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重生之主宰江山->章節

第三百八十三章 出征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出兵大理,穩定南方,作為統一河山這個大的戰略之中的小戰略,迅速的從決策化作執行,速度之快,以至於當陳季常掛帥,點兵擇將,祭旗出征的那一刻,猶有許多人沒有反應過來,只不過,戰旗招展,先鋒部隊已經從成都府出兵南下,事實面前,就算不相信,也只能相信。

反響最為強烈的,自然是大理舉國上下,大理國皇帝段智祥,繼位不到一年時間,正想著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的時候,晉軍意欲南征大理,直接給他潑了一桶冷水。操控著大理國政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理清平官(丞相)高觀音政,也是聞聽南征訊息之後,心神大亂,以致當段智祥在朝堂之上,叫囂著要讓晉軍困死在南詔土地之上的時候,高觀音政依舊沒有拿出什麼良策作為應對。

無奈之下,高觀音政只好一面以段智興的名義,調動軍隊,陳兵大渡河畔設防,另外又下達徵召令,從南詔三十七部之中,徵選蠻兵、戰象,組成打擊部隊,佈防在點蒼山下,以護衛大理城的安危;調兵遣將之餘,高觀音政還不忘讓段智祥發揮餘熱,以趙宋朝廷當年冊封的雲南節度使、大理國主的名義,給大宋天子趙擴上書,既是為了想透過上層路線,博取同情,讓臨安方面阻止晉軍南征,也是為了拖延時間,想法設法的給晉軍出征製造困難,好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將兵力佈置完整。

不過高觀音政卻是忘了一點,顧同以及晉軍,雖然臣屬在大宋之下,其實與臨安城離心已是世人皆知,臨安城的決策,從來對於顧同沒有什麼約束力,所以,即使段智興的國書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恐怕也不能給顧同造成實際上的麻煩。更何況,臨安朝堂之上,確實有人抱著讓顧同放手南征,以將大理併入大宋版圖的心思,而像韓侂胄、史彌遠這樣的實際掌權者,則是懷有藉助南征大理,消耗晉軍勢力,對於晉軍南征,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是採取鼓勵的行動。

埋頭國內,和高氏其他派系,鬥得你死我活,不理會外面局勢變化,是高觀音政的悲哀所在,也是大理國上下,命運註定的悲催,而盤根錯節,盡多掣肘,中央對於三十七部並無實際上的統轄,地方之上,離心離德,九大節度使之間,矛盾、衝突不斷,逾城派阿機、明國公高貞明一派、前相國高壽昌之子高壽護的謀統府一派,在加上高觀音政所代表的觀音派,從中央到地方,簡直比燴菜還要亂,還要熱鬧。

亂歸亂,熱鬧歸熱鬧,但是難不保軍隊南下,這些權謀家們摒棄前嫌,握手言和,又聚集在一起,共同對付晉軍。

是以對於南征之事,顧同向來沒有放鬆警惕,相反,遠征大理,又是在亞熱帶雨林之中作戰,山高水急,地理條件惡劣,一系列不利的局勢,使得他面對臨陣出戰的陳季常,左右叮囑,就是怕他一時之間大意,從而陷入到大理。

陳季常從顧同的臉上,也明白了征戰大理的困難,況且根據沈復派錦衣衛初步探測回來的情報信息來看,大理國的軍隊,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弱,尤其是三十七部蠻兵,戰力之強,絲毫不亞於顧同手中一直當尖刀使用的草原騎兵團,是以,之前覺得輕鬆的心思,他早已經收了起來,這一戰,成敗關鍵,陳季常給自己的任務是,只勝不敗。

大理國軍力如何,顧同比之陳季常更是清楚,像歷史上忽必烈拿下大理之後,就地徵召大理士兵,組建鬢貧軍,並對其相當倚重,東徵西伐,向來無所不克,這般戰績,豈是一般軍隊可以拼的出來的?所以,當年趙匡胤明智的劃河為界,也未嘗不是存了不敢於大理一戰的心思,而這麼多年以來,大理國之所以給人孱弱的感覺,其實也是人家不想和大宋起戰爭,不然,要是真的戰鬥在了一起,依著宋兵得戰鬥力,不輸才怪。

“季常啊,南征一戰,並不輕鬆,晦氣的話,我不多說,只是記住我的囑託,到達大渡河前線之後,就分兵三路,然後選擇中路突破,東西兩路配合的戰略,直接丟開大理八府四郡的地方州縣不管不顧,然後以最快速度,推進到大理城下,然後,在和高觀音政控制下的三十七蠻部之兵,一決雌雄,勝了,大理也就再無戰事了!”顧同回想著歷史上忽必烈征討大理國的一些史實,不忘囑託陳季常,千萬不要給三十七部蠻兵以及大理軍隊中的精銳部隊節節設防的時間,進而利用高氏想要保全大理城、點蒼山的心思,直擊大理國都。

“主公放心,您的囑託,末將定然謹記在心!”陳季常拱手一禮,將顧同的話,牢牢地放在了心間,即使,他不明白顧同緣何篤定平定大理的關鍵一戰在於大理城下,更不知顧同怎麼會確定高觀音政會把舉國精銳佈置在點蒼山而不是提前部署在前往大理城的道路之上設防,可是,長久以來,出於對顧同的信任,讓陳季常不得不堅信,顧同的決策,一定是最正確的。

和陳季常說了一番話,顧同又對著李好義、李好古、楊巨源幾人說了一番話,然後,在司禮官的催促之下,顧同當先,陳季常隨後,然後眾將滿身盔甲,登上點將臺,正式祭天告地,升旗出兵。

隨著顧同將代表著軍權的符印、金劍一一交到陳季常手中,再也沒有什麼人可以打斷晉軍南征的這場戰爭,看著陳季常帶著一應兵將,高舉武器,殺聲震天的向顧同宣示著必勝的信心之時,校場之外,有心的各方探子,也隨之將確定晉軍南征的訊息,迅速發回到自己的主子手中,顧同卻不知道,十萬大軍南征,牽動的可不僅僅是他和大理,隨之而動的卻還有很多別的勢力。

當然,後話此處暫且不提,只說顧同將一篇祭旗的告書宣讀完畢,然後口中輕輕吐出“出兵”這兩個字的時候,十萬虎賁,蓄勢待發的狀態,立刻改變成了雄赳赳、氣昂昂,南下大理,征伐他鄉的道路。

勝敗,或許難料,生死,可能不明,但是,作為軍人,他們嚴格地執行著顧同的決定,即使,情知南征大理,是一場惡戰,一場與人、與天、與地戰鬥的惡戰,但是沒有一個人害怕,沒有一個人退出,軍人,當奮戰沙場,馬革裹屍還!

點將臺上,戎裝一身的顧同,看著一個個戰士,從自己眼前走過,但是,他的心中卻沒有自豪、驕傲,相反,他的內心,很是凝重。

每一場戰爭,都意味著流血犧牲,尤其是在這個冷兵器時代,一場十萬人的戰爭,意味著三萬到四萬的傷亡,而對於每一個家庭而言,每一個死在戰場上的戰士,不僅是精神上的傷害還有家庭支柱的渾然倒塌,沒了男子,婦女要艱難的撐起家,保證孩子不受欺凌,命運好的,孩子很虧長大,家庭可以延續,命運差的,則有可能家破人亡,閤家上下,全部布隨戰死者的步伐`````戰爭,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爭,不是決策者的戰爭,不是參與到戰爭之中的那些士兵的戰爭,是連線著無數個家庭的戰爭,是決定著無數個家庭能否存在的戰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顧同的心情是凝重的,因為這是對生命的禮讚和尊重,也是對於這個世界和這個時代的無奈,此時此刻,顧同的心底裡,有一個聲音,不斷的在告訴著他:快點結束這一切吧,結束戰爭,統一河山,讓生者息息,逝者安心!

當最後一名受閱的戰士,跨出校場,隨著籤軍浩浩蕩蕩的不斷南下,前往未知的戰場之上的時候,顧同,強迫自己收起心中的不忍,收起對於生命的同情和憐憫,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去做,為了和平,為了江山一統,為了不再有戰爭和死亡的存在,將士們南征是必須的,他自己打起精神面對這一切,也是必須的,為了最後的那個願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從長安通往大理的路途之上,漫漫秦嶺、巴蜀山地、河流縱橫,瘴氣、野獸、暴雨,諸多的未知,諸多的變換,時刻考研著陳季常和南征的將士們,也時刻考研著顧同的支援以及部署。

戰爭,拼的不是人數,它還包括情報、後勤、外部環境等諸多因素,是以,這場戰爭,從大軍出征的這一刻,就考驗著顧同以及他的智囊團、後勤部隊、地方官府等等力量。

遠征大理,更重要的,不是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還要想盡辦法,在戰爭之後,可以存留在這片地方,可以治理這片地方,開發這片地方,這才是關鍵,也是真正考驗智慧的地方!(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身後是諸天萬界都市之全面升級系統至尊全面兌換系統全面兌換快穿炮灰不用慌,宿主她是撩人狂命運之誓網遊之徵服天堂第三天堂獨行在天堂1988從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