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重生之超級強國->章節

206章 趙無極的“回禮”(2更到,求訂閱收藏推薦!)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而李紹基的老婆竟然也沒像過去那樣護著自己的兒子,而是任由丈夫抽打。她這段時間也受夠了,過去,她出門時幾乎是前呼後擁,“張大姐”、“李太太”、“李夫人”地被人叫個不停;如果要買個神馬東西,總有人搶著付錢。那時,張大姐基本上也不用去菜市場,因為總有人今天送把青菜,明天送個豆角,而且絕對是最新上市時價錢最貴的菜,送菜的人非常會說話,“這菜啊,剛上市,搶的人太多,我怕你到時去買不著,不值錢,賞個鮮吧。”

而現在呢,那些曾經所謂的好“姐妹”均悄然而去,見到面時,有的故意裝著沒看見,有的則扭頭他顧,甚至還有人露出不屑的神色。至於菜市場,當然得自己親自去買米買油買菜了,否則,一家三口只有餓死。

這個晚上,關注趙無極的人遠不止這些。在盧江,在梓州,甚至在平原,凡是與趙無極打過交道或認識趙無極的人,都在思考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趙無極這下紅了,可以說紅透了整個華夏,甚至紅透了全世界。

華夏國廳級以上官員,因為華辦的那份文件,早就知道了趙無極的大名,沒想到在華視的春晚上,竟然能看到趙無極表演節目,而且一表演就是六個節目,竟然連他的女朋友也能同臺獻藝。這些高官們的嗅覺以及分析能力可不是盧江的普通百姓能比的,他們從趙無極演出6個節目的安排中,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果然,第二天早晨華視春節的第一次新聞播報,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京的大佬們陪同吳冕同志在現場觀看了春晚,而且吳冕同志在稍後還接見了演員代表趙無極同志和李馨欣同志。

新聞後的“短評”說,多才多藝的藝術家趙無極同志,並不是藝術專業出身,是去年剛剛從西川師範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大學生,本可以分配到縣級機關的他,竟然選擇了盧江縣最偏僻的山區鄉,並用他學到的知識造福鄉梓,其探索組織的農村專業合作社,在當前農村和農民脫貧致富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趙無極同志無疑是當代大學生的榜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條新聞,是在趙無極離開大內之後,吳冕同志與一號首長、二號首長商量後作出的決定。他們以此表達著他們對當代大學生的看法,回應著某些思潮。

當趙無極得知這條新聞後,馬上就想到了這條新聞的後遺症:從此,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他的一舉一動,都將受到公眾和各級領導幹部的關注!

後世有人說,出名趁早!但趙無極卻明白,出名後的各項麻煩事也將迎面而來,自己,終將失去自由而寧靜的時光!

不過,這個時候趙無極還不知道這個新聞,新聞播出時,他還躲藏在系統之中,撰寫一份《關於研究與發展高新科學技術暨科技工作的建議》,這份建議,也是他離開吳冕首長後才想到的,無論如何,老人對自己這麼好,他得寫個東西,作為給老人的“回禮”吧。

在寫這個東西之前,趙無極自然從系統中獲知了華夏此前已經有了一個“高技術計劃”,史稱“863計劃”。

計劃涉及到生物技術領域、航天技術領域、資訊科技領域、自動化技術領域、能源技術領域、鐳射技術領域、新材料領域、海洋技術領域等25個主題研究。

這個計劃是以官方主導推動的高技術計劃,在此後的20餘年裡,國家投入了300多餘元資金,共有15萬名科技工作者圍繞這一計劃開展工作,取得了一批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

華夏官方的這個計劃無可厚非,這是在特定年代的特定產物,後世也證明這個計劃是十分正確的。但是,當趙無極用系統的“方案最佳化”功能對其進行最佳化之後,發現了幾處“硬傷”,當然,這個硬傷,只有趙無極能夠看出來,或者只有【理想國】系統能夠找出來。

第一個硬傷,是整體的。即這個“計劃”雖然確實了主題,但研究“路徑”卻不夠明晰,或許因為資料的欠缺,或許因為起點太低,總之,如果按這個“計劃”研究下去,是很費時費錢費力的。

針對這一點,趙無極逐項進行“最佳化”,將“路徑”、“方法”、“步驟”等明晰起來。並同時指出,一旦出了某項成果,這項成果對相關研究或產業的巨大促進作用。

第二個硬傷,部分主題的確實費而不惠。意思是這些主題要達到的目標稍為有些高,以華夏目前的實力難以做到,應該對目標進行階段性分解,一步一步地來。

第三個硬傷,則是計劃專案上的偏見。在後世,發動機技術一直是華夏的“疼痛”。發動機技術,不是高技術,在某種意義上也不是新技術,它是一種傳統技術,但是,它甚至比高新技術對國家經濟的影響還要大。華夏要成為超級強國,必須要解決“心臟”不好的毛病。

與“心臟”不好相關的問題,則是華夏特種鋼材、合金技術不過關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華夏即便成了全球第二的經濟實體,可在製造業的關鍵領域,華夏還得依賴於進口。而要進口這些東西,華夏不得不拿出利益進行交換。

對此,趙無極以自己“材料學專家”的身份,直接從系統中兌換了幾種特種材料技術,稍加改頭換面後,附在了建議後面,只要相關專家多做幾次實驗,就能完善這一技術。當然,趙無極沒敢兌換太先進的東西,大約也就是米國或普國剛剛投入生產的技術。

第四個硬傷,則是對環境科學研究的忽視。雖然官方那份計劃裡有生物技術,有海洋技術,但卻不是從環境的角度進行思考的。關於這一點,趙無極直接指出,國家應注意沙漠化、臭氧層與溫室效應、專案建設與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開發與合理利用等,儘快建立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學科體系。

第五個硬傷,則是對“軟實力”的忽視。趙無極以米國的好來塢為例,第一次提出了“文化軟實力”的概念,建議政府在開發建設項目時,加強對傳統文化、文物、舊城進行保護,著力打造和保護華夏“名片”。

第六個硬傷,忽視科研成果的推廣與運用。建議將科技部門改名為“科學技術研究運用與推廣局”,將“運用與推廣”作為科技部門的硬性工作指標。趙無極指出,一項科研成果,都是有一定壽命的,短的三五年甚至一兩年,長的也不過十年,如果在這期間,該項成果沒有得到推廣利用,不能在現實中產生效益以增強綜合國力,不但浪費了國家有限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還會助長科技領域裡的不正之風。

第七個硬傷,重專案不重人才。趙無極指出,在用舉國之力打造高新技術過程中,應該加強科技人才隊伍隊伍建設,特別要加強科技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指既懂科學研究,又懂專案推廣和科技統籌的複合型人才。其中,趙無極明確提出,國家應儘快確立“人才強國戰略”,提高科技人員政治經濟待遇,對有突出貢獻的各行各業專家給予“政府特殊津貼”。

此外,圍繞科技工作,趙無極還提出了國家應該考慮成立科技風險基金,加強公派留學生管理,逐年擴大大學招生規模,鼓勵科技人員創辦高科技企業或業餘兼職,允許科技人員在體制內自由流動,創辦國家級高科技產業園區,鼓勵軍工企業開發民用產品等建議。

趙無極當然不會是對“863計劃”進行修修補補,而是完全重新寫過。即便原來計劃中相對較好的部分,趙無極也給予了極為有效的充實,特別是在方法、路徑與步驟上,思考得非常仔細。

至於趙無極所推崇的內容,更是花費了趙無極大量的腦細胞。雖然“方案最佳化”功能非常逆天,但還是需要趙無極提出相關的原則、專案內容、終極目標、步驟措施等。

經過現實時間1個小時即系統時間60個小時,在系統“方案最佳化”功能與“百變小秘”的幫助下,趙無極終於完成了長達200頁共計20萬字的這份建議。

天色發白之時,趙無極從系統中鑽了出來,開啟窗戶,讓京都凌晨的寒風在他的肺部反覆過慮,稍許的倦怠頓時煙消雲散。

怎麼將這個報告遞交上去呢,昨天,吳冕首長等人,包括他們的秘書,並沒有給趙無極留下電話神馬的。也就是說,趙無極與最頂層大佬之間並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溝通途徑。

或許,是首長們的偶爾疏忽,或許,是首長們有意為之。

如果是後者,那就說明趙無極還不夠份量與首長們直接交流,這個,或多或少地傷害了趙無極那極強的自尊心。但願,這僅僅是個疏忽吧。

當然,趙無極並不是真的沒地方上交,他稍為一想就找到了一個途徑,三零三的那位工程院院士陳達山。

其實,以趙無極的三零三兼職研究員的身份,將這份建議交到科學院或工程院也不錯,但這是春節,大家都在放假。趙無極可不想去影響這些大人物的節日快樂。(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的師姐實在太厲害了從紅樓開始的名著之旅玄幻:我,開局退婚女帝!超級反派系統一秒就滿級超級惡人反派系統文明牧場青蓮劍仙成長日記溫故一九四二大國1942最後一個北洋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