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就在北線蒙軍秣兵歷馬,準備一戰解決立窩尼亞問題的時候,傳來一個令所有西蒙古人振奮的訊息。伏爾加-頓河運河經過4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建成通航了。

運河起於頓河東岸的卡拉奇,終於伏爾加河西岸的卡斯諾米亞斯克,全長101公里。由於到伏爾加河的落差為88米,到頓河的落差為44米,全河段修建了13座大型船閘,和4個大型水庫。全河段可以通行2千噸級的大型船隻,這對於西蒙古是決定性的。

目前裡海西岸和南岸,一直到伏爾加河中游是蒙古經濟中心,西蒙古8成的工農業產值來自於這一地區。蒙古這頭工業巨獸不斷從世界各地吸收著資源,又不斷的把海量產品送到四面八方,這就需要一個完善的運輸網絡。尤其是目前,西蒙古為了徹底掌控東西方貿易線,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戰爭。

在北線,內河艦隊司令長官烏恩正在征戰波羅的海東岸。在中央,拔都王爺親率蒙軍主力征戰日耳曼東部地區-波蘭-波西米亞-匈牙利-克羅埃西亞-達契亞地區。在南線,蒙古王公忽必烈,大將巴根臺與波斯軍團正在征戰小亞細亞。

這條戰線長達3千多公裡,幾乎縱貫了當時人類文明的中心。每日所需物資都是天文數字,如何把蒙古強大的工業能力變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運輸系統。在這個時代,水路船運是唯一可以選擇的運輸方式。

裡海工農業區產出的海量產品沿著伏爾加河,進入奇斯託波爾統一調配。一部分船隊沿著伏爾加河進入伏爾加-波羅的海水系,經過幾個關鍵港口的轉運,進入諾夫哥羅德的租借地希姆斯克,這裡就是補給整個北線部隊的核心。

主要的物資,還是從奇斯託波爾進入察裡津港,沿著察裡津到卡拉奇的公路運到頓河水系,然後沿著頓河進入亞速海,最後到達刻赤港。海量的人員和物資,從刻赤港出發,為中路的拔都集團,和南線的巴根臺集團提供補給。

現在的黑海,已經成為了蒙古的內湖,蒙古人在黑海修建了一系列港口。在黑海北岸,有刻赤、塞瓦斯托波爾、奧恰科夫、敖德薩。在黑海東岸,有格連吉克、圖阿普謝、蘇呼米。

在黑海南岸,有巴統、特拉布宗、奧爾杜、薩姆松和錫普諾。蒙古的艦隊透過控制這些港口,就等於控制住了小亞細亞,從刻赤港出發的貨船源源不斷的補給小亞細亞的30萬蒙古盟軍。

在黑海西岸,蒙古人修建了蘇利納、康斯坦察、瓦爾納和布爾加斯,這些海港群就是為拔都率領的中路大軍提供補給的。目前,中路的蒙軍主力已經基本結束在斯拉夫地區的征戰,正在向圖爾恰地區集結,準備沿著黑海西岸向君士坦丁堡進軍。

如果說不裡阿爾是西蒙古的頭顱,那麼欽察地區、高加索和北部波斯就是西蒙古的軀幹,而這條龐大的水運系統,就是他的血管和神經。

但是這個運輸網絡有一個問題,就是伏爾加河和頓河水系不通。蒙古人沿著運河沿線修建了一條寬闊的戰備公路,為了保證軍需,這條公路只允許通行軍用車輛。每天,這條路上車馬絡繹不絕,但是和大規模的船隊相比,其運輸能力和效率是沒法比的。所以,巴根臺以巨大的決心修建這條運河,不惜讓心腹愛將特倫敖都退役,專門主持這條運河和刻赤海軍基地的修建。

窩闊臺汗13年(1241年)9月,在付出了數千條生命之後,這條生命之河終於建成通航了。從此,蒙古向西南方向投送物資的能力提高了10倍以上,這足以支援數十萬大軍在兩個方向同時發起強大的鉗形攻勢,最終把君士坦丁堡夾的粉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運河修通的訊息第一時間傳到了小亞細亞前線,在小亞細亞發動大規模戰役的時機已經成熟,巴根臺立即與波斯軍團統帥拜住諾顏商議,決定立即向埃爾津詹進攻。從刻赤港源源不斷的把物資運到巴統港,然後走陸路轉運到卡爾斯-埃爾祖魯姆一線,這裡將是東線軍團的進攻出發地。

9月25日,蒙軍主力在埃爾津詹城以東的柯賽達地區與羅姆蘇丹親自率領的8萬軍隊遭遇。凱姆斯魯二世蘇丹以柯賽達城堡為核心,佔領了兩側山地的制高點,層層阻擊蒙古大軍,拜住進展緩慢。

就在兩軍相持在柯賽達地區的時候,4萬俄羅斯-欽察聯軍在錫諾普港登陸,直插羅姆軍背後的錫爾斯。在蒙古海軍陸戰隊強大火力的配合下,只用兩天時間盟軍就佔領了這個戰略重鎮。錫爾斯,不僅僅是羅姆大軍的後方退路,更是羅姆蘇丹國的東大門。此地一失,羅姆大軍已經陷入到盟軍的兩面包圍之中,而東大門也洞開了。

與此同時,沉寂良久的尼西亞帝國大軍終於出動了。5萬羅馬軍隊撲向伊斯帕爾塔,前鋒已經出現到了貝伊謝希爾湖東岸,距離羅姆蘇丹國首都科尼亞只有65公里了。

至此,幾路大軍已經把羅姆蘇丹國分割成了幾個部分,而羅姆蘇丹的主力也陷入重圍之中。10月18日,絕境之中的凱姆斯魯二世蘇丹終於被最後一擊打垮了:他最主要的盟友,南亞美尼亞國王海屯一世臨陣倒戈,把至關重要的外圍陣地讓給了盟軍。數萬蒙古騎兵從這個口子突破,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驚慌失措的羅姆軍。

羅姆軍兵敗如山倒,8萬大軍如受驚的兔子跑的漫山遍野,盟軍乘勝追擊。三千古拉姆近衛騎兵保護著凱姆斯魯二世蘇丹向南面逃竄,走小路逃到通傑利。蒙古海軍陸戰隊龍騎兵跟蹤追擊,5天之後終於在凱班壩湖區追上凱姆斯魯蘇丹。只剩下8百騎兵在身邊的羅姆蘇丹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這位勇敢的突厥蘇丹最後時刻表現出了無比的英勇,他率領殘部向蒙軍龍騎兵發起了決死衝鋒。

蒙軍的1個機槍連對著羅姆騎兵陣列猛烈射擊,把這些聞名世界的古拉姆騎兵打的七零八落。隨後,蒙軍騎兵拔出彎刀,衝入不成隊形的羅姆軍大砍大殺。經過2個小時的激戰,羅姆蘇丹國最後的勇士全部陣亡於凱班壩湖北面的亞馬卡小鎮。蒙古海軍陸戰隊的裝備和訓練僅次於特種部隊,那輕便的鋼盔、鎧甲、T7工具鋼的彎刀,改良過的優秀馬種都不是這些古拉姆騎兵可以比擬的。即使是純冷兵器對抗,古拉姆騎兵也不是對手。更何況蒙軍騎兵配雙*,和5顆*,在接戰之前,古拉姆騎兵先要接受子彈和*洗禮。

當晚,蒙古大將巴根臺陪同忽必烈王爺親自趕到了戰場。看著被亂刀砍的不成人形的凱姆斯魯蘇丹,巴根臺心中沒有勝利的喜悅,只有對這位突厥領袖的敬意。

“殿下,他是個勇敢的人,死的很英勇。他也沒有必死的罪過,我們應該尊重他。我看還是按照*的規矩,厚葬他吧。”巴根臺和忽必烈商量道。

忽必烈說道:“是啊,戰士死於沙場,也算是死得其所,厚葬他是應該的。不過我考慮的是,這些羅姆人怎麼辦?在將來的君士坦丁堡議會中,應該不應該留給他們給他們留下位置。他們在小亞細亞生活了2百年了,按說他們應該有一席之地。但是這些羅馬人,恐怕是難以接納他們啊。”

巴根臺說道:“羅姆蘇丹國有百萬百姓,難道我們還能把他們殺光不成?既然他們註定要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就必須有他們的合法權力,否則他們就永遠是不安定因素。

我看還是看看羅姆人的態度,如果他們選擇和平,我們還是要說服我們的羅馬盟友,與羅姆突厥人和平相處。不過羅姆人不能再有自己的蘇丹了,讓他們選舉出自己的自治機構,自己管理自己吧。他們也有權利在將來的君士坦丁堡議會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如果羅姆人選擇戰爭,我們也只能以戰爭的手段回應。一切,還是到了科尼亞再說吧。”

忽必烈點點頭,說道:“也只好如此了。”

盟軍在錫爾斯休整了3日,隨後向科尼亞進軍。尼西亞王子提奧多雷已經佔領了安卡拉,10月25日盟軍到達安卡拉郊外,提奧多雷出城10裡迎接大軍,然後合兵一處向科尼亞進發。25萬大軍浩浩蕩蕩,鋪天蓋地,沿途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羅姆城鎮望風投降。

11月初,大軍抵達科尼亞城下,尼西亞國王約翰-杜卡斯三世親率大軍與盟軍會師。35萬大軍把科尼亞城圍的水洩不通,延續百年的羅姆蘇丹國已經沒有了任何希望。

11月初5日,科尼亞城投降。羅姆人最終選擇了和平,蒙古人決定善待這個勇敢的民族。(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