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重生之主宰江山->章節

第五百一十六章 稱帝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宋寧宗嘉定二年(公元109年)二月初一,應文武百官之請,天下萬民之願,大宋丞相、秦王顧同於長安城大興宮登帝位,改國號大元,年號建元,取代趙宋王朝,史稱建元改制。

是年,即為大元帝國建元元年。

``````

“跪!”

隨著禮部尚書張行簡一聲清喝,芸娘、師師等顧家家眷,朝中五品以上官員,陝西、山西等九大行省總督,各國使節、商人,以及長安城中德高望重的儒士、百姓,紛紛向龍椅之上一身黑色龍袍的顧同跪了下去。

不過幾天的時間,朝中文武官員的官府顏色,也都變成了黑色;此舉是因為大宋王朝乃是火德,水克火,承襲大宋的大元自然是水德,水德尚黑,故而大元帝國禮服旌旗皆為黑色。

“拜!”

一聲拜之下,大興宮前,所有人行叩拜之禮,一連三次,等到張行簡說了一聲:“起。”之後,百官眾人這才站起身。

但是這才是一叩三拜,距離最為隆重的三叩九拜之禮還差許多,是以眾人又在張行簡的號令聲中,恭恭敬敬的向御座之上的顧同行完禮。

“山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眼見著禮節終於結束,御座之上,顧同也是長長的出了口氣,他一面平舉上手示意百官起身,一面在心中回想著禮部制定的典禮儀式,一時之間,頓感頭大不已。

“沒有想到啊,當個皇帝竟然還要這麼麻煩。”

顧同自嘲的笑了笑,實在不明白歷史上那些掙破了頭腦也要坐上帝位的人到底是為了什麼。當然,張行簡不會給他時間去思考這個大命題,等到百官起身,張行簡就又說道:“恭請聖上祭告社稷祖宗,宣示天下。”

顧同收起心思,就像是一個提線木偶一樣,又將之前就準備好的一封言辭華麗的祭文宣讀了一遍。祭文的大概意思就是,我現在秉承上天的意志,統治天下萬民,希望祖宗、神靈庇佑大元興盛昌隆,等等如何如何,反正就是要向所有的人宣示顧同這個皇帝的神聖性、正統性。

讀完祭文,一些登基的典禮就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文武百官的目光卻都不由自主的望向顧同身後的貼身太監懷中抱著的幾道聖旨,無疑,那是顧同將要封賞功臣的聖旨,也是將來大元帝國的權力架構。

百官的心思,顧同不用去看也都清楚。相反,他心中感慨的是自己畢竟還是不能改變一些事情,就像是延續了上千年的太監制度````對於這種毫無人性的制度,顧同是打心眼裡反感的,不過他不能改變世俗和習慣,是以只能將宋朝的一些宮中小太監留了下來,但是他也沒有答應一些大臣請求招錄新太監的請求,對於這些落後的東西,顧同只能慢慢改變。

鄧秉元就是從宋朝皇宮之中留下來並被選為顧同的貼身太監人選,作為一個自小入宮的小太監,鄧秉元不到二十歲就能成為皇帝的貼身太監,不能不說是一種榮幸。

眼見著顧同的目光掃向了自己,鄧秉元連忙將懷中的第一道聖旨遞了上去,看到一臉惶恐的小鄧子,顧同笑了笑就直接接過聖旨,對百官說道:“朕起於微末,得百官、眾將輔佐,才得以成大業,今日朕登基為帝,焉能忘卻舊情?”

“宣,柳氏芸娘,為大元皇后;西夏祁連公主李氏嵬兒,為皇貴妃;柳氏師師,為賢妃;安氏悅兒,為惠妃;沈氏默娘,為淑妃;樓氏念慈為莊妃;晴兒為榮華夫人;烏蘭為婉容夫人;皇后、貴妃、眾妃嬪、兩位夫人,於朕起兵之時,為朕撫育兒女,安撫後方百姓,功勞甚高`````”

“朕之長子,顧長生,是年七歲,修習經史,秉性聰慧,能持孝悌之道,可為儲君````次子文聘,為惠妃生養,當為晉王`````長女文婷,與晉王一母同胞,朕十分憐愛,當為長安大長公主``````朕之子嗣,當孝悌友愛,相互扶持,以延續大元社稷!”

顧同宣讀完後宮妃嬪以及儲君親王公主的詔書之後,百官又向芸娘、嵬兒、師師等后妃一一行拜見后妃之禮,向顧長生行拜見儲君之禮,向顧文聘、顧文婷分別行拜見親王、大長公主之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著芸娘、嵬兒、師師、悅兒、默娘、念慈、晴兒、烏蘭一個個感動的留下了淚水,顧同的內心也為之感慨了起來,不過他同時也在內心不斷的告誡自己,絕對不能向宋寧宗趙擴一樣,昏暈腐敗,以致連累妻兒。

等到大臣們向后妃、儲君、親王、公主一一行完大禮之後,顧同又展開一封詔書說道:“朝中百官,與朕同甘共苦,南征北戰,討伐女真,抗衡蒙古,滅宵小奸佞,朕今日為帝,焉能不記得昔日之情?”

“宣,樞密使陳季常,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為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封秦國公,年祿五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兵部尚書羅通,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擢升為樞密院樞密使,封魏國公,同知軍國事,食祿三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東北軍統使符虎,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擢升為兵部尚書,封衛國公,參與軍國要事,年祿三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西北軍統使陳平,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加兵部尚書銜,封夏國公,參與軍國要事,年祿三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東南軍統使蕭成,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加兵部尚書銜,封寧國公,參與軍國要事,年祿三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中原軍統使賀鬍子,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加兵部侍郎銜,封韓國公`````西南軍統使李好義,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加兵部侍郎銜,特命兼雲南兵馬指揮司指揮使````潘武,擢升為東北軍統使,封平涼侯````畢再遇為樞密副使,攝中央軍區,封鎮遠侯`````哲別為殿前禁軍指揮使,鎮國大將軍,封藍田侯````沈復為錦衣衛指揮使,任兵部侍郎,封信義侯``````杜謙、三娃子、王韜、燕寧、陳鋒、廖勇強、高逸、高良惠、甯子寧、李好古、王大節、郭倪、皇甫斌、李爽、李全、蒲察官奴、石抹仲溫等眾將悉數有封賞`````”

一口氣將朝中武官的任命宣讀完畢,饒是顧同年富力強,也都覺得有些口乾舌燥,但是他還是堅持了下來,不說別的,就說這些人追隨自己南征北戰,只這份功勞,就值得自己的封賜。

武將們有些人沒有在場,不過其子嗣也帶為領賞謝恩,陳季常等人,更是激動萬分,口呼萬歲謝恩。想他們原本只是微末之人,卻只因為追隨了顧同,就能夠一步登天,這些在他們之前的生命中可從來沒有想過。

封賞完一眾武將,顧同咽了口唾沫,又繼續宣讀起文臣的封賞,只聽詔書上寫道:“參知政事何方,為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為宋國公年祿五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轉運使路伯達,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封為沈國公,年祿三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參知政事張復亨,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封為曹國公,年祿三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參知政事趙樞,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封為齊國公,年祿三千石,世襲罔替,與國朝同榮共朽;參知政事真德秀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封為誠理伯,年祿三千石;參知政事辛棄疾為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封為誠意伯,年祿三千石;閩浙總督葉適,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封為經世伯,年祿三千石;吏部尚書張萬公、吏部侍郎元格、戶部尚書張嘉貞、戶部侍郎溫良、刑部尚書宋鞏、刑部侍郎劉哲、禮部尚書張行簡,禮部侍郎方信孺、工部尚書胥鼎,工部侍郎程致遠;御史中丞孫即康;陝西總督路鐸、四川總督賈鉉、山西總督孟濤、河南總督趙汝霖、河北總督許安仁、山東總督徐照、江蘇總督周南、雲南總督段智祥````悉數有封賞``````”

將所有的詔書宣讀完畢之後,顧同內心之中,有些愧疚,因為像王仁傑、高汝礪、陸游這些年邁之臣,皆不願意領賞,這讓他心中有些難受。

不過大喜的日子,總不能沉浸在悲傷之中,在群臣一一謝恩之後,顧同就直接下令在皇宮之中設下酒宴,以示慶賀。

總之,這是一個普天同慶的大喜日子,也是大元帝國揚帆起航的日子,更是中華民族繼續向前的一刻,不過在這份喜悅之下,卻依舊殺機不斷,至少百官沒有見到湖廣總督王淮之、江西總督盛章的身影,也沒有在聖旨中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有些覺悟的人都明白,隨著這場登基大典,肯定就是一番血雨腥風。

沒有鮮血漆染的皇位,又怎麼會讓人覺得畏懼?

新的王朝,總是要用鐵血來鑄就萬世之功業!(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身後是諸天萬界都市之全面升級系統至尊全面兌換系統全面兌換快穿炮灰不用慌,宿主她是撩人狂命運之誓網遊之徵服天堂第三天堂獨行在天堂1988從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