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暢遊六零年代->章節

356、第四章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星期六

早上, 天邊泛起一點魚肚白。

莫蘭蘭就醒了, 該起床了。

昨晚為了聽一聽父母親的牆角,睡得較晚,平常都是晚上八點鐘就入睡。

村子還沒有通電呢, 點煤油燈也怕浪費煤油呢(就是那種帶一個玻璃罩, 能調節火頭大小)。

點燈看書或是寫字這個行為,在莫家二房是不允許的, 只有點燈吃飯或是古盼娣自己給孩子們打補丁或是做新衣。

可是,從六點鐘到八點鐘, 這兩個小時能幹嘛呢?講故事啊,莫蘭蘭腦子裡故事氾濫,哪個弟妹最乖, 就讓她(他)點故事,可講故事只講半個小時, 那在開講之前的一個半小時幹嘛呢?

當然是背書了, 莫蘭蘭背一句,弟弟妹妹就得跟著念一句, 誰沒有跟, 那就是個不乖的了。故事沒有他(她)的份,請他(她)出去或是去爸媽的房間呆一會兒。

有人抗議的吧, 是的,不過從小就開始教導,大多數弟妹是聽莫蘭蘭的,何況大棒之後, 還有甜棗呢。

莫蘭蘭摸索著穿上手工製作的、未染色的、白色土布夾衣與染成深藍色的土布夾褲,這種土布就是家織布——一種紋路很粗的土布,舒適感極差。

可沒有別的選擇。

窮人和鄉下人,只能用手工製作的土布做衣服。

沒有內衣內褲,只能中空的衣著,莫蘭蘭都已經習慣了,她悄聲地摸黑爬下了上鋪。

莫蘭蘭拉開木門,屬於清晨的清新空氣撲面而來,可還有一隻馬桶放在屋外煞風景,莫蘭蘭邊伸懶腰邊穿過有三四十米長的菜園子。

到了新砌的這間又寬又高的灶房,連著灶臺煙囪的是個不大的洗澡間;另一邊是待客與吃飯用的正堂,莫從軍最好面子了,家裡沒有個正堂,渾身不舒暢;再過去就是雜物間、柴房、雞屋與菜地窖。

莫從軍分家到手的那三十塊花光光也不是沒有去處,以上這些都得花錢呢。

雖然,只是用石頭砌成後,裡外墁上黃泥,苫上草的。

莫蘭蘭開啟灶房的木門,裡頭是新砌的一個放一大一小兩口鍋的灶臺,另外還有一個裝水的大缸,一個木頭的碗廚,一張50釐米的小方桌和四張小板凳,以及幾個筐子與藍子、木盆等。

分房後,二房做飯的活兒就落上莫蘭蘭的頭上,可口糧是被古盼娣鎖進自己屋子裡,只有今天早上的口糧被放在小藍子中,掛在樑上。

莫蘭蘭取下小藍子,看了看,幾個大紅薯,一小碗碎米,兩個雞蛋。

想了想,莫蘭蘭將那一小碗碎米洗了洗,放在小鍋裡,加大半鍋水,又將大紅薯洗一洗,切成片狀,放入大鍋裡頭,加水,開始燒水。

二十來分鐘後,莫蘭蘭繞過自家剛剛冒出土的蔬菜,去之前未分家前的菜園子,拔了兩棵青菜與兩個胡蘿蔔,遇到臉色不大好的大伯娘,招呼一聲就回來了。

分家時不是說好了的嗎?

這一季的蔬菜瓜果一齊吃。

給她這個小孩子擺什麼臉色啊?

話說,大伯娘之前天天喊著要分家,是有道理的,二房是佔了不少便宜,就是因為孩子多,還不在於吃,她們幾個女孩子真心吃不多,不是還有生產隊給分的六分人頭糧嗎?

而是在於布與棉花。

一年一人只分3兩棉花。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說莫家一共有十九口人,一年總共只有5.7左右斤棉花票,而做一床棉被則需6—7斤棉花。

之前,莫家只有五床被褥,莫家二老一床,莫家三房各一床,還有小姑阿枝一床。

後來,各房都添孩子,也需要分床另睡,這都需要被褥。

可是哪裡有那麼多棉花啊?到了冬天就無法過冬,怎麼辦呢?只好用稻草鋪在床最下面,再買一種棉紡廠用下腳料做的棉毯鋪在草上面,當成褥子。

莫家呢?莫老太按孩子的個數給新增棉毯的,當然沒有條件一個孩子一床棉毯,那就兩個孩子一床棉毯吧。

因此,目前的情況是大房與三房各兩床被子加棉毯,而二房卻有五床被子加棉毯(本來只有四床的,小姑阿枝出嫁前得了新的,就嫌棄那又硬又薄的被褥,送給了很會唸書的大侄女)。

更別說,那一套套的棉襖棉褲加棉鞋。

“大姐,你怎麼不叫我來燒火啊?”莫蘭蘭正在小鍋里加青菜與胡蘿蔔時,二妹莫香香推門進來了。

“你還小,多睡睡,好長高高呢。”好在之前在青菜粥里加雞蛋花時她沒有過來,那雞蛋可是她迷你空間裡取的呢。

古盼娣這個媽給她的那兩個雞蛋她們幾個女兒是沒有份的,也包括她古盼娣自己與最小的莫花花,那是給三個弟弟與爸爸吃的。

不過,莫蘭蘭總是將那兩個雞蛋弄個小洞洞,放在青菜蘿卜碎米粥裡煮熟,那在粥裡聞到雞蛋香味兒也是正常的吧。

為了一點吃的,還得鬥智鬥勇呢。

“好,長到大姐這般高,又可以穿大姐的衣服了。”莫香香馬上興沖沖的接話。

“……”莫蘭蘭見狀,只笑不語。

常聽人這樣描述這個時代人們的衣著,叫做:新三年、舊三年、縫補補又三年;

而到了莫家二房,說法又有些不同,叫做: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給老三老四。

大多數人只有一套衣服(一個季節)沒有換的,就比較容易壞,加上大一點的小孩還要上山砍柴,下地種莊稼等;還有小孩會上樹抓鳥、抓知了,衣服就壞的更快。

總的來說意思差不多,無非就是一個‘破’字。

等到往下傳的時候,已經有不少補丁了,下面的再穿又要加上好多補丁,直到實在不能穿了再‘下崗’。

即便如此,這件衣服還不能扔掉,因為還要用它來糊做鞋的‘布骨子’。

莫大貝也推門進來,嗅了嗅粥味,高興的喊:“真香啊。大姐做飯好吃。”

“當然,爸爸媽媽起了嗎?把碗筷取出來吧。”莫蘭蘭笑道。可是有加靈池水的呢。將這青菜稀粥做得香甜可口,大家一起混個粥飽吧。

這樣說是有道理的。

二房也是分餐制的,不過分得是碗的大小,爸爸吃大海碗,媽媽與幾個弟弟吃中碗,最後的四姐妹吃小碗。

吃不飽,肚兒空空的吧,沒有關係,不是還有紅薯嗎?

飯後,莫蘭蘭邊背上書包邊對二妹說:“香香,中午記得先燒熱水。”今個兒是個大睛天,得給弟弟妹妹們洗頭洗澡。大家一個屋裡睡覺,那味兒不好聞哦。

“好的。”莫香香脆生生的應下,凡是大姐要求自己辦事,總有吃的等著自己。

“乖。”莫蘭蘭見香香已經坐在小板凳上舀水洗碗筷,才經過正堂,出了家門,碗是木碗,筷自然也是木筷,不怕摔。

莫蘭蘭斜挎著書包,從村子裡快速的路過,整個莫家村基本上全是住的土牆,草房,像她家的磚瓦平房寥寥無幾,有的幾戶都是有出息兒女的好人家,他或她要麼是城裡上工,要麼在部隊從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果真是工人與軍人都吃香的年代。

走到紅旗公社小學時,堂哥靠在二樓木製走廊邊,一見她就喊:“蘭蘭,二嬸說你要借四年級的課本,是不是又要預習啊?又要跳級嗎?”一大早,就被二嬸拉著問四年級上學期的課本。

“我媽想省下四年級兩塊錢的學費呢。先試著看看吧,到了暑假兩個月,你再幫我上課吧。”莫蘭蘭淺淺的笑笑。

“也好,到時候我去縣城唸書也有個伴。”莫大寶高興了,爸爸在鄰村做木工時,問了那家人正在念初中的兒子,才知道不光是學費要五塊錢,還沒有住的地方,只有一個加熱飯菜的小食堂與熱水房。

“什麼?得走路上下學嗎?沒有宿舍嗎?”天啊!那她還要不要去受這種罪啊?莫蘭蘭開始猶豫了。

沒有宿舍?

從莫家村到裡水縣城有三十來裡路,他們小孩子走路得花三個小時,來返得六個小時在路上,這個學真不好上呢。

比下地掙工分還辛苦呢,也難怪沒有一個要去縣城上初中的呢。

又花錢,又費勁。

“你可別退縮啊?你不去,我也不想去唸了。”莫大寶那眼神真神,這樣子也能看出莫蘭蘭的猶豫不決來。

“……行吧。能不能住小姑家裡頭啊?”莫蘭蘭無奈的笑了笑,才問。

她是大姐,得給下面的弟弟妹妹當個好榜樣呢,那就早上五點起床,六點出發,跑著去上學吧,一個半小時能到的吧,那得多打幾雙草鞋呢,布鞋可不能這樣糟蹋。

“不好說。這一點,得她自己提出來的吧。”莫大寶搖頭,那邊他去過,就三間正房,中間是吃飯待客的正堂,右邊是睡覺的臥房,左邊是灶房與雜物房,挺擠的,小姑父還躺著呢。大姑婆家是有空房間,可到底差了一層。

莫蘭蘭還想說什麼時,可老校長已經提著鍾出來瞪著莫大寶的後腦勺,她只得匆匆忙忙說了聲:“放學等我,一起回家。”就跑回了三年級教室。

相關推薦:仙尊,你道侶跑了武俠之最強神捕萬夜之主妖魔不是瞎斬滴人在聊齋,開局遇見嫦娥暢遊修真界聊齋裡的陰陽先生自聊齋開始橫掃諸天人在聊齋,開局拜師燕赤霞聊齋:神通無敵的我只想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