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暢遊六零年代->章節

378、第三章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五姓村地廣人稀。

哦, 目前五姓村有六個姓的人家, 有一對外來的姓馬的中年夫妻,男人叫馬二水,正是去年撿回兩個小棄嬰的赤腳醫生。

去年, 馬二水夫妻也抱養了其中一個小棄嬰, 給她取名為念念。

馬二水夫妻是解放後不久才過來落戶的。

起因是馬二水在山路上救了史村長一命,當時是1952年, 馬家婆娘正生著病,馬二水被史村長一邀請, 並順勢暫住了下來,成了村裡的赤腳醫生,這一住便是六七年。

目前, 五姓人家加上馬家,五姓村也不過四十二戶人家,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病病殘殘加一塊, 也不過一百五十二個村民。

其中, 青壯年不過三十來個。

可,關於五姓村的傳說可不少。

比較靠譜的說法是——民國前, 五個不同姓的獵戶帶著妻子兒女來到大青山,在山腳下搭屋建房,最終形成一個小山村。

比較離譜的說法是——清朝時,一名姓史的將軍帶著妻兒以及李、田、孫、王四名家將逃到大青山, 當了獵戶,漸漸的在山腳下形成一個小山村。

不管是靠譜還是離譜的說法,都離不開五姓和獵戶以及小山村等字眼。

這些都代表著貧窮與落後,可想而知,村裡的小夥子婚事老大難,誰願意嫁到偏僻貧窮的小山村呢,大姑娘更願意嫁出去,最好是嫁到大石鎮,嫁到親合縣。

好在五姓家是五個姓氏組成的,便想著異姓想互通婚,同姓出五服也可通婚,從此婚姻大事基本上有了著落。

……孫木蘭醒來時,不光得了一個新名字,還聽到了那個新養母——趙桔扯著尖細的嗓音叫著不要她。

可是孫老大與孫一遊這對父子的態度出奇的一致,默不作聲,只當沒有聽見趙桔在破口大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木蘭醒啦,餓了吧,哥哥去給你端玉米糊糊。”孫一遊快速的進入哥哥的角色,不光耐心的一勺一勺的喂著,還皺了皺他高挺的鼻子,顧意用十分嫌棄的語氣說:“木蘭真髒,臭死了。”

“……洗,洗。”孫木蘭專心的吃玉米糊糊,這是她魂穿過來後吃的最好的一頓,還是且行且珍惜,一小木碗,不過十幾小木勺,吃了片刻就沒了,她才有空回了一句。

“啊,會說話了啊,木蘭真聰明。”孫一遊驚喜的道。

一旁的孫老大眼中帶著笑,想著一遊這孩子太孤單了。

如果不是自己身體不好,早就該有弟弟或是妹妹。

從生病起,那趙桔就搬去了另一間屋,一開始她還是帶著一遊一起住,可見兒子不聽她的話,就是愛過來親近他這個當爹的,便將兒子也趕出來,跟著他這個得了肺病的老子睡。

沒有見過這般狠心的娘。

當年,真不該見她年輕,五官長得還算端正,個兒也是高高的,便從垃圾堆裡撿她回村的。

孫一遊用肥皂將孫木蘭從頭發絲一路洗到了小腳丫,還別說,真夠髒的,在灶間一連換了五回水,才洗清爽。

瞧著還好,雖比不上馬叔家的念念白淨,可瞧著也還順眼。

想起馬叔,不由得想起爹的肺病,爹的咳血,可今天好像沒有咳過血,不咳血了?

孫一遊驚喜的鬆手,一下子跳了起來。

孫木蘭一個屁股蹲坐回了小木盆中,還不大會說話,發音很吃力,只得翻了個白眼。

可她眼白少,瞳仁大又黑,睫毛又濃又密,翻個白眼也不大像白眼。

“呵呵,木蘭,你太好笑了。”孫一遊拍著大腿大笑出聲。

孫老大聽到了,覺得今日拉下臉賭著氣將木蘭從老二家爭取來,是對的,一遊這孩子打小就懂事,很少見他這般開懷過。

而,在自己屋裡的趙桔也聽到了,可她只是撇了撇嘴,罵了聲小兔崽子。

正要檢視一下屋裡那只齊腰高,上面上了把大鎖的四角老木方櫃。

趙桔從腰間摸出一把鑰匙,將那大鎖開啟,看了看幾件半新的衣服和兩塊土布,還有半袋高粱面和幾斤的雜糧。

這些是她趙桔偷偷藏起來的口糧,家裡頭的糧食都放在灶房底下的地窖裡頭,只有紅薯與土豆,還有些芋頭,吃得人燒心,她喜歡吃細糧。

早知道在這裡過這般窮的日子,當初就不從家裡頭逃出來了。

當年她才不過十七歲,後媽就要送她去窯子換錢,驚慌失措的她直接就偷跑了,不知道東南西北的她,沒幾天就又餓又累,只能去垃圾堆裡找吃的。

而瞧著可靠的孫老大,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說要找個婆娘生兒子,問她願不願意當他婆娘?

當時她餓得慌,有吃的就行,她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能回家,她也想回家,進窯子也比餓死強些,想著跟這個漢子回去過日子,又比進窯子強些。

當年是孫老大揹著她回這個五姓村的,見到只有兩間土屋的家,她十分失望,可在路上就被孫老大睡了,現在想後悔也來不及。

好在,孫老大對她還是不錯的,能上大青山捉兔子,也能上鎮上幹活,更能下地種糧食。

次年他們就有了孫一遊,本來日子還是勉強能過的,可是沒幾年工夫,孫老大身體慢慢變差。

她還年輕,只能為自己想一想如何找下家?

可是她又不敢獨自離開,但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能去哪裡悄無聲息的找好下一家。

找啊找啊,找了幾年,不能挑剔了,她都已經三十出頭,最後定下了柳家莊一個老光棍。

比她大了兩歲,家裡兄弟多。

他不上不下的,處在中間,沒能娶到媳婦,爹孃不缺兒子,更不缺孫子,只能靠他自己找。

妾有心,郎有意。

兩個人一拍即合。

她的意思是家裡的癆病鬼快死了,兒子是個聰明孝順的,已經是半個勞力,以後可以拉拔下頭的弟弟妹妹。

等癆病鬼一死,就從柳家莊過來入贅吧。

柳漢子是個光長力氣不長腦子的,也就同意了。

可是現在,家裡平白多了一個丫頭片子,趙桔才不要養個多餘的呢,自己又不是不會生,是孫老大不中用。

好在,孩子小,餓一餓,病一病,也就沒了。

……

1958年,初秋

春去秋來。

孫老大的身子在孫木蘭用靈池水日復一日的調理下越發好了,不光光不再咳血。

從月初起,不光光能自己下地行走。

還能做點力所能及的活兒,比如編編籠子筐子、喂喂兔子母雞、燒燒水做做飯等等。

而已經滿週歲的孫木蘭不光不用他看管,還能在一邊幫點小忙。

總聽一遊回家說馬叔家的念念如何如何聰明乖巧,他還是覺得自家的木蘭最好。

就是不如那個念念捂的白,那孩子白得發光,相比之下自家木蘭顯得稍黃。

可,比起村裡別家的小孩,還是顯白些。

除此之外,家中不光光是趙桔在打孫木蘭的主意,孫木蘭也打上了趙桔那只老木方櫃裡頭的糧食與布料的主意。

這也不能怪孫木蘭,在這三四個月裡,趙桔總是時常掐她身上的軟肉。

可孫木蘭是誰啊?也沒有讓趙桔好過,立即用精神力反刺她,立馬就能讓趙桔暈個半小時。

幾次三番之後,趙桔回過味來了,這個妮兒古怪,也便不敢近她的身了。

眼見著癆病鬼一時半刻死不成,趙桔卻不想再等下去。

柳家莊的漢子也不想等,她在柳家莊已經用土坯起了兩間房,就等趙桔一到,就可以進洞房,花燭了。

秋收前的一天早上,趙桔收拾收拾就要離開,可是那櫃子裡的那兩袋子口糧呢,兩塊布料呢,哪裡去了?怎麼只剩下幾件舊衣裳了?

她對外總是說是家裡沒糧沒錢,可是她有啊,她都鎖在方櫃裡頭呢,這個方櫃裡是孫老大打給她當嫁妝的,一般情況下沒人動的,這個大鎖還是好好的,裡頭的糧食與布料哪裡去了?

這當然是孫木蘭幹下的,這櫃子明明有口糧,為什麼還去向村長借呢,每天隔空取一點,一點一點的取,對著孫老大就說找到了老鼠窩了。

幾次三番後,也沒有那麼多的老鼠窩好找,便覺得沒勁,最後一口氣全部收入了迷你空間。

趙桔又急又氣,可到底還是吃下了這個啞巴虧,悄然的離開了五姓村。

村民們心知肚明,孫一遊的娘跑了。

可,沒幾天,大家才知道孫一遊的娘跑去了柳家莊,還改了名字,叫卓福兒。

孫一遊氣呼呼的回到家,壓著聲音問孫老大:“……爹,咋辦?”臉都被這個娘丟光了。

孫老大心平氣和的道:“讓她去吧,她不是改了名字嗎?趙桔是你娘,你娘已經死了。”

病了那麼些年,對這個婆娘早就看透了。

本來人死如燈滅,隨她去,可目前自己還沒有死,那就當她死了。

如今他有兒有女,這副身體又不能在夜間折騰婆娘,還要婆娘幹嘛?!

只希望自己多活幾年,看著兒子成家立業,看著女兒長大成人。

相關推薦:仙尊,你道侶跑了武俠之最強神捕萬夜之主妖魔不是瞎斬滴人在聊齋,開局遇見嫦娥暢遊修真界聊齋裡的陰陽先生自聊齋開始橫掃諸天人在聊齋,開局拜師燕赤霞聊齋:神通無敵的我只想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