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重生之主宰江山->章節

第一百九十二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對於野心或者說理想、目標之類的東西,顧同向來認定了就不會再輕易的發生轉移。

不管前路再多艱難,他也不會。

女真人也罷,趙宋朝廷也好,每一個朝代的存在,都有各自執行的意義所在,可是,在他看來,如果這個朝廷,這個王朝,執政者不能給民眾帶來安全感和幸福感,民眾漂流時所,時有戰亂,社會**不安,那這樣的朝廷眾將行將腐朽。

懷有奪取天下之志,不為其他,只為生活在水熱火熱之中的萬千黎民百姓!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滅之後,五代十國,兩宋又與塞北三朝鼎立,這種局面,存在了幾百年,是時候做一個改變,顧同也明白,自己若是不能把握住機會,那麼給這種局面帶來改變的就一定會是蒙古人。

蒙古人的野蠻和愚昧,並不能給這個民族帶來多少改變,相反,歷史上大元建國,分民四等,殘酷的剝削、壓迫漢族和南方其他民族,一個野蠻的民族統治向來文明、教化傳國的國土,這本來就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所以,無怪乎南宋滅亡之後,歷代史家,皆為之哀嘆!

這不是在為一個王朝的覆滅哀嘆,這是為了漢文化的傳承中斷哀嘆。

這不是為了一個皇帝的下臺痛心疾首,而是為了萬千民眾的水深火熱而生出的不忍之心。

既然來到了這個大時代,那麼註定,自己就應該揹負一些東西,執著的去追求,去改變,阻止那些不幸、災難、苦痛的發生!

“大人有救民於水火之心,那麼就該認識到,實力積攢之重要,餘觀北地,唯有三晉之地,乃是成大事之基業,冀魯豫之地,戰亂連年,加上黃河時常氾濫,民生凋敝,中原不堪重負,再看關中,三秦之地,本是帝王基業,奈何唐滅之後,長安城毀於一旦,加上關中又與宋和西夏接壤,女真在此,佈置了太多兵力,就算是有心舉事,可是其中牽扯,卻也過多,三晉之地,卻沒有這麼多的不利,相反,太行山天險,很好的阻擋了戰亂,晉地自成一脈,經濟發展,居於北地之首,民間殷實,可為成大業之根本,晉地礦藏眾多,鹽鐵自古以來皆是國之命脈,若能得之,大業何愁不成?”

郝天挺在眾人暢所欲談之際,振聾發聵的說出了自己對於顧氏集團發展的一番認識,那就是立足三晉,北望中原,西得隴蜀,再看江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文人往往都是厚黑的,別看表面,一個個儒雅,可是度量之中,乾坤卻也是最多。

郝天挺才為顧同出謀劃策完畢,王修就迫不及待的補充說道:“晉地之財,附之以秦地之兵,再得中原之民,依靠北地草原,練就一支精兵,十萬鐵騎,直踏中都,妙、妙、妙啊!”

王修拍手稱讚,只覺得未來一片光明,只要不出意外,十年之內,一旦資本奠定,那麼這江山之上,又何愁不能留下自己的一番指點?

郝天挺和王修的一番分析,也讓眾人更加堅定了追隨顧同,舉大事、成大業的目標,是啊,依託著這麼好的契機,若是不能做出一番事業,那麼可就真的是歲月蹉跎了。

顧同看著這一切,不知道該怎麼言說自己的幸運,再來晉地之前,他從來都是想著依託關中,聯絡南宋,以取中原,不過現在,女真人給了他一個更好的機會,不僅較少了風險,更加讓他得到了許多有利條件。

之前郝天挺和王修言語之中都有提及到的晉地財力、礦藏、交通之便,這些是成大業之基本,但在顧同看來,晉地更加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人才優勢。

遼金建國,雖是異族統治,可是朝廷之中,不乏漢族文臣武將,遍觀這些人,可以發現一點,那就是晉地籍貫的人最多!

三晉之地,人才濟濟從,不僅僅在於晉地很少有戰亂,經濟發展作為支撐,更加在於,晉民對於教育的重視。

所以這才出現了郝天挺、王修、王中立乃至之後的元好問這些文壇大儒。

有資料曾經統計,遼金元三代,晉地所中進士,乃是其他各地遠遠不能比及的一個數,這裡,也能看得到三晉之地,是如何的重要。

除了人才,再就是晉北擁有的地理優勢,接近草原,可以練就一支騎兵,從而避免像南宋那樣馬匹困難、騎兵難以建設的困局。

局勢大好,不能不珍惜這得之不來的機遇,顧同不能坐以待斃,等著女真人發現然後見自己調離或者是傾巢覆滅,他必須儘快成長,只有這樣,才能不懼怕一切意外,一切未盡的可能和插曲。

而想要長久的發展,人才培養則又顯得致關重要。

現在軍中,講武堂的傳統已經被定了下來,大有發展成為一所軍事學校的趨勢,這是神武軍的傳統,不僅為神武軍培養了上千的基層軍事骨幹,而且也為自己能夠牢牢掌握這支軍隊提供了一個保障。

要知道,神武軍可沒有什麼忠君的思想,就算是提倡忠義,那也是對顧同絕對的效忠,對國家民族的效忠!

武將軍事上有講武堂,文臣治隸卻一直是顧氏集團發展的一塊短板所在。

以前的時候,這塊短板的作用和影響可能並不怎麼明顯,可是自從顧同在西京路掀起吏治風暴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手中,竟然‘無人可用’。

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士集團,所以顧同不得不屈服於現實,把完顏慧的一些餘黨留了下來,繼續委以職責,因為人才不足,所以對於好多當官不能為民的下屬,顧同不能驅除,只得保持現狀,可是這些東西,往往會形成潰堤的作用,譬如附廯,稍不留意,可能滅亡就會因此而起。

既然要舉大事,就不能給自己身上留這樣的一個定時炸彈,以前的時候,確實沒有辦法,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可是現在,有趙秉文、有王修、有郝天挺這些能夠代表北地儒士階層的人,還愁人才不夠?

“諸位先生,我這裡還有一事相求,勞煩諸位,一定要幫助文和!”

顧同言真意切,句句真誠,只讓趙秉文三人重視不已。

只聽趙秉文問道:“敢問大人,是何事情?若是能用到我們這三把老骨頭,定當奮力為之!”

聽了趙秉文保證,顧同心中一陣欣喜,又言說道:“西京目前正在整頓吏治,可是因為人手不夠的原因,對於一些人浮於事的狀況,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得已,只能讓那些庸官繼續留任,但是我也知道,要是長此以往,這終將會成為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我想能否借三位先生的人脈,在西京興辦一所學堂,就像朱熹朱老夫子的嶽麓書院一樣,教書育人,為國家、為民族、為未來百年大業,教育人才。”

趙秉文幾人還以為是什麼事情讓顧同這樣的束手無策,現在一聽,原來是為人才犯愁,心中稍感踏實之餘,又對顧同的這番未雨綢繆感到欣喜!

“大人能夠想到這麼長遠,實乃是我等之福,人生能夠得遇明主,更是一大快事。”趙秉文三人又是感慨,又是讚歎,對於顧同所求,更是拍著胸脯說道:“置辦學堂的事情,大人不用費心,只需交給我三人就是,等到明日,我就修書給幾位老友,讓他們盡皆來此,為大人的大業獻力!”

顧同沒有去問趙秉文會請那些人來,但是不用想也能猜得到,能夠和趙秉文這個文壇宗袖稱朋道友的人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學士斐然,定然如此。

但顧同的構思之中,這間學堂不能像以往的私塾一樣,只教育會讀四書五經的窮酸腐儒,他不要只會讀書的呆秀才,他需要人才,真正的人才!

顧同斟酌了一下詞語,稍顯謹慎的說道:“這間書院,可能不會像一般的私塾、學堂那樣,其中傳授,除了儒家經典,可能還會夾雜其他諸子百家的學識,譬如軍旅之事、農工之談乃至外交、天文地理,無不包含其中!”

“這?”

趙秉文等不解,甚至隱隱覺得有幾分惱怒,不明白顧同為何要將那些曲枝末流的東西,放到教授聖賢經典的學堂裡來。

顧同也察覺到了趙秉文三人神色之間的不悅,畢竟這是一個如家絕對正統的時代,在這方面想要去做一些改變,絕對要比改朝換代還要困難。

但是,有些東西,有些事情,卻是不得不改變。

在顧同看來,教育各類人才,為未來百年培養英才,以致讓中華能夠永遠的列於世界之巔,這事情,非是不做不可。

場面一時之間有一些冷淡,顧同有心在做一些解釋,可是最終還是沒有張口,有些事情,得讓這些人自己想通透,自己說太多,反而不好。

趙秉文也從顧同的眉色之間看到了堅定和不容置疑,憤懣之餘,也冷靜了下來,嘗試著按著顧同的思路來做一思考,看一看其中是什麼讓顧同這樣的堅持!(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身後是諸天萬界都市之全面升級系統至尊全面兌換系統全面兌換快穿炮灰不用慌,宿主她是撩人狂命運之誓網遊之徵服天堂第三天堂獨行在天堂1988從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