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暢遊六零年代->章節

113、第三章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姜大川走後, 次日晌午天空便飄起了雪花, 接著沒日沒夜的下了整整三日,整個清山村大隊包括背後的大清山都是白茫茫一場。三天裡,樊曉蘭獨自帶著兩個兒子, 好在這個年代的孩子不似後世的熊孩子能伺候, 這個年代的孩子要求不高,只要時不時給他們一點點吃的就可以, 小的就直接喂幾口乳汁,大的就給他熬小米粥, 大肉包子,還有這個時代的大白兔奶糖等等。

樊曉蘭沒出門,村裡也沒旁人來串個門子什麼的, 也對,下雪天, 誰家也沒個保暖內衣、羽絨服什麼的, 條件差些的人家,也許一大家子只有一件棉襖一條棉褲, 誰需要出門誰穿著, 其他人個個窩炕上取暖。

這三天裡,可真難為死她了, 自己與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件件為難人。‘吃喝’好說,她也不講究是不是月子餐,下不下奶, 斷了奶就喝奶粉得了。各種蛋類各種肉類,精米細面,養得小小愛國的如同一隻家養的貓般窩在炕上,粘人的很。小愛國是那種典型的‘有奶便是娘’的孩子。

睡,也是很好解決的,炕不熱了,下了炕去灶間加些柴禾就好,原主雖懶,但心裡有底,對自家的事兒還是十分上心的,柴禾備得很足。

就是拉撒,真真為難啊,不說孩子,就是自己也十分的為難,那啥時間久了,就會有味,而她之前過得太精細,有些潔癖。最後沒法子,就用上了空間裡的尿布溼,讓她天天洗那用舊衣服做的尿布,恕她無能為力了。晚間,大的小的,都用上,白天裡,就小的用著,大的,會去一旁小房間裡馬桶上自己解決。小小的愛國,還是被原主教訓得很好,不會灑在棉褲上,不然她估計不會讓他再上炕。

那用過的尿布溼,樊曉蘭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收回空間的,外面地上積著不薄的雪,也不好就地埋藏起來,只得扔入灶膛燒了,那氣味可不大好味,好在這附近無人出沒,清山村的村民不似城鎮,沒有房子挨著房子,反正自留地也不少,大家都離得遠著呢,特別是像姜大川這類分出來的年輕人,更遠些。

樊曉蘭受不了那味,因而天天倒馬桶,屋後有個露天的茅房,每天都是戴著厚實的口罩,手上也戴上塑膠手套,倒後加熱水沖洗乾淨。

說起熱水,灶間那不大的水缸早就空了,如今可沒有自來水用,山裡只有兩口井水,一口在村頭,一口在村尾,離樊曉蘭家不遠,可她卻不想在這種鬼天氣出去。而整日整夜地燒火炕,那些瓦罐沒有加水,樊曉蘭生怕會燒爆那些瓦罐,最後,樊曉蘭就十分無奈地用院子裡的雪,這雪水她是不敢吃,因此,後來樊曉蘭也不加米下瓦罐了,與小愛國直接吃空間內的各種粥品,山藥粥,養胃粥,肉末菜粥,青菜肉末稀飯,生滾牛肉粥,五穀養生粥,養顏木瓜粥,鮮菇豆腐湯,蝦米粥,香菇瘦肉粥,大米山藥粥……吃的小愛國恨不得吞下自己的舌頭。

雖說小愛國還小,但樊曉蘭還是在用餐前來一段關於保密的耳提面命,說法十分簡單,如果說出來,下一頓就沒你的份,讓你吃之前吃的那些粗糧。又嚇又哄地對待小愛國,小愛國眼淚汪汪卻還是連連點點,記吃不記打的典型。

能如此自在,還是因為這三日,姜大川沒有回過家。

第四天,天空出太陽了,村內的積雪漸漸化開,大隊也要安排民出工了。

樊曉蘭放出精神力探過,出工的大部分是年輕後生,身強力壯,在家裡窩膩味了,出去透一透氣。這年頭,只有這類壯勞力,能吃個七八分飽,家裡的老人小孩都得給這些壯勞力讓路,一個家裡沒了壯勞力,那離餓死不遠了。

一出太陽,小愛國就想出去玩耍,可樊曉蘭不敢讓他一個人出去玩,萬一生病,還是自個兒受累,為了將他拘在屋,又出空間取出一些玩具,小心其見,大部分是這個時期出現過的小木-槍,小木屋,木製的貓狗,還有一個兒童車,除此之外,還給自己取出一個半導體收音機,那種很大的鐵疙瘩,樊曉蘭的身家清白,這些東西出現在家裡有些奇怪,但卻出不了大事。

所有玩具中,小愛國最愛的就是那個兒童車,除了吃飯與睡覺,整日呆在小車上,小短腳還使勁的踏,在不小的房間內兜著圈子。聽著廣播電臺,也會開始學著說話,奶聲奶氣的童言童語逗樂了範曉蘭幾回。

一連幾天,天氣晴朗,日頭從早曬到晚,路面上本就不大厚的積雪也漸漸地化了,今年這場雪不是很大。可大清山上的積雪還厚著呢,樊曉蘭有時也會裹著軍大衣,望向大清山,這種天氣,可以上山打野味的,空間內還收藏著幾把-槍與刀具,可惜身邊有兩個拖油瓶。

時間在無聊中過去了,一週後的一日晚上。村裡莫大嫂過來了,莫大嫂是個利落的農婦,不過三十出頭,身量不高,力氣卻很大,說話乾脆利落的,記憶中幹活也是不惜力氣,她是莫大栓家的婆娘,而莫大栓是青山村大隊的生產隊長,這個生產隊長對大隊內的事情處理地還是比較公平、公正的。

莫大嫂過來問一問姜大川這幾天為何沒有出過工,是不是病著?

樊曉蘭笑著解釋:“一週前,大川心情不大好,帶著錢就去了縣城,當天就下起了雪,我想他大概是被大雪擋在縣城不來了,他妹子嫁那邊,我想他不會出事。”原主的丈夫一走,她沒再想起過那個人。

莫大嫂聞言一愣,道:“多少天啊?怎麼也不趕著驢車去問問?唉,你還在月子裡,那邊姜大叔姜大嬸怎麼也沒有說起。”她是知道樊曉蘭是個懶婆娘,沒有藉口還會去尋尋藉口不出工,更何況還在月子裡,定要滿月才會出來。

“那邊啊,說起來也是家醜,不過也得讓你瞭解瞭解情況。那邊將大川用二百斤粗糧分了出來,就不管了,大川氣不順,才出家走走的,我想他一個大男人,又沒有開證明,大概是走不出縣裡,出不了事,也就隨著他。”樊曉蘭開始不急不徐的訴說,老宅那邊一週也不理她,她也不想為他們說好話,這一回分家,大川是虧,只不過是老人家偏心罷了。

“啊,分家了。食糧是不多,但這年景不好,家家如此,都吃不到年中,開春後多多上工,空了就上山尋些野菜,靠山吃靠。”言罷,不免多瞧了幾眼,長得白白淨淨,養得水水潤潤,雖說是做月子,可吃得太好了,以後大概要捱餓了。生產隊的糧食年中分一次,年尾再分一次,現在距離年中分糧還有五個多月,去年年成不好,今年不知如何?這婆娘大概將那不多的細糧多吃用掉了吧。但,姜老頭月月有國家津貼,如果她厚著臉去求,也不會餓著了她。畢竟有兩個兒子。唉,雖說她與姜家大媳婦關係更好些,但也不得不說這個女人更有福氣些。一個生了三個姑娘,一個生了兩個帶把的,孰重孰輕,村中哪個婆娘不明白啊?

“嗯。那莫隊長什麼時候去縣裡,就幫我問問大川的情況?我身邊有兩個孩子,也出不了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行,那我去那邊問問情況,你別急啊,天還冷,能不出門就別出門。”

“那麻煩你了。”

“該的,該的。”

……

等人走後,樊曉蘭開始想自己下一步怎辦?山上與地裡的話兒,她與原主都不想幹,也幹不好,等天了暖和,進縣城瞧瞧,有什麼活兒可幹的。想法子,將戶口遷入縣城,有著縣城戶口,就可以吃分配糧,縣城有託兒所,有幼兒園,有小學中學等,自己也不會成了帶娃老娘子。說到底,這愛國愛黨並不是她自己含辛茹苦懷胎十月,拼死拼活生下來的娃,才會只有責任,沒有感情。

正當樊曉蘭為用水苦惱時,老宅那兩隻瘦瘦小小、面帶菜色的可憐蟲過來了,正是六歲的姜大妹與四歲的姜二妹,樊曉蘭瞧瞧正在那邊蹬車的白淨小愛國,又瞅瞅眼前怯怯生生、瘦瘦黑黑的兩姐妹,不由的撫額,那姜老婆子也太封建了吧,這般的重男輕女。之前,未分家之前,姜家都合起來吃的。記憶中,姜大海夫婦都是幹活賣力的實在人,為什麼將兩個閨女養成這般模樣。不過,她也不想多管閒事,這年頭這般事兒多了去,她哪管得過來啊。

“大妹,二妹,來吃糖。”言罷,也不放在她們那黑不溜秋,如同手爪般的小手裡,太髒了,直接撥開糖紙,分別塞入她們的口中,見她們想吐到手中,連忙喝止,見她們聽話了,才問:“是奶奶讓你們過來的嗎?”原主對她們沒個好臉,以孩子的敏感度,是不會主動湊過來的。可別小瞧了孩童,他們可有野獸般的嗅覺,善意惡意,心底明白的很。

“奶奶說,分了家,那糧食也該擔回去。”口開的不是六歲的大妹,而是四歲的大的二妹,小臉板著,口氣挺衝的,是個潑辣的胚子。

“嗯,好的。過來。”言罷,招招手,在她們那打著補丁的口袋裡放了兩顆糖,又擺了擺手,道:“偷偷,別讓你們的奶看到,見著了,就沒得吃了。晚上跟你媽說,抽空過來幫個忙。去吧。”田三芬這個老貨,對糧食有著很強的控制欲,都在她自己的屋內鎖起來,這些稀罕的糖,從來沒有分給這兩個妮子吃過,今天吃了她的糖,一定會回家與她們的媽顧冬梅說起,到時顧冬梅一定會過來的。

果然不出她所料,當晚顧冬梅就過來了,明明不過二十出頭年年紀,因為頻繁的生育和繁重的勞力早早添上了淺紋,泛黃乾瘦,但還是看出有幾分清秀嬌美!

樊曉蘭也不多言,下炕,在小方桌上給她泡了一碗濃濃的紅糖水,紅糖可是稀罕物,顧冬梅傻了眼,聽說是給她喝的,她還說能不能帶回去,樊曉蘭就涼涼的道:“帶回去,還入得了你自己的口嗎?”這個懦弱的女人,自己的身體養不好,懷上了,多半還是閨女。生男生女,說起來是男人的x與y決定的,可與母體還是息息相關的,體質好的女人生男孩的機率還是大些。

“分些給大妹與二妹。”顧冬梅聲音低低的,氣血不足。

“身體健康的女人,更容易懷上男孩。”

“真的?!”驚喜地問道。

“瞅瞅你,再瞅瞅我。想生兒子,還是先養好身子。”樊曉蘭的聲音冷冷的,她特別瞧不起不自愛的女人。

說這一些是想著,大房生不出兒子來,愛國與愛黨跟著她走,會有些阻力,她是不會在這裡呆太久,接下去就是三年自-然-災-害,這災年,不知得死多少人,她是救還是不救?如何救?救多少人?

聞言,顧冬梅端起那粗瓷碗,咚咚咚咚……兩三下就喝完了。完了,才問道:“說吧,要我幹什麼?”這個妯娌,她也接觸了三年整,那不吃虧、喜歡佔別人便宜的性子多多少少也知八-九分。

“就是每日過來幫我挑幾桶水,洗幾件衣服,沖沖馬桶。我給你一天一碗這樣子的紅糖水,給大妮二妮各三顆奶糖。”見對方這樣直接,樊曉蘭也直接說了自己的要求。

“就這樣子?”顧冬梅有些驚訝。

“哦,時間不會長,等孩子到百日,就不必來了。成不?”這一週來,因為缺水,自己與孩子們只得擦一擦屁-股與臉蛋,太髒了,不能再忍下去了。

“成。婆婆那邊?”顧冬梅怕,活得自己幹,多少婆婆收了雲。她嫁過來七八年,婆婆對她一年不如一年。

“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成。”

……

說定了,顧冬梅就走了。她不管對方的東西哪裡來,她只知道自己的身體養好了,就能生男娃,有了男娃,她們一家子就會好。

次日中午休息時,顧冬梅就與姜大海一同過來了,姜大海還擔著糧食,一問之下才明白是這些是他們家分家所得的。姜大海是個好大哥,幫著樊曉蘭將那兩百斤粗糧放在雜物間下面的地窖內。

等姜大海走後,顧冬梅才過來喝了那濃濃的紅糖水,又取了那六顆奶糖,才去擔水洗衣涮馬桶。

見此,樊曉蘭笑了,也不是個傻子。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讓姜大海知道這回事,顧冬梅不一定能不能保住這個好處。

相關推薦:仙尊,你道侶跑了武俠之最強神捕萬夜之主妖魔不是瞎斬滴人在聊齋,開局遇見嫦娥暢遊修真界聊齋裡的陰陽先生自聊齋開始橫掃諸天人在聊齋,開局拜師燕赤霞聊齋:神通無敵的我只想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