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赤仙錄->章節

第五十五章 煮碧海得白鹽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這次來襲的妖獸去的不是青陽宗所在的兗州、青州、徐州這三州,而是平時較少光顧的冀州和揚州。

據說因為洋流關係居住在冀州和揚州外海的妖獸比較少,實力也比較弱,不知道這次是發了什麼神經,它們居然光天化日之下叢集衝擊這兩州的海岸。

雖然有附近的修士及時趕到,阻止了這些妖獸的進一步暴行,可是還是對冀州和揚州的沿海鄉鎮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這位客商還特別提到了揚州沿海的鹽場……

“大哥,家裡的鹽夠不夠吃?”黎子仁突然開口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呃?”他大哥也是一呆,有點跟不上自己弟弟的思路。這好好地說著東海妖災,怎麼歪樓說道食鹽上去了?

六歲的弟弟展示出一種完全不符合他年紀的憂心忡忡地神態說道:“哎,鹽場都沒了,這鹽會不會也沒有買了?”

然後他蹙著眉頭對他大哥很認真地說道:“我們跟爹爹媽媽說一聲,讓他們多買一點存著。省的以後家裡燒的菜不鹹。這菜沒味道怎麼吃?”

“啊?!”

看著正在杞人憂天的吃貨小弟,黎子昇真的被逗樂了,他哈哈一笑說道:“仁伢子,你這孩子!這鹽絕對是不會沒有賣的。哈哈……嘿嘿……嘶!”

黎三公子開心笑了幾聲,突然倒抽一口冷氣,急忙一把拿過旁邊手下記者們記錄的商情訊息,迅速地翻閱了起來。

“怎會如此?!”黎子昇看著手上的資料,自言自語道。

前文書裡也說過了,現在中洲並非是被一個有執行力的中央集權政府掌權的國家,而是存在著數不清的地方政權,根本也沒條件來實行和和古代天朝食鹽專賣制度一樣的壟斷經營。

當然,這並不是說中洲就沒有大鹽商,經營食鹽生意的大商人在揚州就有許多,天通門九大家中幾乎全都在經營食鹽生意。

這是因為,在中洲早已經有人開發出來不需要使用燃料的曬鹽法。那麼當然是地處南方,氣候炎熱,一年光照時間較長的揚州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來成為中洲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食鹽產地。揚州本土豪門自然而然了產銷一體的大鹽場主和大鹽商。

不過傾天之役之前,和我們這個世界一直實行的食鹽專賣制度一樣,赤縣中洲的食鹽產銷也是被前朝王室所控制的,而不管是凡間還是天界的政府要這麼做自然是為了攫取巨大的利潤。

食鹽專賣制度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天朝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的那個被孔老二譽為“微管子,吾將披髮左衽”的管仲實行“官山海”開始,一直到本朝定鼎天下,幾乎伴隨了天朝歷史的整個發展過程。

歷朝歷代食鹽的專賣都被作為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新唐書?食貨志》中更是有著這樣的記載:“天下之賦,鹽利居半,宮闈服御、軍餉、百官俸祿皆仰給焉。”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唐之後,食鹽專賣所得利潤佔政府收入的比重大大增加,甚至到了其中的一半。

這裡就有個問題,既然壟斷經營才能帶來巨大的利潤,為什麼古代天朝和中洲前朝不像對食鹽那樣也實行糧食專賣制度呢?

表面上看,糧食和食鹽是一樣的啊,都是一種需求量很大,需求價格彈性很小的商品。所謂“需求價格彈性很小”,就是說不管價格再高,消費者都必須花錢購買最低的數量以維持生活的必需品。

是的,壟斷經營是會給政府帶來巨大的利潤,但是這種經營方式也需要極為巨大的成本。

食鹽生產理論上還能從源頭上開始管控,但是糧食生產怎麼從源頭上管控?

而且有句話說得好,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馬老祖也有一句名言: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應當的利潤,資本家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他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不過他這句話有些偏頗了,把資本家換成絕大部分人類會更準確一點。

也是從中唐開始,就算官府設下了嚴刑峻法,鋌而走險的販賣私鹽活動仍然在天朝氾濫了起來,而且是越演越烈。官府禁的越厲害,那麼下面私鹽販賣的規模也越大。

而且私鹽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破壞了食鹽專賣制度,造成國家政府的經濟損失。

私鹽販賣往往是本地豪強和亡命之徒合作搞起來的。為了對抗國家機器,他們販賣私鹽的時候往往採取武裝押運的方式,很容易就讓這種團伙成為一個準軍事組織,等到勢力一旦龐大就會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

“內庫燒為錦繡灰 天街踏盡公卿骨”的黃巢,和之前戰死的王仙芝就是私鹽販子出身。

元末的情況更有趣,這麼一大票起兵對抗蒙元韃子的起義者,張士誠,陳友諒和方國珍在他們的早期生涯都是以販私鹽為生。就連把他們幹掉的朱元璋也曾涉足過這個行業。

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得國之後洪武皇帝對私鹽那是深惡而痛絕,因為這個罪名就把自己的女婿歐陽倫給判了死刑。

這還是用量遠遠小於“生存必須品”糧食的“生活必需品”食鹽,真要搞了糧食專賣制度,那還不遍地烽火。“不知幾人稱帝、稱王”了。

直到天朝出現了第一個能把統治觸角伸進基層的強力政府,只有這樣的一個政府才能實行糧食的統購統銷。

中洲這裡差不多,就算有能飛天徹地的修者,要靠行政手段壟斷糧食經營實在是太過困難了些。

當然了,行政手段不行,不代表市場和金融手段不行,不然怎麼會有天通門呢。

不過天通門也沒有那麼神通廣大,他們靠著糧票掌握了糧食定價權,不代表他們就能壟斷食鹽行業。

因為食鹽和糧食雖然有些相似之處,但是畢竟還是不同的商品。

首先,食鹽的用量比糧食少多了。普通成年人一天至少要吃一斤左右的糧食,而食鹽只要幾克就行了。

其次,就算有人十天半個月不吃鹽,最多手足無力,面黃肌瘦,死是死不了的。哪個凡人能十天半個月不吃飯?

最後,糧食生產比食鹽生產麻煩多了。而且又不是說只有揚州能產鹽,天底下曬鹽人家多了去了。青陽宗的勢力雖然現在主要集中在青州,但是還有天符門和天陣門啊,甚至徐州的天丹門也在這裡面插了一腳。這些大宗門底下自然也有大把的人經營食鹽。

綜合這些原因,天通門發行的是糧票,而非鹽票。

食鹽生意確實是天通門一門很賺錢的生意,但是並非主業。而且他們大部分食鹽出產就近供應不靠海因而不產鹽的荊州。

要知道他們可是和我們這個世界美帝一樣,開動印刷機就能拿著印出來的紙四處買物資,換元石的。

天下哪有比印鈔更賺錢的生意?

也因為荊南的食鹽這裡主要靠天通門供應,所以這裡販售食鹽的都是糧行。當然,這些糧行都是和天通門有些關係的。

黎子昇他們家的糧食鋪子因為只經營黎山周邊的糧食,所以店中並不出售食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少年現在看到的商情報告上面的鹽價極不正常!

他又仔細回想了一下這些天的鹽價,立即把頭探出車窗外,對自家車伕喊道:“快停車,馬上掉頭回東城!”(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考古的那幾年考古隊的日子我的考古二十年穿越到未來做考古學家考古筆記飛豹出擊文娛的良心特別考古隊藥王龍婿士兵突擊之偵察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