉的提點,能夠多考中幾人,那他這個縣令也有功勞,布政司和按察司少不了給他個優等。

……

國子監的考試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

崇禎破天荒的親任這次考試的主考官。

因為這,又有好幾個御史上奏摺怒懟崇禎。

這些御史認為崇禎壞了科舉考試制度,自古以來,皇帝從來只擔任殿試的主考官,什麼時候充任過國子監考試的主考?

一幫秀才參加考試,配讓皇帝親自充任主考官麼?

但是崇禎看都沒看,直接就將奏摺扔進犄角旯旮。

崇禎不光自己充任主考官,還委任了三個副主考,分別是太子朱慈烺、內務府格物科都給事中方以智及鳳陽府亳州前知州宋應星。

對,就是寫《天工開物》的那個宋應星。

宋應星在十天前奉詔進京,旋被委任為格物科給事中。

到現在為止,宋應星是僅有的幾個非勤王士子出身的內務府官員之一。

不過宋應星曾經在江西分宜縣當了四年縣學教諭,而且期間表現卓異,所以對於這次國子監考試他的心裡還是有底的。

宋應星問道:“聖上,您的意思還是程文定去留,格物定高下,對嗎?”

“對。”崇禎點頭道,“各省各府各縣的生員之前所學多是經史子集,所練習的也多是程文,對於格物之學少有涉獵者,驟然之間以格物學定去留,對他們未免太不公平,所以此次考試還是以程文定去留,再以格物定高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聖上明鑑。”宋應星讚道,“臣也以為此舉最妥。”

方以智問道:“聖上,這格物之學甚是龐雜,又該如何出考題?”

“此事簡單。”崇禎道,“可以將格物學分成諸多學科,曰物理、曰數學、曰化學、曰醫學、曰天文、曰歷史、曰農政等學科。”

“這些學科全都要考?”宋應星、方以智瞠目結舌道。

“對,全都要考。”崇禎點點頭道,“國子監學期三年,前兩年上基礎課,所有的學科全都要學習,最後一年可以選一門或若幹門學科做專門深造。”

朱慈烺皺眉說道:“可是父皇,你剛才也說了,各地的生員罕有涉獵格物學科者,此時讓他們考格物學,且要考這麼多科,其結果怕是難如人意。”

朱慈烺的意思是,要是這麼考,大多數生員只能得零分。

“此事簡單。”崇禎卻早有準備,笑了笑又道,“反正這次考試仍舊以程文定去留,所以第一場考完之後,第二場暫時先不考。”

“等諸生學了一段時間的格物學後再考第二場。”

“等到明年,國子監的招生考試就要以各個學科的考試成績定去留。”

說到這一頓,崇禎又說道:“方卿、宋卿,你們可以抓緊時間編撰教材了,就是朕剛才說的各學科教材。”

“編撰教材?”方以智和宋應星有些懵,“不是出考題嗎?”

“考題不急,出得太早了容易洩題,所以朕決定等考前最後一天確定考題。”崇禎擺了擺手,又接著說,“但是供國子監諸生研讀的教材得儘快編撰好,一旦諸生入學,就能在第一時間拿到教材,朕對於這一期生員可是寄予厚望。”

“臣等領命。”方以智和宋應星聞言,長揖到地。

看著轉身離開的方以智和宋應星,崇禎忽然嘆口氣。

朱慈烺問道:“父皇,你可是想起了西洋傳教士卜彌格?”

“不是,父皇是想起了欽天監正湯若望,此人也是博學多才,堪為國子監教授。”說到這稍稍一頓,崇禎又說道,“不過說到卜彌格,已經過了一年多了,應該快回來了吧?卻不知道能替朕找回些什麼人?”

本书作者其他书: 抗日之特戰兵王 我在亮劍當戰狼 開局綁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披著羊皮的惡狼 娶個督軍做老婆 楚漢爭鼎 混在三國當軍閥 三國之袁氏梟雄 秦漢
相關推薦:九龍天尊末世之我的身體能進化我的身體有扇門我的身體被穿過我的身體藏著詭無限大雜燴絕境重生,我,創造了一座城市我創造了魔網時代藏珠緋聞纏身,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