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重生明朝當皇帝->章節

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眼見畢懋康因燧發槍而被直接加為太子太傅,正式躋身於一品高官行列。

身為工部左侍郎兼掌翰林院事的徐光啟都有些羨慕,暗暗看了孫元化和宋應星等人一眼。

孫元化不由得苦笑,他和湯若望實驗了許多次,也沒有成功實現有紅衣大炮的威力但體積和重量可以縮小十倍的車載式大炮。

即便是用了最好的工匠,也打不出那種可以持久耐用的好鋼管來。

宋應星也是一樣,為了能實現火藥的威力更大,他和幾個煉丹的老道士研究了將近半月,但目前也還沒取得明顯的進展。

不過,看著畢懋康等人被陛下如此厚賞,他們也不由得暗自摩拳擦掌。

朱由校也沒有輕慢其他的工匠,也各賞了些銀兩。

接著,朱由校又在徐光啟和畢懋康的帶領下去了軍器局,軍器局是工部和內官監共管,因而內官監的少監粱福也跟了來。

按照朱由校的指示,軍器局已經被進行了改造,整個軍器局的作坊直接被改造成了車間,為了防止機密洩露,車間有軍隊嚴格把守,若是在平常,非車間工匠和軍器主事、畢懋康以及內官監少監等直接管理的官員外,即便是尚書侍郎來這裡都會被阻擋在外,若是硬闖甚至可以先斬後奏。

如今也是因為朱由校要來,所以才暫且開放一日。

等到朱由校進來時就看見整個車間被分成了數個被隔離的作坊,每個作坊都在做著槍械製造的不同程式單元。

為了讓皇帝陛下切實看到效果,李老頭等老工匠們已經進入了作坊,開始了工作。

木訥寡言的張鐵匠一進入工作狀態就咋咋呼呼的喝叱著他的手下給他添煤加火,而他自己則甩開膀子開始打鐵,張鐵匠有自己的獨家打鐵方法,每次都是一****錘在前,然後一輪小錘在後,接著加了一些用小竹筒裝著的黑色粉末。

聽一旁的畢懋康介紹,那黑色粉末是張鐵匠家的獨創秘方,打鐵時加了那東西,可以鍛造出最好的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年戚少保殺倭寇就是用他們家的鐵打造的兵器。

朱由校點了點頭,在他看來,這張鐵匠或許是加了些焦炭什麼的,充當了還原劑。

而另一邊的陳癩頭和他的手下則在打製燧石,一雙滿是老繭的手比刺繡姑娘的手還靈巧,打磨不到幾分鐘就將一盤燧石遞給了李老頭所在作坊。

李老頭所在的作坊承擔著槍械的組裝和零部件製造,算是整個車間的中心,但在李老頭的帶領下倒也是有條不紊。

“很好,照這樣做,一天能造幾支燧發槍”,朱由校不由得問了一句。

“按照陛下吩咐,現在軍器局的工匠們都是從辰時三刻開始做工到酉時三刻結束,這樣每天從完成雛形到試驗裝箱,能完成二十支。”

畢懋康倒也是博聞強識忙隨口答了出來。

朱由校點了點頭又問鳥銃的產量,畢懋康忙答是四十餘支。

“還是有點慢,多招些民間工匠,另外,朕也會讓南面的魏忠賢幫忙,將南京工部的工匠都派來,做好後還得建幾個培訓機構,找些老師傅做教諭,多培養些好的工匠,只要可以,朕可以給他們生員出身,朕也會讓吏部和禮部配合你們,總之,要把規模搞大,不要怕花錢,需要多少朕就給多少,一百萬兩,一千萬兩都不是問題。”

朱由校可以在擁兵自重的關寧鐵騎面前哭窮,但在這些涉及到大明技術革新的方面,他就表現得財大氣粗。

說完,當即就命令內官監的梁福用他的內帑給這些工匠們再軍器局後面再修一些輔助設施,如食堂、澡堂等,並在軍器附近修建房屋於這些工匠們居住。

同時,將工匠們的工錢從以前的加兩倍提高到加三倍。

朱由校這樣做,一是為了提高工匠們的積極性,二是保護他們並監控他們,以免被外部勢力所趁。

接下來,朱由校帶著徐光啟等一干官員又回到了工部的會議廳,作為皇帝陛下,他自然是要鼓勵一番的,同時,也做出了以下決定:

首先,軍器局被直接從工部剝離開,升級為皇家軍械所,同太常寺、太僕寺、大理寺一樣直屬朱由校統轄。

皇家軍械所下設火藥局,槍械局,火炮局。

工部右侍郎畢懋康直接負責槍械局,李老頭也被任命為工部主事,負責槍械日常事務。

工部郎中孫元化則直接管理火炮局,工部員外郎宋應則直接管理槍械局。

湯若望也被朱由校授予翰林院檢討兼欽天監監判、工部員外郎,參與工部軍器司各類技術改造參謀。

另外,朱由校還親自給新研製的燧發槍命名為“天啟一式”火銃,由皇室訂購第一批三千支,準備率先裝備京營戍衛軍隊。

但在朱由校眼裡,他今日所見大明的科技革新都還只是應用方面的變動,但技術革命的源頭還是在基礎性研究。

所以朱由校在決定升級軍器局為皇家軍械所,由侍郎一級高官管理並只負責成熟武器生產外,還成立皇家工程院,孫元化任院正,宋應星為院判,負責各類武器研發,待成熟後再交於軍械所製造並販賣。

同時,還成立皇家科學院,負責基礎性研究,由工部左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徐光啟負責。

凡入皇家科學院皇家工程院者皆給予翰林院檢討出身。

雖然暫時只有湯若望一個外籍院士成為兩院院士,徐光啟、孫元化、宋應星、李祖白為首批皇家科學院院士,李文三(李老頭)、張狗蛋(張鐵匠)、陳實在(陳癩頭)、李祖白(欽天監監正)為皇家工程院院士,但大明科技體系的架子至少被朱由校搭建了起來。

皇家科學院既然作為基礎科學研究的地方,自然是以探究自然哲理為目的的地方,只需要輸出新的觀點與知識即可。

而皇家工程院卻是從皇家科學院的理論基礎中獲得靈感,並進而與生產力結合,研發出各種超時代或有極大利潤空間的產品。

皇家軍械所則是只負責生產與銷售。

這樣一來,從基礎實驗到應用研究,再到生產力轉化,只要有了完整的科學技術革新體系,就能建造出完整的工業體系,進而從根本上改變大明的主要生產力方式,並脫離對小農經濟的依賴。

相關推薦:三國之北地梟雄黑道血梟全系法師迫降在明朝明朝娛樂家青木世界妃常誘惑,王爺本風流花都煉心高手清平樂這個海賊背靠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