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超級音樂大師->章節

第二百三十九章 漸近(10)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位面通道之中竟然可以吸引到一些固有的物質,那些東西不管是一些寶物,還是一些珍貴的藥物,但是能夠穿越位面通道,這些資源對於地球上的異能者來說都是最強大的寶物。www.tsxsw.com

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整個地球才陷入了對這些位面通道的爭奪,畢竟不管是現實之中還是在異能界之內,資源都是有限的,而不是尅無限重生的,一些頂尖的資源是用掉一點就少一點。一個人使用一些,另外一個人肯定會少使用不少。

這樣一來,不管是為了自己強大,還是為了不讓其他人佔有這些資源,那麼一輪鬥爭都是必不可免的。

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異能者大幅度覺醒之後,異能者的數量越來越多之後,這樣的爭端會更加的嚴重。這樣的情況跟現實中的一段歷史倒是有著相同之處。

1798年,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出版了他的一本小冊子,書名是《人口原理》。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人口增長可以是無限的,而食物的數量卻是一定的、有限的,人口數量將超過食物所能承受的水平。由於食物的增長趕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因此戰爭、瘟疫、饑荒等天災**將伴隨著人類。

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而且對後世人們關於人口的研究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0世紀,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就是受到馬爾薩斯“有效需求論”的重要的啟發,凱恩斯稱馬爾薩斯為“第一位劍橋經濟學家”,“有深刻的經濟學直覺,不但能夠對變換的經驗圖景保持一顆開放的頭腦,而且一直不間斷地以他的規範思想中的原理來解釋經驗”。

1796年,馬爾薩斯寫了一篇題為《危機,一個憲法支持者對於最近的有趣的大不列顛的狀況的看法》的文章,內容是關於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包括人口問題,但這本書沒人願意出版。1798年,馬爾薩斯32歲時發表了他的《人口原理》,全書的書名是《人口論;人口對未來社會進步的影響;兼評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作者的理論》。1803年,馬爾薩斯對《人口原理》進行了補充和修訂,用真名出版了第二版。

1793年,英國哲學家葛德文出版《政治正義》,這本書從無政府主義的立場抨擊現行的社會制度。葛德文在書中提出以正義改進社會,就會消除一切罪惡和貧窮,從而達到理性的人類社會的完全狀態。1794年,法國哲學家孔多塞出版《人類精神進化論》,這本書主張,人類精神的進化促進人類的進化,認為人民的貧困是社會制度的缺陷造成的,因而要求改良社會制度。

馬爾薩斯是以批判他們為出發點,認為人類的貧困與罪惡並非來源於制度,而是來源於人口與食物不同的增長,他把人口問題與人類的前途聯絡起來,自認為是“研究由於人口增長快於人類生存能力的提高,給人類社會進步造成的障礙。”

馬爾薩斯在《人口原理》一書中說:“我覺得,我完全可以提出兩條合理的前提假設。 第一,食物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第二,兩性間的**必然存在,而且幾乎會一直保持現狀……那麼,假定我提出的二項前提假設得到認可,我就可以說人口的增殖力無限大於土地為人類提供生存資源的能力。一旦對人口不加抑制,其增長便會以幾何比率進行。而生活資料只會以算術比率增加。稍懂得算術的人都能看出,相對後者而言前者的巨大力量。”

馬爾薩斯還說:“假設世界人口為任意值,比如說10億,則人口將按照1、2、4、8、16、32、64、128、256、512……的倍數進行增長,而生活資料則是按照1、2、3、4、5、6、7、8、9、10……的倍數增加。225年後,人口與生活資料數量的比將達到512:10;300年後,將達到4096:13,那麼2000年以後,二者的差距將無法計算,儘管那時生活資料的產出也會增加到驚人的程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人口原理》的出版,正是西方工業**蓬勃發展的時期。馬爾薩斯用二個數學級數反映人口與食物增長的這種關係,是一個創舉,也基本概括了工業時代人類社會資源增長的基本特徵。馬爾薩斯的這一思想,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自然學界和經濟學界,都以此為據,出版了許多有關使經濟社會發展的著作與學說。當然了,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出版後,也引起一些學者的批判。

20世紀70年代初,在58個國家,152位成員組成的通訊委員會的協助下,由芭芭拉?沃德、勒內?杜博斯著的《只有一個地球》,為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第一次環境大會準備的非官方報告,它描述道:“世界人口從新石器時代的農業可能供養的數字水平,到羅馬帝國覆滅時期,約逐漸增加至4億。經過了1000年之後,大約在公元1600年,人口才達到第一個10億。從那時起,人口增長開始加速。這是由於工業**積累了動力,使工農業生產都提高的結果,也是死亡率不斷降低,特別是嬰兒死亡率下降的結果。只經過了300年,到1900年,人口就達到了第二個10億。第三個10億隻經過了50年時間(至1950年)。到1980年,只需要30年,我們這很快要達到第四個10億人口的數字了。”這個結果也似乎佐證了馬爾薩斯人口按幾何級數增長的理論。

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說:“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人口按幾何比率增長,一是食物既生活資料的生產將以算術比率增長,二者的缺口無法彌合。馬爾薩斯的第一個論點幾乎絕對正確,根據生物界繁殖的一般規律,人口這一代到下一代會成倍地增加,如果生活資料充足,人口的確將按幾何級數增加。人口的增長速度似乎已經是成了不爭的事實。而第二個推斷卻並不含有如第一個推斷所含有的正確性,未能把技術發展和經濟發展區分開來,沒有充分考慮到技術發展對食物生產的影響。因為,如果加進了技術因素的作用,則食物生產和人口數量均按幾何級數增長,但前者慢於後者。”

從現在看來,瓦爾拉斯可能是第一個提出技術發展對社會生產產生影響的學者,但他最終也沒有逃脫馬爾薩斯的結論。在馬爾薩斯《人口原理》發表40年後,恩格斯也發現馬爾薩斯思想的缺陷,他認為:如果人口呈指數增長,那麼生產食物的勞動力也呈指數增長。恩格斯強調勞動生產率和人口利用科學技術以滿足需要的能力,因此馬爾薩斯法則並非不可改變。恩格斯糾正了馬爾薩斯的結論,這一科學論斷已被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實踐所證明。

回顧英格蘭的歷史,從當時發生的瘟疫和饑荒,馬爾薩斯是有足夠的理由產生這樣的疑問,人類社會是否註定要在資源的危機中不斷煎熬。自然界提供給人類所需的全部食品和燃料達到自然的極限時,也就是說所有的可耕地都被種植時,仍然不夠食用,人類就要捱餓了。用1798年的生產技術,這是很明顯的。在古典經濟學家看來,土地極大地制約社會財富的增長,沒有哪個社會能夠逃離自然施加的限制。可是,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時代以後,情況卻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人們減少了對用於生產食物的土地的需求量,並不是人口的減少,而是土地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並且相對於其他資源,農耕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土地的經濟重要性卻大幅下降了。

在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中,對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關係的分析,基本上是由馬爾薩斯開創的,正是他第一次把人口增長視為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馬爾薩斯看來,無論是資源的有限性還是經濟上的稀缺性,都是絕對存在的,馬爾薩斯的這一思想,被認為是資源的絕對稀缺論。在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中,馬爾薩斯的這一理論模型概括為“馬爾薩斯陷阱”。

二戰以後,在西方流行一種對世界人口發展的悲觀主義觀點。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J.W.沃格特的《生存之路》(1949年)、J.O.赫茨勒的《世界人口危機》(1956年)、P.R.埃爾裡奇的《人口炸彈》(1968年)、G.泰勒的《世界末日》(1970年)、D.L.梅多斯的《增長的極限)(1971年)、A.佩切伊的《世界的未來》(1981年)等等。

他們利用人口的統計數據、糧食的增長速度、資源的消耗程度,預測認為當今世界面臨著“人*炸”的危機,並認為“人口危機”必將導致“生態危機”、“糧食危機”、“資源危機”,人口增長已超過了土地和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這些學者為此提出警告:這種狀況如果不能迅速有效的得到控制,人類將面臨猶如原子彈、氫彈爆炸那樣毀滅性災難。他們幾乎得出了一致的結論: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發展華國家人口增長過快。

196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昆蟲學家埃爾裡奇發表了《人口炸彈》一書,在書中埃爾裡奇教授斷言:可以預見,鑑於世界人*炸性的增長,地球終將不能養活人類。《人口炸彈》以這樣的文字開始:“養活全人類的戰鬥已告結束。20世紀的70年代,全世界將有成千上萬的人因飢餓而死。”埃爾裡奇還寫道:“任何人或事都無法遏止世界上死亡率的急劇上升。”

自《人口炸彈》發表以後,埃爾裡奇教授蜚聲世界,這本書售出數百萬冊之多,很快就被譯成多種文字暢銷於世界各國,確實取得了聳人聽聞的效果,引起了人們對“人*炸”的恐慌,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

埃爾裡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他的觀點很簡單:認為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資源將耗盡,而且,有你的就沒我的。他認為:由於人*炸式增長,人類對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多,為了增加產量,對土地大量施用化肥,使有機質遭到破壞,土地沙漠化、貧瘠化。另外,工業化和城市化使大量的耕地被侵佔,糧食的產量降低,糧食的供應來源將更加困難。

1974年,埃爾裡奇再次預測:1985年以前,人類將進入資源匱乏時代,許多人類賴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礦產品將瀕臨枯竭,人類毀滅性地消耗地球上的礦物資源會造成人類災難性的後果。人類對自然界造成破壞,使大氣汙染日趨嚴重,生態環境被破壞。他認為,人*炸來自第三世界,這些國家的人口發展過快,造成失業、貧困、資源枯竭,環境汙染等等,這正是世界分為窮國和富國的真正原因。

社會的發展並沒有像馬爾薩斯和埃爾裡奇預期的那樣發展。作為學者,馬爾薩斯小心翼翼,對人類如此悲慘前景的預測,同樣抱有疑慮,起初文章只敢匿名發表,埃爾裡奇則是大肆鼓吹。

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與埃爾裡奇的“人*炸”悲觀論觀點在本質上有相似之處,馬爾薩斯就認為,人類必須透過戰爭、瘟疫、饑荒來達到人口的平衡。埃爾裡奇則是直接建議美國政府不要對糧食短缺的發展華國家提供任何食品援助。他們的學說和觀點引起了人們的極大恐慌,繼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前景充滿了疑慮和恐懼。更可怕的是,有些國家和政治集團吸取和採納了他們的錯誤觀點和意見,並提出中斷對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等人道主義援助。這種思潮在一定的歷史時期,阻礙了人類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

歷史並沒有按照《人口炸彈》所預言的方向發展。聯合國的統計資料表明,自從1961年以來,世界人均農業產量持續的增加,發展華國家的人均農業產量增加了52。一些貧窮國家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得到提高,全球饑荒的人群不斷減少,人們平均壽命延長到67歲。全球各地的生育率較大幅度的下降,發展華國家的生育率從下降到,發達國家的生育率從下降到。人類面臨的新威脅不是人口過多,而是由於生育率下降導致的人口老齡化。也就在埃爾裡奇所預測的20世紀80年代,據世界銀行統計,扣除通貨膨脹因素,金屬和礦產品平均價格下降了20,食品價格下降了50,這意味著最貧困的人也能吃飽肚子,越來越多國家的主要問題不是人們吃不飽肚子,而是不得不花錢來減肥和治療由於營養過剩而帶來的種種疾病。

人類社會進入到21世紀,全世界人口已有60多億,比埃爾裡奇發表《人口炸彈》一文的1968年增加了25億以上。時間也已超過了埃爾裡奇所預言的人*炸的年代。為什麼資源還沒有耗盡,也沒有成千上萬的人餓死,人類社會不僅沒有毀滅,而且仍然在向前發展。不僅如此,人們的身體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富裕,嬰兒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壽命大幅延長,特別是在埃爾裡奇教授所指的第三世界國家,表現得更為明顯。當然,我們也看到,確實有一些國家仍然在發生戰亂、自然災害或錯誤的政策導致的饑荒,但是,全世界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卻超過了人口增長的速度,第三世界國家現有的平均人口營養程度比1968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已是世人的共識。

馬爾薩斯、埃爾裡奇等悲觀主義者的預言都失敗了。

人口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人作為個體由於受基因限制不可能無限增加身高和體能,其基本需求是一定量的。人作為種群的發展同樣也受到限制,就生殖能力來講,幾乎所有的動植物都有無限繁衍的能力,自然界並沒有也不可能讓一個物種獨自存在。馬爾薩斯只說明了人類無限繁殖的自然性,忽略了人類的社會性。人口增長會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一旦人類的增長數量影響到人類社會整體利益時,人類自身將會理性地保持人口增長與資源供給的平衡。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20世紀全球人口由世紀初不到20億到世紀末的60多億,翻了3倍,如果簡單地按此倍數推理,到21世紀末180億,22世紀末人口540億,用不了幾個世紀,地球將站滿了人,沒有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這顯然是不可能。

當代世界人口確實存在發展過快的問題,人*炸論者強調控制人口增長也是有必要的。但是,他們指責第三世界人口增長是社會貧困與落後的原因確是錯誤的,他們忽視了第三世界許多國家之所以社會經濟落後、人民生活貧困,主要是因為世界經濟長期發展不平衡以及發達國家對殖民地的掠奪所至。

實際上,人口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日趨現代化,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率已開始下降,預計今後還會進一步下降。人類將日益自覺地控制人口增長,社會生產力水平將不斷提高,人類社會將朝著更科學,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人*炸”和“世界末日來臨”的論調是悲觀的,缺乏科學根據的。

美國環保專家巴里?康芒納指出:“人類社會存在著一個內在的過程,可以調整人口數量:生活水平的提高會啟動人口增長,如果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到一定程度,人口數量最終就會穩定下來。發展華國家的人口之所以還沒有穩定下來,主要原因就是還沒有達到這一基本條件。”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個國家人們的收入在增加。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顯示,人口的增長率隨著收入的增加而趨於下降。幾乎所有國家從1990到1993年的平均人口增長率和他們1993年的人均收入,存在著低的人口增長率和較高人均收入相聯絡的趨向,圖中的線性直線表示這種特徵。隨著收入的增長,人口增長趨向於零。(每個小點代表一個國家)(見圖)。

圖 人口增長率和人均收入(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說:“在人口問題上也缺乏歷史的洞察力。我們推斷出全球的統計數字,並對此做出了令我們自己驚恐的解釋。我們的解釋主要是,窮人們像旅鼠那樣繁殖後代,最終卻毀滅了自己。然而,回顧我們自己貧窮時期的社會經濟史,這種事情並沒有發生過,在今天的貧窮國家中的人口增長中,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舒爾茨還說:“隨著收入的提高,父母們表現出寧願少生孩子、以孩子的質量代替數量的偏好,這又是馬爾薩斯所不能預見到的。”

1994年9月,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博士,在美國《世界觀察》刊載了一篇題為《誰來養活華國》的文章。布朗博士在文章中認為:一方面,隨著社會人口增加和消費結構的改善,到2030年糧食的需求增長85。另一方面,由於生產率下降、城市化使耕地減少、工業化使環境受到破壞,到2030年華國糧食的供給會比1994年減少20。由此布朗博士得出結論,在發生人口增加和耕地減少的情況下,華國面臨的問題將是巨大的糧食缺口。華國到2030年,若以人均糧食消費水平按400公斤計算,進口糧食將達到億噸,而世界糧食出口總量不過2億多噸。到那時,華國不僅自己養活不了自己,而且世界也不能養活華國。

布朗的具體分析是:2030年,華國的人口從1994年的億增長到16億,糧食的消費從現在的人均300公斤增加到人均400公斤,糧食的需求總量從現在的億噸,增加到億噸,增長85。同時,2030年,華國的糧食種植面積將從1994年的億公頃,下降到億公頃,減少了47,雖然單產水平可以從現在的每公頃3705公斤上升到5700公斤,但糧食總產量則將從現在的億噸下降到億噸,減少了20。這樣可以明顯地看出從1990年到2030年,一方面是糧食產量減少20,另一方面是糧食需求增長85,這樣就造成億噸的糧食供需缺口。這樣,華國在2030年國內糧食生產只能滿足,其餘的需要靠進口。

華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李振聲研究員,2005年在博鰲論壇上說:“我們對比的結果是,布朗的推論不正確,不符合華國實際!第一,人口增長速度比他預計的慢了1/3,布朗預計後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長1200萬,而2003年我國人口實際增長只有761萬;第二,人均耕地減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預計的那樣嚴重,因為透過遙感測定我國耕地面積比原來公佈的傳統數字多出了;第三,我國糧食15年合計進出口基本持平,淨進口量只有億斤,相當於總消費量的,微不足道!”

李振聲研究員是長期從事小麥育種的科學研究工作,育成了具有耐旱、耐幹熱風、抗多種小麥病害的優良基因品種,小偃麥四、五、六號。單小偃六號這個品種到1988年為止,就累計推廣面積達5400萬畝,增產小麥32億斤。他還建立了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新體系,攻克了小麥利用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單價染色體漂移”和“染色體數目鑑定工作量過大”兩大難題,培育出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並利用“缺體回交法”的新方法開創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奠定了基礎。

他在博鰲論壇上信心百倍地告訴世界:“華國人能養活自己!現在如此,將來我們相信憑著華國正確的政策和科技與經濟的發展,也必然能夠自己養活自己!”

我國農業科學家袁老院士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雜交水稻是世界級農業科技難題,發達國家較早涉足並投入巨大。袁隆平院士用科學創新的思維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使雜交水稻的研究首先在華國得到突破。他懷著“讓所有人遠離飢餓”的歷史使命,在反覆試驗中,掌握多種關鍵技術,艱難而執著的一步步走向成功,實現了對既往理論的重大突破。這項科研成果,使我國進入了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應用領域的世界領先水平。推廣以後,不僅解決了華國人的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袁隆平院士說:“我現在有三個願望:第一個就是超級稻向第三.級超級稻攻關,2010年大面積的使用。第二個實施‘種三產四’的豐產工程,五年之內在六千萬畝的土地上生產出八千萬畝土地的糧食。第三個願望,把雜交稻推向其他國家,走向世界。我們正在談判,在五六年之內,能夠由現在的兩萬公頃,發展到一千萬公頃,每公頃增產兩噸。為發展華國家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做貢獻。”

2005年8月,華國總理在湖南考察時讚揚說:“袁隆平所做出的貢獻,不僅有利華國,而且有利世界。”袁隆平用自己的研究告訴世人,華國不僅能夠養活自己,還可以幫助發展華國家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從歷史來看,在1954年至1964年期間,亞洲水稻平均每年產量增加為%;新品種的增產率為%,略高於人口增長率。亞洲小麥雜交品種的年增產率從%提高到%。如果保障足夠的土地種植這些新品種,獲得同樣高的產量,就能夠保證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也能夠讓居民吃飽。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將高產穀物品種和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到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區,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提高糧食產量。如“墨西哥小麥”和“茉莉花國水稻”等,這些品種和技術在一些國家推廣後,糧食產量有顯著增長,史稱為第一次“綠色**”。自從“綠色**”以後,世界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人口數量的增長速度。我國的雜交水稻也屬於第一次綠色**時期的傑出代表。

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指出:“在引進雜交品種之前的1933年,美國玉米的種植面積是億英畝,產量24億蒲式耳。到1987年,玉米種植面積只有億英畝,但產量達億蒲式耳。1987年與1933年相比,雖然種植面積減少了億英畝,產量卻是3倍多。此外,玉米生產成本的下降,畜類、禽類產品飼養的成本下降,消費剩餘大增,等等,都是綠色**的成果。”

“綠色**”在農業上的突破,全面推動了現代化的各種重要因素向前發展。糧食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人類社會在今後發展過程中,還會面臨水資源短缺、土地沙化、耕地面積的鞏固等等一系列問題。但是,發展華國家在發展中產生和遇到的這些問題一定會在發展中逐步得到解決。

而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三四百萬年才知道地球的形狀是個橢圓形的,這在現代人看來的確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但這的確是個事實。有些生物,實際上很多生物甚至可以說除人類之外的所有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生活幾百萬年甚至更長時間都認識不到這一點。例如三葉蟲在地球上沉睡了(生活)7億年也不知道地球是何物,從這點來說,人類是多麼榮幸啊。

太陽的具體位置在銀河系道面之北的獵戶座旋臂上,而太陽系中的太陽的體積約佔99.8,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約130萬倍。太陽在體積上是地球的130萬倍又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如果地球的體積像太陽一樣大,把五大洲四大洋的面積都按比例擴大成太陽的面積那麼大,也許到目前人類仍然各自獨立生存在封閉的不同地域之中,也許哥倫布直到今天仍然沒有發現新大陸,人類歷史的發展程序肯定沒有現在快.

人類除了去過月球,連距自己最近的行星——金星(在華國古代又稱啟明星或長庚星,該星是除太陽和月亮之外第三亮天體,天明了,該星才會隨著太陽的升起而漸漸的消失。)也沒有去過。而且從目前人類探測結果來看,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及其衛星中只有地球適應生物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有人說可以到太陽系以外的地方尋找新的人類定居點,這種想法是很不錯的,但從目前看來是太難實現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當然,如果人類在將來一段很長的時間內不滅亡,而且人類的科學技術還是在發展,還在進步,這種想法也周芸娜能實現。就拿距離太陽系(當然也是距地球)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a來說吧,它算是我們的鄰居恆星,它距我們大約有4.2光年的路程,這麼遙遠的距離,人類怎麼能夠達到呢?光每秒30萬公裡還要跑4年多,而且這4光年多的距離中幾乎都是飄渺的太空,中間是沒有休息的中轉站的。在這裡有的朋友會說由於技術的原因還會產生誤差,我們打個折,2光年,也不少啊!還有,有人總好打這樣的一個比喻:說什麼稠得或多得像天空中的星星,其實這是不對的,天空中的星星是很稀很稀的。否則我們真的垂首可攬月,不過這樣是很危險的,對生物的生存與發展是不利的!至於有報道說人類可以透過四維空間去半人馬座a不超過100天就可以到達了,但這一偉大的雄心壯志對人類來說目前乃至將來一段很長的時間內仍然是紙上談兵。如果人類需要旅遊更遠的恆星,那麼困難就更大了。

目前人類雖然可以說在地球上主宰了一切,但是人類對地球乃至對這個浩渺無邊的宇宙來說,仍然是渺小到無窮小的地步。目前人類可以測到的銀河系大約為1021米,也就是說人類生活在寬約為1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大家可以想一想,10萬光年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光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要跑10萬年,距離遠得讓人想起來真是不可思議,但這僅僅是銀河系,河外星系呢?!不就更大了嗎?據最有權威的資料顯示:人類目前可以觀察到的宇宙長度約為1027米.很顯然,還有人類沒有觀察到的呢?再想想人類及地球對於這個宇宙來說,不是太渺小了嗎?

在浩瀚的銀河系中,獨立活動的單顆恆星只佔恆星總數量的1/4,而雙星或聚星系統在銀河系中比比皆是,在這1/4的單星系統中,伴有行星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更是少之甚少,大約10萬個恆星中才有一個,而且可以肯定的告訴讀者,那個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a是個雙星系統(兩個恆星相互環繞,而沒有行星),即使我們的宇宙飛船或太空梭可以到達那裡,但那裡也沒有息腳的地方。

在茫茫無邊的宇宙中,到處是發光放熱的閃亮耀眼的恆星,而行星呢?不僅僅是少之又少,而且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體積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可以說恆星是宇宙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角色之一,我們的這個能看到宇宙是恆星的宇宙,而並非人類或行星的宇宙,恆星才是這個宇宙的主角。當然前文也曾說過暗能量是宇宙的主角,那麼即使從暗能量的角度來看,它也並不是適應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環境。

人類迄今為止所得到的天文知識中我們知道,這個宇宙中並非每一個恆星系統下都有一個地球,都有一個像地球一樣適應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而恰恰相反的是幾乎宇宙中的每一個恆星系統中,都幾乎沒有一個地球,而且幾乎沒有一個像地球一樣適應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如果每個恆星都像太陽一樣周圍有顆像地球一樣存在著有生命的行星,那麼人類的生存資源就不是稀缺的,再或者說人類的地球半徑很大很大,越大那麼人類的生存資源相對來說就不至於那麼稀缺了,實際上宇宙及各種天體並非為人類而出現的。上帝給予人類生存資源的有限性,這就決定了或限制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可以說在茫茫的宇宙中,人類的生存資源是極為稀缺的。人類資源的稀缺性就鑄成了人類災難的根源。也可以說人類生存資源的稀缺性是人類最大的災難,是人類一切災難的總根源。

就拿人類生活的太陽系來說吧,人類棲息於地球,其生存與發展都是需要依靠太陽的。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既離不開太陽這個恆星又離不開圍繞它旋轉的地球這個行星,而且二者之間的距離還要適當,二者的狀態也要至少保持相對的穩定,同時在地球上還需要有適當的溫度、引力、水分、充足的陽光和防止外界輻射傷害人類的大氣層等等。我們可以想象,在人類生活的這樣一個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實際上這兩者是緊密相聯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的宇宙中如果有生命存在的話,那麼一定是像我們的太陽與地球的關係一樣。首先要有顆發光放熱的恆星,其次又要有圍繞它轉動的行星,最後行星的環境還必須具有生物生存與發展的條件。很可惜的是,大約10萬個恆星中才會有1顆像太陽這樣的。十萬之一是個怎樣的概念?十萬顆恆星中才可能有一顆像太陽這樣能獨自活動且伴有行星的恆星,這個機率比買彩票中獎還要低。而且更讓人萬念俱灰的是恆星之間的距離太遠了,銀河系中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約是6—7光年。因此可以說,在宇宙中,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資源是極為稀缺的。

“20世紀末,美國進行了代號為‘生物圈2號’的實驗,研究人類是否可以在密封的人工生態系統中長期生活。實驗建造了一個鋼架玻璃密封體,佔地13000多平方米,裡面精心設計佈置有樹林、草地、牧場和‘人工海洋’,喂養豬、雞等動物,整個裝置耗資2億多美元。1993年,8名科學家進入其中,他們計劃一邊耕作養殖,一邊進行科學研究。按計劃這個生態系統應能保持生態平衡,氧氣含量可以保持不變,食物可以自給,科學家將在這個密封體內生活2年。但一年多後,密封體內的氧氣含量已由21下降到14,而且糧食歉收,人們不得不吃掉種糧。在這種情況下,人員被迫提前撤出,‘生物圈2號’實驗宣告失敗。”這次實驗失敗表明人類尚不能脫離地球環境長久生存。目前,雖然人類建立了一些空間站,在月球上也留下了人類的足跡,但這距離人類長久居住與生存的環境仍然有很大很大的距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相關推薦:修仙從種紅薯開始深夜學園電影藝術大師從前有位藝術家長生不老混都市讓我們從音樂開始吧異界小吃店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我變成了一隻劍齒虎學園都市之雙重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