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五十三章 步兵戰術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永清史家叛金歸蒙,這是振動河朔的大事。永清縣官等一眾官員,當天就跑的乾乾淨淨,沒有人還在這裡等死。清樂社接管了縣城城防,史天倪就在縣衙設立了清樂軍中軍指揮機構。黑軍仍然駐在韓侯鄉。

將兩個萬人隊,在短時間內訓練成強悍軍隊,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這些人都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不要說殺人,連字都不認識,左右不分,想短時間內成軍,克敵制勝,靠傳統的手段肯定是不行。史家軍四面皆敵,金人不可能給他一年兩年的時間練出精兵。但是史家軍也經不起失敗,這些剛剛從軍的人巴根臺對他們再瞭解不過,一旦初戰失敗,必然潰散。只有不斷的勝利,才能加強他們的信心,成為一支強大軍隊。

好在巴根臺手裡現在不缺錢,他把永清和信安縣庫裡的白銀集中起來,加上史家歷代積存,足有20萬兩。他從中都札八兒手裡,採購到了大量的生牛皮,鐵料和3千匹騾馬。

在巴根臺的建軍思路裡,單兵防禦裝備以皮甲皮胄為主,內嵌鐵釘。皮甲可以在50步距離上防住輕箭,在近戰之中也有相當的防護能力。百夫長以上軍官都是兩重皮甲,鐵盔。這防御能力在這個時代已經相當於蒙軍的一般輕騎兵水平,對付金軍那些無甲籤軍步兵,那優勢不可同日而語,和金軍重步兵水平相當。

巴根臺仔細思考過他能掌握的歷代步兵陣法,尤其是宋陣,最終都放棄了。因為這些戰陣多數消極防禦,反擊力度太差,想在廣闊的河朔大平原上戰勝金國重騎兵,是痴心妄想。尤其是所謂的宋太宗所創平戎萬全陣,呆板,消極,怎麼可能對付靈活性,衝擊性更強的女真騎兵。北宋軍事不振,敗多勝少,和這種戰法有重大關係。即無法平戎,更不能完全,名不副實。

宋朝為了控制統兵將領,皇帝臨戰之前都要授予大將陣圖,將領必須要一絲不苟的執行。深宮裡的皇帝,可能一輩子都沒上過戰場,他們授予的陣圖,能克敵制勝才是怪事。全是拍腦門的紙上戰術家。巴根臺只相信進攻,進攻是最好的防禦,如果沒有一定力度的進攻,再好的防禦也終究會被突破。

但是步兵剋制騎兵,確實是個大難題,他們的敵人,歷史上可是強悍的騎兵部隊。史家軍缺少良馬,不可能建立像蒙古那麼強大的輕騎兵部隊,還是只能在步兵戰術上做文章。在巴根臺看來,將步兵諸兵種合同戰術發揮到極致的,是明將戚繼光的鴛鴦陣。可惜這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練成的,敵人不可能給他這個時間。

如果不能用巧,那麼用拙也未必不能破敵。最簡單的戰術,簡化到每個士兵只有一兩個動作,這樣士兵才能記得住,記得牢,實戰才不會因為慌亂而忘記。巴根臺設想的史家軍,最小的作戰單位是十人隊,4個大盾兵,每人兩隻輕標槍,一把大刀或短斧。大盾兵之後是4個長槍兵,槍長1丈8尺。最後是2個輕盾短刀兵。

標準戰術是,當面對敵軍密集步兵陣列時。大盾兵在前,用胸盾擋住敵軍的箭矢,兵器,掩護後面的隊友。隨後投擲標槍,打亂敵軍陣列,再用沉重短兵打亂敵陣。長槍兵隨後跟上,攢刺被打亂的敵軍。這與傳統的長槍兵在前,短兵在後的陣列不同。

最後的輕盾短刀手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掩護佇列側後,防止敵軍從戰隊薄弱處突襲。當前面的戰友開啟通路,突入敵陣的時候,短刀手砍殺那些掄不開長大武器的敵軍。

當遇到敵軍騎兵突擊的時候。將胸盾立於戰隊之前,用原木支撐,長矛兵在胸盾後斜持長矛對敵。當敵騎突至4、50步距離,大盾兵投擲標槍,重創敵騎。敵騎越過長矛手,大盾兵用大刀大斧砍殺敵軍人或馬。輕盾短刀兵最後,警戒側後,隨時支援前兩隊的戰友。

一般十夫長是最前的大盾兵,巴根臺設立了副什長職位,是最後的兩個輕盾兵之一。十夫長陣亡,副什長接替指揮。

可以把巴根臺的史家軍戰陣,看成簡化版的鴛鴦陣。十人隊的班組戰術,百人隊的連排戰術,都建立在簡單易懂,相互協調配合的基礎上。沒有過多的複雜變陣,和機動動作。士兵們需要反覆練習的,只是幾個動作。軍官們需要掌握的,也僅僅是幾種情況下列陣的方法。

巴根臺在戰術上最大的創見,是重新拾起了車兵戰術,就是為了加強進攻的力度,防守後的反擊。車兵是中國最古老的重型兵種,曾經的貴族兵種。從殷商時代一直到戰國中期,中國的戰爭形式,都是以車兵為核心的戰術,徒兵是輔助兵種。隨著馬種、馬具的改善,騎兵在機動性,衝擊性,靈活性方面的優勢越來越大,過於笨重的車兵逐步退出了軍隊的主戰序列,成為了純後勤輜重運輸單位。

但是在河北大平原上,地形開闊,土地堅硬,車兵仍然有用武之地。在沒有有力騎兵部隊的情況下,僅僅靠步兵對抗精銳騎兵是非常困難的,戰車就成為了利器。

巴根臺設計的史家軍基本戰術單位,是百人隊。每戰鬥百人隊,有偏廂車5輛,騾馬10匹。偏廂車是四輪重型車輛,有厚木車棚,行軍時運輸糧秣輜重,炊事用具,營帳盔甲和重型裝備。戰時將齊胸大盾立於車廂兩側,就成為了戰車。紮營時以戰車環在營帳周邊,形成車城防禦,這比每當紮營就挖掘溝壕,築牆為壘簡單的多,有利於儲存士兵的體能。

作戰的時候,以戰車連成一線為前列,形成一個堅強的戰術堡壘,步兵在車陣之後形成一線陣列。長槍兵在車後,盾牌兵在長槍兵左右,即可以投擲標槍殺傷中距離敵軍,又可以在近距離掩護長槍兵突刺敵人。當然也可以列成標準千人隊戰陣,隨戰車突擊而前進,這要看指揮官臨敵決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敵眾我寡,形成防禦的時候,以偏箱車形成圓陣,百人戰隊在車後,伺機刺殺進攻的敵軍。當進攻的時候,迅速套馬,長槍兵和刀盾兵上車,迅猛突擊敵步陣或騎陣。當數十數百重型戰車在大平原上突擊的時候,其衝擊力是難以阻擋的。這,才是史家軍真正的殺手鐧,待敵攻擊乏力,攻堅不下,突然車兵突擊。

笨重的重型戰車雖然威力巨大,但是對維護保養,對道路橋樑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所以,巴根臺在每個千人隊設立了一百隊,是專業的工兵部隊,負責土木作業,維修保養車輛,修路搭橋,製造攻城器械。一個千人隊還有一個專業的輜重百人隊,也是同樣形制的偏廂車,裝備60輛,120匹馬。

由於訓練弓箭手過於困難,巴根臺在每個千人隊的輜重隊裡,專門有20輛車是連弩車,每弩車一次發射12只弩箭,提供遠端火力支援。一個千人隊,可以算作一個能獨立作戰的戰略單位,由8個戰鬥百人隊,一個輜重百人隊,和一個工兵百人隊組成。

難題其實還是馬匹,清樂軍從民間蒐集到1000多匹騾馬,再加上中都採購的3000匹,全軍輜重基本上可以做到馱馬化運輸,這樣部隊的機動能力就有了一定的保證。但是能充作騎兵用馬的戰馬太少,巴根臺費勁千辛萬苦才組建了一個200人的騎兵部隊,用於戰場偵察,傳令等。

儘管各種困難很多,但是也並非沒有優勢。比如史家和鄉鄰很多青年都識字,幾十年來,史家延聘了很多武人文士,教育本家和鄉鄰的子弟。所以很多清樂社青年,都有一定的武藝和文化基礎,這些人就是天然的軍官材料。

巴根臺首先把這些人操練好,很快就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軍官團隊,然後由這些人去操練他們的部下,這對於成軍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永清和信安,在河朔腹心,手工業自古發達,各種手藝匠人眾多,易於招募。所以軍隊的各種裝備,打造的也非常迅速。反正他們手裡有錢,自然有人投效。巴根臺命史秉直幼子史天澤,把這些人組織起來,集中管理,統一發放錢糧,效率很是不錯。整個韓侯鄉,已經開闢成了一個大工場,為2萬大軍提供後勤裝備。巴根臺從石盤口特種兵訓練基地調來大批工匠,為這些工匠提供技術支持。

巴根臺驚奇的發現,史天澤雖然年幼,可是聰慧異常,發揮了很大作用,經常提出中肯的意見,巴根臺很是喜愛和倚重。

巴根臺負責全軍2個萬人隊的訓練,他的助手就是努桑哈分隊的特種兵。這些人都是戰術專家,巴根臺一說他們就懂得了他的意圖,領會了他的戰術精髓,並且能很好的體現在訓練場上。他們還有一定的軍事工程基礎,對工兵部隊和輜重部隊的建設輕車熟路。

史家並非酸丁腐儒,日常也教授子弟兵法,多少都有一些軍事素質,很多人軍事素養還很強。但是和巴根臺專業軍校,和百戰餘生中學到的東西,那可是差的太遠。巴根臺給他們開啟了一扇軍事領域的大門,讓他們大開眼界,所有的人都對這蒙古少年欽佩不已,他在軍中的威望無人可及。

但是巴根臺不會像愚蠢的宋朝皇帝一樣,什麼都要按著自己的辦,不能有一絲差異。他對軍官的訓練方法是,首先講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再透過戰例反覆講解,讓軍官充分的理解這樣訓練的原因。在充分理解戰術的基礎上,軍官們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鼓勵在訓練和作戰中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對這些有文化,有知識,有武藝,有操守的軍官,巴根臺充分的信任。他知道,在另一個時空,史家本來就是蒙元著名的將門,將星如雲。出了一王一相一尚書二十一侯,三十三將帥五十二高官,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他們之中有很多人有傑出的軍事天賦,他要做的,只不過是指點他們一條捷徑,剩下的他們自己完全可以領悟,並且更勝一籌。

不管再繁忙,巴根臺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問候賀老夫人和史家長輩,陪著聊一會兒天。對於老夫人,巴根臺由衷的尊敬和欽佩,賀老夫人對這個強悍少年也越來越喜愛。巴根臺和史家越來越情義深厚,在遙遠的中原,巴根臺彷彿有了家的溫暖。

在永清爭分奪秒,忙的不可開交之時,巴根臺並沒有忽視其他方面的工作。他派特倫敖都和吉日格勒個特戰小隊,護送史天安回到石盤口基地,並且著手選拔第二批學員。巴根臺命令特倫敖都負責第二批學員的訓練和教學,對特倫敖都的能力和忠誠,他百分百的信任。

對於南面運河沿線的糧倉,碼頭,官府,軍隊,經濟,民情,特種兵們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偵察。對關鍵目標都進行了測繪作業,製成精度很高的專業軍用地圖,為今後的行動提供依據。現在中都金軍不敢妄動,上游的益津劉貴暗中已經和巴根臺達成默契,下游的直沽寨兵微將寡,不足為慮。真正的威脅,還是南面大名統軍司。

永清與中都已經建立了穩定的聯絡渠道,札八兒不斷把情報和軍火、資財送到永清。大名軍隊的一舉一動都在巴根臺的掌握之中,隨著史家軍訓練有條不紊的展開,他終於要對金軍動手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