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難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拖雷大諾顏的去世,震驚了世界。對於蒙古的敵人來說,心裡都松了一口氣,這個最強硬的人終於離開了這個世界。對於蒙古軍民來說,卻失去了一位傑出的統帥。悲痛、驚慌、懷念,陰鬱的心情把整個蒙古草原籠罩在哀愁之中。

窩闊臺大汗痊癒了,聽到大諾顏的死訊,悲痛萬分。當時就下令斬殺金國宰相依剌普阿,祭奠大諾顏拖雷。身體稍有恢復,就啟程趕到三河源頭,親自主持了大諾顏的葬禮。窩闊臺大汗在葬禮上淚流滿面,慟哭不止,哀動三軍。

整個蒙古草原,從吉爾吉斯、謙謙州一直到按台山,都是拖雷大諾顏的封地。窩闊臺大汗過去一直是在和林處理政事,作為大諾顏當然是盡力協助,但是作為全蒙古的可汗多少有點客居的感覺。大諾顏的喪事辦完之後,窩闊臺大汗就把他的大斡爾朵逐步向斡爾寒河上游遷徙,逐步遠離了大諾顏一系駐牧之地和林。

應該說繼承汗位的窩闊臺面臨著無數的困難,這個可汗,難啊。蒙古純粹是成吉思汗靠一己之力建立的國家,是靠成吉思汗無比的威望維持的,一旦沒有了成吉思汗,誰會服從他的權威呢?

他父親成吉思汗建立的草原帝國,其實只能算一個原始的邦聯式國家,汗權是受到很大限制的。草原上自古的規矩就是從無軍餉,戰爭所得全靠戰利品,因為爭奪戰利品造成的悲劇舉不勝舉。對於這個問題,成吉思汗立下了規矩:功大的先搶,功小的後搶。先搶的進門後插上一支箭,後來的就不能動這個地方了。

無論是誰搶到了戰利品,都要給成吉思汗留一份。這樣,就建立了一個分配體系,沒有參加的大臣貴族也可以分一份,叫做俵分。這樣汗權就開始重了,因為他掌管著戰利品的分配權,尤其是土地和奴隸的分配權。這直接決定著每個草原貴族的強弱。

當年成吉思汗曾經說過:取天下了哈,各分土地,共享富貴,人人有份。這是成吉思汗對黃金家族和依附黃金家族的貴族們,一個*的承諾。

就是說作戰中的戰利品,所有的蒙古將士都有份。而最重要的土地和人口,則屬於黃金家族,和依附他們的姻親、親臣、將領和歸附的軍閥、大臣、首領等等。因此成吉思汗分封的東西道諸王,就成為了相對獨立的兀魯斯,他們有在封地上徵稅,任命官員,建立軍隊,甚至司法斷事的權力。

即使是小一些的千戶、百戶封地,也等於是一方諸侯,具有很大的權力。他們對蒙古大汗的義務,是派子弟宗王率領屬民參加大汗的戰爭。當然,戰爭勝利之後,黃金家族成員和一些功臣也會得到該得的一份土地和人口,被稱為份子。

這些有土地有人口的宗王和諸侯,怎麼會輕易服從一個給自己帶不來什麼利益的可汗呢?如果不是拖雷大諾顏,把成吉思汗留下的巨大財富都留給了窩闊臺大汗,他根本無法指揮排程這些土皇帝。如果不是拖雷大諾顏的巨大威望,他也根本無法組織攻金這種巨大規模的戰爭。如果不是大諾顏的支援,他甚至組織不起自己的領導班子,因為他自己的必闍赤根本就不熟悉整個蒙古汗國的政務。

現在,戰爭告一段落。拔都王爺回去了,察合臺王爺回去了,以斡赤斤王爺為首的東道諸王也走了,而他最為依靠的拖雷大諾顏也去世了。因為大諾顏的去世,拖雷的兀魯斯對他這個大汗已經隱隱有了不滿。再也沒有幼弟的巨大支援了,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他能把控住蒙古這條巨舟麼?

而他自己,也對拖雷的去世疑惑不已。但是他不敢深究,他知道如果徹查的話,一定會牽連到他的重臣、妻子和兒子,那樣的話就是驚天的醜聞,他這個蒙古可汗還能坐的下去麼?成吉思汗締造的汗國必然陷入分裂和內戰。所以,他只能隱忍,再隱忍,永遠隱忍,直到自己忘記。

但是棘手的局面還是要面對,他首先做的,就是調整人事,建立他自己的中樞班底。

蒙古的最高民政官員是也客-札魯忽赤,就是大斷事官。在成吉思汗時代,一直是失吉忽突忽,拖雷監國之後,失吉忽突忽卸去了此職,一心伺候大諾顏。所以,實際上在拖雷監國期間是沒有最高斷事官的,實際上一直是巴根臺在擔當這個職務,只不過他沒有掛這個名號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窩闊臺也很信任巴根臺,希望他繼續擔當這個職務。但是大諾顏死後,巴根臺心灰意懶,天天混在部隊裡,工棚中,學堂裡,不願出來理事。他斟酌良久,最終任命了額裡只吉歹為大斷事官。

最重要的,是他的中樞班子,他決定仿效中原漢制設立中書省。任命耶律楚材為中書令,粘合重山為右丞相,鎮海為左丞相。中書令雖然位在大斷事官之下,但是實際權力要大的多。耶律楚材掌握著宣發號令,朝覲貢獻和敷奏之權,蒙古屬地各個地方長官奏事必須要先透過他,並且他還掌握著至關重要的敷奏建議之權。

更要緊的是,他還直接控制著中原的10路課稅所,包括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陽、真定、樂平、北京、平州、濟南10路,這基本上包括了當時能掌控的所有中原財稅,除了楊妙真的山東、淮南行臺。主要是因為巴根臺為楊妙真、李儃母子說情,李全剛剛陣亡,如果在那裡再課稅,寒功臣之心。窩闊臺大筆一輝,就免了巴根臺舊部的錢糧。

但是鑑於耶律楚材權力太大,窩闊臺汗還是分了他一部分權力。所有來自各地各種文字的文書奏報,必須在文書後面的年月之前,由鎮海親寫蒙文,賦予諸達魯花赤才有效。

中書省建立起來了,下一步就是要收緊各個地方的權力,收歸中央大汗斡爾朵。黃金家族宗王的權力不好收回,那麼只能從中原漢地先開始,任何是阿姆河地區和花剌子摩國故地,那些屬於黃金家族的公共領地。畢竟中原漢地問題最嚴重,仍然是軍閥割據,各自為王的局面,不收回這些土皇帝的職權,哪來的大汗令行禁止。

在成吉思汗攻金的過程中,先後任命了一批地方軍政長官,大部分是漢軍和契丹軍官員:

鎮守中都的,是天下都達魯花赤札八爾火者,和太保、都元帥石抹明安,石抹明安去世後,其子石抹鹹得不襲職燕京行省。

宣德方向,是太傅、國公耶律禿花,統領漢軍和契丹軍。

北京方向是權兵馬都元帥吾也爾和降將烏古倫寅達虎。

西京大同是劉柏林、劉黑馬父子鎮守,職務為兵馬副元帥。

遼水以西,灤水以東,由御史大夫石抹也先負責,提控諸路諸路元帥府事。

畏兀兒人塔本為都元帥,鎮撫平灤行省。

隨著木華黎經略中原,蒙古的戰略有了調整,不再以劫掠為主,而是對土地實施佔領。但是木華黎國王兵力不足,金國又大肆拉攏河朔軍閥。木華黎國王針鋒相對,也拉攏本地的軍閥豪族,大肆授官,與金人展開政治爭奪戰。

這就造成了大量的漢軍世侯,他們在自己的轄境內即統軍,又管民,自己任命屬官,徵收賦稅,處理刑罰,而且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世襲相傳,專制一方,所謂的漢軍3萬戶,漢軍7萬戶就在這些世侯裡。他們包括:

劉柏林、劉黑馬父子,地盤是在西京大同,他是窩闊臺汗最早分封的漢軍3萬戶之首。

史天澤,地盤在河朔真定。史家是成吉思汗分封的最早的漢軍2萬戶之一,窩闊臺汗分封的漢軍3萬戶之一。不僅如此,他還兼統河間、大名、東平、濟南,算上真定,統共5路之兵。巴根臺當年招降的史家,已經稱為了河朔霸主,連窩闊臺汗都頭疼啊。

張柔,地盤在保州一帶,保州都元帥。因為隨大諾顏拖雷徵金有功,已經受封新的漢軍7萬戶之一。他手中的兵力,不再劉家、史家之下。

嚴實,地盤在東平,巴根臺舊將。東平行省雖然沒有劉、宋、張等兵力強,但是地盤最大,所統50餘城。因為巴根臺在益都培養的大批工商技術人才,少數還活著的有的就在嚴實部下,所有這個地方經濟最繁榮,可謂是亂世中的淨土。

張榮,地盤在濟南附近,一直到徐州、沛縣。巴根臺又一個舊將,巴根臺一部分舊部也在他部下,所有和嚴實一樣,同樣地盤廣大,經濟繁榮。他與真定史氏、東平嚴氏和保州張氏為4諸侯。

楊妙真、李儃,地盤在益都行省,李全陣亡以後,他們就稱為了專制山東的豪強。巴根臺在益都留下的軍事班底,大部分都在楊妙真、李儃母子手裡掌握。因此,他們這一方實力強大,擁兵6、7萬,控制山東東路數十城,在山東軍閥中實力最強。

除了這幾大軍閥,其餘大大小小的諸侯還有數十個,比如大名行省的王珍,中山萬戶邸順,平陽萬戶李守賢,太原萬戶郝和尚拔都,鞏昌便宜總帥汪世顯等等。

打仗的時候,窩闊臺大汗看著這些人很高興。可是仗打完了,這些人可怎麼辦呢?接著任由他們無法無天?那還要他這個蒙古大汗幹什麼?!(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