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總,這是你新招的司機?”
坐在後座上,盧良驥詢問道。
“嗯,嚴總手底下的人,挺不錯的,調過來用用。”蘇澄簡單地解釋道,也沒向盧良驥多說什麼。
丁翔詢問了目的地以後,全程沒多廢話,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蘇總,你跟我講講,你到底咋想的啊?”盧良驥向蘇澄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蘇澄表示,他有一個比較大的戰略目的。
大灣口碼頭,僅僅是這個戰略計劃的其中一環。
“盧總,你看啊。”
“咱們有船,有碼頭,為什麼不自己運貨呢?”
“這樣一來,可以極大的壓縮成本。”
蘇澄向盧良驥詳細地解釋。
“蘇總,你的想法和我的一樣,但是我沒想到新正船塢能發展這麼快。”
運輸、貨物,全在一家公司,是壓縮成本的一種非常具有價效比的方式。
盧良驥原本的計劃是在五年以內,逐漸發展出這個業務模式。
但他哪兒能想到,僅僅幾個月時間,新正船塢就已經足夠吃下湘城百分之九十的市場份額。
“你想做哪一行?有目標嗎?”
“有啊,我覺得電器行業很不錯。”
“我看上一家公司,準備買下來,你給我參謀參謀?”
蘇澄從後座上拿出了一份調研報告給盧良驥。
“千禾電器?”
“嗯,千禾電器,這家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已經連續四年虧損了,主打的有兩樣產品,第一是電風扇,第二是電熱毯。”
“多少錢?”
“還沒問,你要是方便的話,咱們現在就跟老闆約時間。”
“行啊,我沒問題啊!”
“小丁,掉頭!”
在路上,蘇澄詳細向盧良驥介紹了一下千禾電器。
這家公司從設計、研發、生產幾乎所有的環節,全都是國產,而且擁有自己的工廠。
在九州銷售一般,不過每年的利潤有90%以上,都來源於出口的業務,銷往歐域地區。
誰在冬天能拒絕一個電熱毯呢?
誰在夏天能拒絕一個電風扇呢?
這兩樣產品是千禾電器的拳頭產品,利潤很大。
但是因為無序擴張和經營不善,導致連年虧損。
據瞭解,千禾電器曾經投資過網際網路、金融、房地產等業務。
現在其他模組已經賣掉,賬上已經沒錢再運營主體已經核心業務了,正在尋找買家。
蘇澄覺得,他可以接手。
很快。
蘇澄和盧良驥便跟千禾電器的老闆齊燮元見了面。
這是一個將近七十歲的老頭,滿頭白發,戴著厚厚的方框眼鏡。
穿著得體,但精神面貌不佳,看得出來身體已經有了毛病。
不過為了和蘇澄盧良驥見面,他還是穿著得非常得體。
齊燮元是90年代初第一批下海創業的企業家。
那時候流行一句話。
東西南北中,發財來廣東。
千禾電器到現在已經創立了三十餘年,也是國內的一家老牌企業。
曾經的如日中天,也避免不了現在逐漸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直到現在,國內幾乎看不到這個牌子的產品了。
經過商談,齊燮元開價100億現金,出售千禾電器百分之九十五的股份。
按照老頭子所說,他的兒子不爭氣,喜歡敗家。
保留百分之五的股份,是因為不想讓他流落街頭,每年至少還能拿點分紅。
省著點花,也比普通的中產要好很多了。
“齊先生,您的生產環節非常完善,還有自己的工廠,但是千禾電器確實不值這麼多錢。”
“那你報個價吧。”齊燮元開100億,其實也就是為了讓對方砍價。
這些天,他已經陸陸續續見過了幾個買家,最高的才開45億。
齊燮元有一些於心不忍,他創辦千禾電器三十餘年,已經產生了濃厚的感情,怎麼可能45億就把自己帶這麼大的孩子打包賣掉。
可時間不等人。
千禾電器在銀行還有不少的貸款業務,每年光是利息就要三個億。
“40億。”
蘇澄伸開五個手指頭,直接砍了一半還要多。
“四十億?”
“年輕人,你是認真的嗎?”
“當然是認真的,在老前輩面前,我怎麼敢胡說呢?”
“我也不跟您彎彎繞,四十億現金,一次性付清,並且同意您保留百分之五的股份。”
“一次性給清?”
面對這個條件,齊燮元有一些心動。
要知道,之前他見過的幾個買家,不是分期五年,就是分期十年,哪兒有人能一次性給清的啊!
他算了一筆賬。
如果一次性付清的話,他可以少還銀行十幾個億的利息。
雖然報價比別人低了很多,但實際上齊燮元還是賺的。
齊燮元開始對蘇澄的身份產生懷疑。
這……
他代表的是什麼財團?
竟然能在這種市場經濟下,一次性拿出四十億?
“行,四十億就四十億,什麼時候能籤合同?”
“現在就能籤,不過錢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到賬。”
“可以。”
“小寧,你現在去擬一份合同,我和蘇總馬上就籤。”
齊燮元立馬讓秘書去擬合同。
夜長夢多。
這種事情儘快敲定最好,錢晚兩個月到半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盧良驥全程沒開一句口。
媽的。
誰能想到,只是過來看看,蘇澄直接斥巨資把對方買下了啊!
連個磕巴都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