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章節

第137章 大明兵工廠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然而十分遺憾的是,崇禎關於近代火器方面的知識並不豐富,對於不少現代武器的構造以及工作原理倒是清楚,但這根本就沒什麼用。

因為以這個時代的材料及工藝,根本就造不出來。

另外,崇禎對於明末時期的工科知識也極其貴乏,甚至連蒸汽機構造都不清楚,也就知道蒸汽機的工作原理,茶壺嘛。

當然也看過一些明穿小說,裡邊也有寫工科知識。

比如怎麼生產玻璃、化肥,還有水泥等等,但是看個小說,誰還會當知識點記?所以崇禎早就已經記了個精光。

或許機緣巧合之下,靈光乍現才會想起某條知識。

但是現在讓崇禎想,真的就是想破頭也想不起來。

所以攀科技樹是不用想了,他甚至連燧發槍構造都不清楚。

不過也不是什麼都沒記住,崇禎還是記住了三條很重要的時代趨勢。

其一:燧發槍相比火繩槍具有碾壓性的優勢,不僅啞火率變得更小,關鍵是由於發火技術的改進,使得火槍手可以從大間隔隊形進化為肩挨肩的密集步兵隊形,因而使得步兵的單位火力輸出密度得到極大提升。

【注:火繩槍時代的步兵間隔至少為0.96米。

燧發槍時代的步兵間隔則可以縮小至0.32米(側身)。

所以相同寬度的步兵橫隊,燧發槍的理論火力輸出密度是火繩槍的三倍,而實際的火力輸出密度還不只三倍,因為燧發槍的啞火率更低,裝填速度更快。

有了燧發槍加套筒刺刀,火槍手才真正的擺脫長矛手的保護。

裝備燧發槍的步兵擺成空心方陣,甚至可以與騎兵進行野戰。

也正是因為燧發槍的出現,使得騎兵由主戰兵種退化成為輔助兵種,像建奴白甲兵這種披三重甲胃的重灌步兵更是徹底的退出歷史舞臺,從此只出現在博物館,因為面對燧發槍的密集火力,重灌步兵在戰場之上已經是寸步難行】

其二:大明無論是火器製造還是火器運用都沒有標準化這個概念。

火器製造全憑工匠經驗,教徒弟也是照著自己總結的經驗教,教材或教學輔助工具這種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使用火器也靠老兵傳幫帶,同樣沒有操作規範以及標準化教學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注:明代沒有標準化,從《火攻契要》以及《軍器圖說》這兩本專門用來介紹火器的學術專著就能看得出,無論《火攻契要》還是《軍器圖說》都沒有詳細精準的引數,都只是籠統介紹,配圖也只是簡圖,大小不成比例更沒有引數】

其三,這個時代東西方的火器技術好像差距並不明顯。

確定這三點之後,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也就呼之欲出了。

燧發槍這種東西,不是想造就能造得出來的,製造工藝不夠成熟,勉強造出來不僅價格死貴,而且效能不一定就強過火繩槍。

所以燧發槍可以試著研製,但是真沒有必要強行推廣。

火炮鑄造工藝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突破,從前膛炮進化到後膛炮,炮管從澆鑄進化到軋製,這都是不切實際的痴心妄想。

所以說唯一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的就只有標準化。

不光是火炮、火槍的製造需要標準化,火炮及火槍的操作也要標準化。

然而無論是火器製造的標準化還是火器操作的標準化,都沒那麼容易,但是無論有多困難這事都必須做,而且還得分頭同時進行。

崇禎問馬鳴騄道:“馬卿,兵仗局在南直有多少家工廠?”

馬鳴騄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共有包括火藥廠、鑄炮廠、銃廠等在內的九家工廠,此外還有大大小小的作坊六十一座,各種礦山一百餘個。”

聽到這,崇禎臉便垮下來,這都是韓贊周造的孽。

九家工廠是內廷原有產業,但是六十一座小作坊還有一百多個礦山肯定是掠奪的,這兩個數字後面隱藏著無數的血淚。

不過崇禎現在也沒有時間管這些閒事。

馬上就要七月底,得帶著士子北上了,不能再拖。

當下崇禎又對馬鳴騄說道:“馬卿,你把六十一座作坊及一百多個礦山都發賣了,九家工廠合併起來組建一家兵工廠,名字就叫大明兵工廠。”

“大明兵工廠?”馬鳴騄點點頭又問,“再然後呢?”

“然後面向江南八府一州的商賈競賣。”崇禎說道,“誰家出的銀子最多,就由誰家入主大明兵工廠,內務府只保留三成股分,而且不參與經營,對了,之前的六十一座作坊以及一百多個礦山,也要按照這個法子競賣。”

“聖上請稍等。”馬鳴騄忽然說道,“待臣記錄下來。”

說完又問朱慈烺道:“太子殿下,能否借紙和筆一用?”

朱慈烺便親自拿來紙張還有毛筆,馬鳴騄又起身道過謝。

崇禎上前看了一眼,只見馬鳴騄寫得一手工整的楷體字,跟印刷體似的。

不得不說,東方的軟筆書法真的是一種極致的藝術享受,如果沒有掌握其中的訣竅,用軟筆寫的字簡直沒眼看,但如果學會了駕馭軟筆,寫出來的字那就是美奐美崙的藝術品,給人一種極致的視覺享受。

但是要想學會駕馭軟筆,非得十年苦功不可!

像馬鳴騄這樣的進士出身的官員,哪個不是從小就苦練書法?

所以從推廣和普及這點,軟筆書法跟硬筆書法是沒法相比的,用鵝毛筆、鉛筆這樣的硬筆寫字,哪怕是一天沒學過,寫出來的點就是點,一撇還是一撇,哪怕是畫,也能畫出一個勉強能認的字,軟筆就不行。

點科技樹崇禎真沒能力,但推廣硬筆卻可以。

不過這事也不急在一時,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既然馬卿你要做記錄,那就不妨多記錄幾條。”

稍稍一頓,崇禎又說道:“第一條:大明兵工廠只生產最終之成品,紅夷大炮、虎蹲炮、魯密銃、套筒刺刀的成品以及火藥成品。”

馬鳴騄道:“只生產成品?其他都不管嗎?”

“對,其他都不管。”崇禎沉聲道,“生鐵、熟鐵、鋼、蜜蠟、鑄造沙模、加工銃管所需要的車床、鑽頭等工具,全部面向江南八府一州商賈競買,哪家提供的價格最公道,產品質量最過硬,就用哪家的,中間不得有任何徇私。”

既然決定了要靠軍工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那就不能建大而全的兵工廠,而是要儘可能的打造出一條專而精的產業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讓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專業。

在利潤以及精益求精的政策驅動下,大明朝或許不會先於英國發明珍妮妨紗機,但是很可能會先於英國弄出真正意義的蒸汽機。

“是。”馬鳴騄筆走龍蛇的記錄下來。

崇禎又道:“第二條,大明兵工廠的火器製造必須實現標準化。”

“標準化?”馬鳴騄心下雖有所解讀,但是又不在確定,問道,“何謂標準化?”

崇禎答道:“所謂標準化,顧名思義就是所有零部件必須能通用,就是說甲字號紅夷大炮的底座換到乙字號紅夷大炮一樣能用,丙字號虎蹲炮的虎爪換到丁字號虎蹲炮也能用,而且不影響精度,還有魯密銃的包括套筒刺刀在內的所有配件也能通用。”

“這!”馬鳴騄停下筆問道,“聖上,臣此前雖然沒有督造過火器,但也知道要想實現聖上所說的標準化只怕是很不容易。”

“要是容易,還用得著你這個內務府的副主事親自負責?”

崇禎哼了聲,又說道:“但也就是剛開始難,等到走上正軌了你就會發現,採用標準化之後生產反而變得簡單了,產品質量也大大提高。”

康百萬忽然插話進來:“聖上所說的標準化,其實也能夠達到,但是需要匠人反覆精修打磨,但這個時間就長了,成本也會成倍的提升。”

“不不不,親家你說的這個不是真正的標準化。”

崇禎擺了擺手說道:“真正的標準化一旦搞成了,不僅可以提高產品質量,也能大大提升產品的生產加工效率,成本就反而會變得低廉許多。”

“噢是嗎?”康百萬瞠目結舌道,“竟有這種事情?”

馬鳴騄則肅然問道:“聖上能否詳細說說這個標準化?”

崇禎說的這個標準化如此之神奇,可是馬鳴騄卻沒有半點概念。

但是這個東西讓崇禎說也說不清,因為他沒有參與過生產經營。

雖然也知道一些知識點,但很散,很難形成一整套的理論體系。

“這個朕一時之間也說不清。”崇禎沉吟片刻後又說道,“不過朕知道澳門的卜加勞炮廠已經實現了標準化製作,它們在製作紅夷大炮時,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而且還有專門的測量工具,大明兵工廠可向卜加勞炮廠取經。”

“澳門的卜加勞炮廠?”馬鳴騄神情一動說,“聖上,或許用不著去澳門,這幾天有個名叫卜什麼格的西夷紅番,一直跑來內務府投帖,但是臣這些天忙著發行債券,所以一直沒抽出時間見他。”

本书作者其他书: 抗日之特戰兵王 我在亮劍當戰狼 開局綁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披著羊皮的惡狼 娶個督軍做老婆 楚漢爭鼎 混在三國當軍閥 三國之袁氏梟雄 秦漢
相關推薦:九龍天尊末世之我的身體能進化我的身體有扇門我的身體被穿過我的身體藏著詭無限大雜燴絕境重生,我,創造了一座城市我創造了魔網時代藏珠緋聞纏身,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