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重生之主宰江山->章節

第四百六十章 新的開始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於宋金兩國,於兩國的執政者來說,誰都明白,‘燕京和盟’只是一個中場休息,真正的終結,要在數年之後的一場戰爭中決定。

和盟換來的和平期,是女真人換得戰略存在和積蓄力量的必須,也是以顧同為首的新宋朝廷修養生機、發展國力的要求,兩國上層的政治精英,一致清楚,阻梗在兩族、兩國之間的仇恨,遠不是一紙協議就可以畫上句號的。

燕京和盟的協議帶到汴梁城下的時候,顧同以及從汴梁準備西進長安,在那裡定都的大宋朝廷文武臣工都流下了喜悅的淚水,甚至久不理政事的趙擴也提出要在汴梁祭祖,將這件大喜事告知趙家的列祖列宗。

看得出來,不管是私下裡給顧同帶口信的大內總管崔明還是趙擴的宗室以及擁護者,在給顧同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都是帶著幾分小心翼翼的。

如果此時朝政是在趙擴手中,這樣做當然沒有什麼顧慮,可是誰都清楚,趙宋皇室名存實亡,趙擴名為皇帝,可是大權旁落,顧同一系的人馬,已經將權柄牢牢地捏在了手中。

是以這個時候提出祭祖的提議,他們不得不考慮顧同的感受,沒有人會將自己賺取來的功績讓給他人,在崔明等人看來,這個問題上顧同一定會大發雷霆,說不定也會對趙宋皇室下手。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顧同卻點頭同意了,不僅同意了趙擴的請求,而且還當著朝臣的面說:“收復失地,江山穩固,這本就是千百年來的國之幸事,陛下要祭祖,自然是好事,但是只祭告祖宗,還是不能彰顯此番功業,我看,不如就選定一個良辰吉日,辦一場祭告天地社稷、五嶽四海的典禮,將陛下和將士們的功勳,重重的在這汴京古城畫上一筆。”

誰也沒有想到顧同的心胸會這麼寬曠,這也讓之前一些敵視顧同的朝臣心中慢慢開始發生變化。不過聰明者還是發現,顧同此舉不僅消滅了可能會來自朝廷內的攻訐,反而將一場祭告趙氏皇族的儀式擴大成了祭告天地社稷的典禮,而祭禮的主人也從皇帝趙擴變成了趙擴和參與北伐的數十萬將士。可以想象,此舉一出,不僅會進一步打擊趙擴的權勢,而且還會讓顧同在軍中樹立更高的威望。

但是就算是明白這裡面的道理,誰又敢站出來提出反對?

祭告天地社稷,本就是皇帝的本職,禮祭的人員,如果誰敢提出不讓一同獻祭,只怕軍中將士不僅會全部倒向敢為他們申明功勳的顧同,還會加深對趙宋皇室的仇恨。

沒有人會走這樣的一步蠢招,儼然以保皇派自居的真德秀、陸從權以及他們背後的理學一派、江南士族也都不敢在這個問題上提出什麼反對的意見。

這就是陽謀,真正的陽謀,讓你明明知道這樣做損己利人,可是你還是得捏著鼻子將這檔子事承認下來,不僅要承認,還要幫著人家樹立這份功勳業績。

“主公,這一招高明啊,哈哈,想來真德秀、陸從權這幾個老家夥怕是現在悔恨的要死吧!”遷都事宜,順利進行,負責這件大事的陳季常,心情顯然也分外的好。

“季常說得對,正好借此事可以敲打敲打這些人,省得他們忘乎所以。”張復亨也隨之道。

顧同帶著二人,一邊檢視正在建設中的祭天臺,一邊笑道:“看來兩個老家夥沒少給你們氣受,哈,連咱們溫文爾雅的陳大將軍都想要敲打的人,想來也是不安分。”

陳季常無奈的笑了笑,對著顧同說道:“主公,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幾個老家夥來到汴梁之後,就跳竄著讓天子在這裡定都,並說什麼您讓天子遷都長安,乃是想仿效曹操呢,哼,我看天子那裡也有些意動,要不是主公您在這裡坐鎮,只怕這些人還真的要成事呢!”

陳季常說的這些,顧同也都聽人說過,事實上真德秀等人不想遷都長安,這是世之昭然的事情,他也換位思考過,真德秀等人不同意遷都,實際上就是不想遠離他們的根基江南,一旦遷都成功,無疑就會成為魚肉。可是這些人又不敢公然反對自己,這才讓趙擴站出來,可是,趙擴也不傻,明明知道自己不會同意,又怎麼公然反對自己?

“罷了,這件事情就由著他們鬧去吧,天子不傻,事實上很精明,這件事情他看得比誰都通透。”登上祭天臺,顧同意氣奮發的說道:“國家初定,你們要將目光投放的更遠,更大,更高,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莫要蹉跎了歲月啊!”

顧同的話,讓陳季常和張復亨莫不振奮,事實上,二人之前對於手中突然膨脹的權力還有些無力適從,可是現在,有了顧同的這番鼓勵和指引,二人才將心態扭轉了過來。

“主公,我二人定不負主公厚望,努力轉變心態,為國家的正興發展貢獻力量!”陳季常二人齊聲道。

顧同笑了笑,帶著幾分感慨緩緩說道:“莫說你們,我的心態也是要慢慢轉變的。以前只想著保全家族,保全身邊人,到後來又想著要不讓百姓被異族欺凌,可是走到現在,我都沒有料到短短幾年會走得這麼高。走的高,可能也意味著摔得慘,我們不能摔,也摔不起,我要你們大膽理政的同時,也要小心謹慎做人,我們輸不起。”

這番交心之談,顧同是對陳季常和張復亨說的,可是卻也是他對於自己的誡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權力的膨脹,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欲`望,欲`望又會讓人變的矇昧,變得愚蠢,歷史上無數的君王,莫不是聰慧過人之人,可是善始善終者少有,就是因為權力讓他們矇蔽了雙眼,忘了本心。

顧同不想自己成為權力的奴隸,更不想看到自己親手打下來的江山,毀在自己人手中。

嘉定二年(公元108年),九月初九,宋天子趙擴率領文武眾臣,以及參加北伐之戰的十幾萬將士,於汴水祭天臺祭告天地社稷、五嶽神明,將中原光復、天下晏平的大好消息,向天地申明。

祭禮結束,趙擴冊封晉王顧同為秦王,申明其武功業績,加封顧同為太師、太尉、平章軍國事,領天下文武,掌天子禁軍,朝廷大小事宜,均由秦王顧同釐定。

在趙擴宣佈完了對顧同的任命後,顧同也算是正式的明確了自己大宋權臣的身份,不僅代表趙擴加封北伐之中的文武大臣,同時也申明了日後朝廷改革的相應事宜,並且在這場集會上,當著十幾萬普通將士的面,第一次以國家的身份申明將與民休養、推行屯田等等與民相關的政策。

經過這番洗牌,顧同在朝廷之中的權力進一步鞏固。

樞密院樞密使陳季常,協助顧同掌管天下軍事,轉運司轉運使路伯達協助顧同掌管天下財政,張復亨、何方、辛棄疾、趙樞、真德秀五人為副相參知政事,協助顧同處理天下政務。

以上七人,加顧同一共八人,組成政務院,顧同為政務院首相,八人共執朝政。

政務院之下,設立吏、兵、刑、戶、禮、工六部,六部尚書分別為吏部尚書張萬公、兵部尚書羅通、戶部尚書張嘉貞、刑部尚書陸從權、禮部尚書張行簡、工部尚書胥鼎。其中張萬公、張行簡二人均是金國撤出中都之後歸降來的漢臣、陸從權是江南世族出身,屬於顧同一系的只有羅通、張嘉貞、胥鼎,也算是表面上形成了一個平衡的態勢。可是知曉內情的人都清楚,張萬公、張行簡都是顧同的人。

和政務院相對並立的是御史臺,相當於國家的監察部,御史中丞孫即康,御史大夫監察朝廷百官,御史中丞孫即康向政務院首相顧同負責。

朝廷之外,顧同首次提出劃出中原、西北、東南、西南、東北五大軍區的想法,同時任命符虎出任東北軍統使,賀鬍子出任中原軍統使,李好義出任西南軍統使、陳平出任西北軍統使、蕭成為東南軍統使。

為防止五大軍區權力過重,顧同又以神武軍、神機營等精銳部隊為核心,組建中央軍區,以陳季常、羅通、燕寧、潘武、哲別、杜謙等人為將軍,以達到震懾地方軍隊的目的。

同時制定了將兵法,規定兵士固定地點訓練,但是統兵之將,每三年進行一次對調,也就是說每過三年,五大軍區加中央軍區要進行一次主將的輪換。這樣既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能確保兵將不互屬,防止地方割據。

當然,沈復執掌的錦衣衛,會對軍中加強監察,並會將軍中任何的違紀情況直接上報顧同。可以說軍隊是顧同的禁臠,領兵之將不僅要足夠的忠誠,底層的士兵更要忠於顧同,忠於顧同的傳人,忠於顧家所代表的朝廷。

就在汴梁祭天之後,嘉定二年九月二十一日,趙擴的鑾駕終於抵達長安,也正是這一天,宣告了從開僖元年到嘉定二年整整四年時間的宋金大戰,以宋朝的勝利、以顧同一系人馬的勝利,徹底的劃上了句號。

但是,對於顧同來說,這一切卻都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身後是諸天萬界都市之全面升級系統至尊全面兌換系統全面兌換快穿炮灰不用慌,宿主她是撩人狂命運之誓網遊之徵服天堂第三天堂獨行在天堂1988從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