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重生香港做大亨->章節

第四十二章 恆店考察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時間步入90年代,中國內地的經濟開始了強有力的騰飛。

即便在91、92這兩年間**不斷,但並沒有阻止經濟的快速發展,只是速度放慢了一點而已,總體上還是屬於騰飛之勢。

自然而然的,大量的基礎建設在內地展開,整個內地九百多萬平方公裡裡的遼闊大地變成了一個工地,一個巨大的工地。繁華程度比之後世遠遠不如,但那股子熱情,卻是每一個人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也深深的為之震撼 。後世的經濟雖然依然在持續增長,但給人的感覺總是少了一種東西,多了一種小富即安或者說奢靡的腐化,很令人不喜。

周興盛的感受是最為強烈的,他是第一次直觀的感受著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煥發的熱血和激情,無論任何,都不能阻擋走向富裕的腳步。

後世,有不少人開始翻改革開放的舊賬,批鄧、批江,說什麼改革開放是歷史大倒退,又說改革開放的成功是建立在資本自由上的成功,是建立在毛周時代的基礎之上的成功。

這時的周興盛只感覺很可笑。

後一句說辭倒是正確的,毛周時代的確為改革開放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工業體系的完成、教育的全面推行、政權深入鄉村等等,這是普遍的認識,它是正確無疑的。

但之前的改革開放,包括分田到戶是大倒退,這就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了。

難道吃大鍋飯還是好的了?

別說什麼體制的問題,狗屎!

沒有發達的經濟,人們的思想水平不高,搞什麼體制都是狗屎!

又說改革開放是資本自由的成功,是走向資本主義的開始,拜託,睜開鈦合金狗眼看看中國的政策。也動動腦子想想中國的政治環境吧。

在中國,從秦始皇開始,兩千多年來,一直都是官僚主義的天下,所謂國家天下!

周興盛是極為贊同改革開放的,也認為不改革、關在家裡悶頭搞發展是行不通的。當然,最欽佩的還是鄧公的那句話“大力解放生產力”。

生產力解放了,也就意味著效率提高了,能夠多賺錢、提前富裕。

其實很容易感受到,就拿工程機械來說。一輛挖土機一天能幹多少活,一個工人拿著鐵鍬一天又能挖多少地,這就足以看得出解放生產力帶來的效益了。

在無息,周興盛並沒有呆多久,在視察完影視基地以及和無息市政府提了提投資的意向之後,他很快就帶著一行人來到了恆店。

現在的恆店,絲毫看不出後世那個東方好萊塢的影子來,還只是一個破舊落後的小鎮子,下面的村子倒是有不少。多達上百個,但鎮中心卻是爛得一塌糊塗,要街道沒街道,要樓房沒樓房。唯獨古建築倒是有不少,風景也相當靚麗,倒是有些後世的模樣,甚至還更自然。

恆店隸屬於東陽。左領右舍都是赫赫有名的地區,一個是一烏,一個是杭洲。一個是金樺。

在恆店鎮政府隨行人員的陪同下,周興盛走在恆店的大街小巷,一邊體會著這裡的風土人情,一邊琢磨著這些問題。不自然間,思緒又飄飛到了一烏上面。

說起“一烏”,這在中國乃至於全世界來說,都是大名鼎鼎的,是小商品海洋,購物天堂,赫赫有名的“小商品之城”。

而對於周興盛來說,一烏不僅僅是這些,它更加是全中國權力最大縣,是縣級市經濟特區,更是建立縣級海關以及縣級辦理居留徐可和出國簽證的“牛”縣。在中國,一烏縣獨領風騷,各項指標和權力都是全國之最。

周興盛想到一烏,也是想著一烏如此牛的縣,肯定是商機無限的,說不得之後要去一烏參觀考察一番。

令他覺得有些可惜的是,一烏在1982年的時候就已經出臺政策確立了自身的定位“小商品之城”,開始大規模建設小商品市場,格局魄力之大,前所未有。全國許許多多的縣或者市都有朝小商品這一方面大力發展,但決心之大,一烏是除此一家,別無分號。

當然,一烏最終能夠脫穎而出,也靠了它自身的地理優勢。不然的話,在一個窮旮旯裡,或者是內陸的某個山溝溝裡,再有決心也是白搭,光是交通這一項就卡死了,就更別說後面的諸多問題了。看看後世江、西的發展就可見一斑了,整個九零年代,隔壁的省份哪個不是經濟發達,搞得有聲有色,偏偏江、西要死不活,常年墊底,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交通上面,不是山就是江河,偏偏在九零年代,國家又沒多少錢,以至於交通問題卡死了,最後經濟發展一直滯後。直到兩千年之後,國家手頭開始寬裕了,交通開始搞起來了,江、西的發展才慢慢追了上來。

從這可以知道,要想富,先修路,這話並不是白說的。

如果一烏還沒有開始它的崛起之路,也沒有定位小商品市場,周興盛還想著拿這套方案去和一烏政府合作開發,想想就令他熱血沸騰,這到了未來得賺多少啊?

所以,可惜了,現在都1990年了,一烏經過八年的發展,雖然還沒後來那麼牛氣,但也已經搞得有聲有色了。

周興盛嘆了口氣,算了,現在摻和進去也不晚,吃不到肉,湯總喝得到。

這樣想著,周興盛已經也記下了這事,並且很快吩咐了下去,現在就著手在一烏圈地以及建立公司的辦事處。

“、、、、、、、、這是恆店賓館,是我們恆店鄉鎮企業恆店公司投資建設的,只是稍微有些簡陋,還要請周董事長海涵啊。”恆店鎮的鎮委書記何美華笑著作介紹道,他指了指前面的一棟老式賓館。

說是說老式賓館,這是相對於現在的香港、上、海等大都市以及後世來說,在現在的恆店,有面前這棟四層樓的小型旅店似的賓館,已經是很“豪華”了。

當然。何美華可不能厚著臉皮在周興盛面前說這家賓館很不錯,這太離譜了。

想想周興盛是什麼人,那可是香港來的超級富豪,什麼樣的賓館沒見過,什麼樣豪華的酒店沒住過。指著四層樓小旅館似的房子就說是不錯的賓館,還不讓周興盛笑掉大牙啊?何美華再厚臉皮,也沒有厚道那種程度。

不過話又說回來,話又不能不說,不然給周興盛的印象就不好,所以只能是這樣的說辭。

何美華是東陽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以前是個教師,後來才進了政府當秘書,然後一路上升,先是小秘書,接著秘書科長,然後市委辦公室副主任,跟著就被調到了恆店當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現在又升任恆店鎮黨委書記。典型的經典官場升遷模式。

周興盛瞭解了這人的履歷之後,也是一陣驚訝,這簡直就是後世網絡小說中官場升遷的模板嘛。

無疑,這何美華是個要能力有能力。要背景有背景的人。

換做是後世的窮**、絲周興盛,面對此人肯定是恭敬的很,拉關系攀交情;但是現在,就完全沒有必要了。相反,何美華為了獲得他的投資,反而要恭敬他。和他拉關系攀交情。

何美華教師出身,註定了他口才了得,肚子裡很有墨水;加上在政府歷練這麼多年,本身又是黨委書記一把手,談笑間揮灑自如,氣魄十足。自打周興盛進入恆店鎮以來,陪同的何美華就滔滔不絕,但偏偏沒人感到厭煩,反而興致盎然,周興盛這個核心也是如此。

這讓周興盛不得不感嘆一句,當官的,尤其是當成功的官,基本上都是健談的,而且說話得體,面面俱到。

他心裡忍不住惡趣味的想到:“什麼說話的藝術?學個屁啊,只要考個公務員去當官,保證你說話的藝術高到沒邊。”

何美華自然不知道,他已經給周興盛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為他一直都在觀察著周興盛,心下琢磨不停。

周興盛來恆店的訊息,是無息那邊傳過來的,何美華透過他的關係極早的就知道了,並且一直在派人觀察。就在昨天,他還臨時召開了黨委會,和鎮長、副書記、人大主席等一眾班子成員討論周興盛來恆店的事情。

周興盛是誰,放在以前他們肯定是不認識的,就連聽也沒聽說過。

但自從無息影視基地開建,尤其是無息影視基地是周興盛和央視合資建設的時候,他們立即就聽說了,也知道有個周姓的香港富豪投資了無息影視基地的建設。而在香港,周姓的富豪其實並不多。別看他們恆店落後,訊息也閉塞,但對於香港富豪們的情況,他們多多少少還是瞭解一點的。

沒辦法,招商引資,招的就是華僑商人,尤其是香港商人,畢竟親不親是故鄉人,同一祖宗血脈。

而在香港,李超人、霍英冬、鄭玉彤、郭炳相等超級富豪之外,最出名的周姓富豪就是周興盛了。四年來,每一年都在香港乃至亞洲掀起陣陣風暴,身價百億,登上過《時代》封面,在內地又建立了“周師傅”這一上市企業,由不得他們不認識。

於是乎,周興盛要來恆店的事情,也就成為了恆店鎮的一個重量級事情,同時也是爆炸性的一件大事,上黨委會討論也就成了必然。

想想看李超人、霍英冬這些超級富豪,哪一個不是受過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甚至鄧公都親自出面接見。而堪比這些前輩富豪的周興盛,雖然沒有被國家領導人乃至鄧公接見過,那也是時間上不湊巧罷了,一個早一個遲罷了。

其實就在他們開完黨委會之後,市政府工作人員就打來了電話,讓他們拖住周興盛一天,市長以及書記都要過來。

何美華以及班子成員聽到這個訊息,用腳趾頭想也知道,市長、書記出馬,周興盛很大的可能會被拉了去投資市裡面,到那時也就沒他們恆店的事了。所以,黨委會雖然結束了,但一眾班子成員最後又tongguo了一項決議,不惜一切代價將周興盛留在恆店,爭取投資在恆店。面對發展,他們也不管你誰誰,是中央還是市政府,他們就要截胡!

“有笑容,說明還算滿意,希望到時能夠說動他來恆店投資。”何美華暗暗想到,心下稍微松了口氣。

令他比較安慰的是,一路上,周興盛聽著他們的介紹,雖然沒有多說話,也不時的皺眉,但並沒有不高興,反而興致勃勃,充滿了興趣。這不能說明什麼,但也可以反映出周興盛對於恆店還是認可的,不然的話,以平常投資商的脾氣,早就不耐煩了,或者早早的尋個由頭開溜。

並不是沒有投資商來過恆店,也不是他們不夠熱情,更不是他們沒有主動招商引資,實在是恆店的環境太差,百分之九十九的投資商都是搖頭。

周興盛的心裡邊可沒那麼多想法,他來恆店,純粹是好奇過來看看,半旅遊的性質。至於投資,這還用說嘛,肯定是要投資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就算他不來恆店,也會安排人手過來操辦投資的事情。

恆店,這在後世可是東方好萊塢,寸土寸金的地方。

娛樂、旅遊、飲食、地產,哪一塊不是大賺特賺?

這時投入進去,到2010年之後,數百倍的增值,最賺錢不過了,哪裡會放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理來說,無息已經具備了成為東方好萊塢,搶走恆店輝煌的資格,畢竟恆店的地理環境和無息相差不多,甚至還要遠遠不如。恆店能發展成後世的“東方好萊塢”,無息為什麼不成?周興盛完全可以在無息複製恆店的奇蹟,撇開恆店專做無息這一塊。

但臨到事前,周興盛猶豫了。

倒不是改變歷史的原因讓他退縮了,他改變的歷史已經多了去了,不差這一回。

主要的原因有四個,一個是他的心理因素,少了恆店,總覺得少了什麼;一個是無息政府的關係,周興盛當時透露了擴大規模建造影視基地,建成亞洲最大的想法,但是無息政府猶猶豫豫,令他很不爽;第三個則是賺錢的因素,無息影視基地是他、鄒文淮以及央視三方合作的,雖然賺錢,但沒賺到大錢,所以心裡也有點不舒服;最後一個因素,發展恆店,其實和發展無息影視基地並不衝突,完全可以兩手都抓,兩手都硬。

周興盛注意到的是何美華話中的一個詞“恆店公司”,他忍不住問道:“何書記,這恆店公司是鄉鎮企業嗎?”(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大小姐的近身保鏢重生之我真不是男神不想當勇者的我變成了女神當剩女變成聖女我的舍友居然變成了女生重生在臺灣臺灣娛樂1971請回答火影我在聊齋當縣令是心跳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